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土壤里有什么 【学习目标】 科学知识: 1.知道土壤的主要成分有黏粒、沙粒、腐殖质、水和空气等; 2.知道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 科学探究: 能够设计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依据观察现象和实验结果认识土壤的成分。 科学态度: 1.知道土壤资源对植物生长、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意识到保护土壤资源的重要性。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具有探究土壤的兴趣,并在探究活动中乐于与他人合作。 【学习重点】 1.能够设计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依据观察现象和实验结果认识土壤的成分。 2.知道土壤资源对植物生长、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3.意识到保护土壤资源的重要性。 【学习难点】 能够设计简单的观察实验,并依据观察现象和实验结果认识土壤的成分。 【学习过程】 一、预习指南 (一)预习课文后,完成下列填空。 1.我国幅员辽阔,土地_____丰富,但是由于可利用的土壤资源较少,加上_____众多,土壤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____________。 2.土壤覆盖在_______的表面,它是_______、_______和人类生活的“家园”。 3.地面上死亡的动物、植物、完全腐烂后,在土壤中形成的黑褐色物质就是_______。 4.在校园中、田野里,植物的生长都离不开_______。 5.地球的表面很多地方被_______和_______覆盖着,不同地方的土壤是_______的。 6.海洋、沙漠及地球上难以利用的一部分土地约占地球表面的______________;能被人们利用的土地资源只占地球表面的______________。 (二)问题银行存折 序号 存入问题 存入时间 提取时间 1 土壤里有什么? 2 3 4 5 6 …… 二、搜集资料与思考探究 (一)活动设计 设计你的专属“观测记录表”(以下记录表仅供参考)。 1.用不同的感觉器官观察土壤,把我们的发现记录下来。 用眼看 用鼻闻 用手摸 观察到的土壤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土壤的成分,把我们的发现记录下来。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通过实验发现的土壤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理解与应用。 1.土壤的主要成分组成有哪些?它为什么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要? 2.什么是腐殖质?它有什么特征?有什么作用?如何证明土壤中有腐殖质? 3.观察土壤我们有哪些发现? 4.把土壤倒入水中会有什么现象?用玻璃棒搅拌后,会有什么现象?用玻璃棒进行搅拌时需要注意什么? 5.加热土壤要注意什么?会发现什么?说明了什么? 【学习小结】 通过学习知道了土壤里有什么并感受土壤成分的多样性和与动植物之间的联系,从而意识到保护土壤资源的重要性。 【精炼反馈】 一、小法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1.人类利用土壤资源是有限的。( ) 2.土壤里只有一种物质。( ) 3.腐殖质是植物生长的肥料。( ) 4.加热土壤时,不要触碰热的物体( ) 5.大多数植物生长离不开土壤。( ) 6.动植物死后尸体留在土里对植物不利。( ) 7.地球上的表面都是土壤。( ) 二、取出珍宝(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地面上( )的土叫土壤。 A.能够生活动物 B.能够生活植物 C.能够生活动植物 2.下列不是土壤成分的是( ) A.水 B.空 C.岩石 D.腐殖质 3.肥沃土壤的特点是( ) A.含水多 B.沙粒多 C.粘土多 D.腐殖质多 4.土壤中颗粒最大的是( ) A.砂粒 B.粘粒 C.壤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