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暑期培优精讲精练(十三):杠杆(2) 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暑期培优精讲精练(十三):杠杆(2) 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一、杠杆
杠杆:如果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够绕着固定点转动,这一根硬棒就叫做杠杆。
杠杆五要素: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
①支点:硬棒绕着转动的固定点。
②力的作用线:力所在的直线。
③力臂: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二、杠杆平衡
杠杆平衡:若杠杆处于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我们就称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即杠杆平衡
杠杠平衡的条件(杠杆原理):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三:杠杆平衡的应用
杠杆动态平衡问题:F1L1=F2L2通过该公式我们可以看出,如果该公式中其中一个或多个物理量(自变量)发生变化的时候,要使得该杠杆仍然处于平衡状态的,那么其他的物理量也会发生变化(因变量)。我们一般先讨论起自变量的变化规律,然后通过函数关系,确认因变量如何变化。
杠杆动态解题思路:
①列出平衡方程F1L1=F2L2,并将题目给出各物理量对应平衡的公式中
②分析杠杆变化过程,确认自变量
③根据平衡方程确认因变量的变化趋势
(一)、杠杆平衡条件应用及动态变动
例1、一种多夹晒衣架,如图所示。若在A点下夹2只薄袜子、E点下夹1只厚袜子,晒衣架恰好处在水平位置平衡,若两个夹上各夹一只厚袜子和一只薄袜子,也使晒衣架处于水平位置,可将( )
A.厚袜子挂在B点下,薄袜子挂在A点下
B.厚袜子挂在C点下,薄袜子挂在D点下
C.厚袜子挂在D点下,薄袜子挂在C点下
D.厚袜子挂在E点下,薄袜子挂在A点下
变式训练1、小樱去农村姥姥家玩,由于拆迁姥姥村里正在电路重铺,工人们需要将水泥电线杆埋入规定的地点以下1米深左右的土层中,因此需要挖坑,把长达10米、重为G=6000牛的水泥电线杆放到坑口适当位置,再在电线杆上施力,将电线杆竖起来。下面四幅图片, 是小樱设计的坑形状、安放位置及电线杆上的施力情况,其中最省力 (  )
例2、如图所示为一种树木扶正器。将扶正器的B端放在地面上,通过收紧带与树根部C保持一定距离,A端固定在树干上,利用液压装置产生一个推动树干的力,那么,在扶正到如图位置时时,树干A点( )
A、受到沿BA方向推力  
B、受到垂直于AB方向推力 
C、所受推力的力臂为AB 
D、所受推力的力臂为BC
变式训练2、如图所示为一种树木扶正器。AC是杠杆,AB是扶正器。将扶正器的B端放在地面上,与树根部C保持一定距离,A端固定在树干上,利用液压装置产生一个推动树干的力,那么,在扶正到如图位置时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保持B点C点不动,A点越往下,推动树干越省力
B.A点受到垂直于AB方向的推力
C.A点不动,BC之间的距离越大越省力
D.A点所受推力的力臂为BC
例4、如图,长为3米的匀质平板的中点能绕固定的支点转动,平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30°,在板上站两个小孩。已知20千克的甲小孩位于板的中点,30千克的乙小孩位于板的左端。现两个小孩均以0.1米/秒的速度同时向右慢慢移动, 秒时间后平板开始转动;乙小孩在这一过程中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的功率为 瓦。(g=10牛/千克)
变式训练4、如图,长为2.8米的匀质平板的中点能绕固定的支点转动,平板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30°,在板上站两个小孩。已知30千克的甲小孩位于板的中点,20千克的乙小孩位板的左端。现两个小孩均以0.1米/秒的速度同时向右慢慢移动,   秒时间后平板开始转动;乙小孩在这一过程中克服自身重力做功的功率为  瓦。(g=10牛/千克) 
例5、如图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下列哪种方法能使杠杆重新处于平衡(每个钩码质量相同)(  )
A.左、右两边各去掉一个钩码
B.左边钩码向左移动1格,右边钩码向右移动1格
C.左、右两边各增加一个钩码
D.右边去掉2个钩码并向右移动3格
变式训练5、如图所示,一根木棒AB在O点被悬挂起来,AO=OC,在A、C两点分别有两个和三个相同的钩码,木棒处于水平平衡.如在木棒的A、C两点各增加一个同样的钩码,则木棒(  )
A.仍保持平衡
B.绕O点逆时针方向转动
C.绕O点顺时针方向转动  
D.平衡被破坏,转动方向不定
例6、古代护城河上安装的吊桥可以看成一个以O为支点的杠杆,如图所示。一个人通过定滑轮用力将吊桥由图示位置缓慢拉至竖直位置,若用 L表示绳对桥板的拉力F的力臂,则关于此过程中L的变化以及乘积FL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L始终在增加,FL始终在增加
B.L始终在增加,FL始终在减小
C.L先增加后减小,FL始终在减小
D.L先减小后增加,FL先减小后增加
变式训练6、如图所示,一根质地均匀的木杆可绕O点自由转动,在木杆的右端施加一个始终垂直于杆的作用力F,使杆从OA位置匀速转到OB位置的过程中,力F的大小将(  )
A.一直是变大的
B.一直是变小的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推导证明
1.一架不准确的天平,主要是由于它横梁左右两臂不等长.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在实验室中常用“交换法”来测定物体的质量.即先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1;再把被测物体放在右盘,当天平平衡时,左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2.试证明被测物体的质量m=
2.龟兔赛跑结束后,返回途中捡到半个大西瓜(如图),都想独吃,互不相让。争论的结果是:谁的体重大谁吃。可没有弹簧测力计怎么办?这时来了一只老山羊,知道情况后便说“这好办,你们两个各蹲在西瓜的一边,就可以看出哪个重些”。于是兔龟分别蹲到西瓜的一边,结果西瓜还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老山羊又说:“你们各自向中间移动相等的距离看看”,结果乌龟那边上翘了,兔子很高兴,说:“怎么样,还是我重吧!西瓜归我。”老山羊说:“不对,应该给乌龟。”请你用所学的杠杆知识分析,老山羊的话有道理吗?这个西瓜到底归谁?请用公式推导说出你的理由(西瓜的质量不计)。
平衡条件应用
1.小刚同学想测量家中一头肥猪的重,如图所示,他用绳将猪绑住挂在木棒的B点,将棒的一端O放在石坎上,人通过挂在A端的测力计拉起木棒的另一端,是木棒刚好达到水平位置.已知测力计的示数F=320N,AB=1.2m,OB=0.4m.问:
(1)请你根据以上数据计算猪的重力大约是多少?
(2)你认为利用这种方法测出的猪的重力比实际重力偏大还是偏小,并说明产生误差的原因是什么?
2.如图,长3.0m、重10N且密度不均匀的金属杆,可绕O点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现用竖直向上拉力F使金属杆保持水平,测出O点到拉力F距离及F大小,再改变拉力F作用点的位置,测出相应的F与x大小,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
   
试验次数 1 2 3 4 5
x/m 0.5 1.0 1.5 2.0 2.5
F/N 20 10 6.7 5 4
 
求:(1)由表中数据得F与x之间成      关系
(2)金属杆重心到O点的距离为多少?
(3)若测力计量程为25,则应控制x在什么范围内变化?
1、雅安地震后,许多救灾人员用如图所示的“大力钳”剪断废墟中的钢筋,救出被困群众.大力钳上的主要数据如图.若某救灾人员在“握力作用处”向下施加压力F,则“被钳钢筋”承受的压力为(  )
A.6F   B.36F  C.18F   D.用大力钳剪断钢筋的过程,省力且省功
2、如图所示是环卫工人用的一种垃圾夹的结构示意图.拉绳的一端固定在手把上,另一端穿过空心管杆与两夹爪的一端相连.当用力捏手把时,夹爪在拉绳的作用下可夹持物体,同时弹簧被压缩;当松开手把时,夹爪在弹簧的作用下恢复原状.在使用过程中,手把和夹爪分别是(  )
A.省力杠杆,费力杠杆 B.费力杠杆,省力杠杆
C.省力杠杆,省力杠杆 D.费力杠杆,费力杠杆
3.人在踮脚时主要靠腓肠肌收缩,如图所示,若某人的重量为500N,MO=2NO,则双脚同时踮起时,每只脚的腓肠肌的作用力是(  )
A.125N
B.250N
C.500N
D.1000N
4.如图所示的装置中,均匀木棒AB的A端固定在铰链上,悬线一端绕过某定滑轮,另一端套在木棒上使木棒保持水平。现使线套逐渐向右移动,但始终保持木棒水平,则悬线上的拉力(棒和悬线均足够长)( )
A. 逐渐变小 B. 逐渐变大
C. 先逐渐变大,后又变小 D. 先逐渐变小,后又变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