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3-1 生活中的变化 一、学习目标 掌握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中的变化;理解变化的原因;掌握变化特征。 二、课前自主学习 1.新式交通工具的出现,方便了__________,同时促进了__________。 2.邮政、通信事业的大大方便了人们之间的__________和信息的__________。 3.从总体上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表现出__________的特征。 三、问题探究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前,中国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轿子、马车和帆船等。鸦片战争后,轮船、火车等新式交通工具逐渐传入。 材料二 1865年,英商在北京铺设了半公里的窄轨铁路,并试行小火车。这一举动引起京城市民的惊诧和猜疑,视其为怪物。窄轨铁路很快被清政府责令拆除。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修筑了芦汉、沪宁、津浦铁路,形成近代中国第一个筑路高潮。到1911年,全国铁路总长9292千米。 (1)材料一中交通工具的动力在鸦片战争前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2)据材料二,对于火车的引入,近代中国人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转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转变的原因。 (3)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交通工具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课堂检测 一、选择题 1.从1881年起,清政府逐步改变了修建铁路会“失我险阻,害我田庐,妨碍我风水”的看法,认识到“铁路开通可为军事上之补救”,开始有筹划地修建铁路。这说明( ) A.中国应用工业革命成果速度快 B.近代交通日益发达便利 C.新式交通工具冲击着传统观念 D.帝国主义侵华势力深入内地 2.近代我国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 ) A.完全西方化趋势 B.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特征 C.保守封闭特征 D.浓厚封建特征 3.在近代,随着国门被打开,许多外国人来到中国,目睹了中国社会的变迁,他们可能看到的情况有( ) ①坐轮船出国留学? ②陪朋友看电影? ③在家看电视? ④西装革履的男子在吃西餐 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4.近代中国,海禁大开。外来事物从四面八方涌入中国,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下列事项不可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初北京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是( ) A.出行可以乘坐火车????????B.用电报和亲友联系 C.可以看到无声电影????????D.可以用上詹天佑研制的纯碱 5.79年,唐廷枢提议修建唐胥铁路。……“行车未久,言官(御史)复连奏弹劾,谓机车直驶,震动东陵(清朝皇陵),且喷出黑烟有伤禾稼。”在这种情况下,慈禧降旨禁止机车行驶。……小火车被禁驶后,用骡马拉的运煤大车再次行驶于唐胥铁路的轨道上。这一现象说明( ) A.封建传统思想是近代化的一大阻力 ?B.铁路在当时的中国有百害而无一利 C.清政府对铁路完全是排斥否定态度? D.火车机车污染严重遭到统治者反对 二、非选择题 6.资料:随着新型交通工具的传入,城市公共设施建设开始发展。宽广整洁的马路逐渐取代狭窄泥泞的土路,出租汽车、公共汽车也相继出现,人力车业的生意开始萧条。民国时期的许多作品,如胡适的白话诗《人力车夫》、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等,都生动地再现了人力车夫的生活和遭遇。 查找上述作品,结合其中内容,说一说新型交通工具给以人力车业为代表的传统行业带来哪些冲击?你是如何看待这种冲击的? 参考答案 课前自主学习 人们的出行 商品的流通 2. 交流 传递 3. 新旧并呈、多元发展 问题探究 (1)鸦片战争前:人力或风力;鸦片战争后:蒸汽机。 (2)不接纳反对(排斥)到接受并修建铁路。原因:①西方先进交通工具的传入;②近代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③近代化的推动;④西方思想的传入。 (3)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方便人们的出行,推动近代社会进步。 课堂检测 1.C 2.B 3.B 4.D 5.A 6.答:冲击:新型交通工具逐渐取代传统交通工具,从事传统行业的人们生活更加艰辛,传统行业开始衰落。 看法:这种冲击一方面使得传统行业开始衰落,另一方面又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技术的革新,积极影响是主要的。 _21?????????è?????(www.21cnjy.com)_ _21?????????è?????(www.21cnjy.com)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