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它们去哪里了》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6课。在上节课《观察一瓶水》的基础上,学生将通过把水与其他物质混合,来进一步研究水的特征。本课的学习主要分为三个活动:1.激发兴趣2.探索观察3.实验交流。通过观察食盐、红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后的变化,学生将进一步了解水的特征——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则不能。考虑到“溶解”一词一年级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本课并不为他们建立溶解概念,不给出具体的解释,而只在词汇表中给出“溶解”这一科学词汇,学生只需要通过实验现象来初步认识“溶解”即可。 【学生分析】 经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有了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再描述的基础,对水和固态物体的许多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并根据生活经验知道,把食盐或糖放入水中会慢慢“化”掉,但是把小石子放入水中则不会“化”。本节课学生将运用一种不同于前面几课的实验方法——混合,把一些物质放入水中,观察混合后发生的变化。混合实验将丰富学生对前面研究的物体属性的认识,学生将从实验中观察并认识到,有一些物质较难溶解在水中,有一些物质较易溶解在水中。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他们在行为能力上有所提高,但课堂中仍不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中自我意识较强,团体合作意识、自我控制力较弱;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都需要培养。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 2.能用放大镜观察较小的物体。 3.能用搅拌的方法让水中的物体充分混合。 科学态度目标 1.认识到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观察现象。 2.认可从多角度进行观察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有些物体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体很难溶解。 难点: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体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 【器材准备】 为学生准备:3个装水的透明杯子、3个小玻璃盒、放大镜、搅拌棒、小勺、食盐、红糖(块状)、小石子、活动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魔术导入,激发兴趣 1、师:老师今天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好朋友,是谁呢?(水宝宝)今天老师要和水宝宝表演一个魔术,同学们想看吗?(生:想看) 2、教师表演魔术 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师:你来吹口气,我们倒数三秒,哇!刚才水里发生了什么啊?(学生猜测并回答) 二、探索、观察 1、那这其中到底有什么奥秘呢?老师请来了三个小伙伴帮助我们解决。 2、教师出示盐、红糖、小石子图片。 3、师:我们先来观察一下它们,那我们用哪些观察方法呢?(预设:用眼睛看颜色、形状、大小;用鼻子闻气味,介绍扇闻的方法;用手摸,软硬、粗糙、光滑;借助放大镜观察;强调不可以用嘴尝等) 4、在观察之前老师有几点小提示,请同学们仔细看,认真听。 (1)摸了一样物品后,用纸巾把手擦干净,在摸另一样。 (2)听到音乐后,停止实验,材料员把器材放回原处,大家端正坐好。 5、学生观察(教师适时指导) 6、师:大家分享一下你的观察结果,你们都观察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小组合作、动手实验 同学们观察的可真仔细啊,说的也非常棒,那我们的水宝宝坐不住了,它也想出来找我们三位小伙伴,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呢?下面我们找四位同学来扮演一下它们,看看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 情景展示《找朋友》 师:水宝宝孤零零的一个人站在这,我们给它找个朋友吧。水宝宝可以和盐宝宝做朋友吗? 生自由回答(盐放进水里会融化) 那同学们想不想和老师看看盐在水里会发生什么变化呢?(生:想) 师展示图片,问:同学们看一看,做这个实验我们都需要哪些器材呢?(学生看图回答) 那么我们怎么做?(教师演示) 指导要点:①使学生明确要用小勺来取物质,放入等量的水中,然后静静地观察这些物质进入水中的情况,并与物质之前的状况进行对比;②提醒学生不能晃动水杯;③搅拌时速度要慢,沿同一个方向搅拌,不碰杯底和杯壁,没有声音④搅拌停止后,再次观察、对比物质的变化情况、混合液的情况以及杯底的情况。 师、同学们想不想做,在做之前老师有几点小提示: 用1号杯做盐在水中的变化实验。 听到音乐后,停止实验,材料员将实验器材放回原位,坐端正。 生开始实验 大家分享一下,你们刚才都观察到了什么?(盐刚放入水中是什么样的?搅拌了一会后呢?说说具体的现象) 我们把刚才同学们说的实验现象给记录下来,好不好?我们用画图的方式把他们记录下来。刚才同学们把这样消失不见的现象称之为融化,其实盐在水中消失不见的现象我们把它称之为“溶解”(出示课件),同学们大声和老师读一遍。 同学们你们认为红糖宝宝和小石子可以和水宝宝做朋友吗?(学生猜想,说理由) 下面同学们就用同样的实验来判断一下红糖和小石子可不可以和水宝宝做朋友吧,实验步骤和刚才的一样。 温馨提示: 用2好杯做红糖实验,用3号杯做小石子实验。 边做实验边认真观察,填好活动记录单。 听到音乐后,停止实验,材料员把实验器材放好,坐端正。 分享交流,展示学生的活动记录单,学生分别说一下红糖、小石子在水里的变化。(要特别强调没有变化与有变化同样重要,所有观察结果都要记录下来) 师:刚才我们做实验的时候,我们的盐宝宝、糖宝宝都不见了,他们去哪里了啊。(出示课题:它们去哪里了) 学生回答:它们溶解了,那小石子呢没有溶解。所以水宝宝终于交到朋友了。 出示板书: 溶解 不溶解 盐 小石子 红糖 那么现在水宝宝要和大家分享一下魔术的小秘密了,那你们觉得通过刚才的实验,知道老师魔术时水为什么会变颜色了吗?(学生回答,预设:放了东西)这个东西在水中发生了和红糖一样的现象,(生:溶解)老师在这个盖子里藏了一点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就是我们的化学药品高锰酸钾(出示课件) 教师演示高锰酸钾在水中的变化实验。 课堂小结,扩展延伸 最后呢同学们帮水宝宝找到了以为好朋友,你们能帮它找到更多的朋友吗?那我们回去利用生活中的材料比如厨房里的油啊醋啊等等,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探索。 板书设计: 它们去哪里了 溶解 不溶解 盐 小石子 红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