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说出溶液的概念、组成和特征; 2.描述悬浊液和乳浊液的特征; 3.区分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并简单举例。 二、过程与方法 能对生活中常见的液体进行简单的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的分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衣服上的油污可以用汽油洗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溶质、溶剂的概念;区分溶液、悬浊液以及乳浊液; 难点:溶液、悬浊液以及乳浊液的区分。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 我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各种液体比如我们爱喝的各种鲜榨果汁、可乐等,这些液体有什么不同点吗? 新课讲解 (一)溶液 实验一、在装有水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盐,观察试管中水和食盐的变化。 解释:食盐化为分子状态分散在水中,即食盐溶解在水中。 小实验二、将深紫色的高锰酸钾晶体加入到装有水的试管中。 学生活动:让学生仔细观察试管中的液体颜色变化,记下每个不同时间的现象变化 (先让学生自由回答,再让一个学生回答,教师再进行补充说明) 现象:高锰酸钾固体不见了,形成均一的紫红色液体 说明:高锰酸钾能溶解在水中。 小实验三、将固体的碘(紫黑色)加入到装有酒精的试管中。 学生活动:让学生仔细观察试管中的液体颜色变化,记下液体的现象变化状况 (让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再进行补充说明) 现象:固体碘消失,最后形成均一的橙色(或棕色)液体。 说明:碘能溶解在酒精中。 小实验四、将色拉油加入到装有汽油的试管中,并振荡。 学生活动:让学生仔细观察试管中的液体颜色变化,记下液体的现象变化状况 (让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再进行补充说明) 现象:色拉油溶到汽油中,形成乳白色均一的液体。 说明:色拉油能溶解在汽油中。 教师总结: 1.从食盐、高锰酸钾、碘、色拉油的实验例子中引出溶质,溶质的概念(被溶解的物质); 2.从水、酒精、汽油的实验例子中引出溶剂,溶剂的概念(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 3.再从中引出溶液,溶液的概念(溶质在溶剂中溶解后得到的物质); 提问: 溶质与溶剂组合起来就是溶液,那么同学们能猜测一下他们之间会有什么质量关系吗? 学生活动:自由猜想并发言 教师说明:溶质+溶剂=溶液 m质+m剂=m溶 加强: 我们这里所说的溶质(食盐、高锰酸钾、碘、色拉油)都是固体或液体,那么请同学们思考:溶质可以是气体吗?如果溶质可以是气体的话,有谁可以举几个例子吗? 引导:生物的呼吸作用需要什么?(氧气) 鱼可以在水中呼吸,说明水中溶解了什么?(氧气) 那么氧气是溶质吗?(是)溶剂是什么?(水) (例:平时喝的雪碧、可乐,瓶盖打开会有很多气泡,是因为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二氧化碳是溶质,水是溶剂。) 总结:所以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补充:溶液也可以是固体、气体或液体,从而形成的溶液也有固体、液体或气体,如均匀的合金和空气也是溶液,但在这里,我们学习的溶剂主要是液体。) (二)溶质与溶剂的区别 过渡: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固体、气体溶于液体,固体或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那么液体溶于液体我们又该怎么判断溶质和溶剂呢? 学生活动:猜想: 2毫升色拉油+98毫升汽油,哪个是溶质?哪个是溶剂? (色拉油是溶质,汽油是溶剂) 2毫升水+98毫升酒精,哪个是溶质?哪个是溶剂? (酒精是溶质,水是溶剂) 总结: 1.固体、气体溶于液体,固体或气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2.两种液体互溶时,一般情况下量多为溶剂,量少者为溶质 3.有水时,不论水的多少,水都是溶剂。 4.由于水在我们生活中最为常见,因此,没有指明溶剂的溶液,一般指的是水溶液。 练一练 1.讨论:果汁溶于水,果汁是溶质吗? (不是,果汁中已经溶有许多物质,本身就是溶液。) 2.判断溶质与溶剂: (1)葡萄糖水、生理盐水、碘酒(葡萄糖、盐、碘是溶质) (2)5克色拉油与10克汽油混合,为什么?(色拉油是溶质) (3)15克酒精与5克水混合、氢氧化钠溶液(酒精、氢氧化钠是溶质) (三)溶液、悬浊液、乳浊液 过渡:我们生活中有各种液体,(PPT展示黄河的水、肥皂水、牛奶、血液的图片),他们都是溶液吗?都是由溶质与溶剂组成的吗? 实验五: 1.在三支分别加入少量的食盐、粉笔灰、色拉油,再分别加入水。 2.在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色拉油,再加入汽油。 3.振荡四支试管,仔细观察试管中的液体有什么现象。 4.静置后,仔细观察试管中液体的现象。 学生活动:仔细观察试管中的液体现象变化,填写书本28页的表格。 教师活动: 1.将四支试管振荡后,让学生观察振荡后试管中的液体是否混合均匀。 2.先让学生观察食盐水、色拉油与汽油的混合物混合静置后的现象(这里可以将课堂一开始制成的食盐水、色拉油与汽油的混合物拿来比较,证明溶液久置后仍旧稳定、不分层) 3.(此时大概已过2min)再让学生观察粉笔灰和水的混合物、色拉油和水的混合物久置后液体的变化。(对于色拉油和水的混合物静置后的变化可以引用菜汤中油浮在汤上的现象) 现象: 编号 1 2 3 4 实验内容 食盐和水 粉笔灰和水 色拉油和水 色拉油和汽油 振荡 溶解、均一 不溶,不均一 不溶,不均一 溶解、均一 静置 稳定,不分层 不稳定,分层 不稳定,分层 稳定,不分层 类型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溶液 悬浊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形成的物质。 乳浊液: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 总结: 溶液 悬浊液 乳浊液 形成过程 固、气、液溶解在液体中 固体小颗粒分散在液体中 小液滴分散在液体里 分散后的特征 均一、稳定 不均一、不稳定,久置分层 共同点 都是混合物 实例 碘酒、盐水 泥水、血液 牛奶、肥皂水 强调:溶解、溶质、溶剂等名词都只能用在溶液中,在悬浊液和乳浊液中不能说小颗粒或小液滴是溶质,溶解在液体的溶剂中,它们只能说是混合,他们都是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补充:冰水混合物是混合物吗?混合物的概念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一种物质,冰和水只是水的两种状态,并不是两种物质,因此冰水混合物并不是混合物。) 练一练:那么请同学们说说前面老师展示的四幅图片中的液体分别属于三中液体中的哪一种?它们有分为溶质和溶剂吗? (四)小常识 过渡:我们说水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溶剂,可以溶解很多物质,但有时我们衣服上的油污光、水彩笔痕迹用清水洗却很难洗掉,还有刚刚做过的实验中色拉油和水混合形成乳浊液,这些说明什么?(油不溶于水) 所以,事实上有很多物质是不溶于水的,但是从实验中我们知道色拉油能溶于汽油,所以衣服上的油污、水彩笔的痕迹能用什么洗掉?(汽油) (五)课后练习: 1.下列物质属于溶液的是……( B ) A.纯牛奶 B.白醋 C.粒粒橙 D.冰水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 B.溶液的体积等于溶质和溶剂体积之和 C.溶液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D.只要条件不变,糖水中的糖不会分离出来 3.厨房常用的调味料有:植物油、味精、辣椒粉,将它们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味精 ,形成悬浊液的是辣椒粉,形成乳浊液的是植物油。 4.某温度下,将40克食盐放到100克水中,充分搅拌后溶解了36克食盐,得到136克食盐水。则食盐水溶液中溶质是食盐,质量为36克;溶剂是水,质量为100克。 5 / 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