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 5 讲 几种重要的盐 知识讲解 一、三种常见盐的性质与用途 盐的概念:盐在水中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阴离子。 盐 性质 用途 食盐 (NaCl) 主要来自海水,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白色不溶于稀硝酸的沉淀 AgCl: NaCl+AgNO3=AgCl↓+NaNO3 人类不可缺少的食物,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0.9 的氯化钠溶液即是医学上常用的生理盐水。 纯碱 (Na2CO3) 又称纯碱或苏打,水溶液呈碱性,它从溶液中结晶析出时常带有 10 个结晶水,化学式为 Na2CO3·10H2O,放在干燥的空气里,会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碳酸钠粉末。 重要的化工原料之一,广泛地应用于玻璃、化工工业。 一种难溶于水的盐,是碳酸和氢氧化钙中和 碳酸钙 (CaCO3) 反应的产物:Ca(OH)2+H2CO3=CaCO3↓ +2H2O;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也即实验室制取 CO2 的方法: 2HCl+CaCO3=CaCl2+H2O+CO2↑ 重要的建筑材料,也可用于造纸、塑料、人造橡胶、食品等领域。 注意:Na2CO3·10H2O 会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碳酸钠粉末,此过程称为风化,是化学变化。二、盐的性质 盐类的化学性质 一般规律 示例 跟某些金属的反应 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CuSO4+Fe=FeSO4+Cu 跟酸的反应 盐+酸─→新盐+新酸 BaCl2+H2SO4 = BaSO4↓+2HCl 跟某些碱的反应 盐+碱─→新盐+新碱 CuSO4+2KOH=K2SO4+Cu(OH)2↓ 跟某些盐的反应 盐+盐─→两种新盐 NaCl+AgNO3=AgCl↓+NaNO3 某些盐加热能分解 2NaHCO 3 加热Na 2 CO3 + CO 2 + H 2 O CaCO 3 加热CaO + CO 2 注:盐与碱;盐与盐的反应都要求是可溶性的碱与盐。 三、盐的制取 酸+金属: ;酸+金属氧化物 ; 酸+碱: ;酸+盐 ; 碱+盐: ;碱+非金属氧化物: ; 盐+盐: ;金属+盐: 。 四、复分解反应 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只有当沉淀、气体或有水生成时,才能发生。 含义:由于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新化合物的反应称为复分解反应。 复分解反应进行的条件:①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或水或气体生成; ②如果是盐与盐反应,盐与碱反应还要求反应物都能溶于水。 记常见溶解性表:硫酸盐除 BaSO4 难溶,Ag2SO4、CaCO3 微溶外,其余多数可溶; 氯化物除 AgCl 难溶外,其余多数均可溶; 碳酸盐除碳酸钾、碳酸钠、碳酸铵可溶,碳酸镁微溶,其余都难溶。 注:AgCl、BaSO4 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 课堂精讲 题型一:常见盐的性质与用途 【例 1】酸、碱、盐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用食盐水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B.用石灰乳与硫酸铜溶液配制农药波尔多液C.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D.施用复合肥硝酸钾能使作物枝叶繁茂,并增加抗倒伏能力 【答案】A 【变式训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易潮解,所以食盐应密封保存B.碳酸钠晶体发生风化,是属于化学变化 C.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反应是复分解反应D.纯碱是氢氧化钠,属于碱 【答案】B 某同学梳理归纳了以下知识点: ①稀释浓硫酸时,将水缓慢注入浓硫酸中; ②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③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④用食盐水浸泡可以除去水垢; ⑤用紫色的石蕊溶液鉴别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⑥用降温结晶法除去硝酸钾中混用的少量氯化钠杂质。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答案】B 题型二:盐的性质和制取 1251203302767【例 2】图示是用含 SiO2 杂质的 Ba(NO)3 制备纳米碳酸钡的工艺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剂A 化学式是 。 写出向 BaCl2 溶液加入KOH 并通入 CO2 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操作Ⅰ为洗涤、检验和烘干,检验洗涤是否干净可选用的试剂是 ;检验是否洗涤干净的具体步骤: 。 【答案】(1)HCl;(2)2KOH+CO2=K2CO3+H2O;K2CO3+BaCl2=BaCO3↓+2KCl;(3)AgNO3 取适量最后一次过滤液,滴加适量硝酸银溶液,若无明显现象,则洗涤干净。 【变式训练】 1522475483997某化工厂为综合利用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 CaSO4,与相邻化肥厂联合设计了制备(NH4)2SO4 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上述流程中,沉淀池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为:CO2+2NH3+CaSO4+H2O=(NH4)2SO4,推测煅烧炉内的物质是 。 煅烧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工艺中可循环使用的 X 为 , 副产品 Y 为 。 通过操作 a 将沉淀池中反应产物进行分离,其中操作 a 的名称是 。实验室中进行此操作时, 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烧杯外,还需 。操作 b 的过程是 、冷却、 。 从绿色化学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角度说明上述流程的主要优点是 。 【答案】(1)碳酸钙(或 CaCO3); CaCO 3 加热CaO + CO 2 ,CO2,CaO; 过滤,漏斗,加热,浓缩结晶; 产生的 CO2 循环使用,得到的产品和副产品都是有用的物质,无废物产生。 某工厂废液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铜和氯化亚铁。某课外小组要从废液中回收铜并得到铁红(主要成分 Fe2O3),要求全过程不引入其他金属元素。设计实验方案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275588105076 ②加入过量盐酸的目的是 . 工厂废液中加入过量 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溶液甲中的金属离子是 (写离子符号). 【答案】(1)把过量的金属A,即铁粉除去。 Fe+CuCl2=FeCl2+Cu Na+、Fe2+ 【解析】(1)要从废液中回收铜并得到铁红,要求全过程不引入其他金属元素,因此向废液中加入过量的 铁粉,从而得到金属铜。 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 过滤后,溶液甲是氯化钠和氯化亚铁的混合物,因此阳离子是钠离子和亚铁离子。 题型三:复分解反应 【例 3】下列各组中两物质发生反应时,同时满足复分解反应发生的三个条件的是( ) A.H2SO4 和 Ba(OH)2 B.(NH4)2SO4 和 Ba(OH)2 C.Ba(OH)2 和 CuSO4 D.NH4HCO3 和 H2SO4 【答案】B 【变式训练】 图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下表提供的四组物质符合图中要求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 Ba(OH)2 HCl CuO MgCl2 B Mg H2SO4 CuCl2 NaOH C Ca(OH)2 CO2 NaOH CuSO4 D Na2CO3 BaCl2 HCl Ca(OH)2 4229983153130 【答案】C 下列各组物质中,在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的导电性会明显减小的是( ) A.氢氧化钡与盐酸 B.铁与稀盐酸 C.氢氧化钡与稀硫酸 D.氢氧化钙与碳酸钠 【答案】C 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的反应中,符合事实的是( ) A.Zn+2HNO3=Zn(NO3)2+H2↑ B.2Fe + 6HCl == 2FeCl3 + 3H2↑ C.2FeCl3+3Cu(OH)2=2Fe(OH)3↓+3CuCl2 D.NH4Cl+KOH=KCl+H2O+NH3↑ 【答案】D 下列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Ca(OH)2+2HC1=CaCl2+2H2O B.CO2+Ca(OH)2=CaCO3↓+H2O C . 2H2O2 MnO2 2H2O+O2↑ D.CuO+H2 Cu+H2O 【答案】C 复分解反应中有一条规律,即碱性较强的物质与酸发生反应可以生成碱性较弱的物质和另一种酸.如复 分解反应 2CH3COOH+Na2CO3═2CH3COONa+H2O+CO2↑.在常温下,测得相同浓度的下列五种溶液的pH: 溶质 NaHCO3 CH3COONa NaClO NaCN Na2CO3 pH 8.6 8.8 10.3 11.1 11.6 根据表中数据,请你判断下列反应不成立的是( ) A.CO2+H2O+2NaClO═Na2CO3+2HClO B.CO2+H2O+NaClO═NaHCO3+HClO C.CH3COOH+NaCN═CH3COONa+HCN D.NaClO+CH3COOH═HClO+CH3COONa 【答案】A 题型四:一步反应转化 下列物质间能一步实现变化的是( ) A.NaNO3→NaOH B.HCl→HNO3 C.Fe2O3→Fe(OH)3 D.CuCO3→Cu(OH)2 【答案】B 1152144263652三种物质间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箭头所指方向的转化,下列符合要求的组合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答案】D 利用所给物质,下列物质的转变能一步实现的有( ) ①CuSO4 Cu ②AgCl Ag ③FeCl3 溶液Fe(OH)3 ④CaCl2 溶液CaCO3. A.只有①② B.只有④ C.只有③ D.全部不能 【答案】D 题型五:反应后气压改变 5716523470916 x 气体 y 溶液 z 试剂 A O2 H2SO4 紫色石蕊试剂 B CO2 NaOH 无色酚酞试液 C CO Ca(OH)2 无色酚酞试液 D HCl AgNO3 紫色石蕊试液 如图所示,烧瓶内盛有 x 气体,若挤压滴管的胶头 a,使液体 y 进入烧瓶中,振荡烧瓶,并倒放在铁架台上,将导管伸入滴有 z 的水中,打开弹簧夹 b,可见烧杯中液体如喷泉一样喷入烧瓶中,并出现颜色的改变,则 x、y、z 可能是( ) 【答案】B 5327903736345某化学小组在课外活动时做了一个实验,在甲试管中装入固体物质,乙试管装入某溶液,按图所示组装好仪器(图中铁架台等仪器已略去).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稀盐酸,同时打开止水夹,看到乙试管溶液中有气泡冒出;再关闭止水夹,发现一段时间后乙中溶液变浑浊。符合此实验现象的一组试剂是 ( ) 选项 甲中固体 乙中溶液 A KOH BaCl2 B Na2CO3 NaOH C Zn AgNO3 D CaCO3 Ca(OH)2 【答案】C 2438400278511要使如图装置中的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 ) ①石灰石和稀盐酸 ②镁和稀硫酸 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④硝酸铵和水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B 课后练习 一、选择题 2956560576072初中化学的很多反应可以表示为:甲+乙=丙+丁,其中甲、乙、丙、丁既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化合物。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甲、乙、丙、丁均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B.若甲、乙分别是二氧化碳、硝酸银,那么丙可能是碳酸银C.若丙、丁分别是盐和水,那么甲、乙可能是氨气和盐酸 D.若丁为水,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答案】C 根据事物的某些相似性类推其他的相似性,并预测类似的可能性,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类推的结果与实际相符的是( ) ①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②某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某相应溶质,所以饱和溶液也不能继续溶解其它溶质 ③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滴入酚酞试液后变红的溶液一定呈碱性 ④盐中含有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所以 NH4NO3 中没有金属离子,不属于盐类. A.①②④ B.②③④ C.只有③ D.①②③④ 【答案】C 2686811486155现有盐酸和 CaCl2 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过量某物质 X,溶液的 pH 随滴入 X 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 X 是( ) A.水 B.澄清石灰水 C.纯碱溶液 D.稀盐酸 【答案】C X Y(足量) A HCl NaHCO3 B O2 浓盐酸 C CO 浓硫酸 D CO2 NaOH 4082796537591同学们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若关闭 K,通入气体 X,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若打开 K,缓缓通入气体 X,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则下列对气体 X 和溶液 Y(足量)的推测正确的是( ) 【答案】A 胆矾(CuSO4?5H2O)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药品,下列关于胆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胆矾溶液中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电荷总数相等B.CuSO4?5H2O 是一种特殊的混合物 C.胆矾遇水能变蓝色,故可用胆矾来检验水的存在D.胆矾失去结晶水变化 【答案】A 在进行 Ba(OH)2 溶液的导电实验时,如果向 Ba(OH)2 溶液中分别逐滴加入下列物质,能观察到灯光“亮 →暗→灭→亮”变化的是( ) A.NaOH 溶液 B.HCl 溶液 C.H2SO4 溶液 D.Na2SO4 溶液 【答案】C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后,下列实验能证明两者恰好完全中和的是( ) 滴入适量 FeCl3 溶液,溶液变黄,但无沉淀生成 滴入几滴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不变色 滴入适量 AgNO3 溶液和稀硝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 测得反应后溶液中 Na+与 Cl﹣的个数比为 1:1 【答案】D 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乙既能与甲反应又能与丙反应的是( ) 选项 物质甲 物质乙 物质丙 A HCl Zn AgCl B H2SO4 Fe2O3 NaCl C Ba(OH)2 Na2CO3 CaCl2 D H2SO4 Ba(OH)2 NaCl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铁粉和硫粉以适当的质量比混合,堆放在石棉网上,然后用烧红的玻璃棒一端接触混合物,这时部分混合物迅速变红热状态,撤离玻璃棒后,反应继续进行,直至全部混合物都呈红热的状态,冷却后得到一种黑色无磁性的固体化合物 硫化亚铁. 写出铁与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黑色无磁性的固态物质属于 (选填“酸”、“碱”、“盐”或“氧化物”)。 铁与硫的反应是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或“既不吸热也不放热的”)。 证实铁已从单质变为化合物的物理方法是 。 【答案】(1)Fe+S FeS 放热 用磁铁吸引若没有物质被吸引,则铁已从游离态变成化合态。 1222247513206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含有 CuSO4、Na2SO4、(NH4)2CO3、BaCl2、NH4Cl、KCl 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下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 (1)白色固体中一定不含 ,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 。(2)写出①中化学反应方程式: 。 (3)写出②中化学反应方程式: 。 【答案】(1)CuSO4、(NH4)2CO3; Na2SO4、BaCl2、NH4Cl; KCl 2386583249046Na2SO4+BaCl2=BaSO4↓+2NaCl NaOH+NH4Cl NaCl+NH3↑+H2O 学科学能使我们更好地认识生活中的有关现象,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中的许多问题都与科学知识密 切相关,请根据所学科学知识填空: 许多化学反应都有其实用价值,如利用煅烧石灰石的反应,可获得 ; 盛放石灰水的烧杯或试剂瓶内壁常附着一层用水难以洗去的白色物质,该物质是 ; 生产硫酸的工厂排放的废气里含有污染环境的二氧化硫,治理方法之一是将含 SO2 的废气通过含有碱性物质的废液.请写出用含有氢氧化钠的废液吸收SO2 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1)二氧化碳或氧化钙(2)碳酸钙(3)SO2+2NaOH==Na2SO3+H2O 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现用下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铁架台、 铁夹等在图中均已略去).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图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②准确称得盛有碱石灰 2221992663079(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的干燥管 D 的质量为 83.4g;③准确称得 6g 纯碱样品放入容器 b 中;④打开分液漏斗 a 的旋塞,缓缓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⑤打开弹簧夹,往试管 A 中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称得干燥管 D 的总质量为 85.6g。试回答: 若④⑤两步的实验操作太快,则会导致测定结果 (填“偏大”或“偏小”); 鼓入空气的目的是 ,装置 A 中试剂 X 应选用 ; 若没有 C 装置,则会导致测定结果 (填“偏大”或“偏小”); (4)E 装置的作用是 ; (5)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有关数据,计算出纯碱样品 Na2CO3 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偏小(2)NaOH 溶液或碱性溶液 (3)偏大(4)防止空气中 CO2 和水蒸气进入 D 中 (5)88.3%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如下探究活动。 1219200492251探究一:A、B、C、D 分别是碳酸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硫酸钠中的一种,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一所示。(“→”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表示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四种物质中,属于盐类的物质是 (填化学式,下同). 物质 D 是 。 1019555484644探究二:设计一个优化的实验方案,验证某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碳酸钠、硫酸钠和氢氧化钠并提纯氯 化钠,其实验流程及部分实验现象如下图二所示。 样品溶液的 pH 7(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试剂甲是 溶液; 第Ⅲ步实验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证明药品中含有氢氧化钠的证据是 ;第Ⅳ步所得滤液中除指示剂外,还含有的溶质是 。 【答案】(1)Na2SO4 Na2CO3 (2)NaOH (3)大于 BaCl2(4)有气泡产生,上层清液由红色变成无色 (5)第Ⅱ步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后,上层清液仍为红色 NaCl BaCl2 HCl。 小乐同学对一瓶长期敞口放置的NaOH 溶液的变质程度进行了如下探究。 定性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 论 1.取适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足量的CaCl2 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NaOH 溶液部分变质 2.过滤,向滤液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 酚酞试液变红 思考:本实验能不能用Ca OH 溶液替代CaCl2 溶液,请判断并说明原因: 。 定量研究:从烧瓶中取出了100g 部分变质的NaOH 溶液,向其中逐滴加入11.1% 的CaCl2 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所加CaCl2 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① A 点处溶液中所含阴离子 。 ②该溶液中Na2CO3 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氢氧化钙会跟碳酸钠反应生成沉淀的同时,还会生成氢氧化钠,干扰酚酞对原氢氧化钠的检 验。(2)①OH—、CO32—、Cl— ②10.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