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0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暑期培优“胜人一筹”讲义(八):)(物质的分离)一、晶体的形成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1)晶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即熔点),而非晶体则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2)晶体有规则的几何外形,而非晶体则没有固定的几何外形。晶体的形成:蒸发溶剂的方法:当饱和溶液蒸发溶剂后(温度不变),便会析出晶体。如我们吃的食盐就是通过海水的蒸发得到的。(蒸发浓缩、蒸发结晶)具体方法:海水食盐晶体蒸发溶剂得到晶体这种方法一般用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固体物质,如得到食盐之类等。(2)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这种方法一般用来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体物质,如得到硫酸铜晶体、硝酸钾晶体等。二、水的净化防止水污染:(1)在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会产生大量的污水。①工业废水中常含有许多有毒物质;②农业废水中常含有农药、化肥等;③生活污水中常含有微生物或有利于微生物生长的物质。(2)污水排放流入湖泊和河流中会造成水污染。(3)污水的作用会导致生活在河流和湖泊中的水生生物难以生存,甚至死亡,同时还会污染地下水源。(4)被污水污染的水不能直接饮用和使用,必须经过污水的处理,除去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污水的处理(1)沉淀法:加入明矾或活性炭作凝聚剂,静置几分钟,可见泥沙沉到底,水变清。(2)过滤法:过滤时应注意“一贴、二低、三靠”。过滤时,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一贴”指: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指:滤纸低于漏斗口、液体低于滤纸上沿;“三靠”指: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玻璃棒末端轻靠在有三层滤纸的一侧、上面烧杯嘴紧靠玻璃棒中下部。蒸馏法:注意冷凝管中的水流方向应该是从下往上流。沉淀法、过滤法、蒸馏法的比较:方法原理适用范围基本操作所起作用沉淀法根据物质溶解性不同分离液体中混有不溶性固体杂质加入明矾等凝聚剂,搅拌静置使水中的悬浮微粒凝聚成较大颗粒而沉淀下来过滤法根据物质溶解性不同除去液体中混有的不溶性固体杂质溶解、过滤可除去水中的悬浮颗粒蒸馏法根据液体物质的沸点不同分离或提纯液态混合物加热、蒸馏、冷凝可除去水中溶解的物质相比较而言,净水效果最好的是蒸馏法,一般可直接饮用。三、粗盐的提纯1.实验器材:烧杯、玻璃棒、蒸发皿、酒精灯、漏斗、药匙、量筒、铁架台(带铁圈)、滤纸、天平等2.实验步骤:(1)溶解:用天平称取一定量食盐,用量筒量取一定量水,加入粗盐,搅拌至溶解。(2)过滤:按过滤要求进行。(3)蒸发:滤液置于蒸发皿中,边加热边搅拌蒸发结晶。3.【问】粗盐精制过程中几次使用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答】在粗盐精制的过程中玻璃棒在三处要用到:在溶解时,所起的作用是加速粗盐的溶解;在过滤时,所起作用是引流;在滤液蒸发时,所起的作用是防止液体局部过热,致使液体飞溅。4.【问】在滤液蒸发的过程中,加热到什么时候为好?【答】加热到出现多量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可以利用余热将剩余水蒸发掉。例1、分离混合物的常见方法有:A.沉淀法;B.蒸馏法;C.过滤法;D.结晶法。请指出分离下列各组混合物分别采用的方法(填编号)。(1)酒精和水的混合物__________。(2)西瓜榨汁后,将果肉和西瓜汁分离___________。(3)从甘蔗汁中得到蔗糖_____________。例2、如图为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视图回答:⑴M点时,溶液达饱和的是A.甲 B.乙 C.丙 D.甲和乙⑵要从丙的溶液中得到晶体,最好的方法是A.蒸发 B.降温 C.结晶 D.升华⑶若甲物质的溶液中混有少量丙物质,除去丙物质的最好方法是A.蒸发 B.降温结晶 C.升温 D.升华⑷℃时,相同质量的水中可以最大限度溶解相同质量的甲和乙,此时所得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⑸由⑷所得的溶液中,当温度下降20℃后,两溶液里析出的晶体较多的是。⑹要使乙在M点的溶液变成N点的溶液,可以采用哪些的方法? 。例3、按下列实验步骤和要求,回答粗盐提纯的有关问题。(1)溶解①称量:用天平称取5.0克粗盐。称量前先把_______,检查天平的摆动是否平衡,当发现指针偏左时,紧接着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准确称取5.0克粗盐。②溶解:量取l0毫升水倒入烧杯里,用药匙取粗盐加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直到粗盐不再溶解为止。要估算粗盐在10毫升水中溶解的质量(克),还应进行的实验是_____。(2)过滤①待过滤的混合液在引流之前往往静置一会儿,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②引流时与玻璃棒下端接触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滤液仍然浑浊,应_____________。出现浑浊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3)蒸发①若蒸发皿中有液滴飞溅,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②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应____________________。(4)转移用____________将固体转移到纸上,________________后回收到指定容器中。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医用酒精B.干冰C.清新空气D.加碘食盐2.以下是净水的操作,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由低到高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静置沉淀②过滤③吸附沉淀④蒸馏A.①②③④B.①④②③C.①③②④D.③①②④3.小明在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放了少量高锰酸钾使水变成红色,他制得的蒸馏水的颜色将是()A.无色B白色C.红色D.微带点红色4.在粗盐的提纯中,每步都需要用到的仪器是()A.蒸发皿B.烧杯C.玻璃棒D.漏斗5.结合水和溶液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对于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水的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 .(2)水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下列各组物质能用水鉴别的是 (填字母).A.氢氧化钠和硝酸铵B.食盐和蔗糖C.高锰酸钾和碘(3)欲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完成此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①溶解②把配好的溶液装入细口瓶③称量④计算⑤量取(4)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①P点的含义是 .②在t2℃时,向30克a物质中加入50克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克.③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④a物质中含有少量c物质,可用 方法提纯a物质(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6、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请回答:(1)净化水时,加入明矾所起的作用是 (填字母序号);A.静置沉淀B.吸附沉淀C.蒸馏D.过滤(2)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用 检验;(3)水是最常见的溶剂,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①在 ℃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②将t1℃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0℃,析出固体质量较少的是 ;③t2℃时,将6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w1与同温下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w2大小关系为:w1 w2.7、如图所示,一物体悬挂在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在恒温条件下向烧杯内溶液中分别加入下列物质(悬挂物不参与反应),说明弹簧秤示数变化情况(填“变大”、“不变”或“变小”):(1)如果加入氯化钠晶体,弹簧秤示数 ;(2)如果加入蒸馏水,弹簧秤示数 ;(3)如果加入氯化钾晶体,弹簧秤示数 .8、如图所示.(1)该图进行的是 操作.(2)在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滤纸的边缘要 液面(填“高于”或“低于”),这主要是因为 .(3)该操作用于净水,可除水中 杂质,如需要进一步使水净化,则可继续进行 (填“吸附”或“蒸馏”).(4)我们在生活中可以用 和 代替滤纸和玻璃棒来完成此操作.(5)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其原因有哪些? .9、溶解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①下表是硝酸钾、食盐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单位:g/100g水).温度(℃)020406080100硝酸钾13.331.663.9110169246食盐35.736.036.637.338.439.8I.上表中的两种物质在40℃时, 的溶解度较大;请用相应的数据列式表示该温度是硝酸钾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 (不要求计算).II.请写出一种将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的方法 .III.20℃时,将20g食盐放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IV.从食盐溶液中得到食盐晶体的方法是 .②用硫酸铜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完成下列填空(用编号表示).所得三个溶液中: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溶液中溶剂质量的大小关系是 .1、下列与自来水的净化过程无关的是()A.吸附B.沉降C.电解D.消毒2、下列实验操作中,可以将食盐水中的食盐结晶析出来的是()3、白糖中混有少量的沙子,要除去沙子,可采用的操作步骤是()A.过滤、蒸发、结晶、溶解B.溶解、蒸发、过滤、结晶C.溶解、过滤、蒸发、结晶D.溶解、蒸发、结晶、过滤4、选择下列实验方法分离物质,将分离方法的序号填在横线上.A.过滤法?B.加热分解???C.结晶法???D.蒸馏法?(1)分离饱和食盐水和沙子的混合物.(2)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溶液中获得硝酸钾.(3)分离水和酒精.5、现有三种物质,它们的性质如下表:物质状态溶于水的情况溶解度受温度影响Ⅰ固态不溶于水──Ⅱ固态溶于水较大Ⅲ固态溶于水较小⑴若由Ⅰ和Ⅱ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要把它们分离,应采用方法。⑵若由Ⅱ和Ⅲ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要把它们分离,应采用方法。⑶若由Ⅰ、Ⅱ和Ⅲ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要把它们分离,不需要采用的方法是A、过滤B、蒸馏C、蒸发结晶D、冷却热饱和溶液6、人类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下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⑴自来水厂生产自来水时,使用的净水方法有______________;?A.沉淀??????B.过滤??????C.煮沸??????D.蒸馏??????E.吸附⑵过滤是一种净水的方法,利用过滤的方法,可将不溶于水的固体杂质与水分离开来。如右图是过滤操作示意图,请指出三点错误:① ?? ;② ????? ? ;③。⑶若过滤后仍然浑浊,则原因可能有: ?? 。7、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粗盐(含有难溶性杂质)提纯实验,并用所得的精盐配制50g5%的氯化钠溶液.实验一:如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③中用玻璃棒搅拌的作用是(2)操作中错误的步骤是(3)粗盐提纯实验的操作顺序为(填操作序号)(4)操作④中,当观察到时,停止加热.实验二:用提纯得到的精盐配制了50g?5%的氯化钠溶液.经检测,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填序号).①氯化钠固体仍然不纯????②称量时砝码端忘垫质量相同的纸片③量取水时,仰视读数???④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8、探究结晶速度对析出晶体大小的影响:(1)在100ml烧杯中盛有50ml约800C时的热水,加入硝酸钾固体,不断搅拌,直至加入的硝酸钾固体不能再溶解为止。(2)立即把制得的溶液分别等量地倒入3个烧杯中。(3)其中一个烧杯立即放入盛有冷水的水槽里冷却,一个烧杯加热蒸发水分,另一个烧杯让它自然冷却,如下图:(4)在下表中记录实验现象:800C硝酸钾饱和溶液现象快速冷却加热蒸发自然冷却①在实验步骤(1)中配制成的溶液是不是800C硝酸钾饱和溶液?②要得到较大颗粒的晶体可采取的方法是9、将60℃时的100g某物质的溶液降温至30℃,有17g该物质的无水晶体析出,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求60℃时的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参考答案例1、(1)B(2)C(3)D例2、CAB60饱和甲增加溶质或蒸发溶剂例3、①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将平衡螺母向右旋转②称量未溶解的食盐①防止固体杂质堵塞滤纸孔隙,提高过滤速度(一般先倒出上层清液至将要滤完时,再倒人浑浊液)②三层滤纸部分③再过滤一次滤纸破裂、滤液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干净等(3)①蒸发皿内液体局部过热用玻璃棒搅拌②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水蒸干)(4)玻璃棒称量1.B2.C3.A4.C5.蒸馏;AC;④③⑤①②;在t1℃时,a、c的溶解度都是20g;75;b>a>c;降温结晶;6、B;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20;乙;>;7、不变;变大;变小;8、(1)过滤;(2)引流;高于;若高于滤纸边缘,液体会沿着滤纸和漏斗之间的缝隙流下,达不到过滤的目的;(3)不溶性;蒸馏;(4)纱布;筷子;(5)滤纸破损,液面高于滤纸边缘,仪器不干净;9、硝酸钾;×100%;降低温度;68g;蒸发结晶;A;B>C>A;1、C2、C3、C4、ACD5、ADB6、(1)A、B、E(2)①没有用玻璃棒引流②液面高于滤纸边缘③漏斗下端尖口没有紧贴烧杯内壁(3)滤纸破了或滤液高于滤纸边缘7、(1)加速溶解(2)⑥(3)①⑤②③⑥④(4)出现较多固体①②③8、9、解:根据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公式,可得30℃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00g-17g)×20%=16.6g;所以,60℃时的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6.6g+17g)/100g×100%=33.6%.答:60℃时的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3.6%.(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