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白色粉末探究专题训练 分析方法:①看原先物质;②看加入物质;③看有无过量;④看生成物质;⑤看可能物质 一:文字型 1.一包白色粉末,可能含有CuSO4、CaCO3、BaCl2、Na2SO4、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白色粉末,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 ②取实验①滤出的白色沉淀,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 ③取实验①得到的滤液,向其中通人CO2, 产生白色沉淀。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判断白色粉末。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D A .白色粉末中一定不含CuSO4、Na2SO4, B .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CaCO3、BaCl2 C .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CaCO3、BaCl2、NaOH D .白色粉末中可能含有 NaOH 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氯化钾和氯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组成,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该固体粉末,加足量水搅拌,静置得到白色沉淀,上层为无色溶液 ②过滤,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白色沉淀有一部分溶解,且有无色气体产生。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下列对原固体粉末的判断正确的是( ???)B A .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和氯化钾,可能含有氯化铜 B .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和硝酸钡,一定不含氯化铜,可能含有氯化钾 C .一定含有碳酸钠、硫酸钠和硝酸钡,可能含有氯化铜和氯化钾 D .一定含有碳酸钠和硝酸钡,一定不含硫酸钠和氯化铜,可能含有氯化钾 3.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由CaCO3、NaOH、KNO3、CuSO4、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做实验得以下结果:(1 )将此固体粉末加到水中,得到沉淀,且上层清液为无色; (2 )该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并有无色气体产生.据此实验,得出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D A .该粉末中一定不含有CuSO4 B .该粉末的组成中可能含有CuSO4 C .该粉末中一定含有NaOH、KNO3、BaCl2 D .粉末中一定含有CaCO3、NaOH、CuSO4、BaCl2 4.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现取两份溶液进行如下实验:①第一份加足量溶液,加热,收集到气体;②第二份加足量溶液后,得干燥沉淀,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 . 一定不存在,可能存在 . 不一定存在 . 一定存在 . 一定不存在 5.小江在学习复分解反应时,对复分解反应的条件产生了兴趣,于是她和小组内的同学仅用以下药品展开了探究活动。 药品:稀硫酸、稀盐酸、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硝酸钡溶液、氯化钠溶液、酚酞试液。 【查阅资料】硝酸钡溶液显中性,且Ba2+有毒。 【实验探究】小江做了下列几组实验。(每组都加了酚酞试液) 组合序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组合物质 H2SO4 NaOH H2SO4 NaCl H2SO4 Na2CO3 H2SO4 Ba(NO3)2 NaOH Ba(NO3)2 Na2CO3 Ba(NO3)2 实验结束后,他们将所有废液收集在废液缸中静置,观察到白色沉淀和无色的上层清液。为了确定清液的成分,继续展开探究。 ①取少量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白色沉淀部分消失。取少量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几滴硝酸钡溶液,无明显现象。 ②另取少量清液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加几滴________,有白色沉淀产生。 【解释与结论】探究活动结束后,小组内成员通过讨论分析,一致认为清液中含有的离子有________(指示剂除外)。 二:图像型 1.某溶液中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测定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取一定量溶液于烧杯中,先加入过量硝酸钡溶液,再加入稀硝酸,产生沉淀的质量与所加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 (1)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 (2) E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有 。 2.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小科同学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Ⅰ.取少量固体样品于烧杯中,先加足量水溶解,再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Ⅱ.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段观察到的现象是 。 (2)C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3.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①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溶解,烧杯内有固体残留并得到无色溶液甲; ②取少量无色溶液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不变色; ③继续向①的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量随加入稀硝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1)仅通过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有 ; (2)无色溶液甲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 (填字母)。 A.碳酸钠 B.硫酸钠 C.硝酸钡 D.氢氧化钠 1)Ba(NO3)2 (2)ABD 4.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SO4、Na2CO3、BaCl2、NaOH 中的一种或几种。取样溶于水,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向该白色沉淀中滴加盐酸,现象如图所示(ABC表示沉淀变化,OBC表示气体变化)。 (1) 由此推断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的是 。 (2) 在C点时,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一定有 。 三:表格型 1.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CuSO4、Na2SO4、Na2CO3、BaCl2、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探究其组成,小明查阅资料得知NaCl、BaCl2溶液呈中性,经过思考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分析实验过程,小明还不能完全确定各成分,又进行了如下实验: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1.取少许无色滤液于试管中,滴入???????? 产生白色沉淀 2.静置上述溶液,取上层清液少许于另一支试管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溶液变为红色 (1) 补充完整实验步骤1滴入 。 (2) 可得出白色粉末的成分是 。 2.老师要求用规定量的BaCl2溶液与适量的Na2SO4溶液制备BaSO4。过滤后,小科发现自己错把Na2CO3溶液当成Na2SO4溶液,而此时BaCl2溶液已完全消耗。老师启发他,可用生成物和其他试剂完成制备BaSO4的实验。小科设计出整个实验流程图如下所示: (1) 溶液b中的溶质有 。BaCl2 HCl (2) 从理论上讲,该实验过程最终得到的BaSO4质量与原方案得到的BaSO4质量是否相等?(填“是”或“否”) (3) 小科不直接往固体B中加入稀硫酸制备BaSO4的原因是 。 3.一包白色粉末由硫酸铜、碳酸钙、氯化钡、硫酸钠、氢氧化钠中的三种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进行以下实验: 分析实验过程,回答; (1) 白色粉末中一定有的盐是 ; (2) 白色粉末的成分的可能组合为 。 4.某白色固体由CuSO4、MgCl2、CaCl2、KOH、K2CO3中的三种物质组成,为确定其成分,相关实验及现象如下(微溶性物质按可溶处理): 综合分析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 原白色固体中一定没有的物质是 ; (2) 无色溶液a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 ; (3) 原白色固体中只有一种物质没有确定其是否存在,要确定其是否存在,还需补充的实验是; 5.一包白色固体可能是NaCl、Na2SO4、Na2CO3、和CuSO4的一种或几种, 课堂上老师进行了下面的演示实验,且每步实验中加入的试剂均足量。实验过程、现象如图: 分析实验过程并完成以下问题: (1) 实验中确定CuSO4一定不存在的现象: ; (2) 在同学们不知道老师用的稀酸是哪一种的情况下,仅通过上述实验现象,请你分析这包白色固体中存在物质的所有可能组成情况是 。 6.有一包白色固体样品,可能由硫酸钠、氢氧化钠、碳酸钙、氯化钡、氯化镁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样品成分,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 (1) 滤渣a的成分是 ; (2) 若现象①“滤渣全部溶解”变为“滤渣部分溶解”,其他现象不变,则原样品中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物质是 。 四:试管反应后混合探究 1 .如图所示,在 6 支试管中分别滴加 2 滴紫色石蕊溶液,(资料:KCl 溶液、CaCl2溶液均显中性) (1) 试管②、⑤溶液变为红色,其原因是溶液中都含有 ;(填写离子符号)H+ (2) 将试管⑤倒入试管④中,充分反应后溶液呈现?????(填字母序号);C A .红色 B .紫色 C .蓝色 (3) 实验后将试管①、②、⑥中的废液倒入大烧杯中,最终只得到红色溶液,则大烧杯的废液中的溶质除了石蕊外,还含有 2.小杨为探究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做了如右上图实验: 反应后试管C溶液中一定有的阳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 小杨把试管D、E反应后的液体倒入一个洁净的烧杯中,观察到只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后得到白色沉淀和无色滤液。小明分别对试管D、E反应时的反应物用量有如下描述,正确的是 。 A.试管D:氢氧化钙溶液一定过量 B.试管D:稀盐酸一定不足 C.试管E:碳酸钠溶液一定过量 D.试管E:稀盐酸一定不足 3.为研究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两种溶液的化学性质,进行实验后,将四支试管内的物质在G 中混合后得到无色溶液,其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4.结合如图所示所示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经检验,无色溶液C中含有NaCl,则可推测出X溶液为 溶液; (2)进一步测定可知,无色溶液C的pH>7,写出无色溶液C中所含溶质的所有可能情况 . (1)BaCl2 (2)NaCl、NaOH; NaCl、NaOH、BaCl2; NaCl、NaOH、Na2SO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