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登月之旅 【学习目标】 1.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2.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和所取得的成果。 3.能够模拟月球环形山形成的实验。 【学习重难点】 1.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和所取得的成果。 2.知道环形山的形成。了解宇航员是怎样在月球上开展科学探究的。 【学习过程】 一、独学 认识月球的基本情况。 (1)人们从古代起,就开始对月球发生了兴趣,不断对月球进行着观察和探索,并幻想着能到月球上去。但是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还很不发达,所以人们就编造了不少关于月球的神话故事,例如,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直到17世纪,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才首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球,并发现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在这以后,人们对月球的观察不断深入,天文学家开始用更大的天文望远镜进行观察,但仍只能停留在观察月球向着地球的一面。1959年,苏联科学家开始利用火箭接近月球,发射月球探掘1卫星,使它可以绕到月球的背面,对月球进行拍照,使人们了解了月球的全貌。1969年,美国宇航员乘坐“阿波罗号”宇宙飞船,成功地登上了月球,实地进行考察,并带回了月球的岩石和土的标本。从此,人们对月球有了更深入、更清楚的了解。 (2)在平时学习中,你一定会知道不少有关月球的科学知识,回答下面这些问题: ①月球离地球有多远? ②月球的大小怎样? ③月球上有什么?没有什么? ④月球上温度如何? ⑤月球上有引力吗?大小怎样? 二、组学 (一)讨论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做模拟环形山形成的实验。 (1)实验过程: ①把沙子倒进沙盘,均匀地晃动,使沙子的表面尽量平坦。把牙签垂直插进沙子的中心,牙签的一头要能碰到沙盘的底部。在牙签与沙面相接的地方用彩笔做个记号,这个牙签就相当于标尺。 ②从不同的高度将大小不一的石子丢入沙盘中。用一根尺子垂直立在沙盘的旁边,用另一只手拿着石于到沙盘的上方,确定好高度后,松手丢开石子。 ③小心地拿走石子,尽量不要碰着沙子。石子在沙盘中砸下一个坑,把牙签按照刚才插入沙盘的方向再次插进沙坑的中心,用另一种颜色的笔做个记号。 ④用小尺测量两记号之间的距离,确定沙坑的深度。 (2)注意事项:做这个实验时,最好先做不同大小的石于从同一个高度落下,再做同样大小的石子从不同高度落下,最后做不同大小的石子从不同的高度落下的试验,分别测量沙坑的深度。 (3)模拟实验完成后,用手电筒照射沙盘上的坑,观察影子的变化,讨论什么时候看环形山效果最好。 (二)了解人类登月工程。 1.人类对月球的研究从来没有停止过,直到1969年7月16号,人类迈出了让人振奋的一步。(观看课本的登月图片)你知道那天发生了什么吗?(简写) 。 2.人类对月球的了解越来越多,你还知道月球的其它知识吗? 。 3.如果你想去月球旅行,需要做哪些准备? 。 三、检测巩固 1. (国家)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 利用自制的望远镜,看到了月球表面众多的环形山、高地和“月海”。 2. 是地球的卫星,它绕地球一周的时间约为 天。 3.美国于1969年7月16日, 位宇航员乘坐“ ”飞船实现了登月。 4.月球上没有 ,也没有 ;月球表面温差很大,最高可达 ℃,最低可降至 ℃;月球上的引力只有地球上的 。 四、目标回顾 1.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2.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历史和所取得的成果。 3.能够模拟月球环形山形成的实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