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① 识记整体与部分的辨证关系和系统的含义与特征② 理解系统优化的方法和综合性的思维方式③ 运用所学知识,剖析生活实例,说明如何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培养和锻炼综合性思维。同时,学会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最佳目标。(二)能力目标:① 初步具有把握整体和部分辨证关系的能力② 初步具有运用系统化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 举一反三,具有发散思维(三)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树立整体意识,培养全局观念,具有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学习任务分析:第一目,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其逻辑结构是整体与部分的区别――联系――学习的意义.重点是识记和理解整体与部分的辨证关系.第二目,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起逻辑结构是:系统的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做到的三个方面――整体大于部分之和这一方法对于我们学习和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用综合性思维方式认识事物.本目重点是让学生着眼于事物的整体,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统筹考虑,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运用综合性思维方式,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学习者分析:学生通过上一框的学习已基本树立辩证法的联系观,且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积极思考、踊跃发言的习惯,但由于是职校的学生,且我们的学科属于文基高考,所以对学生只要求能运用所学基础知识进行一定的分析和选择判断即可,不要求过深的理论阐述。教学方法:基本原理部分,用举例讲授法;能力拓展部分,采用启发式提问法和交流讨论法,举一反三,培养发散思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以探究一黄筌为什么无法改动吴道子的画为题导入(以选择题的方式让学生分析判断)。【讲授新课】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一、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1、整体与部分的关系① 用多媒体课件打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的表格,然后以图片的形式说明它们的联系和区别,并配以选择题边讲边练。② 打出图片“盲人摸象”。提出问题:盲人犯了什么错误?过度到下一问题。2、整体与部分的辨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意义)第一,树立全局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例:在改革开放中我们应该树立“全国一盘棋”的思想说的就是要顾全大局;“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就是选择最佳方案的形象比喻和说明。第二,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例:中央提出“开发西部”和“中部崛起”战略就是强调要搞好局部,以推动全局的发展。 (配两道选择题帮助理解) 二、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以一道选择题说明什么是“一定意义”)1、 系统的含义用换灯片打出几张图片说明什么是系统及其要素。从而也可看到系统的特征。2、系统的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例:在足球比赛中,可把球队看成是一个系统。那么怎样才能取得胜利呢?作为教练应该怎样配置队员的位置和安排战术?(用图片形象说明)(学生讨论后引出下一个问题)3.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的要求◇ 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提出问题:三个臭皮匠怎样顶个诸葛亮?或赛过诸葛亮?学生讨论后引导学生认识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具有它的每一个要素都不能单独具有的功能,所以我们常常说要拧成一股绳,集体的力量往往是不可战胜的就是这样的道理。◇ 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播放《三个和尚没水喝》的flash动画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没水喝?如果你是其中的和尚你会怎么做?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没水喝的原因就在于“结构要素互不合作,处于无序状态”。◇ 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以田忌赛马为引子,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马还是原来的马却因为调换了出场顺序就反败为胜了呢?◇ 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 以课本的探究五“冯湛为什么能造出性能极佳的多桨船?他运用了什么样的思维方式 这样的思维方式对你有什么启发 ”启发学生讨论思考,得出结论:冯湛运用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造出了性能极佳的多桨船,他运用了综合的思维方式。这样的思维方式的启发是首先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后的精彩:堂上实例探究:“丁谓的绝招”:让我们一起与丁谓来想办法,怎么解决这个难题?(用课件展示此办法)【课堂小结】用课件归纳本课的知识点,并做几道课后选择练习结束本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