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上生化部分 第2讲:酸(二) 讲义(教师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科学九上生化部分 第2讲:酸(二) 讲义(教师版)

资源简介

第 2 讲 酸(二)
知识讲解
一、 酸的通性
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酸溶液中都存在 H+,但由于酸根离子不同,因而酸的化学性质也存在不同之处。
与指示剂反应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无色酚酞试液不变色。
某些酸 + 某些活泼金属 = 盐 + 氢气
。说明:不能用活泼金属制品盛放酸溶液,以免金属制品被酸腐蚀。
酸 + 某些金属氧化物 = 盐 + 水
。说明:可用稀盐酸、稀硫酸等除去金属表面的锈。
酸 + 碱 = 盐 + 水

酸 + 盐 = 新盐 + 新酸

二、 Cl- 和 SO 2- 两种离子的鉴定
Cl- 的鉴定
盐酸根遇硝酸银溶液产生不溶于水或酸(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此反应可用于检验氯离子)。 反应方程式:HCl + AgNO3 == AgCl↓+ HNO3
操作步骤:向未知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AgNO3 溶液,若能产生白色沉淀,再向其中加入适量的稀
HNO3 溶液,如果沉淀不溶解,则证明溶液中含有 Cl-。
SO 2-的鉴定
硫酸根遇硝酸钡溶液产生不溶于水或酸(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此反应可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 反应方程式:H2SO4 + Ba(NO3)2 == BaSO4↓+ 2HNO3
操作步骤:向未知溶液中加入适量的 Ba(NO3)2 溶液,若能产生白色沉淀,再向其中加入适量的稀
HNO3 溶液, 如果沉淀不溶解,则证明溶液中有 SO42-
三、 与酸反应的现象
颜色
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生成含Fe2+的溶液,如Fe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后生成的溶液为浅
绿色。
溶液由无色变为棕黄色:生成含的Fe3+溶液,如铁锈与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后生成的溶液
为棕黄色。
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生成含的Cu2+溶液,如氧化铜与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后生成的溶液为蓝色。
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如紫色石蕊试液遇酸性溶液会变成红色;无色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
也会变成红色。
沉淀
初中阶段,与酸反应产生的沉淀主要是 AgCl、BaSO4 两种白色沉淀,这两种沉淀既不溶于酸也不溶于水的,同时注意硫酸银、硫酸钙两种物质微溶,干扰硫酸根、氯离子的鉴别。
气体
酸和碳酸盐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部分活泼金属与部分酸反应产生氢气
浓盐酸易挥发,氯化氢气体具有刺激性
课堂精讲
题型一:酸的通性
【例 1】在①氧化铁②金属锌③氢氧化铜④氯化钡溶液四种物质中,跟稀硫酸、稀盐酸都能发生反应且反应中表现了“酸的通性”的组合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例 2】 看图填空。
溶液X是 (填“酸”、“碱”、“盐”),试剂A的名称是 。
若X是稀硫酸,B是氧化物,则B的化学式为 。
若X是稀盐酸,C是单质,则C的名称是 。
若X是稀硫酸,D是碱,则X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76098090805
【答案】酸 紫色石蕊试液 Fe2O3 铁单质 Cu(OH)2+2H2SO4═CuSO4+2H2O
5165725175895【变式训练】
“盐酸化性乌龟壳,一头一尾四只脚”﹣﹣如图是小王归纳的稀盐酸的 化学性质,X 的物质类别与图中其他物质不同,则物质 X 是下列物质中的 ( )
A.硝酸钾 B.氧化铜
C.碳酸钾 D.氢氧化钾
【答案】C
金属 La(镧)的活动性比较强,它的氧化物为 La2O3,其对应的碱为 La(OH)3 。La(OH)3 难溶于水,而 LaCl3 可溶于水。下列各组中的物质难以直接反应而制得 LaCl3 的是( ) A.La+HCl B.La2O3+HCl C.La(OH)3+HCl D.La(OH)3+MgCl2
【答案】D
如图为硫酸性质的知识归纳,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 )
190373095885
若盐为 BaCl2 的溶液,则反应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若碱为 NaOH 的溶液,可以在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证明两者发生了中和反应
若金属氧化物为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可以利用硫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这一性质,除去铁

若金属为 Mg 和 Zn,将质量相等且过量的两种金属与一定量的稀硫酸完全反应,Mg 产生的 H2 多
【答案】D
加入的物质
石蕊试液
Fe2O3 粉末
BaCl2 溶液
现象
试液变红
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黄
无明显现象
无色液体 X 是下列四种物质中的一种。将其分成等量的三份,向其中分别加入少量的石蕊试液、Fe2O3 粉末、BaCl2 溶液,产生的现象如下表。则Ⅹ是下列选项( )
A.稀盐酸 B.稀硫酸 C.NaOH 溶液 D.Na2CO3 溶液
【答案】A
1456690491490盐酸先生闻迷宫,前面有很多妖魔鬼怪会“吃掉”它(即与盐酸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或物质的溶液),盐酸先生必须避开它,否则会被“吃掉”。
试将盐酸走出迷宫不会被“吃掉”的路线,从入口至出口的顺序(用序号相连) ;
写出“吃掉”盐酸的置换反应 ;
盐酸想走捷径,从最近距离走出,却被“吃掉”,生成一种固体时叫“干冰”的气体,其化学方程 式为 。
用迷宫中的物质检验(3)中生成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②④⑥⑨⑧?; (2)Fe+2HCl=FeCl2+H2↑;
(3)CaCO3+2HCl=CaCl2+H2O+CO2↑; (4)Ca(OH)2+CO2═CaCO3↓+H2O;
【例 3】向盛有稀硫酸的小烧杯中慢慢滴加 10%的 Ba(OH)2 溶液至过量,有关量的变化见下图(横坐标表示 Ba(OH)2 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烧杯中量的变化)。其中错误的是( )
【答案】 B
【变式训练】
向足量的稀硫酸溶液中加入浑身是锈的铁钉,下列有关量的变化图象不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解析】A、浑身是锈的铁钉表面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氧化铁反应完,铁再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加,且与氧化铁反应时增 加的比与铁反应时增加的多,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故选项图象正确。
B、氧化铁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氧化铁反应完,铁再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 气,气体的质量先是零,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图象正确。
C、氧化铁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氧化铁反应完,铁再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 气,固体的质量最终减少至 0,故选项图象错误。
5312410448945D、氧化铁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溶液中水的质量逐渐增加,至完全反应,不再发生改变, 故选项图象正确。
氧化铜与稀盐酸发生反应时,容器中溶液总质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 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是将稀盐酸逐渐加入到盛有氧化铜的容器中
B.m 点表示氧化铜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
C.m 点和 n 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的质量不相等
D.m 点和 n 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
【答案】C
【解析】A、溶液的总质量从零开始,所以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渐加入氧化铜中,故正确;
B、m 点表示氧化铜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故正确;
C、m 点表示氧化铜和盐酸恰好完全反应,n 点表示加入的盐酸过量,所以 n 点和 m 点对应溶液中铜元素质量相等,故错误;
D、酸具有挥发性,所以 n 点和 m 点对应溶液蒸发结晶后得到的固体成分相同,故正确;
1530985521970现有硝酸钡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向该混合溶液中滴入X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 质量的关系图象有如图三种可能:请回答:
若 X 为 Na2SO4,则对应的图象应为 (填标号),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 X 为 Na2CO3,则对应的图象应为 (填标号)。
【答案】(1)②; Na2SO4+Ba(NO3)2═BaSO4↓+2NaNO3; (2)①
【解析】(1)硫酸钠和硝酸钡能够反应生成硝酸钠和硫酸钡沉淀,而硫酸钡为不溶于稀硝酸的固体,所以若 X 为 Na2SO4,向该混合溶液中滴入硫酸钠溶液则会马上产生沉淀直至反应完毕沉淀质量不再增加,分析图象可以知道图象②符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4+Ba(NO3) 2═BaSO4↓+2NaNO3;
(2)碳酸钠和硝酸钡生成的沉淀,能够溶于稀硝酸,且碳酸钠能够和稀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 体,所以在有稀硝酸存在的情况下,碳酸钡不能以沉淀的形式析出,只有把稀硝酸全部消耗完毕之后才会产生沉淀,分析所给的图象可以知道图象①符合。
题型二:Cl- 和 SO 2- 两种离子的鉴定
【例4】氯气用于自来水的消毒和杀菌,它与水的反应式为:Cl2+H2O=HCl+HClO,可用来鉴别自来水与蒸 馏水的是( )
A.酚酞试液 B.氯化钡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
【答案】D
【例 5】有一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不溶于稀硝酸,则该溶液中一定有大量的( )
4 4
A.Ag+和 CO32– B.Ag+ C.SO 2– D.Ag+ 或 SO 2–
【答案】D
【变式训练】
为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小强同学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在每组的两支试管中分别盛 放稀盐酸和稀硫酸;向同组的两支试管各滴加同种试剂.其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合理的是( )
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证明该固体中一定含有 CO32﹣
向某溶液中滴入 BaCl2 溶液,生成不溶于 HNO3 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SO42﹣ C.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后显红色,该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
D.验证烧碱溶液中是否含 Cl﹣,先加稀盐酸除去 OH﹣,再加 AgNO3 溶液,有白色沉淀出现,证明含 Cl﹣
【答案】C
检验试样中有无 SO42-的操作及结论正确的是( )
先加 HCl 无明显现象,再加 BaCl2 有白色沉淀,一定有 SO42-
加 HCl 酸化的 BaCl2 有白色沉淀,一定有 SO42-
滴加硝酸酸化的 AgNO3 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一定没有 SO42-
滴加 BaCl2 有白色沉淀,一定有 SO 2-
【答案】A
【解析】A、检验硫酸根离子的正确方法是先加入稀盐酸排除银离子的干扰,再加入氯化钡有白色沉淀,说 明溶液中存在硫酸根,故 A 正确;
B、加 HCl 酸化的 BaCl2 有白色沉淀,如果原溶液中含银离子,也会产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故 B 错误;
C、滴加硝酸酸化的 Ba(NO3)溶液有白色沉淀,如果原溶液中含有亚硫酸根离子,加入硝酸会把亚硫酸根离子氧化为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结合为白色沉淀硫酸钡,故 C 错误;
D、滴加 BaCl2 有白色沉淀,不一定含硫酸根,如果原溶液含有银离子,可以生成白色沉淀,如果含碳酸根也可以生成白色沉淀,故 D 错误;
下列实验能利用厨房中的食盐、食醋、纯碱(碳酸钠)三种物质做成功的是( )
①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②检验鸡蛋壳能否溶于酸;③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
【答案】C
有氯化氢和硫酸的混合溶液,要分别检验溶液中的 Cl-和 SO42-,先加入足量的硝酸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入足量稀硝酸,沉淀不溶,证明有硫酸根离子;静置,取上层清液少量,加入几滴 AgNO3 溶液,又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有 Cl-.回答下列问题:
能否先加入 AgNO3 溶液? (能、不能),理由是 。
写出上述检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不能;若先加入 AgNO3 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不能确定一定就是 AgCl,也可能是 Ag2SO4, 即不能先检验 SO42-;
(2)Ba(NO3)2+Na2SO4═BaSO4+2NaNO3; NaCl+AgNO3═AgCl↓+NaNO3。
题型三:酸的综合探究
【例6】小智觉得你很聪明,是他的良师益友,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邀请你与他讨论“食醋在 厨房中的妙用”:
复习酸的化学性质由于小智的课堂笔记没做好,
①酸与指示剂作用
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
红色
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
变色
②酸与活泼金属作用
Fe+2HCl=FeCl2+H2↑
Fe+H2SO4=FeSO4+H2↑
③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作用
Fe2O3+HCl=FeCl3+H2O
……
④……
“③
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作用”后面的化学方程式未.配.平.,请帮他写出配平后的化学方程 式: 。
讨论交流
①小智自豪地说,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正在推广使用中国铁锅,使用铁锅炒菜时,放点食醋时, 可以补充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 元素,该反应的原理是利用了酸的化学性质
(填序号“①”、“②”或“③”)。
②你告诉小智,食醋的作用远远不止这些呢,如 (任写一点食醋在生活中的妙用)。
反思盐酸、硫酸、食醋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是因为它们的水溶液中都含有 离子。
【答案】(1)Fe2O3+6HCl=2FeCl3+3H2O (2)①铁(Fe),②; ②除水垢(合理均可);
(3)氢(H+).
【变式训练】
小康同学将BaCl2溶液与H2SO4溶液混合,得到一种浊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小康又将浊液过滤,并探究滤液的成分。
【提出猜想】
猜想1:滤液里的溶质只有HCl; 猜想2:滤液里的溶质有HCl和H2SO4; 猜想3:滤液里的溶质有HCl和 。
【设计验证实验】
操作 I:滤液加入锌粒验证猜想2
操作 II:滤液加入 Na2SO4溶液验证猜想3
其中操作 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应该将药品更换成 (填序号)。
A.AgNO3溶液 B.BaCl2溶液
C.NaHCO3固体
D.金属铝
【答案】 BaCl2+H2SO4=2HCl+BaSO4↓;
BaCl2 I
B
如图所示,某同学做了有关稀盐酸的化学性质实验。
1860550124460
甲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四支试管,其中 试管中的固体一定全部溶解。
实验后将甲、乙、丙试管中的所有物质都倒入一个空烧杯中;稍后将丁试管中的物质倒入此烧杯 中,有气泡产生。则:此气泡的气体物质是 静置后,烧杯内上部的澄清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 。
【答案】(1)Zn+2HCl═ZnCl2+H2↑。 (2)D。 (3)氯化锌、氯化钠。
【解析】(1)甲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
四支试管,其中 D 试管中的固体一定全部溶解,这是因为稀盐酸过量。
实验后将甲、乙、丙试管中的所有物质都倒入一个空烧杯中,稍后将丁试管中的物质倒入此烧杯中,有气泡产生,是因为稀盐酸和过量的锌反应生成了氢气,此气泡的气体物质是氢气, 静置后,烧杯内上部的澄清液中的溶质一定含有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钠、锌和稀盐酸、氯化铜反应生成的氯化锌。
盐酸、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酸,下列是探究酸性质的实验。
能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的是 (选填“实验一”、“实验二”),此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
3086100705485若实验二中稀硫酸和硝酸钡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如图是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前后主要离子种类及个数比变化示意图,则“ ”代表的离子是 (填离子符号);
实验三稀盐酸中无明显现象;稀硝酸中的现象为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蓝,并有气泡产生,反应为
3Cu+8HNO3=3Cu(NO3)2+2X↑+4H2O,则 X 的化学式为 ;
实验室利用氢气还原氧化铜后,试管内壁上常附着一些铜,清洗方法是 。
【答案】(1)实验二,稀盐酸中没有明显现象,稀硫酸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2)H2SO4+Ba(NO3)2=BaSO4↓+2HNO3,H+;
NO;
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充分反应后,用水清洗或先将试管中的铜加热成氧化铜后,然后将稀硫酸 充分反应后,用水清洗。
课后练习
食醋和稀盐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其原因是二者的溶液中均含有相同的粒子( )
A.H+ B.OH- C.H2O D.H
【答案】A
食醋是醋酸的稀溶液。某同学准备在家中做验证食醋具有酸的某一条通性的实验,他选择下列物质,其 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
A.木炭 B.大理石 C.铁钉 D.铁锈
【答案】A
现有三种常见治疗胃病药品的标签:
INDICALM
消化药片 每片含 250mg
碳酸钙
Stamachease
减缓胃痛 每片含 250mg
氢氧化镁
Fast digestion
帮助消化 每片含 250mg
氧化镁



药品中所含的物质均能中和胃里过量的盐酸,下列关于三种药片中和胃酸的能力比较,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③>②>① D.②>③>①
【答案】C
小明同学用“H2SO4+X→盐+Y”的方式对稀硫酸的化学性质迸行了归纳总结。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选项
X 的物质类别
观点描述
A
金属
若 X 为 Cu,则反应能够发生
B
金属氧化物
若 X 为 MgO,则 Y 为 H2O
C

若 X 为 NaOH,则盐为 Na2SO4
D

若 X 为 BaCl2,则生成白色沉淀
A.A B.B C.C D.D
【答案】A
盐酸和硫酸具有很多相似的化学性质,但下列反应不能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的是( )
A.与锌反应制取氢气 B.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C.除铁锈 D.中和碱性物质
【答案】B
下列四组实验中,不能体现酸的通性的是( )
A. B. C. D.
【答案】C
2942590495300小华同学在复习酸碱盐知识时整理了如图网络图,“→”表示相互转化,“﹣”相互反应。已知 A、B、C、D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为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碱和盐中的各一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如果 A 是铁,则 A 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气泡,溶液变成浅绿色
如果 B 是金属氧化物,B 转化为 A 可能是工业炼铁的原理
如果 C 溶液呈碱性,则 D 只能是盐
如果 D 与稀硫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则 C 只能是碱
【答案】C
991870568325241236560642540017706445255554345682625向一定量的硫酸溶液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水、金属锌、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钡溶液,下列图示正确的是( )
A.加足量水 B.加足量锌 C.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 D.加足量氯化钡溶液
【答案】D
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等质量的烧杯,调节至平衡。在两只烧杯里分别放入同体积、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然后向左右两烧杯中分别加入质量相等的碳酸钙粉末和 M 粉末。左盘烧杯中稀盐酸和碳酸钙粉末均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停止后,天平仍然保持平衡。则托盘天平右盘烧杯中加入的 M 粉末可能是
( )
A.碳酸氢钠 B.氢氧化钙 C.碳酸镁 D.氧化铝
【答案】C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天平要平衡,左右两盘减少的质量必须相等,这四个选项中的 B 氢氧化钙、D 氧化铝与盐酸反应不会生成气体,A 碳酸氢钠、C 碳酸镁与盐酸反应都会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右盘加入的物质应从 A 和 C 中选。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44
NaHCO3+HCl=NaCl+H2O+CO2↑
84 73 44
MgCO3+2HCl=MgCl2+H2O+CO2↑ 84 73 44
已知左盘碳酸钙与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假设两盘放入的固体质量都是 100 份质量,两盘放入的盐
酸溶质的质量都是 73 份质量,根据上述数据可知左盘减少的二氧化碳是 44 份质量,而 100 份碳
酸氢钠与 73 份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大于 44 份质量,100 份质量的碳酸镁与 73 份质量的
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等于 44 份质量。
1714500278130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
(1)有气泡产生的是 (填序号),C 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 。
(2)B 烧杯中先出现的现象是 ,若加入的稀盐酸过量会继续反应,其化学方程式为 , 反应类型为 。
【答案】(1)D;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2)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变黄色;Fe+2HCl═FeCl2+H2↑;置换反应。
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研究小组进行如下实验,发现均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产生。
【实验 1】
【实验 2】
【实验 3】
查阅资料:4HNO3 O2↑+4NO2↑+2H2O; C+4HNO3(浓)CO2↑+4NO2↑+2H2O
浓 HNO3(浓硝酸)易挥发出 HNO3,浓硝酸的挥发性是浓硝酸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实验 1】中所用碎玻璃与浓硝酸不发生化学反应,灼热的碎玻璃在实验中起到的作用是 。
【实验 2】中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并不能证明【实验 2】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理由是: 。
【实验 3】发现生成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大于 0.03%),但也不能证明【实验 3】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请用化学方程式说明理
由: 。
【答案】(1)物理;
加热;
不能证明【实验 2】中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因为是红热的木炭,浓硝酸受热分解也会生成红棕色气体;
不能证明【实验 3】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有可能是红热的木炭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虽然生成了棕红色的二氧化氮,也不能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997585333375利用以下装置对酸的化学性质进行探究。
标号为①的仪器名称是 。
实验 I 中,在点滴板的 a、b 穴中滴入酸溶液后,溶液变红的是 (填“a”或“b”)。使用点
滴板的优点之一是 。
实验Ⅱ中,为了验证石灰石中含有碳酸根离子,试剂 X 的名称是 。
实验Ⅲ中,在仪器①、②中均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仪器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1)试管;
a;节约药品(方便观察反应现象等,合理即可);
澄清石灰水;
红棕色固体逐渐消失、溶液逐渐变成黄色;Fe2O3+3H2SO4═Fe2(SO4)3+3H2O。
将一定质量的 Na2CO3 加入到 100g 19.6%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试求:
Na2CO3 的质量;
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100g 19.6%稀硫酸中溶质质量=100g×19.6%=19.6g;
设生成的硫酸钠的质量为 x,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 y,产生 CO2 的质量为 z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106
98
142
44
y
19.6g
x
z
139255563500
x=28.4g y=21.2g z=8.8g
3131820-83185反应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2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