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小小科学家 【教学目标】 1.了解科学家在做什么。 2.通过滚小球的实验,说明小孩子也能进行科学研究。 3.认识科学的本质。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科学是什么。 【教学难点】 认识科学的本质。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斜坡、小球 学生准备:纸、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为什么花会开?为什么草会绿?为什么鸟会飞?为什么天会黑?为什么…… 2.什么是科学? (二)讲授新课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了解科学是什么。 (1)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2)引导学生看课本插图,开阔一下视野。再让学生说一说插图的内容,图上的人都在做什么? (3)简单介绍一下袁隆平和珍妮。 (4)你们还知道哪些科学家?他们是研究什么的? (5)指导学生记录科学学生活动手册。 (6)学生讨论: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 2.做“滚小球”实验,初步体验科学探究过程。 (1)谈话:你们想不想像科学家一样也来做实验,做科学研究呀。 (2)交流需要什么材料。 (3)交流怎么实验。 (4)交流怎么记录。 (5)交流同桌之间怎么合作。 (6)教师介绍伽利略滚小球的发现。 (三)动手试一试 1.学生说说在他们的生活中有没有滚小球的经历。 2.实验之前先让学生猜一猜在哪个位置的球会滚得远一些。 3.一年级的学生第一次做科学实验,在学生实验时教师要做好示范。 在桌上铺一块有刻度标记的绒布,将斜坡架在绒布的一端,将小球先从斜坡上标有绿色标记的地方滚下,记下在绒布上停止时的位置,再将小球从斜坡上标有红色标记的地方滚下,也记下在绒布上停止时的位置,比较它们的远近。 4.如果课堂时间充分还可以将斜坡的坡度变大,同样是从一点往下滚,记下小球滚动的距离,进行比较。 5.实验过后反思在实验的过程中有没有像科学家那样经历观察、实验、记录、发现的过程。 6.阅读大科学家伽利略做的滚小球实验资料,观看动画视频,将自己做的实验与大科学家做的实验进行比较,发现小孩子也和大科学家一样,也能进行科学研究,所以是小小科学家。 伽利略曾在6米多长的斜面上做过这样的滚球时间,用自制的水漏计时,他发现:小球越滚越快。 7.认识科学本质。 了解科学家已经找到的问题答案。 (1)你从小到大提出过什么问题? (2)哪些问题,你已经解决了,怎么解决的? (3)哪些问题,还没有解决? (4)一起讨论,你觉得这些问题以后会找到答案吗? 了解科学家还未完全找到答案的问题。 (四)总结本课 学生汇报收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