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哪里有空气 【学习目标】 科学知识: 认识到我们周围的空间充满了空气,空气是无处不在的。 科学探究: 1.能借助其他物体(塑料袋、瓶子)等观察空气。 2.会利用实验器材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 3.能用语言、文字、图画等方式表达和描述实验结果。 科学态度: 1.有证据意识,能用充分的证据来说明空气无处不在,充满在周围的空间里。 2.会倾听、认同他人的观点,学会交流与分享。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万物生存离不开空气,了解空气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学习重点】 用不同方法找空气,并证明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 【学习难点】 会利用实验器材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空气的存在。 【学习过程】 一、预习指南 (一)预习课文后,完成下列填空。 1.空气______、______,但我们周围充满空气,空气____________。它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______,没有味道,______的气体。 2.没有空气,降落伞在同一高度释放,将会______落地。 3.风筝、纸飞机需要借助______才能够上升和飞行。 (二)问题银行存折 序号 存入问题 存入时间 提取时间 1 哪里有空气?怎样证明空气的存在? 2 3 4 5 6 …… 二、搜集资料与思考探究 (一)活动设计 设计你的专属“观测记录表”(以下记录表仅供参考)。 1.哪些现象可以证明我们周围的空间存在着空气?把我们的证据列举出来。 2.哪些物体里存在空气?把我们的研究过程记录下来。 可能存在空气的物体 实验方法 实验结论 (海绵) (石头) (粉笔) (二)理解与应用。 1.空气和固体液体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2.我们周围的空间存在空气吗?哪些现象可以证明空气的存在?(至少举3例) 3.利用身边的材料制作一个小降落伞,比比谁的降落伞下降的慢。伞面大小、伞绳长短等对降落伞的下降快慢有什么影响? 4.假如没有空气,降落伞下降的情况会是什么样? 【学习小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需要努力的地方? 【精炼反馈】 一、小法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1.没有空气,降落伞在同一高度释放,将不会同时落地。( ) 2.将砖块缓慢轻放入水中,发现砖块周围有小泡冒出,证明砖块中存在空气。( ) 3.固体和液体看得见、摸得着。( ) 二、取出珍宝(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将粉笔缓慢轻放入水中,发现粉笔周围有小泡冒出,证明粉笔中存在( )。 A.空气 B.液体 C.固体 2.哪些现象可以证明空气的存在?( ) A.放风筝 B.风车的转动 C.空中飘扬的红旗 3.将海绵轻放入水中挤压,水中冒出气泡,证明海绵中有( )。 A.空气 B.液体 C.固体 三、实验与探究(根据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实验名称:影响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因素 实验方法:___________法,是每一次只改变其中的某一个因素,而控制其余几个因素不变的方法。 实验一:伞面大小对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影响。 实验操作:选取两个除了伞面大小不同,其他完全相同的降落伞从同一高度释放,记录降落伞落地时间。(重复几次,避免偶然因素) 实验现象:伞面大的降落伞下降_______,伞面小的下降_______。 实验结论:伞面越大,在空气中张开的_______就大,受到的__________就越大,所以降落伞下降的就_______。 实验二:伞绳长短对降落伞下降快慢的影响。 实验操作:选取两个除了伞绳长度不同,其他完全相同的降落伞从同一高度释放,记录降落伞落地时间。 实验现象:伞绳长的降落伞下降_______,伞绳短的下降_______。 实验结论:伞绳越长,下降速度越_______;伞绳越短下降速度越_____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