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不仅固体间会产生摩擦,液体和气体之间也会产生摩擦。 摩擦力的分类 ①滑动摩擦:两个物体之间因相对滑动而产生的摩擦 ②滚动摩擦:两个物体之间因相对滚动而产生的摩擦(滚动摩擦远小于滑动摩擦) ③静摩擦:两个具有相对运动趋势,但有相对静止的物体间的摩擦叫做静摩擦(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只要物体保持静止,其拉力多大,摩擦力就多大,随拉力变化而变化) 摩擦力的方向 由于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若失去这个摩擦力,物体会向哪里运动就是运动趋势。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就看它们的运动趋势),因此摩擦力的方向必定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影响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仅仅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与其他无关 与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当压力相同时)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动摩擦力大小 与压力大小有关,(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有益摩擦:鞋底花纹、防滑垫、拉弦、皮带轮运货 有害摩擦:滑梯、机器转轴、旱冰鞋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①增加表面的粗糙程度 ②增加压力 ③变滚动为滑动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①降低表面的粗糙程度(添加润滑剂)②减小压力 ③变滑动为滚动 ④使接触面彼此分离(气垫船、磁悬浮) 某物体所受重力为200 N,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是80 N,至少要用_________N的水平推力,才能将此物体推动;若推动之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推力应为_________N;物体在地面上滑动过程中,若将水平推力减小为50 N,直到物体再次静止前,它所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_N;物体静止后,此50 N的水平推力并未撤去,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_N. 如图所示,一个木块在光滑水平面上以v0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冲上粗糙斜面后最终静止在A点.以下关于木块在斜面上受到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始终不变 B.木块在A点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 C.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始终沿斜面向下 D.木块在斜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会发生改变 小华和小明分别用水平推力F1、F2,推着木箱在水平地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木箱通过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华的推力大于木箱所受摩擦力 B.小华的推力F1大于小明的推力F2 C.小明的推力等于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 D.如果撤去木箱所受的所有力,木箱将慢慢停止运动 如图所示,A、B两物体重力都等于30N,同时有F=10N的两个水平力分别作用在A和B.A和B均静止,则地面对B和B对A的摩擦力分别为( ) A.30N 10N B.10N 30N C.0N 10N D.0N 20N 自行车是很普及的代步工具,不论它的品牌如何,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上来看,它涉及许多物理知识,下列对其认识错误的是( ) A.自行车轮胎、车把套、脚踏板以及刹车处均刻有花纹,并且都使用粗糙程度大的材料,增大了摩擦力 B.车轴处经常涂一些润滑油,以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 C.刹车时,用力捏紧车闸,以增大刹车块与车圈之间的压力,从而增大摩擦力 D.车轴处一般有滚珠,变滚动摩擦为滑动摩擦来减小摩擦力 下列各种情况存在什么摩擦 (1)圆木在地面上滚动前进时,是 . (2)人走路时,鞋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是 . (3)用铅笔写字时,铅笔与纸之间的摩擦是 . (4)用卷笔刀刨铅笔时,铅笔与卷笔刀之间的摩擦是 . 为了测量A、B两物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四个实验方案.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当测力计读数稳定时,认为其读数即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则测力计测得的滑动摩擦力最准确的方案是( ) A. B. C. D. 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其中F1=10 N,F2=2 N,若撤去力F1,则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摩擦力为( ) A.8 N,方向向右 B.6 N,方向向右 C.2 N,方向向右 D.0 如图所示,叠放在一起的物体A和B,在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图中物体A均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大小均为F B. 甲、乙两图中物体B所受摩擦力大小均为F C. 甲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0,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F D. 乙图中物体A受到地面对它的摩擦力为F,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为0 如图所示,第一次甲单独用50N的力推墙,第二次甲推墙的力不变,乙用30N的力向左推甲,前后两次,人均未运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两幅图中,墙壁都受到50N的推力 B.乙受到地面30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C.第二次推时,甲受到地面20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 D.第二次推时,墙壁受到80N的推力 小明观察如下漫画,总结了四个观点,错误的是( ) A.甲图此刻人对箱子推力等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B.乙图此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大于甲图此刻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C.丙图此刻人对箱子推力大于箱子受到的摩擦力 D.丙图箱子在同一水平面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处于静止状态,所挂的托盘和砝码总重力为6N,弹簧秤读数为2N,滑轮摩擦不计.若轻轻取走部分砝码,使总重力减小为4N,将会出现的情况是( ) A.A对桌面的摩擦力不变 B.A将向左边运动 C.A仍静止不动 D.弹簧秤的读数减小 如图描述的是小红同学用手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情景,用手分别压在玻璃板和桌面滑动(图甲、乙),然后再用另一只手压在手上桌面滑动(图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和乙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B.乙和丙是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 C.比较甲和乙,感觉甲的阻力大 D.比较乙和丙,感觉丙的阻力大 两个质量相等且上、下底面粗糙程度也相同的圆台形物体甲和乙,放置于水平地面上,分别在水平力Fa,Fb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Fa大于拉力Fb B.甲的速度必须与乙的速度相同 C.甲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于乙受到的摩擦力 D.甲、乙受到的地面摩擦力一定相等 关于人走路时前后脚所受摩擦力受力方向分析正确的是( ) A.地面对后脚产生一个向前的摩擦力 B.地面对前脚产生一个向前的摩擦力 C.地面对后脚产生一个向后的摩擦力 D.地面对前脚的摩擦力方向与后脚所受摩擦力方向相同 下列措施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下雪天,汽车轮胎上缠铁链 B.在拔河比赛中,用力握紧绳子 C.气垫船行驶时在船体和水面之间形成高压空气层 D.皮带打滑时,可以把皮带拉紧一点 将A、B两物体叠放在水平桌面上,有如图所示的三种情况:①甲图中两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②乙图中水平恒力F1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③丙图中水平恒力F2作用在B物体上,使A、B一起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比较上述三种情况,关于物体A在水平方向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不受力 B.三种情况下,A在水平方向都受力且受力相同 C.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②、③中A受到的摩擦力相等 D.①中A在水平方向不受力,②、③中A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1和F2 有一辆遥控电动玩具小汽车,已知车内电动机驱动前轮转动.玩具汽车的后轮、前轮都在平板小车上,如图所示.按动遥控器上的“前进”、“后退”键,小汽车就能前进或后退,地面与平板小车之间的摩擦力不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按“前进”键,电动小汽车前轮向前匀速转动,小汽车相对地面向前运动 B.按“后退”键,电动小汽车前轮向后匀速转动,平板车相对地面向后运动 C.按“前进”键,小汽车前轮向前转动,摩擦力向后,所以平板车相对地面向前运动 D.按“后退”键,平板车对小汽车的前轮摩擦力向前,所以平板车相对地面向前运动 摩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如图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图甲是利用鞋底花纹减小与地面间的摩擦,使人能在较滑的地面上行走 B.图乙是利用筷子与米之间的摩擦把装有米的玻璃杯提起来 C.图丙是机器上安装的滚动轴承,它可以减小摩擦 D.图丁是气垫船,通过船底向下喷气,在船底和水面之间形成一层空气垫,使航行时阻力减小 如图所示,物体在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做减速直线运动,假设在运动过程中重力突然消失,物体将( ) A.立即停止运动 B.在只受摩擦力和支持力一对非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 C.向右沿水平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 D.向右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假如让我们想像一下,如果摩擦突然消失,下列描述的现象不可能的是( ) A.同学们稍微活动就从椅子上纷纷滑到地面上 B.写字时铅笔从手中滑出并一直飘浮在空中 C.固定日光灯的螺丝从天花板上滑出,致使日光灯落到地上 D.用手一推质量很大的火车也会在轨道上滑动 “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三次实验情景如图所示.实验时,让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棉布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比较甲、乙图,可知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无关 B.比较乙、丙图,可知摩擦力的大小只跟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 C.比较甲、丙图,可知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D.比较乙、丙图,可知摩擦力的大小只跟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说明下列情况中是用什么方法来增大或减小摩擦的: (1)在结冰的公路上撒砂子 ; (2)冬天,为了防止打滑而在轮子上缠上铁链子 ; (3)轮胎上刻有花纹 ; (4)给机器上润滑油 ; (5)轴承两圈之间装有滚珠 . 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车上有一木箱,试判断下列情况中,木箱所受摩擦力的方向。 汽车由静止加速运动时(木箱和车面无相对滑动); 汽车刹车时(二者无相对滑动); 汽车匀速运动时(二者无相对滑动); 汽车刹车,木箱在车上向前滑动时; 汽车在匀速行驶中突然加速,木箱在车上滑动时。 某班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中,将木板水平固定后,小雪用水平力拉动甲图中的物块m在木板上滑动. (1)当物块匀速滑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6N,设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1,则f1= N; (2)当物块加速滑动时,设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f2,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1.6N(选填“大于”、“等于”、“小于”),摩擦力f1、f2之间的关系为f1 f2(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3)小雪思考后,将实验改为如图乙所示.当增加F大小,使长木板由匀速运动变成加速运动时,此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为f3,则f3 f1(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水平拉着木块匀速滑动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一对 .木块因木纹不同,侧面比正面粗糙.小伟选择四种不同的接触面,通过在木块上增减砝码改变压力,对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进行了12次测定,实验数据整理如下表: 接触面 次数 压力/N 摩擦力/N 接触面 次数 压力/N 摩擦力/N 情 况 一 木块正面与木板面 1 1.7 0.3 情 况 三 木块正面与玻璃面 7 1.7 0.4 2 3.7 0.8 8 3.7 1.3 3 5.7 1.2 9 5.7 1.8 情 况 二 木块侧面与木板面 4 1.7 0.6 情 况 四 木块侧面与玻璃面 10 1.7 0.4 5 3.7 1.5 11 3.7 1.0 6 5.7 2.5 12 5.7 1.6 (1)表中数据说明: ①在接触面情况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 . ②接触面情况一、二中,压力相同,木块表面较光滑的摩擦力更 ;接触面情况二、四中,压力相同,木块在玻璃表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更 . ③接触面情况一、三中,压力相同,木块在玻璃表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更 ;接触面情况三、四中,当压力为1.7N时,两种情况的摩擦力均为0.4N,但随着压力的增大,出现压力相同,木块表面较光滑的摩擦力更 . (2)请你合理猜想实验中出现的“木块在较光滑表面上滑动摩擦力反而更大”的原因: 猜想依据:把两块表面干净的铅压紧,能在下面吊一个重物,如图(a).由此猜想:可能是 使摩擦力变大. 猜想依据:取两个小吸盘,按图(b)对接,挤出吸盘内部的空气后不容易拉开.由此猜想:可能是大气压力使摩擦力变大. 在学习了摩擦力知识后,小明和小华想用所学的知识进一步探究运动鞋的鞋底防滑效果,他们各自带来了洗干净的运动鞋,又准备了一张练习立定跳远用的橡胶垫,一个弹簧测力计和细线. 为了能准确地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小明认为应该让运动鞋沿水平方向做 运动,根据 原理,使拉力大小等于摩擦力,这里用到的实验方法是 法. (2)小明将自己的运动鞋放在水平桌面的橡胶垫上,按正确的方法拉动,读出了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为 N;若实际拉动的过程中没有做到匀速直线运动,则鞋子受到的摩擦力是 (选填“变化”或“不变”)的. (3)小华经过思考改进了小明的实验,让弹簧测力计和鞋保持静止,拉出鞋下的橡胶垫进行测量(如图乙所示),此时鞋底受到 (选填“静”、“滑动”)摩擦力.第一次匀速拉动橡胶垫,弹簧测力计示数为F1,第二次加速拉出橡胶垫,示数为F2,则F1 F2(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小华测出他的鞋滑动摩擦力比小明的大,但他的鞋却不一定是“防滑冠军”,这是因为 . 为了探究静摩擦力作用的相互性,并比较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的大小,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整个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其中A、B两木块叠放在一起,两个轻质弹簧测力计C、D的一端与两木块相连,另一端固定在铁架台E、F上.后来经过讨论,完善了实验装置,如图(乙)所示. (1)在理想情况下,B对A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A对B的静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填“C”或“D”) (2)在B下面放细圆木条的目的是 ,在A上放钩码的目的是 . (3)实验中需向右缓慢移动铁架台F,在此过程中,应使A、B保持相对 ,整个装置静止后,读取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F2.(填“运动”或“静止”) (4)分析实验数据,若 ,则静摩擦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且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大小相等. 如图1所示,小明在“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分别在粗糙程度不同的甲、乙水平木板上匀速直线运动,通过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改变压力,分别测出木块在甲、乙木板上滑动时的摩擦力,并根据实验数据描点画出了滑动摩擦力f摩与对应压力f压关系的图象. (1)分析图象甲或乙可知,木块对木板的 越大,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也就越大;比较图象可知, (选填“甲”或“乙:)木板更粗糙. (2)小明在实验中发现,拉着木块运动时很难控制“匀速”,于是他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将弹簧测力计固定,改为拉动平板小车,当他水平向左拉动平板小车时,木块所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为 .这样改进后的装置的优点是 . 如图所示,在同一水平桌面上,有长方形的木块和铁块各一个.现在想探究木块和铁块谁的下表面更粗糙,请你只用一个弹簧测力计,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写出实验步骤及实验分析与结论.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物体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t=1s时,和t=3s时所受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 A.2N 6N B.2N 4N C.0N 4N D.0N 0N 在同一水平面上,两个完全相同的木块P、Q分别在水平力F1、F2、F3和F4的作用下,以不同的放置方式和运动速度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乙、丙、丁所示,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F1=F2=F3=F4 B.2F1=2F2=F3=F4 C.2F1=F2=2F3=F4 D.4F1=2F2=2F3=F4 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同一只鞋在不同水平路面上滑动时的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柏油路面和冰面上测得的摩擦力都相同 B.在同一路面上,无论鞋内是否放上铁块,摩擦力都一样 C.在同一路面鞋以不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测力计的示数都相同 D.只要鞋被拉动了,测力计的读数就等于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担提起四块砖.设每块砖重为G,当砖被提起后处于静止时,第二块砖左右两面受到的摩擦力是( ) A.左右两面分别受到大小为0.5G的向上的摩擦力 B.左面受到向上的大小为G的摩擦力,右面受到向下的摩擦力为零 C.左面受到向上的大小为2G的摩擦力,右面受到向下的大小为G的摩擦力 D.左面受到向上的大小为G的摩擦力,右面受到向下的大小为2G的摩擦力 如图所示,手沿水平方向将书压在竖直墙壁上,使其保持静止.现增大手对书的压力,则书( ) A.将沿墙壁滑动 B.受到摩擦力方向由向上变为向下 C.对墙壁的压力不变 D.受到的静摩擦力不变 假设一切物体间摩擦力都消失了,则下列不可能发生的是( ) A.我们无法正常手拿筷子吃饭 B.床上的被子很容易掉下来 C.可以用一根手指推动一架飞机 D.人坐在凳子上对凳子没有压力 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在A、B两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确定( ) A.桌面N一定比桌面M粗糙 B.甲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小于乙受到的摩擦力 C.甲、乙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以上答案都不对 如图,手拉着木块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面上做加速运动,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 A.逐渐增大 B.逐渐减小 C.保持不变 D.总是等于拉力的大小 以下设计或操作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A.汽车轮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B.坐车时要求系上安全带 C.钢轨铺设在枕木上 D.在机器转轴上加润滑油 教室的门关不紧,常被风吹开。小明在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硬纸片后,门就不易被风吹开了。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门被风吹开是因为门没有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B.门没被风吹开是因为风吹门的力小于摩擦力 C.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 D.塞入硬纸片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 如图甲所示,质量为10千克的物体在水平力F作用下,静止在竖直的墙上,此时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 ;当力F逐渐减小时,物体先静止,一段时间后开始向下运动,则在这过程中,摩擦力f与时间t的关系,可能符合如图乙图线中的 . 做作业用铅笔作图时,笔芯与纸之间的摩擦是 ;圆珠笔写字时,笔芯与纸之间的摩擦是 . 如图,物体A 重10N,物体B重15N,现对A施加一水平力F为100N,将A、B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则B的左表面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 N,B的右表面所受的摩擦力 N. 如图,一个木块A放在长木板B上,弹簧秤一端接A,另一端固定在墙壁上,长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现使水平拉力F逐渐增大,当水平拉力F增大到10牛时,弹簧恰好开始变长,当拉力F为14牛时,弹簧长度不再增加,并且此时长木板B以速度v匀速运动. (1)当拉力F为8牛时,B受到的摩擦力为 牛,A的摩擦力为 牛. (2)当拉力F为14牛时,A受到的摩擦力方向 为 牛.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小华的三次实验情况如图甲、乙、丙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 运动,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比较甲和乙两组数据可知,压力一定时, ,滑动摩擦力越大. (3)小华比较甲和丙两组数据得出结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老师指出这样得出的结论是不对的.理由是: . 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小华同学根据自己推箱子时,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提出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有关”的猜想;小辉同学根据自己推箱子时,地面越粗糙,推起来越费力,提出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的猜想.图1是验证他们猜想的实验装置图. (1)小辉同学为了完成他自己的探究应按图2中 两图进行,且某次读数如图1中为 N. (2)若小华选用正确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下表所记录的实验数据. 接触面所受的压力F/N 1.0 1.5 2.0 2.5 3.0 滑动摩檫力f/N 0.4 0.6 0.8 1.0 1.2 根据数据可以得出f与F的关系是 . (3)许多同学指出了该实验操作方法存在不足,于是进行了如下改进:用弹簧测力计拉住木块,并使弹簧测力计固定不动,用力拉动木板(如图3).若长木板加速运动,则木块和长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 测力计读数.(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请说出改进后的操作方法有哪些优点(写出其中的一点): . 如图,甲、乙两位同学做“拔河”游戏.两人分别用伸平的手掌托起长凳的一端,保持凳子水平,然后各自向两侧拖拉.若凳子下表面各处的粗糙程度相同,两位同学手掌粗糙程度也相同,在乙端的凳面上放四块砖,请判断哪位同学将凳子拉向自己,说明判断的依据. 对于摩擦力,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并相互挤压,且接触面不光滑,它们之间一定产生摩擦力 B.运动的物体可能不受摩擦力的作用 C.摩擦力的方向可能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同 D.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将一个全部用大理石制成的小桌放在同一水平地面上用水平力拖动,如图所示的两种拖法中,第一次匀速拖动,第二次加速拖动,则两次小桌所受摩擦力大小关系是( ) A.甲大 B.相等 C.乙大 D.无法判断 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物体A紧贴在竖直的墙上并保持静止.若改变F的大小,物体仍静止,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F适当增大,则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增大 B.若F适当减小,则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减小 C.若F适当增大,则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不变 D.若F适当减小,则物体与墙之间的摩擦力不变 关于滑动摩擦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的运动 B.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运动的方向相反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D.滑动摩擦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从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公共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加速行驶,站在车上的乘客,脚和车厢底板之间( ) A.有摩擦力,方向向后 B.无摩擦力 C.有摩擦力,方向向前 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A、B、C叠放在一起,在水平力FA=FB=10牛的作用下,以相同的速度V沿水平方向向左匀速滑动,如图所示,那么此时物体B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 ) A.20牛,0 B.20牛,10牛 C.10牛,20牛 D.10牛,0 分析以下摩擦:①走路时,鞋与地面之间的摩擦;②骑自行车时,车轮与轴之间的摩擦;③汽车行驶时,汽车与空气之间的摩擦;④皮带传动中,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其中属于有益摩擦的是( ) A.①和④ B.②和③ C.②和④ D.①和② 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有物体A,系A的绳跨过定滑轮后悬有一盘,绳AB段水平.当盘和盘内物体总重10N时,A匀速运动,此时取走盘中重2N的物体,A在继续运动中受到的摩擦力是 N,方向 ,当A停下来时受到的摩擦力是 N.(托盘始终没着地) 将一袋大米放在匀速向右运动的输送带上,开始米袋与输送带间有一段距离的相对滑动,然后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当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会继续向前滑动一段距离后停下.(回答下列小题请选填以下合适的字母标号) A.受到方向向右的摩擦力;B.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C.不受力 (1)米袋刚放上输送带的瞬间,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 ; (2)当米袋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 ; (3)当将输送带突然制动时,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况为 . 如图所示是测量摩擦力的装置示意图,小木块通过弹簧秤水平拉着,一端固定,将小木块放置在能够自由移动的长木板上,在长木板的右端用力F拉着长木板运动,当小木块相对地面静止时读出弹簧秤的示数,即为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 (1)此处小木块的摩擦力实际为 (选填“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或“静摩擦力”). (2)小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方向为 . (3)当增加F大小,使长木板由匀速运动变成加速运动时,此时弹簧秤中弹簧的伸长量将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如图所示,是拓展活动的一个项目:徒手爬杆,就是指手脚并用,沿着杆子从地面爬到顶端. (1)甲乙两位同学重力相同,比赛爬杆时,若两者均匀速爬杆,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1、v2,且v1>v2,杆对甲乙两位同学的摩擦力分别为f1、f2,则f1 f2(填“>”、“=”或“<”) (2)若甲同学的重力为G,当甲同学匀速爬杆时,甲同学对杆的摩擦力f G(填“>”、“=”或“<”),请你利用力学知识证明你的结果. 如图所示是我国选手参加冰壶比赛时的一个场景.比赛时两名队员在冰壶前方“刷冰”,使表面的冰熔化成薄薄的一层水,使“干”摩擦变“湿”摩擦,这样就能减小冰壶与冰面之间的摩擦,使冰壶按照运动员预计的运动快慢和方向运动. (1)由此我们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为了提醒司机朋友在雨天里注意行车安全,常在高速公路旁设置“雨天路滑,减速慢行”的警示牌,这是因为雨天汽车所受的刹车阻力较 ,刹车后行驶距离更 ,所以要减速慢行. (2)如果给你一块玻璃板、水、带钩的小木块和弹簧测力计,验证“湿”摩擦力小于“干”摩擦力.请你将下面实验补充完整. ①把小木块放在水平玻璃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小木块做 运动,读出测力计示数F1; ② ,读出测力计示数F2; ③若 ,则“湿”摩擦力小于“干”摩擦力. 下列措施中,增大有益摩擦的是 ;减小有害摩擦的是 。 a.体操运动员上器械前,手上擦些镁粉 b.医生戴乳胶手套,先在手上擦些滑石粉 c.自行车把手上刻有花纹 d.洗衣机的皮带松了,要换一根新的 e.给机器的转动部分加润滑油 f.自行车轮的转轴上装有滚珠轴承 物体重20N. (1)F=30N,木块静止,f= N; (2)F=25N,木块仍静止,f= N; (3)F=15N,木块恰好匀速下滑,f= N; (4)F=10N,木块做 运动.(如图) 某物理小组为了测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力.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把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木板上的滑块通过轻绳绕过定滑轮,绳的另一端悬挂托盘.实验时,在托盘中放入适量的砝码,使滑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测量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 .(填选项前的编号) A.滑块的质量m1 B.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2. (2)滑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表达式为f= .(用已知或测量的物理量符号表示) (3)该实验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请你写出其中的一点: . 如左图所示,A是木块,B是长木板,C是弹簧测力计,另有砝码、棉布、毛巾等实验器材。若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则可测出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1)此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 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弹簧测力计匀速直线拉动木块,此时,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 在右图中,D是一个电动装置,可带动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该装置相对左图所示的装置更具优势,请指出其中一点: 。 【经典例题】 【例1】80,80,80,50; 【例2】D. 【例3】C. 【例4】C 【例5】D 【例6】(1)滚动摩擦;(2)静摩擦;(3)滑动摩擦;(4)滑动摩擦. 【例7】C 【课堂演练】 1.C 2.B 3.D 4.C 5.C 6.C 7.D 8.A 9.C 10.A 11.A 12.A 13.D 14.B 15.C 16.(1)增大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2)增大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3)增大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4)减小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5)滑动变滚动来减小摩擦. 17.(1)木箱受到向前的静摩擦力;(2)木块受到向后的静摩擦力;(3)木箱与汽车间没有摩擦力;(4)木箱受向后的滑动摩擦力;(5)木箱受到向前的滑动摩擦力。 1.6;不等于;等于;大于 19.平衡力(1)①大;②小;小;③大;大.(2)分子间存在引力(或分子间作用力). 20.(1)匀速直线;二力平衡;转换;(2)2.8;不变;(3)滑动田;等于;(4)没有控制压力一定. 21.(1)D;C;(2)减小桌面对木块B的摩擦力;增大压力;(3)静止;(4)F1=F2 22.(1)压力;甲;(2)水平向左;不需要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便于实验操作;由于测力计静止便于读数. 23.(1)将铁块放在木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木块,记下测力计示数F1 (2)将木块放在铁块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动铁块,记下测力计示数F2. 实验结论:若F1>F2,则木块下表面粗糙;若F1<F2,则可以得出铁块下表面更粗糙. 【巩固练习】 1.B 2. A 3.C 4.B 5.D 6.D 7.B 8.C 9.A 10.C 11. 98N, D, B 12.滑动摩擦,滚动摩擦 10,25; (1)8;0;(2)向左;4. (1)匀速直线;(2)接触面越粗糙;(3)没有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1)甲、乙;2.6;(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摩擦力跟压力成正比;(3)等于;不必控制木板做匀速运动. 乙端对手的压力较大,所以乙端对凳子向右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甲端对凳子向左最大静的摩擦力,因此乙可以将凳子拉向自己 【课后作业】 1.A 2.B 3.C 4.D 5.C 6.D 7.A 8. 10;水平向左;8. 9.(1)A;(2)C;(3)B 10.(1)滑动摩擦力;(2)向左;(3)不变 11.(1)=;(2)=;匀速爬杆,受到的重力与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摩擦力与重力大小相等 12.(1)小;远; (2)①匀速直线; ②在玻璃板上蘸些水,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小木块在玻璃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F2<F1. a、c、d ; b、e、f. (1)20;(2)20;(3)20;(4)加速 (1)B;(2)m2g;(3)钩码的质量不连续,可能难以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难以控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1)B;(2)m2g;(3)钩码的质量不连续,可能难以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或难以控制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