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化学高三《必修一》专题知识点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鲁科版化学高三《必修一》专题知识点

资源简介

化学基础知识点汇总
1.
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2Na+2H2O=2Na++2OH-+H2↑)
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发出嘶嘶响声;⑤滴加酚酞,溶液变红色。
结论①钠的密度比水小②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③④反应剧烈,产生气体⑤有碱性物质生产
2.
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变暗,生成白色固体)
3.
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Na2O2
(先熔化后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
4.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2Na2O2+2H2O=4Na++4OH-+O2↑)
5.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
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2FeCl3(棕红色烟,水溶液呈黄色)
铜丝在氯气燃烧:Cl2+CuCuCl2(棕黄色烟,水溶液呈蓝色)
7.氢气在氯气中燃烧Cl2?+H2
2HCl(
苍白色火焰,集气瓶口有白雾)
8.Cl2+2NaOH=NaCl+NaClO+H2O(
Cl2+2OH-=+
Cl-+ClO-+H2O
)(氯气的实验室尾气处理)
制取漂白粉(氯气通入石灰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Cl2+Ca(OH)2=Ca2+
+Cl-+ClO-+H2O

9.
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
Cl2+
H2O=
H++
Cl-+HClO

新制氯水成分:Cl2、H2O、HClO、H+、Cl-、ClO-、OH-;2HClO2HCl+O2↑(保存在棕色瓶中)
10.
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ClO-+CO2+H2O=HCO3-+HClO)
2HClO2HCl+O2↑;
11
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Ca2++2ClO-+CO2+H2O=
CaCO3↓
+2HClO)
2HClO2HCl+O2↑
12.
物质的量n单位:mol,摩尔质量M单位:g/
mol,气体摩尔体积Vm单位:
L
/
mol
溶质B的物质的量浓度CB:mol/L
阿伏伽德罗定律: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
阿伏伽德罗定律的推论:(1)同温同压下,气体体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分子数之比(2)同温同压时,气体摩尔质量之比等于密度之比
13、
胶体:
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本质区别
14.
胶体性质:

丁达尔现象

电泳

聚沉(聚沉的条件:①加热或搅拌胶体②加入电解质溶液③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微粒);胶体提纯:渗析
(选择半透膜)
15
16、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定义:①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②能否导电;③化合物。
17.
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等。
18.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拆:将易溶、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其它以化学式形式出现。即强酸、强碱、可溶性盐。
19.
离子反应、离子共存问题:下列离子不能共存在同一溶液中:①
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如Ba2+与SO42-;Ag+与Cl-等

生成气体或易挥发物质:如H+与CO32-、HCO3-、SO32-、S2-等;OH-与NH4+等。

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弱电解质)
:弱酸、弱碱、水④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MnO4-与I-;H+、NO3-与Fe2+等
20、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反应物(某元素)降价—得到电子—被还原—作氧化剂(氧化性)——产物为还原产物
反应物(某元素)升价—失去电子—被氧化—作还原剂(还原性)——产物为氧化产物
21.
Fe2+及Fe3+离子的检验:

Fe2+的检验:(浅绿色溶液)Fe3+的检验:(黄色溶液)
②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迅速变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为含有Fe2+。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为含有Fe3+。③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新制氯水,溶液显红色为含有Fe2+。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含有Fe3+
22.铁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铁与盐酸
:Fe+2HCl=FeCl2+H2↑(Fe+2H+=Fe2++H2↑)

铁与硫酸铜反应(湿法炼铜):Fe+CuSO4=FeSO4+Cu
(Fe+
Cu2+
=Fe2++
Cu)
③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氯水(除去FeCl3中的FeCl2)3FeCl2+Cl2=2FeCl3
(2Fe2++Cl2=2Fe3++2Cl-)

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质:4Fe(OH)2+O2+2H2O=4Fe(OH)3

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FeCl3+Fe=3FeCl2

2Fe3++Fe=3Fe2+)

铜与氯化铁反应(氯化铁腐蚀铜电路板):2FeCl3+Cu=2FeCl2+CuCl2
(2Fe3++Cu=2Fe2++Cu2+)

少量锌与氯化铁反应:Zn+2FeCl3=2FeCl2+ZnCl2
(Zn+2Fe3+=
2Fe2++
Zn2+)

足量锌与氯化铁反应:3Zn+2FeCl3=2Fe+3ZnCl2(
3Zn+2Fe3+=2Fe+3Zn2+)
23.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24.
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
25.
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CO32-+H2O+CO2=2HCO3-
26.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HCl=NaHCO3+NaCl
(CO32-+H+=HCO3-)NaHCO3+HCl=NaCl+H2O+CO2↑
(HCO3-+H+=CO2↑+H2O)
27.CO2+2NaOH(过量)=Na2CO3+H2O(2OH-+CO2=CO32–+H2O);CO2(过量)+NaOH=NaHCO3(OH-+CO2=HCO3-)
CO2+Ca(OH)2(过量)=CaCO3+H2O
Ca2++2+CO2=CaCO3↓+H2O
2CO2(过量)+Ca(OH)2=Ca(HCO3)2
OH―+CO2=HCO3–
CO2+CaCO3+H2O==Ca(HCO3)2
CO2+CaCO3+H2O=Ca2++2HCO3–
28.“雷雨发庄稼”涉及反应原理:①
N2+O2=
2NO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29.
氨的工业制法:N2+3H2
2NH3
30.
氨的实验室制法:

原理: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装置:与制O2相同

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

检验方法:a)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验,会变蓝色。
b)
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有大量白烟产生。NH3+HCl=NH4Cl

干燥方法:可用碱石灰或氧化钙、氢氧化钠,不能用浓硫酸。
31.
氨与水的反应:NH3+H2ONH3?H2O
NH3?H2O
NH4++OH-
32.
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
4NO+6H2O(制取硝酸的第一步)
33.碳酸氢铵受热:NH4HCO3
NH3↑+H2O+CO2↑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
NH3↑+HCl↑
34.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NO3=Cu(NO3)2+2NO2↑+2H2O(Al,Fe在冷,浓的H2SO4,HNO3中钝化)
35.铜与稀硝酸反应:3Cu+8HNO3=3Cu(NO3)2+2NO↑+4H2O
36.碳与浓硝酸反应:C+4HNO3CO2↑+4NO2↑+2H2O
37、4HNO34NO2↑+O2↑+2H2O(保存在棕色瓶中)
38.硫在纯氧中燃烧:
S+O2SO2(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39.
铁与硫蒸气反应:Fe+SFeS
铜与硫蒸气反应:2Cu+SCu2S
40.
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SO2+2NaOH=Na2SO3+H2O
(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41.二氧化硫与硫化氢:SO2+2H2S=3S↓+2H2O
;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
2SO3
42.二氧化硫与氯水的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
H2SO3+X2+H2O===H2SO4+2HX
(X表示Cl2,Br2,I2)
H2SO3+X2+H2O=4H++SO42-+X–
43.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
44.碳与浓硫酸反应:2H2SO4(浓)+CCO2↑+2SO2↑+2H2O
45.
在空气中点燃镁条:2Mg+O22MgO

在氮气中点燃镁条:3Mg+N2Mg3N2
46.
在二氧化碳中点燃镁条:2Mg+CO22MgO+C

在氯气中点燃镁条:Mg+Cl2MgCl2
47.海水中提取镁:①
贝壳煅烧制取熟石灰:CaCO3CaO+CO2↑;CaO+H2O=Ca(OH)2

产生沉淀:Mg2++2OH-=Mg(OH)2↓

氢氧化镁转化为氯化镁:Mg(OH)2+2HCl=MgCl2+2H2O

电解熔融氯化镁:MgCl2Mg+Cl2↑
48.
Cl-、Br-、I-离子鉴别:分别滴加AgNO3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Cl-;产生浅黄色沉淀的为Br-;产生黄色沉淀的为I-
2.
分别滴加氯水,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下层溶液为无色的是Cl-;下层溶液为橙红色的为Br-;下层溶液为紫红色的为I-。
物理性质
溴单质
碘单质
颜色
深红棕色
紫黑色
状态
液体
固体
溶解性和溶液颜

水中
可溶;橙黄色
难溶;黄褐色
酒精中
易溶;橙红色
易溶;褐色
四氯化碳中
易溶;橙红色
易溶;紫红色
49.萃取:利用混合物中一种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分离方法叫萃取,萃取所用的仪器是分液漏斗。
50.①
溴、碘在水中溶解度不大,但易溶于有机溶剂。②
溴是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非金属,保存时应盛放在棕色、磨砂玻璃塞、细口瓶中,通常还加入少量水,形成水封,减少挥发。③碘易升华,遇淀粉变蓝,这是碘的特性。
51.实验探究氯、溴、碘氧化性的强、弱:
实验项目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氯置换溴
将少量氯水加入盛有NaBr溶液的试管中
溶液由无色变为橙黄色
氯可以置换出溴
Cl2+2NaBr=2NaCl+Br2
氯置换碘
将少量氯水加入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
溶液由无色变为褐色
氯可以置换碘
Cl2+2KI=2NaCl+I2
溴置换碘
将少量溴水加入盛有KI溶液的试管中
溶液由无色变为褐色
溴可以置换碘
Br2+2KI=2NaBr+I2
结论
氯、溴、碘的氧化性:Cl2>Br2>I2;还原性:Cl-52.①
碘的氧化性较弱,遇变价金属得低价化合物。如碘与铁反应生成FeI2

氯、溴、碘的单质都能与H2反应,生成HX;HCl、HBr、HI都易溶于水,且都是强酸。

氯、溴、碘的单质都能与水反应:X2+H2O=HX+HXO,但反应程度依次减弱。

AgBr为浅黄色难溶物;AgI为黄色难溶物。二者见光都易分解。
53.
海水提溴:溴单质的氧化性介于氯和碘之间,因此海水提溴可以选取氯气作氧化剂。分为三个步骤:浓缩

氧化

向苦卤中通入氯气。Cl2+2Br-=2Cl-+Br2
);提取
向溶有溴的苦卤中鼓入热空气或水蒸气,使溴挥发而分离出来。
54.
铝与盐酸的反应:2Al+6HCl=2AlCl3+3H2↑
2Al+6H+=2Al3++3H2↑
55.铝与强碱反应:2Al+2NaOH+6H2O=2Na[Al(OH)4]+3H2↑
2Al+2OH-+6H2O=2
[Al(OH)4]-+3H2↑
56.铝在空气中氧化:4Al+3O22Al2O3
57.
氧化铝与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Al2O3+6H+=2Al3++3H2O
58.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2O3+2NaOH+3H2O=2Na[Al(OH)4]
Al2O3+2OH-+3H2O=2
[Al(OH)4]-
59.
氢氧化铝与强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
Al(OH)3+3H+=Al3++3H2O
60.
氢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OH)3+NaOH=Na[Al(OH)4]
Al(OH)3+
OH-=[Al(OH)4]-
61.
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沉淀:Al3++3NH3?H2O=Al(OH)3↓+3NH4+
62.
铝热反应:2Al+Fe2O3Al2O3+2Fe
63.
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
64.
硅与氢氟酸反应:Si+4HF=SiF4+H2↑
65.
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
(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66.
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SiF4↑+2H2O
67.制造玻璃主要反应:SiO2+CaCO3CaSiO3+CO2↑
SiO2+Na2CO3Na2SiO3+CO2↑
68、2C+SiO2Si+2CO↑
(制得粗硅)
69、
常见物质俗名
:①苏打、纯碱:Na2CO3;②小苏打:NaHCO3;③熟石灰:Ca(OH)2;④生石灰:CaO;⑤绿矾:FeSO4?7H2O;⑥硫磺:S;⑦大理石、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⑧胆矾:CuSO4?5H2O;⑨石膏:CaSO4?2H2O;⑩明矾:KAl(SO4)2?12H2O
70.
2Cu+
O2+
H2O+
CO2=
Cu2(OH)2CO3
4CuO2Cu2O+O2↑
CuSO4?5H2O
CuSO4
+
5H2O↑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