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资源简介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生分析
学生经过五年系统的数学学习,掌握了较为完整的数学知识。大部分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比较扎实,学习态度端正,目的明确,上课专心听讲,遇到不懂的问题能主动问老师;但是还有小部分学生存在着一些问题:基础比较差,对基础知识、概念、理念缺乏深刻理解,缺少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作业的正确率低。故本学期的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要加强后进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力求使他们乐学,愿学,整体学习成绩有一个新的提高。
二、教材分析
在这一册教材里一共安排了六个新授单元“数与代数”领域:第二单元的“分数乘法”、第三单元的“分数除法”、第四单元的“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第六单元的“百分数”
“图形与几何”领域:第一单元“长方休体和正方体”。
“综合与实践”领域、:“树叶中的比“”“互联网的普及”
显然,在这六个新投单元中,“数与代数”领域占83%,涉及到
认数(百分数)、运算(分数乘法、除法。混合运算、比)、方法运
用(策略)。
教学重、难点:
1.能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及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能利用对长方体、正方休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2.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熟练进行分数四则合运算。
3,认识百分数增强数感。
4.能应用在木册数学书中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
题,发展应用能力。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1.经历探索分数乘除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进一步完善对乘除法运算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形成必要的计算技能;经历认识比以及百分数意义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加深对现实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综合应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观察和思考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休的展开图:理解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及表面积、体积的计
算方法,能根据对长方体、正方休的表面积、体积及共计算方法的理解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在认识比和百分数的意义、长方休和正方休的证,以及体积和容积的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抽象思维能力,增强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
2,在探索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的基本性质,以及长方休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的过程中,能够主动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观察和操作,比较和分析,猜想和验证,归纳和推理等活动,进一步发展与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3.在探索简单数学规律、解决简单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合乎逻辑地进行思考,并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进
步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现实的情境中理解数学内容,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自
己身边的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现,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
创新意识,锻炼实践能力。
2.通过阅读“你知道吗”等数学背景资料,进一步拓宽知识视
野,感受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体会数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作用。
四、教学措施:
1.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
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握基本
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2.教学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要有
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
活动。教学内容的星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
习需求。
3.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4.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
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採索性的数学活动中

5.课余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努力使数学知识的学习情境
化、生活化、趣味化,使学生爱学、乐学,学有所得
教学进度
周次
起止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数
备注
1
9.2~9.6
机动(2课时)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1.2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展开图
1.3
练习一
5
2
9.9~9.13
1.4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1.5
解决实际问题
1.6
练习二
1.7
认识体积和容积
1.8
认识体积单位和容积单位
5
3
9.16~9.20
1.9
练习三
1.10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
1.11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2)
1.12
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1.13
练习四
5
4
9.23~9.27
1.14
整理与练习
1.15
表面涂色的正方体
单元检测
试卷讲评
2.1
分数乘整数(1)
5
5
10.8~10.12
2.2
分数乘整数(2)
2.3
分数乘整数(3)
2.4
练习五
2.5
分数乘分数
2.6
分数连乘
5
6
10.14~18
2.7
倒数的认识
2.8
练习六
2.9
整理与练习
单元测试
试卷讲评
5
7
10.21~25
3.1
分数除以整数
3.2
整数除以分数
3.3
分数除以分数
3.4
练习七
3.5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5
8
10.28~11.1
3.6
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
3.7
练习八
3.8
比的意义
3.9
比的基本性质及化简
3.10
练习九
5
9
11.4~8
3.11
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
3.12
练习十
3.13
整理与练习
3.14
树叶中的比
单元测试
5
10
11.11~15
试卷讲评
4.1
解决问题的策略(1)
4.2
解决问题的策略(2)
4.3
练习十一
单元测试
试卷讲评
5
11
11.18~22
5.1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5.2
练习十二
5.3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1)
5.4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2)
5.5
练习十三
5
12
11.25~29
单元测试
试卷讲评
6.1
百分数的意义
6.2
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6.3
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
5
13
12.2~6
6.4
练习十四
6.5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6.6
百分率的意义和计算
6.7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6.8
练习十五
5
14
12.9~13
6.9
纳税
6.10
利息
6.11折扣
6.12
练习十六
6.13
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1)
5
15
12.16~20
6.14
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2)
6.15
练习十七
6.16
整理与练习
6.17
互联网的普及
单元测试
5
16
12.23~27
试卷讲评
7.1
分数乘除法及四则混合运算
期末测试
试卷讲评
7.2
百分数
5
17
12.30~1.5
期末测试
试卷讲评
7.3
解决问题的策略
期末测试
试卷讲评
5
18
1.6~
7.4
长方体和正方体
期末测试
试卷讲评
机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