2020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年浙江省宁波市中考历史试卷(解析版)

资源简介

(
毕业学校
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
-------------

--------------------

--------------------

--------------------

--------------------

--------------------

--------------------

--------------------

------------
)绝密★启用前
浙江省宁波市2020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第Ⅰ卷(选择题)
1.中国自古以来形成了一整套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下表反映了我国古代国家治理的趋势是
朝代
秦国
西汉
宋朝
明朝
清朝
政治措施
建立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
颁布“推恩令”
解除地方节度使权力
废丞相、
设内阁
设军机处
A.
强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
维护国家统一
C.
加强监察制度
D.
推进民族融合
2.中美两国关系曲折发展。下列反映中美关系由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史实是
A.
清政府派詹天佑等人赴美国留学
B.
中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C.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D.
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1947年,毛泽东饱含激情地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这个转折点是指人民解放战争开始进入
A.
战略防御
B.
战略相持
C.
战略决战
D.
战略反攻
4.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历史事件存在内在联系的是
①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②第二次工业革命与西方列强开始扩张
③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与二战的胜利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实行对外开放
A.
①②③
B.
①②①
C.
①③
D.
②③④
5.习近平主席在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活动时指出,回祖国以来的20年,是澳门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民生改善最大的时期。澳门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得益于
①“一国两制”方针的成功实践
②中央政府和内地的大力支持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④澳门社会各界的团结奋斗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第II卷(非选择题)
6.自古以来,人类不断突破自身生活的区域,走向更广阔的世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主要出口丝织品,也出口肉桂、大黄和优质铁。作为回报,中国也得到了各种物产,如来自中亚的毛皮、毛织品、玉石和牲畜,来自波罗的海的琥珀,以及来自罗马诸省的玻璃、珊瑚、珍珠……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一一《共产党宣言》
(1)材料一中的中西方贸易得益于哪一条商道的开辟?该商道的开辟对社会发展有什么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并以英国为例谈谈对划线部分的理解。
(3)从交通方式和活动区域两方面,比较材料一中的商道与新航路的不同。你从中体会到了人类交往的什么趋势?
7.从皇家禁苑到世界文化遗产,紫禁城见证了沧桑历史,承载着中华文明。在紫禁城建成600周年、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之际,小明制订了“我要去故宫”文化旅游攻略,并绘制了“紫禁城前世今生”年代尺草图。
请你依据上述年代尺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紫禁城建于哪个朝代?末代皇帝溥仪被迫退位源于哪一次民族民主革命?这次革命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2)故宫文物南迁与哪一次战争有关?说明此次战争结果对中国社会的重大意义。
(3)从文化遗产价值的角度分析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性。
浙江省宁波市2020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
【详解】依据表格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建立后,为了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秦朝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在地方,接受李斯的建议,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以把王国再次分给其他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这样,新封的侯国归中央直接管理,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从而巧妙地削弱了诸侯王封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宋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解除地方节度使权力。明太祖为进一步集中权力,废除了以往长期存在的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提升六部职权,并直接向皇帝负责。清朝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其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皇帝的旨意,军国大事全由皇帝裁决,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达到顶峰。综上所述BCD三项均与题干表格信息主旨不符,排除。故选A。
2、【答案】B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可知,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并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由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所以B项符合题意;A项与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有关,排除;C项与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有关,排除;D项发生在1979年,表明中美关系进入正常化发展阶段,故应排除。故选B。
3、【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题干“1947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结合所学知识,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揭开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D正确;1946年夏,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人民解放战争进入战略防御阶段,A排除;解放战争没有经历战略相持阶段,B排除;1948年9月-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主力进行战略决战,C排除。故选D。
4、【答案】C
【解析】
【详解】新文化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新的思想也开始在中国传播。①符合题意;西方列强开始扩张是新航路开辟之后,第二次工业革命是19世纪60-70年代才开始,②不符合题意;1942年1月,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会议,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形势发生变化,是反法西斯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决定性因素之一。③符合题意;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作出伟大的改革开放的决策,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从此,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④符合题意。排除A、B和D。故选C。
5、【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为澳门的回归开辟了正确的途径,中央政府和内地的大力支持推动了澳门经济的繁荣,经过澳门社会各界的团结奋斗,澳门在回归后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故①②④正确,B项正确;澳门属于特别行政区,具有高度的自治权,不属于民族区域自治区,③错误,ACD错误,故选B。
6、【答案】(1)丝绸之路。丝绸之路使西域和中原牢固地联成一体,对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等。
(2)新航路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英国等国在美洲、非洲和亚洲进行殖民扩张,掠夺财富和资源等。
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凭借地处大西洋沿岸的有利地理位置,积极开展对外贸易,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经济上日益壮大,不再甘心忍受封建专制制度对他们的种种限制,从而寻求政治变革。
(3)丝绸之路是陆上运输,往往采用骆驼等工具运载货物;新航路是海上运输,主要用船运载货物。丝绸之路连通了亚欧两大洲,新航路连通了世界。
趋势:区域联系日益密切,人类交往不断扩展、越来越频繁等。
【解析】
【详解】(1)依据材料一“中国主要出口丝织品,也出口肉桂、大黄和优质铁。作为回报,中国也得到了各种物产,如来自中亚的毛皮、毛织品、玉石和牲畜,来自波罗的海的琥珀,以及来自罗马诸省的玻璃、珊瑚、珍珠……”可知,材料一中的中西方贸易得益于丝绸之路的开辟;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为“丝绸之路”开辟奠定了基础。汉朝的商人纷纷西行,他们把内地的丝绸、漆器、冶金技术、凿井技术等带往西域,又把西域的葡萄、苜蓿、核桃、等带回内地。丝绸之路使西域和中原牢固地联成一体,对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和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依据材料二“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可知,新航路开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据材料“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可知,英国等国在美洲、非洲和亚洲进行殖民扩张,掠夺财富和资源等。结合所学可知,以英国为例我们对划线部分的理解是新航路开辟后,英国凭借地处大西洋沿岸的有利地理位置,积极开展对外贸易,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在经济上日益壮大,不再甘心忍受封建专制制度对他们的种种限制,从而寻求政治变革。
(3)从交通方式和活动区域两方面看,材料一中丝绸之路与新航路的不同之处在于:丝绸之路是陆上运输,往往采用骆驼等工具运载货物;新航路是海上运输,主要用船运载货物。丝绸之路连通了亚欧两大洲,新航路连通了世界。我们从中体会到人类交往的趋势是区域联系日益密切,人类交往不断扩展、越来越频繁等。
7、【答案】(1)明朝。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反动统治,宣告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2)日本侵华战争。抗日战争胜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赢得了世界的尊敬等。
(3)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弥足珍贵(或故宫文化遗产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等)。
让文物“活”起来有利于扩大优秀传统文化传播范围,扩大影响力;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有利于坚定文化自信;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等。
【解析】
【详解】(1)紫禁城建于明朝。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营建北京城,而紫禁城就是当时北京城内皇宫。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揭开辛亥革命的序幕,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末代皇帝溥仪被迫退位。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2)故宫文物南迁始于1933年,结合所学知识,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成为抗日战争的起点,此后日本不断加快侵华的步伐,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全民族抗战爆发,因此与日本侵华战争有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抗日战争胜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所取得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抗日战争的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增强了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了国际地位等。
(3)从文化遗产价值的角度分析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性。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弥足珍贵(或故宫文化遗产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种文明都扎根于自己的生存土壤,凝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非凡智慧和精神追求,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在传承中加大保护力度,在交流中提升责任感,中华文明就能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等。
历史试卷第7页(共10页)
历史试卷第8页(共10页)
历史试卷第9页(共10页)
历史试卷第10页(共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