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浮力 【学习目标】 1.理解浮力的定义以及浮力产生的原因。 2.能利用弹簧测力计验证浮力的存在,感受浮力的大小。 3.明白大小相同的物质,轻的在水中容易浮,重的在水中容易沉。 【学习重点】 能利用弹簧测力计验证浮力的存在。 【学习难点】 理解浮力的存在,明白大小相同的物质,轻的在水中容易浮,重的在水中容易沉。 【学习过程】 一、问题存折银行 序号 存入问题 存入时间 提取时间 1 为什么有些物体能漂浮在水面? 2 在水中的物体都会受到浮力吗? 3 我们可以怎样利用浮力? 4 5 二、活动探究 1.石块在水中受浮力吗? (1)实验材料:石块、弹簧测力计、烧杯、水 (2)实验步骤: ①将石块系在弹簧测力计的下端,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②将石块系在弹簧测力计的下端,并把石块放入装了水的烧杯中,浸没石块,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③将石块和弹簧测力计取出,用手托起石块,让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与步骤②相同。 (3)实验记录: 物体 步骤①读数 步骤②读数 步骤①读数-步骤②读数 石块 (4)实验结论:浸没在水中的石块______(填“会”或“不会”)受到水的浮力。 (5)思考:在步骤③中,手托石块的力与弹簧测力计示数有关系吗? 2.让土豆浮起来 (1)实验材料:大碗、土豆两个、小刀、水、曲别针 (2)实验步骤: ①将整个土豆放入水中,观察土豆是否会浮起来。 ②用小刀将土豆切成各种形状的小块,观察土豆是否会浮起来。 ③将土豆中间部分挖掉,做成一条小船的样子,观察土豆是否会浮起来。 ④在“土豆船”加入曲别针,观察“土豆船”的变化。 (3)实验记录: 是否浮起来 整个土豆 小块土豆 土豆船 (4)观察:在“土豆船”加入曲别针,“土豆船”有什么变化? (5)实验结论:大小相同的物质,______的在水中容易浮,______的在水中容易沉(填“轻”或“重”)。 三、理解与应用 1.救生圈、浮桥、气球等都利用了浮力的原理。还有哪些应用浮力的例子? 2.如果把土豆实验中的水换成盐水,你觉得实验结果会有变化吗?动手试一下吧。 【学习小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浮力,知道了把东西放入水中,会受到向上的浮力。我们也利用弹簧测力计验证了浮力的存在,感受了浮力的大小。我们把土豆做成可以浮在水面上的“土豆船”,说明相同大小的物质,轻的容易浮在水面。我们可以利用浮力制造船舶、救生圈等,浮力的存在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好处。 【精炼反馈】 一、填空题。 1.有的物体在水中会沉,有的物体在水中会浮。相同大小的物质____的容易浮,____的容易沉。(填“轻”或“重”) 2.当物体放人水中时,它就受到了_____________,这就是_______。 3.由于_______的作用,有些物体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4.石块不能浮在水面上,它在水中_______受浮力。(选填“会”或“不会”) 5.浮力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力。 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帆船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受到了水的浮力。( ) 2.将铁块放入水中时,因为铁块没有受到水的浮力,所以沉在水底。( ) 3.大小、形状相同的物体,重的容易沉,轻的容易浮。( ) 4.气球能在空中飘浮,因为不是在水中,所以不是浮力作用。( ) 三、连一连。 在清水中是沉的 蜡烛 马铃薯 橡皮 回形针 木块 小石头 铁块 咸鸭蛋 在清水中是浮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