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政治:2010-2011学年下学期高一政治期末专题复习资料(六)——国际社会部分(人教版必修二)一、国际社会的“是什么”1、国际社会的成员国际社会的成员主要包括两大类型,第一类是主权国家,第二类是国际组织。其中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最基本成员。2.主权国家的构成要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其中最重要的是主权。主权作为一个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3.主权的特征对内最高性和对外独立性,二者紧密结合,不可分割。4.主权国家的权利包括: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5.主权国家的基本义务包括:不侵犯别国,不干涉他国内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6.国际组织的分类按照活动区域分:世界性和区域性。按照主体构成分:政府间和非政府间国际组织。7. 国际组织的作用①促进国家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交流和合作;②协调国际政治、经济关系;③调节国际争端,缓和国家间的矛盾,维护世界和平。8、联合国的性质和宗旨⑴性质:世界性的政府间的国际组织。⑵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9.联合国及其会员国应遵循的七项原则⑴各会员国主权平等;⑵履行宪章规定的义务⑶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⑷禁止对其它国家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⑸集体协作⑹确保非会员国遵守上述原则⑺不干涉任何国家的内政。10.联合国的作用⑴积极作用: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⑵局限性:如何适应国际形式发展的需要发挥更大的作用,联合国面临诸多挑战,其改革任重道远。11.中国和联合国的关系⑴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⑵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⑶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二、国际社会的“为什么”1.中国为什么积极参与联合国的维和事务⑴联合国是当代国际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世界性、政府间的国际组织。⑵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其宪章规定的原则中也有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等内容⑶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实行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⑷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支持按联合国宪章精神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积极参加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活动2.坚持一个中国的必要性⑴国家主权是指国家处理国内国际事务的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主权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国家主权以国家为范围,只有国家的中央政权机关才是国家主权的实体。国家主权是不能分割的。⑵主权国家拥有独立权、自卫权、管辖权等权利。我国是一个主权国家,台湾问题是我国的内政,我们有权采取一切措施来捍卫国家的主权、统一和领土完整。实行“一国两制”有利于动员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有利于遏制“台独”分裂势力把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阴谋活动,有利于维护台海地区乃至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三、国际关系的“是什么”1、国际关系的含义指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关系,其中最主要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2.国际关系的内容:包括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3.国际关系的形式: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其基本形式。4.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5. 国家间合作的基础或冲突的根源是什么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6.我国的国家利益包括哪些内容我国的国家利益包括:安全利益、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四、国际关系的“为什么”1.说明某种国际关系建立或变化的原因⑴国际关系的形式是多样的,竞争、合作和冲突是其基本形式。⑵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⑶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的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某两国之间之所以有交流、合作、冲突,取决于双方的国家利益。2.为什么要坚定地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就是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具有正当性和正义性。我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合理的国家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 四、国际关系的“怎么做”1.各国应如何维护国家利益⑴国际社会应协调国家间的利益,处理好国家间的矛盾,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⑵任何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利益为由,侵犯别国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内政⑶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合理的国家利益,并维护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2.新时代的青年应如何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⑴大力发展以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⑵树立国家观、民族意识,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⑶努力维护国家安定、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同一切损害国家利益的行为作斗争⑷作为学生更要努力学习,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五、和平与发展的“是什么”1、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与发展2.和平问题的含义和重要性⑴和平问题的含义: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②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维护世界和平将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3.战后世界和平是主流,但世界并不太平⑴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有的大国常常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幌子,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⑵民族、宗教矛盾与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⑶国际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危害着人们的安宁生活,贫困、毒品等问题更加突出。3.发展问题的含义和特点⑴发展问题的含义: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问题。⑵发展问题的特点: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世界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提高质量,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经济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4.战后世界发展是主流,但世界经济形式依然严峻。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发展经济的艰巨任务。5.在当代,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6.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7.我国提出的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内容和主张⑴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内容:保障各国享有主权平等和内政不受干涉的权利,保障各国享有平等参与国际事务的权利,保障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享有平等的发展权利,保障各个民族和各种文明共同发展的权利。(四个“保障”)⑵国际新秩序的内容和主张: ①政治上互相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②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进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③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④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⑸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六、和平与发展的“为什么”☆我国提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外交新理念有何重要意义⑴有利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⑵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⑶有利于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推动多极化进程三、和平与发展的“怎么做”☆如何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⑴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⑵中国主张,各国人民携手努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此,各国要做到①政治上互相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②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进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③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④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⑸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⑶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主导作用,各国应加强对话与合作,协调一致⑷加强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缩小经济全球化中的南北差距拉大问题。七、世界多极化与国际竞争的“是什么”1.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2.多极化趋势发展的意义:世界走向多极化,是时代进步的要求,符合各国人民的利益的。由于世界多极化是建立在多种力量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的基础上,因而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3.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和特点当前国际竞争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当代国家既合作又竞争。国家间在加强合作的同时,竞争也在加剧。世界多数国家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综合国力,力图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4.当前,我国面临怎样的的国际形势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⑵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⑶伴随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竞争愈来愈激烈,各国之间既合作又竞争。当代国际竞争是多方面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八、世界多极化与国际竞争的“为什么”☆我国为何要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⑴世界在向多极化发展过程中,竞争越来越激烈⑵当前国际竞争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⑶在当今和未来的世界,世界多数国家都以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国家的战略重点,努力增强自己综合国力,力图在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⑷历史和现实表明,落后就要挨打,就会受制于人九、世界多极化与国际竞争的“怎么做”☆我国应如何应对当前的国际竞争⑴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面对当前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应当把发展经济和科技作为战略重点。⑵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增强国家实力。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着力于发展科技和提高国民素质。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⑷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优先发展教育和科技,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