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社会思品模拟试卷16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11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社会思品模拟试卷16

资源简介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期中检测试卷 2011.4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3月5日至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这是我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据此回答1—2题。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
A.中国人 B.中国公民 C.人民 D.人大代表
2. 会上,吴邦国委员长向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庄重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这为国家长治久安和事业兴旺发达奠定了坚实的
A.法治根基 B.物质基础 C.思想基础 D.文化基础
3. 小明长得又胖又矮。胡江十分夸张地给他画了一幅漫画,并以《肥猪》为名,张贴在教室里。小明理直气壮地要求胡江公开道歉。小明是在积极维护自己的
①姓名权 ②名誉权 ③隐私权 ④肖像权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4.眼下许多年轻私家车主喜欢在自己的爱车上贴几张个性化的车贴。其中,有些以幽默诙谐的方式提醒司机遵守交通规则,控制好车距,如“距离产生美”。而右图之类的交通行为也不少见,斑马线上不礼让行人,随意变更车道,见缝插针地加塞……从权利义务的角度看,这类行为
①正确行使了自己的权利 ②既没有履行相关的法定义务,也没有履行相关的道德义务
③没有尊重其他司机、行人的权利 ④违背了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5. 胡某嗜酒成性,每次酗酒后,就殴打家人及他人。一天,胡某酗酒后,又殴打母亲,胡某的父亲与哥哥忍无可忍,便将其捆绑起来用棍子暴打,结果将胡某打死。胡某父亲和哥哥的行为
A.属于大义灭亲,无可非议 B .不符合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但不违法
C.是正义行为,应予以提倡 D .属于违法犯罪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6. 为了追捕逃犯,公安机关往往将逃犯的照片和姓名张榜公布,甚至通过电视、网络传到全国各地,公安机关的行为
A.侵犯了公民的肖像权    B.侵犯了公民的姓名权
C.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D.属于依法行使权利的行为
7. 下列属于侵犯他人姓名权的有
①假冒他人名字签订合同 ②两个同学同名同姓,其中一位同学强行让另一位同学改名
③张某以同事李某的名义写信,诬告其单位领导有贪污行为
④辱骂他人 ⑤企业家王刚署名“圆梦人”向希望工程捐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8. 下列行为属于侵犯未成年人隐私权的有
①为了解孩子,父母偷看孩子的日记 ②家长到学校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③为不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班主任老师长期扣留学生信件 ④父母拆看已满十周岁儿子的信件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9.右边名画的作者是
A.但丁 B.达·芬奇 C.莎士比亚 D.凡·高
10.16世纪前后,西欧普遍出现了雇佣工人手工劳动、工人之间实行分工合作的生产方式,“工业文明的曙光”初现。这种生产方式是
A.小作坊生产 B. 大机器生产 C. 手工工场生产 D.流水线生产
11.促使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
A.证实地圆学说 B. 弘扬国威 C. 拓展人们的眼界 D.获取东方的奢侈品和黄金
12.新航路开辟后,最先开始殖民扩张的国家是
①英国 ②西班牙 ③葡萄牙 ④荷兰 ⑤法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13.文艺复兴带来的思想解放,使西欧一些有识之士不再迷信古代权威和教会,开始以理性探索新知。被誉为“科学革命开端”的是
A.哥白尼提出“日心说” B.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学说
C.托勒密提出“地心说” D.牛顿提出万有引力定律
14. 美国独立深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立法、行政与司法之间的分权与制衡主要体现了哪一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主张?
A.培根 B.伏尔泰 C.卢梭 D.孟德斯鸠
15.通过抓住关键词了解和掌握知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与“巴士底狱”、“《人权宣言》”、“《法典》”三项信息相关的国家是
A.德国 B.法国 C.美国 D.意大利
16. 历史上的第一位总统是
A.华盛顿 B.克伦威尔 C.马丁·路德 D.罗伯斯庇尔
17.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陈列的展品中最有可能是
A.铁路设备、蒸汽织布机   B.电灯、汽车
C.手工纺车、电影放映机    D.电话机、发电机
18.右图反映的是列强侵华战争留给我们中华民族的巨大创伤。这次
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如果要再现邓世昌的民族气节
斗争和精神,应选择的历史场景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社会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A.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使人民获得了充分的民主权利
C.实现了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D.结束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统治
二、是非判断题(认为正确的选A,错误的选C,请将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1.每个公民既是享有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22.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这是忠实履行公民义务的全部体现。
23.“士可杀不可辱!”。这说明人格尊严权是最根本的人身权利。
24.小奇热衷于打听同学私事,传播别人的秘密,这是自觉履行关爱他人的道德义务的体现。
25.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们认为:“人类可以成就伟大的事业。” 这种理念充分说明了文艺复兴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26. 16世纪被称为“教皇的奶牛”并最早进行宗教改革的国家是意大利。
27.17世纪时,荷兰的商船遍布世界各地,当时被称为“日不落帝国”。
28.明代至清代前期,中国的经济实力世界第一,对外贸易长期出超,这反映了中国当时先进的生产力水平。
29.航海规模的不同是导致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航海不同影响的主要原因。
30.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50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纸的对应位置上)
31. 权利义务伴我行。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既要培养权利意识,又要增强义务观念。
(1)感受权利义务。(6分)
现 象 享受、尊重什么权利或履行什么义务
去年暑假,小李在酷暑下自觉排队4小时参观世博园 ①
我校组织学生开展消防、防震等演练活动 ②
我们尊重班里不同民族同学各自的生活习俗 ③
(2)例析法律观点。(4分)
有人认为,权利是为自己的,义务是为他人的。其实,无论是行使权利,还是履行义务,都是既利己又利人的。请举例说明。
观点A:我享受权利也有利于他人。
举例说明:
观点B:我履行义务也有利于自己。
举例说明:
32.【材料一】 小梅是某校八年级女学生。一天,爸爸对她说:“从明天开始你就不要上学了,你早晚要出嫁,我供你上学是赔钱!”。
【材料二】 某校八年级学生强强,学习不认真,作业经常不及时完成,上课经常故意捣蛋,搞恶作剧,有时还顶撞老师。同学批评他,他却认为自己每天按时上学,也没有辍学,已经履行了法律规定的义务。
【材料三】 如今,全民学习、终身学习已成为时代潮流,世界正在向学习化社会大踏步迈进。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0分)
请你从受教育对于个人生活重要性的角度劝导小梅的爸爸。(4分)
强强的是说法对吗?请用有关法律知识分析说明。(4分)
综合以上三则材料,简要谈谈你的感悟或受到的启发。(2分)
33. 清朝前期,统治者采取了积极有效措施,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请分别列举清政府对西藏、新疆、西南地区加强有效管辖的史实(各一项)。(6分)
34. 史学界认为,15~18世纪是世界历史的转型时期。这一时期欧洲历史发生了重大转折,而同一时期,中国社会虽也有发展,但与欧洲相比变化不大。
【材料一】英国的社会变革:
【材料二】清朝统治者的观点:①“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②“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远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中两幅图片分别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简要概括它们的共同作用。(4分)
(2)材料二反映了怎样的统治思想?它们对近代中国的发展有何影响?(6分)
(3)为了改变材料二中①的现状,19世纪末20世纪初,近代中国的一些有识之士进行了哪些艰辛的探索?(2分)
35. 19世纪40、50年代开始,中日两国分别被英、美打开国门,随后遭到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进一步侵入,民族危机逐渐加剧。面对来自西方工业文明的严峻挑战,两国作出了各自的回应——
中国:1862年,中国近代最早的新式学堂——同文馆成立。
1872年,中国近代第一家新式航运企业——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
19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 年代中期,先后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日本:废藩置县,颁布宪法;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兴办工业企业;派遣留学生到欧美各国学习,建立完整的近代教育体系……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中国的“回应”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的口号有哪些?依据材料,简要说说它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6分)
(2)日本的“回应”是指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它对日本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4分)
(3)中日两国的“回应”产生了不同结果。你认为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思想品德期中检测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供40分)
1—5 CCABD 6—10 DAABC 11—15 DBADB 16—20 AACCA
二、是非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21—25 ACCCA 26—30 CCCCA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有5小题,共50分)
31.(1) ①遵守公共秩序义务(2分)②隐私权(2分)③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2分)
 (2)举例略,符合题目要求均可,每例各2分。
32.(1)教育获取知识,知识改变命运。教育能为人们未来的幸福生活奠基……言之有理均可。(4分)
(2)不对。(1分)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除了按时入学、不辍学外,还应遵守法律和学校纪律,尊敬师长,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3分)
(3)珍惜受教育权利,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努力学习。言之有理均可。(2分)
33.西藏:由清朝皇帝赐予西藏宗教领袖“达赖”、“班禅”称号。(确立对西藏宗教领袖的册封制度)(2分)
新疆:出兵平定天山南路回部贵族的叛乱。(2分)
西南:推行改土归流。(2分)
34.(1) 图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图二:英国工业革命(2分)
共同作用: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英国迅速成为世界强国。(2分)
(2) 统治思想:加强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盲目自大,闭关锁国。(2分)
共同影响:使中国错失了社会变革的机会,与西方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近代中国逐渐落伍,最终造成被动挨打局面,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分)
(3) 维新(戊戌)变法、辛亥革命(2分)
35.(1) 事件:洋务运动(2分) 口号:“自强”“求富”(2分)
积极作用:参考教材P70(2分)
(2) 参考教材P62、63(4分)
(3) 提示:中国仍处于封建专制统治或没有在政治上学习西方(言之有理均可)(2分)
图一:查理一世被押上断头台
图二:改变世界的蒸汽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