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知识点归纳表表一: 电压 电阻电压 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压的单位:伏特(伏),符号是V,常用单位有: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它们之间的换算是: 1KV=1000V 1V=1000 mV 1mV=1000μV3、电压的测量用电压表 , 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的接法要正确,使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4、电压表与电流表连接不同点:①是否可与电源直接连接 ②并联 ③本质 电压表可与用电器串联 1、记住一些常见电压值:一节干电池: 1.5伏 ;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 :不高于36伏 ;照明电路的电压 :220伏 2、实验室中常用的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②0~15伏 5倍3、填电表类型题、去表法分析电路结构、连电路时最后连电压表4、简单电路开关闭合、断开各处的电压5、电压表所测电路的判定串、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 1、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U=U1+U22、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U=U1=U2 不同的用电器并联电压相等不同的用电器串联电流相等电阻 1、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2、电阻的单位:欧姆,简称欧,符号是Ω;常用单位有:兆欧(MΩ) 千欧(KΩ) 它们的换算:1MΩ=1000KΩ 1KΩ=1000Ω3、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还跟外因温度有关。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及通过导体的电流都无关。 对于金属而言温度越高电阻越大滑动变阻器 1、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 2、作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3、电位器和电阻箱、假滑变 正确使用:①:应串联在电路中;②:接线柱要“一上一下”;③: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位置。表二: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 1、探究实验:滑变的作用---寻找规律,控制或改变定值电阻的电压,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特别注意在探究I与R的关系时,滑变的移动方向的判定2、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公式:I=4、图像 1、动态电路分析2、I由U 、R决定3、计算:简单、串联、并联、有开关、有滑变的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1、电阻的串联: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即:R=R+R2、电阻的并联: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 即: =+或:R= R总= 1、串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大。2、并联电路的总电阻比任何一个分电阻小。3、串联分压,分压与电阻成正比;并联分流,分流与电阻成反比测量小灯泡的电阻 1、原理:R=U/I2、方法:伏安法(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3、伏阻法、安阻法4、滑变的作用:减小误差、寻找规律5、因为小灯的电阻与温度有关,图像不是一条直线 电路图:关于伏特表和安培表量程及滑变调整范围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 1、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检查电路故障伏特表有示数:与它串联的元件无断路且与之并联的元件无短路2、短路和断路的概念、实质表三: 电功率电能 1、电能的来源和用途:用电器消耗电能的过程是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过程(内、机、磁、光)2、测量:电能表(测用电器消耗电能多少的仪表)、各参数的意义(允许的总功率)、读数方法 1、单位:焦耳(J) 常用单位千瓦时(KWh)1KWh=3.6×10J2、公式: W=Pt 决定式3、冰箱间歇工作电能的计算电功率 1、表示用电器消耗电能的快慢。记住常见用电器的额定功率2、额定功率: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电功率。由用电器的电阻决定3、实际功率:由实际加在用电器上的电压决定。灯的亮度由实际功率决定4、越串联得多电功率越小、越并联得多电功率越大无论串联还是并联,总电功率都等于各用电器实际电功率之和5、判断用电器正常工作问题、比较灯的亮度 1、单位:瓦特(W) 常用单位:千瓦(KW) 1KW=1000W2、公式:P=W/t (定义式) P=UI (电功率的基本式)联系串并联用电器亮度3、千瓦时的来历4、手机电池储存的电能计算5、电能表、秒表测电功率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原理是:P=UI滑变的作用比较 注意:其它和表七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完全相同电与热 1、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的时间t成正比。2、公式: Q=IRt3、串并联电路中电热的比较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Q—热量—焦耳(J)I—电流—安培(A) R—电阻—欧姆(Ω)t—时间—秒(s)电功率和安全用电 1、引起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电路发生短路;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2、保险丝:是用电阻比较大,熔点比较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当电流过大时,保险丝温度升高而熔断,切断电路,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 注意: 保险丝熔断后要用同规格的保险丝换用,千万不能用铜丝、铁丝代替生活用电常识 1、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丝、分开关、用电器、插座等元件组成2、两根进户线是火线和零线,它们之间的电压是220伏。用试电笔辩别,如果试电笔中氖管发光,则所测的是火线,不发光的是零线。用试电笔检查电路故障3、三线插头和漏电保护器4、触电的分类 注意: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而分开关则要与它所控制的用电器串联表四: 电与磁磁现象 1、磁体:物体能够吸引钢铁一类物质的性质叫磁性,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 分软、硬磁体2、 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①、任何磁体都有且只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北极(N极);另一个是南极(S极)②、磁极间相互作用: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3、 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磁体靠近或摩擦和电流) 注意:1、磁体具有吸铁性与指向性,指南针就是根据磁体的指向性工作的2、磁化的本质、吸铁性、指向性的本质3、判断是否具有磁性的方法磁场 1、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2、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和方向而假想的闭合曲线。磁体外部磁感线是从北极出来,回到南极。特别强调内部3、地磁场: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球周围空间存在的磁场叫地磁场。 1、磁场具有方向性,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为小磁针在该点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 2、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南极的附近。第一个提出磁偏角的是沈括。电生磁 1、奥斯特实验:表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从而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两个结论2、通电螺旋管的磁场分布与条形磁体相似。磁极可用安培定则来判断。3、判断电源正负极的几种方法 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指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N极。电磁铁 1、电磁铁:内部带有铁芯的螺线管就构成电磁铁。2、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和铁芯的形状。3、电磁铁的特点:①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②磁性的强弱可由改变电流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调节;③磁极可由电流方向来改变。 电磁铁的应用: 电磁起重机、发电机、电动机、电磁继电器等。电磁继电器扬声器 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利用电磁铁来控制工作电路的开关。它的作用可实现远距离操作,利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还可实现自动控制。 扬声器是把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的一种装置。主要由永久磁体、线圈和锥形纸盆构成。电动机 1、直流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动能的机器。主要由定子转子、电刷、铜半环组成。2、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3、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4、改变线圈转动方向的方法:5、改变线圈转速的方法:6、自制小电机不转,轻轻推动会转动的原因 1、直流电动机是根据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2、换向器的作用是:当线圈刚好转过平衡位置,通过铜半环自动更换所接触的电刷,及时改变电流方向,使线圈持续转动下去。磁生电 1、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有感应电流产生的现象。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的方向有关。 2、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机器。主要由定子、转子、铜圆环、电刷组成。3、直流电:方向不变的电流 。交流电:方向发生周期性改变的电流 。我国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家用交流电的电压是220V。 1、电磁感应现象是法拉第发现的。2、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工作的。3、影响感应电流大小和方向的因素表五: 信息的传递电话 1、电话基本组成是话筒和听筒,话筒的作用是把声信号变成电信号(变阻器),听筒的作用是把电信号变成声信号(电磁铁)。2、电话的信号有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种。 1、电话是贝尔发明的。2、电话间的通话通过电话交换机完成。电磁波 1、电磁波的产生: 迅速变化的电流产生电磁波。2、不同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同,频率低的电磁波传播的远,频率高电磁波的直线性好,反射性好,携带的信息量大 电磁波的波速、波长、频率的关系是: C=λf=3×10 m/s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要靠广播电台完成,接收要靠收音机完成。 2、电视信号的发射要靠电视台来完成,接收要靠电视机完成。 音频、视频、射频 每一部移动电话机即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基地台信息之路 四种通信方式是:微波通信:沿直线传播、建微波中继站卫星通信:利用卫星做空中的微波中继站的通信方式,均匀配置3颗同步卫星可以实现全球通信,地面站越洋电话:用户---长途电信局----地面站-----卫星-----地面站-----长途电信局----用户光纤通信:最先进的通信方式,抗干扰能力强,无辐射,保密性好。利用激光在光纤中的反射,将它携带的信息传到远方,激光的频率单一、方向高度集中网络通信: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通信网络----因特网 计算机---服务器----服务器---计算机,利用网络进行资源共享和信息交流目前使用最频繁的网络通信方式---电子邮件附1 常用电学物理量符号、单位及公式物理量 单 位 公式名称 符号 主单位 符号 换 算电流 I 安培 A 1A=1000mA (毫安)1mA=1000 A(微安) I=U/R I=P/U I=I1+I2 (并联)电压 U 伏特 V 1KV(千伏)=1000V 1V=1000 mV (毫伏) 1mV=1000μV(微伏) U=IR U=P/I U=U1+U2(串联)电阻 R 欧姆 Ω 1MΩ(兆欧)=1000KΩ 1KΩ(千欧)=1000Ω R=U/I R=R1+R2(串联)电能(电功、电热) W(Q) 焦耳 J 1KW.h=3.6×10J W=Pt Q=W=Pt=IRt电功率 P 瓦特 W 1KW(千瓦)=1000W P=W/t P=UI=IR= U/R波速 C 米/秒 m/s 1Km/s=1000m/s(Km是千米) C=λf=3×10 m/s波长 λ 米 m 1mm(毫米)=1000um(微米)频率 f 赫兹 Hz 1MHz(兆赫)=1000KHz1KHz(千赫)=1000Hz附2 电学定律、规律和常数欧姆定律 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I=焦耳定律 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公式: Q=IRt串联电路的规律 1、电流处处相等 2、分压作用:U=U1+U2 3、电阻:R=R1+R2 4、电压、电能、电热和电功率跟电阻的关系是: 正比并联电路的规律 1、电压相等 2、分流作用:I=I1+I2 3、电阻:4、电流、电能、电热和电功率跟电阻的关系是: 反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