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上生化部分 第13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讲义(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科学九上生化部分 第13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讲义(教师版)

资源简介

第 13 讲 食物的消化与吸收
知识讲解
一、 七大营养物质
(1)食物体内氧化和体外燃烧之间的区别和共同点 共同点:都是氧化反应,都能释放热量
不同点:体内氧化是一个缓慢的氧化过程,能量是逐步释放的;体外燃烧是一个剧烈的氧化过程, 迅速地放出热量。
(2)实验:测试食物能量的实验结论:花生仁(脂肪)是较好的能量来源。 热量价――每克营养物质在体内氧化时的产生的能量。
三大营养物质的热量价 蛋白质:16.7 千焦/克 糖类:16.7 千焦/克 脂肪:37.7 千焦/克
食物中的营养素及其作用
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有水、糖类、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粗纤维等 7 大类。七大营养素的作用。
糖类: ①是人体细胞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②人体细胞的—种组成成分。
蛋白质:①是细胞生长和修补的主要原料; ②可以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部分能量;
③参与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
脂肪:生物体贮存能量的物质。
水: ①细胞的重要组成成分; ②各种生理活动的基础。
无机盐:不能提供能量,但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所必需的营养物质。
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有机物。除维生素 D 外,其他维生素人体均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获得。
膳食纤维:来源于植物性食物,由纤维素组成,不能被消化吸收,但对人体有非常重要的作 用。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促进肠道蠕动,利于排便等。
常见维生素的名称、来源和缺乏症
名称
缺乏症
主要来源
维生素 A
夜盲症、角膜干燥症
肝、鱼肝油、卵黄、牛乳、胡萝卜
维生素 B1
脚气病
米糠、麦麸、卵黄、酵母
维生素 B2
口角炎、唇裂症
卵黄、酵母、大豆、胚芽、肝
维生素 C
坏血病
蔬菜、水果
维生素 D
成人骨软化、儿童佝偻病
鱼肝油、卵黄
维生素 E
肌肉萎缩等
谷物胚芽、植物油、绿叶
特别提醒: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素的种类及数量都不相同,几乎没有一种食物同时含有 7 类营养素。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更要注意营养的搭配。
二、消化道和消化腺
1. 消化系统组成:A、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
B、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肠腺。注:人体中的腺体可分为内分泌腺和外分泌腺
内分泌腺:有甲状腺、肾上腺、垂体、胰岛等。内分泌腺无排泄管,内分泌腺分泌的分泌物称激素。其分泌物直接进入细胞周围的血管和淋巴,由血液和淋巴输送到各组织或器官中。内分泌腺与内分泌组织共同组成内分泌系统,通过体液调节方式,对机体的各方面功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2055495769620外分泌腺:是进行外分泌的腺体。外分泌腺有唾液腺、汗腺、皮脂腺、肝脏、胰腺等(胰腺分为内分泌部和外分泌部,胰的大部分属于外分泌部,但是胰岛属于内分泌部)。外分泌腺有排泄管, 称腺导管,其分泌物通过腺导管输送到相应的组织或器官发挥其调节作用(一般为排泄作用)
消化系统功能:消化食物(蛋白质、糖类、脂肪),吸收营养物质 三、食物消化吸收过程
吸收:消化以后的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消化可分为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食物经过口腔的咀嚼,牙齿的磨碎,舌的搅拌、吞咽,胃肠肌肉的活动,将大块的食物变成 碎小的,使消化液充分与食物混合,并推动食团或食糜下移,从口腔推移到肛门,这种消化过程
叫机械性消化,或物理性消化。
化学性消化是指消化腺分泌的消化液对食物进行化学分解而言。由消化腺所分泌的种消化液,将复杂的各种营养物质分解为肠壁可以吸收的简单的化合物,如糖类分解为葡萄糖,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脂类分解为甘油及脂肪酸。然后这些分解后的营养物质被小肠吸收进入体内,进入血液。这种消化过程叫化学性消化。
总之 ,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两功能同时进行,共同完成消化过程。
1636395264160
消化道不同部位对营养物质吸收不同:
① 口腔和食道:不吸收。② 胃:只吸收少量水和无机盐。
③ 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以及大部分水、无机盐和某些维生素。
④ 大肠:只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某些维生素。
2618105120015
特别提醒:小肠是食物消化、吸收主要场所。
①小肠内壁有肠腺,可分泌肠液,含多种消化酶,小肠很长(5~6 米)可增加消化、吸收时间,这是小肠成为食物消化主要场所的原因。
②小肠很长,小肠内表面有很多环形的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小肠的内表面积,小肠绒毛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且毛细血管壁和小肠绒毛壁仅由一层细胞组成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
四、生物催化剂———酶

概念: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生物催化能力的一类特殊的物质,主要是蛋白质
特点:高效性、专一性、多样性
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温度、PH 等
与人体有关的消化道、消化腺和消化酶等几项内容列表如下:
消化道
消化腺
分泌消化液(含消化酶)
消化物质
口腔
唾液腺
唾液(淀粉酶)
初步消化淀粉

胃腺
胃液(蛋白酶)
初步消化蛋白质
肝脏
胆汁(不含消化酶)
促进脂肪消化(乳化)
胰腺
胰液(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
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小肠
肠腺
肠液(同胰液一样)
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特别提醒: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功能:调节血糖、分泌消化液、解毒等)
实验:唾液淀粉酶的作用实验方法:对照实验。
酶的特点:多样性、高效性、专一性
酶的催化条件:温度、PH 都会影响酶的活性
课堂精讲
题型一:七大营养物质
【例 1】食物为你我提供了营养,食物中的营养素主要包括( )
①水 ②无机盐 ③糖类 ④蛋白质 ⑤脂肪 ⑥膳食纤维 ⑦维生素
A.①②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⑦ 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③④⑤⑥⑦
【答案】A
【变式训练】
某小组在探究了花生仁、大米和牛肉干哪个含的能量多后,他们又对食物在人体内的氧化和食物在人体外完全燃烧进行了讨论,其中正确的是( )
A.两个过程放出的能量不相同 B.人体外食物的燃烧更缓慢而复杂C.两个过程所需条件大致相同 D.两个过程释放能量相等
【答案】D
下列营养物质中,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但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却很重要的一组是( ) A.蛋白质、无机盐、水 B.脂肪、维生素、糖类
C.维生素、无机盐、水 D.脂肪、蛋白质、糖类
【答案】C
人每天必须饮用一定量的水,下列不是水在人体内的作用是( )
A.为人提供能量 B.溶解废物 C.构成细胞的主要成分 D.溶解营养物质
【答案】A
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也是组织更新的主要材料,同时也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是( ) A.糖类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
【答案】B
膳食纤维主要是由纤维素组成,它对人体的作用是( )
①为人体提供大量能量 ②降低肠道对脂肪的吸收 ③刺激消化腺分泌消化液 ④减少大肠癌的发病率 ⑤供给人体消化吸收 ⑥促进肠道的蠕动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③④⑤⑥
【答案】B
与正常人的视力相比,小红常常到了傍晚就看不清东西,是她体内可能缺乏( ) A.维生素 A B.维生素 B C.维生素 C D.维生素 D
【答案】A

1 克花生仁燃烧放出的能量(单位:焦)
1 克核桃仁燃烧放出的能量(单位:焦)
一组
7 261
11 844
某班级的同学想测定花生仁和核桃仁中的能量,于是,他们设置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研究, 各小组测得的实验数据如下表。请根据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二组
8 108
11 860
三组
9 576
12 390
四组
9 850
13 860
五组
9 762
13 860
六组
7 480
11 592
2939415131445
比较表中两组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 。
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表中的数据,得出的结果才更可靠? 。
(3)1 克花生仁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实际约为 23 500 焦,1 克核桃仁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实际约为 31
800 焦,与各小组测得的数值相比较有较大差异,请解释原因(答三点即可):
① ;
② ;
③ 。
【答案】 (1) 核桃仁所含能量高于花生仁(2) 取平均值(3) 燃烧时大量的光和热辐射在环境中散失。测量时出现误差(称量、读数等) 。燃烧装置(易拉罐、锥形瓶等)吸热。
题型二:消化道和消化腺
【例 2】李昊吃西瓜时把西瓜籽也吞进了肚里,这粒瓜籽会在体内经过怎样的一段旅程( ) A.口腔→咽→肝脏→小肠→大肠→肛门
B.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C.口腔→咽→气管→胃→小肠→大肠→肛门D.口腔→咽→胃→肝脏→小肠→大肠→肛门
【答案】B
【变式训练】
为什么肚子饿了会咕咕叫?原来,人饥饿的时候,胃部肌肉挤压其内部的水和空气就会发出咕咕叫的声音,这无疑是最明确的需要进食的信号。以下关于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胃位于腹腔的右上方,上连食道,下接十二指肠B.胃壁内有胃腺,可分泌胃液,胃具有消化吸收功能
C.胃的主要功能是暂时储存食物,并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D.胃内壁光滑,有利食物储存与蠕动
【答案】C
3322320221615下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肝脏,它分泌的胆汁流入胃中B.②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C.③是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
D.④是胰腺,它分泌的胰液通过导管流入小肠
【答案】A
人体每天摄入 800 克食物和 1200 毫升水的情况下,消化腺大致分泌 1500 毫升唾液、2000 毫升胃液、1500 毫升肠液、500 毫升胆汁、15 毫升胰液。据此可以判断消化道中消化液最多的是( ) A.口腔 B.小肠 C.胃 D.大肠
【答案】B
3151505282575下图是人体消化系统部分模式图,请据图回答(示例[⑥]大肠)。
图中[ ] 能分泌的胆汁,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
(2)[ ] 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它的内表面有许多 、其中有许多 , 能分泌 。
(3)[ ] 和[ ] 分泌的消化液流入十二指肠。
【答案】 (1) ① 肝脏(2) ④ 胃 皱襞 胃腺 胃酸(3) ① 肝脏 ⑤ 胰腺题型三:食物的消化过程
3180080498475【例 3】图中的曲线分别表示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被消化的程度(A、B、C、D、E 表示消化道部位,曲线 X、Y、Z 表示营养物质)。请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淀粉、蛋白质、脂肪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消化道 D B.在消化道 C 中,有不含消化酶的消化液——胆汁
C.在消化道 D 中,X、Y、Z 分解为可以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
D.Y 曲线代表脂肪消化的过程,Z 曲线代表蛋白质消化的过程
【答案】C
【变式训练】
淀粉在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315150598425
A.a 是葡萄糖
淀粉消化的产物主要在小肠内吸收C.糖类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D.淀粉是消化道中最早进行化学性消化的物质
【答案】B
4038600161290小宝中午放学,买了一根油条吃,油条在小宝的消化道内被消化后的主要产物是( )
①葡萄糖 ②氨基酸 ③甘油 ④脂肪酸
⑤无机盐 ⑥维生素 ⑦水
A.④⑥ B.①③④ C.①⑦ D.①⑥
【答案】B
如图为人体部分器官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334772089535
A.①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消化脂肪的酶B.②开始消化淀粉
C.③分泌的消化液中含多种消化酶D.④是消化和吸收蛋白质的场所
【答案】C
某生正在患胆囊炎,你认为她目前最不应该享受下列哪种美味( ) A.香椿炒鸡蛋 B.羊肉炖豆腐
C.白菜粉条 D.肥而不腻的红烧肉
【答案】D
3218180554990济宁——孔孟之乡,礼仪之邦,文化灿烂,食誉神州;据研究乾隆帝七次下江南,每次在济宁用膳时,对文家水饺(如图)都情有独钟。请回答:
你认为该盘羊肉胡萝卜水饺能为其提供 种营养物质。
水饺皮(小麦面粉)被消化的主要部位是_ 。
馅中的瘦羊肉最初被消化部位是 ,最后以 的形式被吸收。
乾隆帝饭毕后在“龙行路”上散步,若能量由这盘水饺提供,你认为主要供能的是 。
A.水饺皮 B.瘦羊肉 C.胡萝卜 D.肥羊肉
2963545527050下图是御医根据乾隆帝饭前、饭后血糖含量变化绘制的曲线图,你认为促使 C~D 段血糖含量下降的激素是 。
A.胰岛素 B.甲状腺激素C.生长激素 D.雄性激素
【答案】(1)6 (2)小肠(3)胃,氨基酸(4)A(5)A
随着《舌尖上的中国 3》的热播,水煎包成为人们追捧的美食。已有百余年历史的地方名吃利津水煎包, 以其“色泽金黄、一面焦脆、馅多皮薄、香而不腻”而倍受青睐。让我们一起品尝一下:
再继续往下吃,浓厚的味道饶舌回环,爽心的咀嚼感悠然绵长。精肉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精肉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与其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

尽管水煎包美味绝佳,也不要狼吞虎咽哟。原因是 。
【答案】(1)氨基酸,小肠,小肠长约 6 米;小肠内表面有大量的环形皱襞;小肠皱襞上有许多小肠绒毛; 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绒毛壁、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2)咀嚼不充分,会增加胃的负担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丁丁小朋友吃苹果时,不小心将一粒苹果的种子咽了下去,这粒苹果种子在丁丁的消化道内经历了一天的历险:它先遇到像轧钢机似的上下尖硬的坚物,差点将它压得粉身碎骨;刚躲过一劫,又遇到“酸雨” 后来它钻进了一条又窄又长的迷宫,它在这里走了很久,身边的许多物质都神秘的消失了,走出迷宫, 它又差点儿钻进死胡同,幸亏及时改变方向,后来它与一些很臭的东西混在了一起;最后,它们在丁丁上厕所时,一起离开了丁丁的身体.
请你帮助这粒苹果种子分析一下:
它在哪里遇到像轧钢机似的怪物?
它在哪里遇到了“酸雨”?
又长又窄的“迷宫”是什么部位?为什么许多物质在这里会神秘的消失?
“死胡同”是什么部位?
它在什么地方与很臭的东西混在了一起?
【答案】(1)牙齿(2)胃(3)小肠;被消化和吸收(4)阑尾;(5)大肠
题型四:酶活性的探究
【例 4】有关酶的特性,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蛋白质或 RNA B.化学反应前后,酶的化学性质和数量不变
C.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易受温度和酸碱度影响D.一旦离开活细胞,酶就失去催化能力
【答案】D
【变式训练】
952500490855唾液对淀粉的消化实验要求在一定温度下进行,这是由于唾液中的淀粉酶在高于或低于 37 ℃条件下催化活性都会降低。下图能正确表示唾液淀粉酶的活性与温度关系的是( )
A B C D
【答案】D
当我们细细地咀嚼馒头时,会感觉到有甜味,这是为什么呢?某同学猜测,在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下, 是口腔中的唾液使馒头变甜的。元旦假期结束返校后,他做了如下实验:
①取适量新鲜馒头,切成碎屑、做成浆糊并振荡,分成 2 等份。将口漱净,取 4mL 唾液放入小烧杯中。
2103120294640②取两支洁净试管,分别编号为 1、2,做如图所示的处理:
该同学将馒头切成碎屑、做成浆糊并振荡,这是为了模拟 。(2)该实验的目的是观察 的消化作用。
实验过程 D 中,1 号试管中浆糊颜色 ,原因是 。2 号试管中浆糊颜色 ,原因是 。
【分析与讨论】
该实验过程中,设置两支试管的作用是 。
若将 C 过程烧杯中的水换为 5℃,再重复 D 过程,则这两支试管中浆糊的颜色 。(6)若将 C 过程与 D 过程对调一下顺序,则实验现象可能是 。
【答案】(1)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 (2)唾液对淀粉 (3)变蓝色 淀粉没有变化 不变蓝 淀粉被分解(4)形成对照 (5)都变蓝 (6)先都变蓝色,之后 2 号试管的蓝色消失
图甲表示 pH 对植物和人的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图乙表示三种脱氢酶(A、B、C)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甲 乙
从图甲中可以知道,pH=7 时植物淀粉酶的活性最高
从图甲中可以知道,淀粉酶由酸性变成碱性时活性逐渐升高 C.从图乙中无法知道,脱氢酶 C 活性最强时的温度
D.从图乙中可以知道,脱氢酶 B 的活性比脱氢酶 C 的活性强
【答案】C
为了探究 pH 对唾液淀粉酶作用的影响,某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1
2
3
稀释的唾液淀粉酶
1 毫升
1 毫升
1 毫升
试剂
1 毫升盐酸
1 毫升蒸馏水
1 毫升氢氧化
钠溶液
可溶性淀粉溶液
2 毫升
2 毫升
2 毫升
37 ℃水浴
5 分钟
碘液
2 滴
2 滴
2 滴
实验预测
变蓝
不变蓝
变蓝
实验现象
变蓝
不变蓝
不变蓝
请根据实验过程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过程中,温度控制在 37 ℃的原因是 。
实验中第 3 支试管没有出现预期现象,对于第 3 支试管不变蓝的原因分析,除了考虑“唾液淀粉酶与溶液 pH 的关系”及“淀粉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反应”这个因素外,还有可能的原因是_ _
_ _。
【答案】(1)其他条件相同时,37℃时唾液淀粉酶的活性最高(2)碘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反应
1
实验证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下面的实验就是为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而进行的。 准备五支试管,加入等量的酶溶液。
2
3
温度/℃
10
20
37
52
75
蛋白块消失
的时间/分
25
18
10
28
不消失
把每支试管分别加入一块 1 厘米 3 的正方体凝固蛋白块,再把每支试管放入不同温度的烧杯中。记录蛋白块消失的时间(注意:实验中要保证每个烧杯的水温恒定)。记录结果如下:
请依据上述实验结果分析回答:
酶活性最强的温度是 ℃。
蛋白块消失的时间与酶活性强弱的关系是 。
请想出一种办法改进实验,使实验在更短的时间内完成: 。
你认为本实验中的酶可以叫做蛋白酶,在人体中含有该种酶的消化液有 。
你认为本实验设计有没有问题,如果有,请改正。 。
由此实验可知,在使用加酶洗衣粉时应注意的问题是 。
【答案】(1)37。(2)酶活性越大,蛋白质分解越快,蛋白块消失的时间越短(3)将蛋白块处理得更小 一些(4)胃液、胰液、肠液(5)把每支试管放入不同温度的烧杯中,然后再分别加入一块 1 厘米 3 的正方体凝固蛋白块(6)水温最好控制在 37℃左右
课后练习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其结构中不能体现与功能相适应的特征是( C )
859155109855
A.小肠约长 5﹣6 米,是人体最长的器官B.[1]和[2]加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C.[2]中密布[3],提高了消化和吸收能力D.[2]和[3 的壁都是由单层细胞构成的
下列四组物质中,不需要经过消化就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一组是( B )
A.水、糖类、蛋白质 B.水、无机盐、维生素
C.糖类、脂肪、蛋白质 D.糖类、脂肪、维生素
3370580491490如图为与人体消化有关的模式图,X 代表物质,Y 代表结构,Z 代表 X 在 Y 结构中被分解后所形成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若 X 代表麦芽糖,Y 代表小肠,则 Z 代表葡萄糖
若 X 代表蛋白质,Y 代表胃或小肠,则 Z 代表氨基酸
若 X 代表淀粉,Y 代表口腔或小肠,则 Z 代表葡萄糖
若 X 代表脂肪,Y 代表胆囊或肝脏,则 Z 代表甘油和脂肪酸
烤鸭是北京的特色菜品,鸭肉外焦里嫩,用面粉制成的荷叶饼将鸭肉、甜面酱、黄瓜段和葱丝包裹, 口味独特,广受欢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荷叶饼中的淀粉在口腔中开始消化B.胆汁中的消化酶促进鸭肉脂肪分解C.黄瓜中含有的维生素不需要经过消化D.烤鸭中的营养物质主要在小肠吸收
30861004337052018 年 5 月 20 日“中国学生营养日”的主题是“师生健康,中国健康”。图为三大类营养物质的消化曲线,据此推断甲是( C )
A.淀粉 B.蛋白质 C.脂肪 D.维生素6有些药物常被装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服用,以避免对胃产生刺激。从淀粉在消化道内的消化特点来看,其主要原理是(D )
淀粉在口腔内初步消化,便于吞咽
淀粉能在胃内初步消化,使药液慢慢渗出C.淀粉制成的胶囊消化吸收后为人体提供能量
D.淀粉不能在胃内被消化,胶囊可经胃进入小肠再消化
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下列有关胃的形态和功能表述错误的是( D )
胃是消化道中最膨大的部分,利于暂时贮存食物
胃壁中有发达的平滑肌层,能不断蠕动促进食物与胃液的混合C.胃壁中有胃腺,能分泌胃液,胃液具有杀菌、消化等作用 D.胃腺分泌的胃液中含有消化酶,能完全分解食物中的脂肪
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B )
3075305104775
A.唾液腺分泌的唾液中的酶能促进淀粉初步分解B.胃只能暂时贮存食物,不能初步分解蛋白质C.小肠皱襞和绒毛多,能扩大消化和吸收面积D.大肠能吸收少量水分、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如图表示人体消化道内吸收营养物质的一种显微结构,该结构的名称及其吸收的营养物质分别是
3484880306070( D )
A.环形皱襞,甘油、氨基酸 B.小肠绒毛,脂肪微粒、水 C.环形皱壁,葡萄糖、无机盐D.小肠绒毛,维生素 C、脂肪酸11、消化系统的组成( A )
A.消化道和消化腺 B.小腺体和大消化腺
C.消化道和小腺体 D.消化腺和小腺体
患有肝炎的病人常常会对油腻的食物感到恶心,难以消化,其主要是因为在消化过程中下列哪个过程受到影响?( C )
A.淀粉→麦芽糖B.蛋白质→氨基酸C.脂肪→脂肪微粒
D.脂肪微粒→甘油和脂肪酸
2846705768985如图为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示意图。①~⑤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营养物质的消化作用,a、b、c、d 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A.④和⑤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都是小肠B.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C.③内含有脂肪酶,可以分解脂肪
D.X 是大肠,是吸收 a、b、c、d 的主要场所
某同学在试管内加入 2mL 的蛋清液,再加入新配制的“X 消化液”lmL,充分振荡后,置于 37℃的温水中段时间,“X 消化液”的成分对蛋清液消化能力最强的是( C )
A.肠液、胰液 B.唾液、胃液、胆汁
C.胃液、肠液、胰液 D.胃液、胆汁、肠液
如图所示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器官,其中与维持人体血糖浓度高低的相关性最小的器官是( C )
3323590118745
A.甲 B.乙 C.丙 D.丁
3200400499745如图表示米饭的主要营养成分在人体内的消化过程,字母表示物质(其中 a 表示淀粉),①②是生理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物质b 是麦芽糖
物质c 是葡萄糖
最早进行①的场所是胃,参与的消化液是胃液D.完成②的消化液主要有肠液和胰液
新鲜菠萝果肉中的菠萝蛋白酶能分解口腔黏膜和舌头表面的蛋白质,引起口腔麻木刺痛感。若菠萝用盐水浸泡后再食用,不适感会减轻。小科猜测可能是盐水影响了菠萝蛋白酶的活性。
编号
1
2
3
4
5
6
试管中所添加的物质

5mL 1
NaCl 溶液
5mL 3
NaCl 溶液
5mL 5
NaCl 溶液
5mL 7
NaCl 溶液
5mL 9
NaCl 溶液
蛋白酶相对活性
100
88
69
94
88
80
为研究盐水对菠萝蛋白酶活性的影响,小科取 6 支相同的试管,编号 1﹣6,各加入 5mL 鲜榨的含菠萝蛋白酶的菠萝汁,再按下表分别添加物质,置于 37℃的温水中保温。20min 后测定蛋白酶活性,并计算其相对活性。数据如下: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形成对照,表格中“★”处的内容是 。
实验表明,不同浓度的 NaCl 溶液都能抑制菠萝蛋白酶的活性。上述实验中,抑制作用最强的 NaCl
溶液浓度为 。
因为酶的活性与 有关,小科认为菠萝用热水浸泡后食用,不适感也可能减轻。
【答案】(1)5ml 清水;(2)3%;(3)温度
2160905758825如图中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先将酶和乳汁分别加入 2 个试管,然后将两个试管放入同一水浴环境中持续 15min,再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要的时间。通过多次实验,记录在不同温度下凝乳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表:
装置
A
B
C
D
E
F
水浴温度(℃)
10
20
30
40
50
60
凝乳时间(min)
不凝固
7.0
4.0
1.5
4.0
不凝固
分析表格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
若将装置 F 中的混合物冷却至 40℃时会发现 ,理由是 。
若将酶和乳汁放入同一试管中混合并保温,对实验结果有何影响? 。
【答案】(1)40℃时凝乳酶活性高,乳汁凝固时间最短。
乳汁凝固时间不变;高温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永久失活,温度即使降低,酶的活性也不能恢复。
若将酶和乳汁放入同一试管中混合并保温,在预设的温度之前,已经发生了反应,影响了实验效果。
探究胆汁对脂肪的消化作用。患有胆囊炎肝炎或胆囊摘除后的人,怕吃油腻的食物,因吃后不好消化, 胆汁在脂肪的消化中有作用吗?
第一步:提出问题:胆汁对脂肪的消化有作用吗? 第二步:作出假设: 。
第三步:设计方案:①材料用具:解剖针、小烧杯、量筒、试管(2 个)清水、花生油、新鲜的动物胆囊。
②操作程序 A.胆汁的准备:取鸡或鱼的胆囊用解刨针将其刺破,使胆汁流入预先准备好的小烧杯中备用:B.取两试管 A、B,向每个试管中分别加入 1 毫升花生油(也可用菜油或豆油);C.向试管A、试管 B 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胆汁和清水;D.充分振荡,放入 37℃的温水中静置 10 分钟(如图所示)。请针对上面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 A 与试管 B 内各出现什么现象? 。
该实验是探究胆汁对脂肪的消化是否有作用,加入清水的试管 B 有什么意义? 。
在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胆汁和清水后,为什么要充分振荡? 。
为什么要将装置置于 37℃的温度下? 。
3247390307340在 A、B 两个试管中分别加入的胆汁和清水为什么是等量的? 。
【答案】胆汁对脂肪的消化有作用;(1)A 内油滴消失,B 内油滴不消失;(2)对照作用;(3)使试管内物质充分混合;(4)37℃接近人的正常体温,在此温度下,胆汁的作用是最强的;(5)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特别注意除了设计的变量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完全相同
某科学兴趣小组在学习酶的知识后,开展了酶相关性质的实验研究。
【查阅资料】材料一:淀粉和蔗糖都是大分子非还原性糖类,在相关酶的催化作用下被分解成葡萄糖。 材料二:葡萄糖属于还原性糖,它遇斐林试剂显砖红色。
表一


1 淀粉溶液
3mL
1 蔗糖溶液
3mL
淀粉酶溶液
2mL
蔗糖酶溶液
2mL
斐林试剂
2mL
2mL
【实验器材】
1%淀粉溶液,1%蔗糖溶液,淀粉酶溶液,蔗糖酶溶液,斐林试剂、若干试管等。
【实验过程】
①将两支相同试管,编号为甲、乙;
②实验分组及所加试液如表一:
③实验结果:甲乙试管中的实验现象: 。
【反思交流】
比较甲、乙两组实验,能不能形成对照组证明酶具有专一性?并阐明理由: 。
实验中两支试管所处的环境是: 。
如图显示的是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经过各消化道器官时还会呈现如图的趋势,请解释原因: 。
3027680116840
【答案】甲、乙试管内均显砖红色;
【反思交流】(1)变量不唯一;(2)37℃的温水;(3)唾液淀粉酶是一种蛋白质,在胃内开始消化
胰酶肠溶片是一种助消化药,含多种消化酶,用于胰液缺乏导致的消化不良症。为了不影响疗效,本品需要在 4℃左右的低温条件下保存。小明和同学们以胰酶肠溶片和蛋清为原材料,探究“胰液对蛋白质的消化作用”。实验方法如下:
①将胰酶肠溶片处理后,获得胰酶液备用。
②将蛋清加入沸水搅拌,配成蛋花液,冷却备用。
③取三支试管,分别标为 1 号、2 号、3 号,按下表进行处理后,结果如下:
处理方法
试管号
1 号
2 号
3 号
加入蛋花液
5 毫升
5 毫升
5 毫升
加入不同液体后摇匀
5 毫升清水
5 毫升胰酶液
5 毫升煮沸过的胰酶液
静置 60 分钟
37℃
37℃
37℃
现象
不变
蛋花液消失、澄清
不变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比较 (填试管编号)两支试管,说明胰蛋白酶具有消化作用。
与 2 号试管比较,3 号试管没有明显变化,说明 。
若要继续探究“不同温度对胰液消化作用的影响”,最合理的实验步骤是 。(步骤可重复操作)
①取 3 支试管,编号并分别注入 2 毫升蛋花液
②向各试管滴入 1 毫升胰酶液
③观察实验现象
④将 3 支试管分别放入 60℃的热水、沸水、冰块中保持 5 分钟。
【答案】(1)1、2;(2)煮沸过的胰酶液失去了活性;(3)①②④③
为探究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小明取三支洁净的试管并编号,然后按表中序号 1 至 5 的要求操作。
由表可知,小明研究的问题是 。
序号
项目
试管
1
2
3
1
注入新鲜的淀粉酶溶液
1 毫升
1 毫升
1 毫升
2
注入蒸馏水
1 毫升
/
/
3
注入氢氧化钠溶液
/
1 毫升
/
4
注入盐酸
/
/
1 毫升
5
注入可溶性淀粉溶液
2 毫升
2 毫升
2 毫升
小明实验时较粗心,按照序号 1、5、2、3、4 步骤操作,结果滴加碘液后三支试管均无蓝色,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
【答案】(1)影响唾液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因素是什么?
(2)若 1、5 与 2、3、4 间隔时间过长,导致唾液淀粉酶将淀粉消化
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发芽玉米的提取液、淀粉液等材料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为此设计了如图所示三组探究活动。
温馨提示:A.发芽玉米的提取液中含有淀粉酶;
甲组
乙组
丙组
左试管加入淀粉液
2 毫升
2 毫升
2 毫升
右试管加入提取液
1 毫升
1 毫升
1 毫升
水浴温度
20℃
40℃
100℃
水浴时间
10 分钟
10 分钟
10 分钟
B.斐林试剂在加热条件下遇淀粉的消化产物(麦芽糖)会产生砖红色沉淀。 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如表所示操作。
步骤二:把提取液分别倒入同一烧杯的左试管中,摇匀后在原温度下再维持 5 分钟。
步骤三:分别向各试管加入 1 毫升斐林试剂,置于 50~65℃水浴中维持 1 分钟,观察现象。
实验结果:甲组和乙组都出现了砖红色沉淀,且乙组比甲组的颜色更明显,丙组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分析实验结果后可得出的结论: 。
出现乙组现象的原因是:淀粉液在 的作用下变成了麦芽糖。
2532380499110若在完成“步骤一”后,将丙组实验中的温度由 100℃调到 40℃,再继续完成“步骤二”和“步骤三”,其实验现象为 。
【答案】(1)在一定范围内,酶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超过最适温度后,酶活性将逐渐减弱,温度过 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合理即可);(2)提取液中淀粉酶;(3)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2438400497840图 1 为消化系统图,图 2 为食物通过消化道时,淀粉、蛋白质和脂肪被消化过程中数量的变化图,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中填写序号,“横线内填写文字。)
图 1 中的[ ] 分泌的消化液不含消化酶。
淀粉初步消化的器官是图 1 中[ ] ,所以图 2 中的曲线 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最终被分解为 。
图 2 中“乙”曲线表示 的消化过程,这种物质在图 1 中的[ ] 被初步消化。
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图 1 中的[ ]
【答案】(1)3 肝脏;(2)8 口腔;甲;葡萄糖;(3)蛋白质;10 胃;(4)13 小肠。
如图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在消化道中各器官(依次用 A、B、C、D、E 表示)被消化的程度,请回答问题:
据图,X 在[A]处首先开始被消化,原因是 A 中具有可以消化 X 的消化酶﹣唾液 。
观察如图,Y 在 C 处第二个开始被消化,可知物质 Y 是 ,判断的依据[C]是消化道中的 。Z 是食物中的 。
三种物质均可在 D 处被消化和吸收,D 器官与此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小肠很长.(请继续在下①、②、③处完成填词)
①有许多 (“环形”或“纵行”)皱襞和小肠 ;
②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 ;
③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 (“一层”或“多层”)上皮细胞构成。
试管编

加原料
设置平行
实验
设置平行实验无关变量
观察到的现象
1
花生油 5 毫

加入 5 毫升胆

充分搅拌后放入37℃温水中10 分钟
花生油呈现乳状
2
花生油 5 毫

加入 5 毫升蒸
馏水
花生油和水出现了明显
的分层
胆汁也是一种消化液,胆汁对脂肪的消化起什么作用呢?如表是某校研究性生物课外兴趣小组的探究设计后的实验过程,请回答:
①胆汁与其它消化液相比不含 ;
3151505302895②胆汁对脂肪的消化有 (“分解”或“乳化”)作用。
【答案】(1)淀粉酶(2)蛋白质;胃;脂肪(3)①环形 绒毛 ②毛细血管 ③一层
(4)消化酶;乳化
1170305280035酶的发现,许多科学家曾经做过一系列实验: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科学家发现胃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分解,说明酶催化作用具有 ;
毕希纳实验证实了 ;
下列关于酶发现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A、酶只能在细胞内起作用
B、酶有催化作用,大多数酶是蛋白质
C、科学的发现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答案】(1)专一性(2)酶是无生命的化学物质(3)B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