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浙教版科学期末复习精讲精练(八):二力平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浙教版科学期末复习精讲精练(八):二力平衡

资源简介

二力平衡: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就互相平衡。
判断物体受到的力是否是平衡力的依据:看物体是否处于 静止 状态或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
一个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这两个力(  )
A.肯定是平衡力 B.肯定不是平衡力
C.一定是重力和支持力 D.一定是拉力和摩擦力
如图所示,商场的电梯匀速向上运动,站在电梯上相对电梯静止的人受到的作用力有(  )
A.重力和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C.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D.重力、支持力和斜向上的摩擦力
无风时,站在地面上的小蚂蚁骄傲地托着果实.对于该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果实受到重力是地球施加的力
B.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对它的支持力作用,这是一对平衡力
C.果实受到重力和蚂蚁对它的支持力作用,这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果实对蚂蚁的压力等于蚂蚁对它的支持力,它们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图1所示,水平放置的实_é??è????????????°?_系于小车两端的线挂上钩码,分别跨过两定滑轮,使作用在小车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当小车平衡时,将小车水平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不能保持平衡,这样的操作是为了探究相互平衡的二力是否      .
(2)图2所示,A、B_?°?è?????è????????_磁铁,电磁铁的通、断电可遥控实现,当通电时,A、B小车吸合成一体.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二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在图中所示情况下,下一步的操作是      .
(3)本实验用带轮的小车为研究对象,是因为带轮的小车与地面的摩擦力相比不带轮的小车与地面的摩擦力更      .
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只有在静止时受到的力才是平衡力
B.作用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物体受到的拉力和重力大小相等,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D.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在下列四种情况中,(a)在光滑地板上匀速滚动的小球;(b)正在下落的石块;(c)天花板下的电灯;(d)用力推物体、推不动.属两力平衡的是(  )
A.a、d B.a、c C.b、d D.c、d
如图所示,木块a放在粗糙水平桌面上,木块b放在木块a上面,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空气阻力不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拉力F和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相等
B.b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
C.a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a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b在水平方向上受到向左的摩擦力
天花板上有根电线吊着一盏电灯,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
B.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地球对电灯的重力
C.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地球对电灯的重力
D.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某同学静止站在磅秤上,在下列几对力中,哪一对是平衡力(  )
A.人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
B.人对磅秤的压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
C.磅秤的重力与磅秤对人的支持力
D.人的重力与人对磅秤的压力
箱子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工人沿水平方向用力推箱子,但没推动,则与推力相平衡的力是(  )
A.箱子受到的重力 B.箱子对地面的压力
C.地面对箱子的支持力 D.地面对箱子的摩擦力
如图所示的装置处于静止,细绳和弹簧测力计的质量忽略不计,不考虑细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两端挂的重物各为10N,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小车受到的合力分别为(  )
A.10N,20N B.10N,10N C.10N,0N D.20N,10N
如图所示,用手向上拉物块A,当手对物块A的拉力为F1(F1≠0)时,物块A对手的拉力为F2,物块A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N1(N1≠0),水平地面对物块A的支持力为N2.已知物块A受到的重力为G,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拉力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
B.压力N1与重力G的大小相等
C.压力N1与支持力N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拉力F1与重力G的大小相等
如图,对于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矿泉水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与瓶子所受的重力是相互作用力
B.如果瓶子所受的力同时全部消失,它将仍留在原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
C.瓶子正放与倒放时,对桌面的压力是不同的
D.瓶子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瓶子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如图,将一小球通过一根轻质绳悬挂在固定的钉子上,让小球在竖直平面内摆动,就构成了一个单摆,(不考虑绳的重力和一切摩擦阻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小球在摆动的过程中,相对于钉子是静止的
B.小球摆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所以受平衡力的作用
C.小球对绳子的拉力和绳子对小球的拉力大小相等
D.小球摆到O点时速度最大,所以惯性也是最大
如图,小熊正在划船前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熊对船的压力和船对小熊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小熊对船的压力和小熊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C.小熊受到的重力和船对小熊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小熊受到的重力和船受到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选择如图装置研究“二力平衡的条件”,针对此实验装置及相关实验内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研究对象选用铁片比纸片好
B.滑轮既可以改变拉力的方向,也可以改变拉力的大小
C.研究对象所受拉力的大小,能通过所挂钩码个数进行比较
D.实验时,研究对象做匀速直线运动比静止状态研究更方便
如图(a)、(b)所示,某小组同学以硬纸板为研究对象,利用弹簧测力计,细线等器材进行实验,该小组同学是在做“探究      实验”.按图(a)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应在硬纸板处于      状态下读取测力计的示数;按图(b)所示进行实验操作时,放开硬纸板前,应使两测力计的示数      ,两细线对硬纸板拉力的方向      .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目的是探究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所受两个拉力F1、F2的关系.实验中,小车应该处于      状态.21cnjy.com
(2)实验中,通过调整      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3)实验中,保持F1与F2大小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      .
(4)实验中,用小车代替小木块实验的目的是      .
(5)此装置与课本中的实验装置相比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还存在的不足处是:      .
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下列情况中,不属于二力平衡的是(  )
A.人站在匀速下降的电梯里
B.正在空中匀速飞行的直升飞机
C.跳伞运动员落地前加速向下运动
D.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匀速行驶
关于平衡力,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则它一定受平衡力
B.如果一个物体静止,则它一定受的合力是零
C.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是平衡力
D.受平衡力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F1、F2是物体受到的方向相反的两个力,这两个力不是一对平衡力的是(  )
B. C. D.
如图为研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若此时纸板保持静止,下列操作中仍能使纸板保持静止的是(  )
A.将纸板转动一个角度后释放
B.同时在两边的盘子中增加相同的砝码
C.将纸板沿垂直拉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后释放
D.在左边的盘子里再加一个砝码,而右边的盘子不增加砝码
如图所示,广场的民警正脚踏“风火轮”执勤.其实,民警们用的是名为“T﹣robot”的机器人代步工具.民警脚踏底座,手推操纵柄,依靠自身重心的偏移,就可控制机器人向任何方向前进,还能原地转弯,即使在人潮拥挤的步行街也能畅通无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民警站在“风火轮”上静止时,“风火轮”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遇到紧急情况时,“风火轮”不能马上停下,是因为一切物体都要受到惯性的作用
C.当民警驾驶“风火轮”匀速直线行驶时,民警的重力和“风火轮”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当民警驾驶“风火轮”匀速直线行驶时,以运动的“风火轮”为参照物,该民警是运动的
氢气球下吊一小重物G在空气中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不计空气阻力和风力影响,而小重物G恰能沿MN方向斜上升,下图中气球和重物G在运动中所处的位置正确的是(  )
A. B. C. D.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条形磁铁和邻近的长方形铁块均处于静止状态,磁铁对铁块的吸引力方向水平向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铁块受到桌面的支持力与铁块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B.铁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铁块受到的重力
C.因为铁块受到磁铁的吸引力,所以铁块受到的台力不为零
D.铁块受到磁铁的吸引力大小等于铁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时,将系于轻质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吸在黑板上的滑轮,在细线的两端挂上钩码,如图所示.此时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若要证明:“这两个力还必须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才能彼此平衡”,则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手扶卡片,在右侧加挂一个钩码,松手
B.手扶卡片,使其竖直向下移动一些,松手
C.手扶卡片,绕其中心在竖直平面旋转90°,松手
D.手扶卡片,将右侧滑轮竖直向上移动一些,松手
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物体B上,然后一起放在水平地面上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对桌面的压力等于B的重力
B.B对地面的压力和B受到地面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B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A和B的重力之和
D.B对地面的压力可能小于A对B的压力
你所答的讲义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 B、因为它是静止的,所以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C、它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平衡力 D、因为它受到摩擦力,所以静止在桌面上
理由:   .
如图为一对平衡力与一对相互作用力的维恩图(也叫文氏图,用于显示元素集合重叠区域的图示).两圆相重叠的区域是指它们的相同点,两圆相重叠区域以外的区域是它们的独有特性(不同点).请你将它们相同点写在两圆相重叠的区域内,它们的独有特性写在相应圆中重叠区域以外的部分内.
画出图中物体受力的示意图,并分析,哪一对力是二力平衡,哪一对力是相互作用力.
静止悬挂的电灯.


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


(3)匀速运动的拖车.


如图所示,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情景.实验步骤如下:
(1)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个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支架上的滑轮,在细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的两个拉力方向相反.
(2)保持两个拉力在同一直线上,调整细线两端的钩码,当两端钩码的质量      时,小卡片平衡,如图A所示.
(3)将图A中的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并保持两个拉力方向相反,如图B所示,松开手后小卡片
       平衡(选填“能”或“不能”).
(4)当小卡片平衡时,用剪刀沿虚线剪断小卡片(如图C所示),发现小卡片不能保持平衡,本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       .
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选择了如图的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
(1)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   (填“考虑”、“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探究两个力大小关系时,应该观察细线两端所挂钩码的个数.
(2)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进行如下操作:   (填“挤压”、“翻转”或“旋转”)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
(3)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代替图中的钩码进行了探究,发现两个力的大小还有较小的差距.你认为形成差距的原因是   (答出一条即可).
请同学们阅读下列文章.
牛顿第三定律
观察和实验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后一个物体一定同时对前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力是物体与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常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把相互作用的两个力分成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并不是绝对的.我们可以把其中一个力叫做作用力,另一个力就叫做反作用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
把两个弹簧秤A和B连接在一起(如图示)用手拉弹簧秤,可以看到两个弹簧秤的指针同时移动.弹簧秤B的示数指出弹簧秤A对它的作用力F的大小,而弹簧秤A的示数指出弹簧秤B对它的反作用力F′的大小.可以看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是相等的.改变手拉弹簧的力,弹簧秤的示数也随着改变,但两个示数总相等.这说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第三定律在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很广泛.人走路时用脚蹬地.脚对地面施加一个作用力,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反作用力,使人前进.轮船的螺旋桨旋转时,用力向后推水,水同时给螺旋桨一个反作用力,推动轮船前进.摩托车的发动机驱动后轮转动,由于轮胎和地面间有摩擦,车轮向后推地面,地面给车轮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使摩托车前进.摩托车的牵引力就是这样产生的.如果把后轮架空,不让它跟地面接触,这时让发动机驱动后轮转动,由于车轮不推地面,地面也不产生向前推车的力,摩托车就不能前进.
请同学们根据上述自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   ,方向   ,作用在   ,这就是牛顿第三定律.
(2)以卵击石,石头没有损伤而鸡蛋破了,这一现象中,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大小   (填空“大于”、“等于”或“小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大小.
(3)人走路时用脚蹬地,脚对地施加一个作用力F1,地面同时给脚一个反作用力F2,则这两个力的大小关系是  
A F1>F2 B F1<F2 C F1=F2
(4)下列现象中,不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是   
A.划船时,船桨对水的力与水对桨的力
B.汽车行驶时,汽车轮后推地面的力与地面对车轮向前的力
C.地球对人的吸引力与人对地球的吸引力
D.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
E.提水时,手提水桶的力与水桶对手向下的拉力.
如图,一只小狗悠悠地骑在马背上,给人们带来了一场别样的马术表演.若马驮着小狗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对小狗和马进行受力分析,其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马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马的支持力
B.马受到的支持力和小狗对马的压力
C.小狗受到的重力和小狗对马的压力
D.小狗受到的重力和马对小狗的支持力
一辆重4×105牛的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前进,它受到的阻力是5×104牛,则汽车受到的牵引力是(  )
A.4×105牛 B.5×104牛 C.4.5×105牛 D.3.5×105牛
学校举行升旗仪式,国旗在雄壮的国歌声中缓缓上升时,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旗对绳的拉力和绳对旗的拉力
B.旗受到的重力和旗对地球的引力
C.旗对绳的拉力和旗受到的重力
D.旗受到的重力和绳对旗的拉力
如图所示,P和Q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在下列各对作用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
A.P的重力、Q对P的支持力
B.Q的重力、Q对P的支持力
C.P对Q的压力、Q对P的支持力
D.P对Q的压力、桌面对Q的支持力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在水平桌面上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与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
B.木块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
C.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小于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
D.木块受到的重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合力可能为零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一个静止的小车上有一弯杆,其下端固定一个小球,小球的受力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如图,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一个重物,比较重物在静止、匀速上升、匀速下降时钢丝的拉力,正确的是(  )
A.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 B.静止时拉力最大 C.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小 D.拉力一样大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静止叠放着A、B两物体,物体A上表面受到一竖直向下的压力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体受到的支持力与B物体受到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B.A物体受到的重力与A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B物体受到的支持力大小等于物体A和物体B的总重力
D.B物体受到A对它的压力大小与F的大小相同
一个物体在一对平衡力的作用下,沿光滑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这对平衡力突然消失,则物体将(  )
A.立即停止运动 B.运动速度越来越快 C.速度减慢,最后停止 D.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图有一条平直的轨道ABC,其中AB段表面粗糙,BC段表面光滑,一辆电动小车在A位置由静止向右运动.小车静止时受到的支持力和   是一对平衡力.小车经过B点后将作 
  运动(不计空气阻力).
如图所示,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
(1)图甲中,F1、F2两个力都作用在小车上.通过实验发现,只有在两个力的大小      、方向      时,小车才能静止;www-2-1-cnjy-com
(2)当小车静止时,用手把_?°?è????¨?°????é??_内扭转一个角度,松开手后,小车回转并重新静止,这个实验证明了,要使小车静止,F1、F2这两个力必须在      .
(3)该实验能否用小木块代替小车,为什么?
【例1】B. 【例2】A. 【例3】C.
【例4】(1)钩码的个数;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2) 遥控实现电磁铁断电;(3)小;
【课堂演练】
1.D 2.B 3.B 4.C 5.A 6.D 7.C 8.C 9.B 10.C
11.C 12.C
13.二力平衡条件; 静止; 相同; 相反;
14.(1)静止;(2)钩码个数; (3)转动; (4)滚动摩擦力远小于滑动摩擦力,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5)小车质量大,摩擦力大,对实验有影响; 2-1-c-n-j-y
15.(1)钩码的数量;(2)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3)把小卡片一剪两半;(4)A.
【巩固练习】
1.C 2. B 3.A 4.B 5.C 6.D 7.D 8.C 9.C
10.C;它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的一条直线上.
11.
12.(1)静止悬挂的电灯,在竖直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上的拉力、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点都在电灯的重心,两者是一对平衡力.如图所示:

其中灯线拉灯的力和电灯对灯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2)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在竖直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点都在茶杯的重心,两者是一对平衡力.如图所示:

其中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与茶杯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3)匀速运动的拖车,在竖直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上的支持力、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点都在重心,两者是一对平衡力;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水平向右的拉力,水平向左的摩擦力,这两个力的作用点都在重心,两者是一对平衡力.如图所示:

其中汽车对拖车的拉力和拖车对汽车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相等;不能; 控制变量法;
(1)不考虑.(2)旋转.(3)测力计未校零(或两个滑轮的摩擦不同,或读数误差).
(1)相等;相反;一条直线上.(2)等于.(3)C.(4)D.
【课后作业】
1.D 2.B 3.D 4.C 5.B 6.A 7.D 8.A 9.D 10.重力,匀速直线
11.(1)相等; 相反; (2)同一条直线上;(3)不能,因为小木块与地面的滑动摩擦力比小车与地面的滚动摩擦要大得多,对实验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