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二次函数重要题型透视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中考二次函数重要题型透视

资源简介

中考二次函数重要题型透视
翻开前几年的全国部分省市的中考试卷,不看不知道,一看真的不得了了,有关二次函数的试题卷卷都有,题型颇多,足以说明二次函数不仅是初中数学中的主要内容,也是历年各地中考试卷中的重要考点,更是综合题和压轴题的热点.为了方便同学们的学习,让我们一起到前年的中考试卷中看看今年有哪些重要题型.
一、与方程联姻型
例1(北京市)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2x2+4x+k-1=0有实数根,k为正整数.
(1)求k的值;
(2)当此方程有两个非零的整数根时,将关于x的二次函数y=2x2+4x+k-1的图象向下平移8个单位,求平移后的图象的解析式;
(3)在(2)的条件下,将平移后的二次函数的图象在x轴下方的部分沿x轴翻折,图象的其余部分保持不变,得到一个新的图象.请你结合这个新的图象回答:当直线y=x+b(b<k)与此图象有两个公共点时,b的取值范围.
分析(1)一元二次方程有实数根,则其根的判别式是一个非负数,由此可以确定k的取值范围,而k为正整数,进而可以讨论求得.(2)由(1)求得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由于只是对抛物线进行向下平移,所以只需考虑常数项,即常数项减去8即得.(3)容易求得平移后的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通过画出草图,可由图象帮助求解.
解(1)由题意,得Δ=16-8(k-1)≥0,所以k≤3,而k为正整数,所以k=1,2,3.
(2)当k=1时,方程2x2+4x+k-1=0有一个根为0;
当k=2时,方程2x2+4x+k-1=0无整数根;
当k=3时,方程2x2+4x+k-1=0有两个非0整数根;
综上所述,k=1和k=2时,不合题意,舍去,k=3符合题意.
当k=3时,二次函数为y=2x2+4x+2,把它的图象向下平移8个单位,得到的图象的解析为y=2x2+4x-6.
(3)设二次函数为y=2x2+4x-6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则A(-3,0),B(1,0).依题意,得翻折后的图象如图所示,当直线y=x+b经过点A时,可求得b=;当直线y=x+b经过点B时,可求得b=-.由图象可知,符合题意的b(b<3)的取值范围为-<b<.
说明 本题是一元二次方程、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以及图形的变换的综合题,但其难度中等,只要同学们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即可快速求解.
二、实际应用型
例2(吉林省)某数学研究所门前有一个边长为4米的正方形花坛,花坛内部要用红、黄、紫三种颜色的花草种植成如图所示的图案,图案中AE=MN.准备在形如Rt△AEH的四个全等三角形内种植红色花草,在形如Rt△AEH的四个全等三角形内种植黄色花草,在正方形MNPQ内种植紫色花草,每种花草的价格如下表:
品种 红色花草 黄色花草 紫色花草
价格(元/米2) 60 80 120
设AE的长为x米,正方形EFGH的面积为S平方米,买花草所需的费用为W元,解答下列问题:
(1)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S=___;
(2)求W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所需的最低费用是多少元;
(3)当买花草所需的费用最低时,求EM的长.
分析(1)正方形EFGH的面积等于边长EF的平方,而EF又等于Rt△AEH的斜边,依题意即得.(2)分别求出红、黄、紫的各自面积,再运用表中的信息,即得到W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进而利用配方求解.(3)设EM=a米,在Rt△EMH中,由勾股定理构造方程求解.
解(1)依题意,结合图形,S=EH2=AE2+AH2=x2+(4-x)2,即2x2-8x+16.
(2)W=60×4S△AEH+80×(S正方形EFGH-S正方形MNPQ)+120×S正方形MNPQ=60×4×x(4-x)+80×[x2+(4-x)2-x2]+120x2=80x2-160x+1280=80(x-1)2+1200,
所以当x=1时,W最小值=1200元.
(3)设EM=a米,则MH=(a+1)米..在Rt△EMH中,由勾股定理,得a2+(a+1)2=12+32.
解得a=,而a>0,所以a=,即EM的长为米.
说明 本题是一道以几何图形为背景的应用题,求解时常常需要我们依据题意,灵活运用几何知识,构造出函数模型,进而使问题获解.
三、双二次函数型
例3(江苏省)如图1,已知二次函数y=x2-2x-1的图象的顶点为A.二次函数y=ax2+bx的图象与x轴交于原点O及另一点C,它的顶点B在函数y=x2-2x-1的图象的对称轴上.
(1)求点A与点C的坐标;
(2)当四边形AOBC为菱形时,求函数y=ax2+bx的关系式.
分析(1)由二次函数y=x2-2x-1可直接确定其顶点坐标A,而由二次函数y=ax2+bx的图象与x轴交于原点O及另一点C,它的顶点B在函数y=x2-2x-1的图象的对称轴上的条件可求得点C的坐标.(2)由四边形AOBC为菱形可求得点B的坐标,进而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y=ax2+bx的解析式.
解 如图2.(1)因为y=x2-2x-1=(x-1)2-2,所以顶点A的坐标为(1,-2).
又因为二次函数y=ax2+bx的图象经过原点,且它的顶点在二次函数y=x2-2x-1图象的对称轴l上,所以点C和点O关于直线l对称,所以点C的坐标为(2,0).
(2)因为四边形AOBC是菱形,所以点B和点A关于直线OC对称,因此,点B的坐标为(1,2).
因为二次函数y=ax2+bx的图象经过点B(1,2),C(2,0),
所以解得所以二次函数y=ax2+bx的关系式为y=-2x2+4x.
说明 本题是以两条抛物线为背景,求解时要能充分发挥二次函数的知识,利用数形结合、待定系数法的数学思想方法.
四、运动变化型
例4(长春市)如图,直线y=-x+6分别与x轴、y轴交于A,B两点,直线y=x与AB交于点C,与过点A且平行于y轴的直线交于点D.点E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x轴向左运动.过点E作x轴的垂线,分别交直线AB、OD于P、Q两点,以PQ为边向右作正方形PQMN,设正方形PQMN与△ACD重叠部分(阴影部分)的面积为S(平方单位).点E的运动时间为t(秒).
(1)求点C的坐标.
(2)当0<t<5时,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求(2)中S的最大值.
(4)当t>0时,直接写出点(4,)在正方形PQMN内部时t的取值范围.
【参考公式:二次函数y=ax2+bx+c图象的顶点坐标为.】
分析(1)由两条直线的解析式可直接求得点C的坐标.(2)若AE=t,则OE=8-t,于是所以点Q的纵坐标为(8-t),点P的纵坐标为t,于是可构造方程求得t,进而分情况求解.(3)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并利用配方分别求解,并加以比较确定S的最大值.(4)结合图形可求得.
解(1)由题意,得解得所以C(3,).
(2)根据题意,得AE=t,OE=8-t.所以点Q的纵坐标为(8-t),点P的纵坐标为t,
所以PQ=(8-t)-t=10-2t.当MN在AD上时,10-2t=t,解得t=.
当0<t≤时,S=t(10-2t),即S=-2t2+10t.
当≤t<5时,S=(10-2t)2,即S=4t2-40t+100.
(3)当0<t≤时,S=-2(t-)2+,所以t=时,S最大值=.
当≤t<5时,S=4(t-5)2,因为t<5时,S随t的增大而减小,所以t=时,S最大值=.而>,所以S的最大值为.
(4)依题意,结合图形可知,4<t<,或t>6.
说明 本题意在考查平面内点的坐标的意义,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不等式(组)的简单应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根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一道比较好的动态的二次函数综合题.
A
B
F
C
G
D
H
Q
P
N
M



E

图2
图1
y
x
D
N
M
Q
B
C
O
P
E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