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燃烧与灭火 【学习目标】 1.知道燃烧的条件和灭火方法和原理。 2.培养自身的实验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 3.认识化学理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体会化学的重要性。 【学习重难点】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学习过程】 一、自主复习、夯实基础 知识清单:(默写一下,相信你能行!) 1.回答前面我们曾经学过哪些物质可以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及实验现象。 事例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观察到的现象 磷的燃烧 发光、放热,有大量白烟 2.从下列两个角度总结燃烧反应的特点: (1)实验现象共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化学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构建体系、提纲挈领 三、自主检测、释疑解惑 1.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光发热就是燃烧 B.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的物质在氧气中也不能燃烧 C.可燃物不进行点火是不可能燃烧的 D.燃烧是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 2.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 ) A.提供可燃物 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C.提供氧气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3.下列成语中,体现利用了“隔离可燃物”的原理灭火的是( ) A.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B.火上浇油 C.釜底抽薪 D.钻木取火 4.烧木柴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这是因为( ) A.木柴是可燃物 B.温度易达到着火点 C.散热的速率快 D.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四、能力提升 1.小刚和小强用图甲和图乙所示实验来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经查阅资料知: 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它们在空气中燃烧都生成有毒的白烟——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易溶于水。 (1)小刚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强用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①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下同____;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 (3)“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要求实验室的“三废”排放降低到最低程度并能得到妥善处理。图甲与图乙所示实验相比, (填甲或乙)更体现了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 2 / 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