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分类题型训练: (一)概念辨析和基本操作 1.分析、推理和类比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或类比正确的是( ) A.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所以氧化反应一定有氧气参加 B.金刚石和石墨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它们的物质性质存在很大的差异 C.无色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所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的一定是酸性溶液 D.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所以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一定是碳酸盐 2、科学知识中有许多的“一定”和“不一定”。下列关于酸和碱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酸不一定的化合物,碱一定是化合物 B.酸中一定含有氢、氧两种元素,碱中也一定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C.酸和碱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后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D.酸不一定能与所有金属反应生成盐和氢气,碱一定能与所有盐反应生成另一种碱和另一种盐 3.胆矾(CuSO4·5H2O)是一种常见的化学药品,下列关于胆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CuSO4·5H2O是纯净物 B. 胆矾溶液中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电荷总数相等 C. 游泳池的池水中往往定期加入一些胆矾,是因为铜离子有一定的杀菌作用 D. 金属钠放入胆矾溶液中有红色的铜被置换出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5.下列实验操作或做法,正确的是( ) A.稀释浓硫酸时,把浓硫酸沿着着玻璃棒缓缓倒入盛有水的量筒里,并边倒边搅拌 B.测某溶液的酸碱度时,可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该溶液,然后滴在pH试纸上 C.称氢氧化钠固体质量时,可以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垫有等大滤纸的天平托盘上 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不能手拿试管,液体也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二 6.为了探究盐酸除铁锈的实验中,气体是由什么产生的,设计如下实验:(1)在两支试管分别放入铁粉和铁锈。(2)分别加入等量等浓度的稀盐酸,观察现象。针对该实验的目的,下列评价或改进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步骤正确完整 B.应补充一个铁与水反应的实验 C.应补充一个铁锈与水反应的实验 D.应补充一个铁锈与水反应的实验和补充一个铁与水反应的实验 (二)离子共存与检验 1.下列各组溶液中其离子能在PH=12的条件下大量共存的是( ) A.Fe3+、Na+、SO42-、Cl- B.Na+、K+、SO42-、NO3- C.Na+、K+、NO3-、H+ D.Ba2+、Cl-、SO42-、NO3- 2、向Cu(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下列情况中可能出现的是( ) ①溶液中有Fe2+、Cu2+、不溶物为Cu ②溶液中有Fe2+、Cu2+、不溶物为Fe ③溶液中只有Cu2+、不溶物为Fe ④溶液中只有Fe2+、不溶物为Fe,Cu A、①④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3.已知某厂甲、乙两车间排放的污水中各含有较大量且不同的四种离子,这些离子分别是Na+,Ag+,Ba2+,Fe3+,Cl-,NO3-,OH-,SO42-,若各自单独排放会造成较大污染。若混合后再排放,则会大大降低污染程度。经检测发现,乙车间的污水呈碱性。由此所作的下列各项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甲车间的污水中可能含有Ba2+和OH-离子 B. 乙车间的污水中可能含有Ag+和NO3-离子 C. 甲车间的污水中不可能含有Na+和Cl-离子 D.乙车间的污水中不可能含有 Fe3+和SO42-离子 (三)物质鉴别、分离、推断 1、下列各组溶液只能用一种试剂一次性鉴别,写出所用试剂的名称: (1)鉴别H2SO4、NaOH和Ba(OH )2溶液,需用 ; (2)鉴别Na 2SO4、Na2CO3和Ag NO3溶液,需用 ; 2.粗盐中混有少量Mg2+、Ca 2+、SO42-和泥沙,为了除去杂质,在实验室中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操作:①过滤,②加过量氢氧化钠溶液,③加适量盐酸,④加适量碳酸钠溶液?⑤加过量氯化钡溶液.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⑤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⑤④③②① D.⑤②④①③ 3.下列各项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 A用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再过滤的方法,除去硝酸钠溶液中的硫酸钠 B.用加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的方法,除去 MnO2 固体中 KCl C.用盐酸溶液,验证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粉末是否变质 D.用含有稀硝酸的硝酸银溶液,鉴别硫酸钠溶液与氯化钠溶液 4.下表是各物质所含的少量杂质以及除去这些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操作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试剂或操作方法 A 氯化钠溶液 氯化镁 加入适量烧碱溶液,再过滤 B 硝酸钠溶液 硫酸钠 加入适量氯化钡溶液,再过滤 C 熟石灰 石灰石 高温煅烧 D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通过澄清石灰水 5.下列有关物质鉴别的方案,可行的是( ) ①利用CO2气体能区分NaOH、Ca(OH)2和稀盐酸三种溶液; ②只用蒸馏水,就能鉴别固体烧碱和纯碱两种物质; ③不用其它任何试剂就能将HCl、BaCl2、Na2C03、NaCl四种溶液鉴别出来。 A.只有①可行 B.只有②③可行 C.只有①③可行 D.①②③都可行 6、有一白色固体,它是由 Ba(NO3)2、MgCl2、Na2CO3、Na2SO4 和 MgSO4 等中的三种物质混合而成 的。现对该固体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取样,加足量的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 A 和无色溶液 B。 ②在白色沉淀 A 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并放出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 ③在无色溶液 B 中加入足量的 Ba(OH)2 溶液,又得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稀硝酸,仅观察到沉淀部 分溶解的现象。请回答: (1)原白色固体由 组成。 (2)实验③中沉淀溶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7.固体化合物A由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B是盐。为了确定它们的成份,各取适量两种固体粉末混合均匀,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了实验流程: 根据实验现象回答: (1)判断化合物A的化学式为 。 (2)写出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四)化学反应图像分析 1.相同质量的Mg、Fe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稀盐酸作用,产生H2的质量m(H2)与加入稀盐酸的体积V(稀盐酸)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2、下列图象与所对应操作相符的是( ) A.①是对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 B.②是将镁片和铁片(均足量)分别和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C.③是向HCl与Na2SO4混合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 D.④是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3、.向下表的甲物质中逐渐加入相应的乙物质至过量,反应过程中生成气体或沉淀的质量与加入乙的质量关系,能用右图曲线表示的是( ) 序号 甲 乙 HCl和H2SO4的混合酸 Ba(NO3)2溶液 Cu-Zn合金 稀H2SO4 生锈的铁钉 稀盐酸 澄清石灰水 CO2和HCl混合气体 Na2CO3和NaOH的混合溶液 盐酸 ①④ B.③⑤ C.②⑤ D. ③④ 4.将Zn加入到一定量的AgNO3、Fe(NO3)2 和Mg(NO3)2的混 合溶液中,加入Zn的质量与溶液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⑴取b点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有 个。 ⑵取c点时的固体,加入稀盐酸,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 (五)化学实验探究 1.为测定氢氧化钠和碳酸钠固体混合物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1)甲同学的方案是:将m g样品溶解,加过量氯化钡溶液,过滤、洗涤、烘干,称得固体为n g。①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用m、n表示)。 ②钙离子和钡离子都可以使碳酸根离子沉淀完全,但用氯化钡溶液比氯化钙溶液会使实验结果更精确,原因是 。 (2)乙同学的方案的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①盛有浓硫酸的装置的作用是 。 ②请你指出乙同学方案的装置中存在会使测出的碳酸钠质量分数偏小的缺陷是 。 2.氮化铝(AlN)是一种新型材料。某氮化铝样品中含有碳或氧化铝杂质。已知①氮化铝和NaOH溶液能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AlN+NaOH+H2O=NaAlO2+NH3↑② 氧化铝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而全部溶解,但不生成气体。现用如图所示中的一些装置来进行相关实验。根据反应中所生成氨气的体积来测定样品中的氮化铝的质量分数,并根据实验现象来确定杂质的成分(实验中导管体积忽略不计)。 (1)实验操作为:a. 往锥形瓶中放入适量的AlN 样品;b. 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往锥形瓶中加入过量的浓NaOH;c. 检验装置气密性;d. 测定收集到水的体积。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 用a、b、c、d 字母表示)。 (2)广口瓶中的试剂X宜选用 (填写序号)。 A.稀硫酸 B.酒精 C.植物油 D.水 (3)若广口瓶内的液体没有装满(上方留有少量空间),则实验测得NH3体积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4)实验结束后,若观察到锥形瓶中还有固体,则样品中含有的杂质是 。 3.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氯化钠杂质,现用下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铁架台、铁夹等在图中均已略去)。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图连接装置,并检查气密性;②准确称得盛有碱石灰(固体氢氧化钠和生石灰的混合物)的干燥管D的质量为83.4g;③准确称得6g纯碱样品放入容器b中;④打开分液漏斗a的旋塞,缓缓滴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⑤打开弹簧夹,往试管A中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称得干燥管D的总质量为85.6g。试回答: (1)若④⑤两步的实验操作太快,则会导致测定结果??????????(填“偏大”或“偏小”); (2)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装置A中试剂X应选用___; (3)若没有C装置,则会导致测定结果_____(填“偏大”或“偏小”); (4)E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实验中测得的有关数据,计算出纯碱样品Na2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六)化学计算 1.向含CuCl2和HCl的100g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NaOH溶液,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质量关系如图,据图回答: (1)原混合物中CuCl2的质量是多少? (2)试通过计算确定m1的值。 2、某同学为测定某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他取三份质量不同的样品,分别与50克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得到气体的质量与石灰石样品的质量关系见下表:(实验中误差忽略不计,杂质不与水、酸反应,也不与生成物反应) 实验组别 A B C 稀盐酸的质量(克) 50 50 50 样品质量(克) 5 8 10 气体质量(克) 1.76 2.2 2.2 试计算: (1)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2)所用稀盐酸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分类题型训练: (一)概念辨析和基本操作 1.B 2、C 3.D 4.B 5.B 6.B (二)离子共存与检验 1.B 2、A 3.C (三)物质鉴别、分离、推断 1、碳酸钠,盐酸 2.D 3.C 4.A 5.D 6、(1)Ba(NO3)2、Na2CO3、MgSO4 (2)Mg(OH)2+2HNO3=Mg(NO3)2+2H2O 7.(1)BaO (2)BaCl2+ 2AgNO3=2AgCl↓+ Ba(NO3)2 (四)化学反应图像分析 1.D 2、B 3、B 4.(1)3 (2)Fe+2HCl=FeCl2+H2↑ (五)化学实验探究 1.(1)①106n/197m ②若用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导致沉淀质量变大。 (2)①除去CO2中的水蒸气 ②装置中一部分CO2残留不能被碱石灰所完全吸收,造成测出的碳酸钠质量分数偏小。 2.(1)cabd (2)C (3)无影响 (4)碳 3.(1)偏小(2)使B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进入D中; NaOH溶液或碱性溶液 (3)偏大(4)防止空气中CO2和水蒸气进入D中(5)88.3 % (六)化学计算 1. (1)13.5g (2)60 设原混合物中 CuCl2的质量为x,与 CuCl2反应的NaOH溶质质量为y. CuCl2+2NaOH=Cu(OH)2↓+2NaCl 135 80 98 x y 9.8g (1)135/x=98/9.8g x=13.5g (2) 98/9.8g=80/y y=8g 8g÷40%=20g 20g+40g=60g m1的值为60 2、(1)80%(2)7.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