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以礼待人(20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以礼待人(20张PPT)+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思考:这段视频说明了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什么很重要?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第二框
以礼待人
小岩一家约朋友一起吃晚餐。到了包间后,小岩抢先坐在沙发上,脱掉鞋,把脚搭在茶几上,自顾自玩手机。一会儿,朋友来了,他们主动与小岩打招呼,小岩只是答应了一句,眼睛没有离开手机。因为等的时间比较久,小岩有些饿了,菜刚上齐,他就拿起筷子夹菜吃。狼吞虎咽,还不小心把菜汤洒在衣服上。妈妈提醒他别着急,小岩鼓着嘴,很生气,嘟囔着“吃个饭还这么麻烦……”
运用你的经验
(1)你认为小岩哪些方面做得不合适?应如何改进?
(2)如果你是一起就餐的客人,你会有什么反应?如何做?
(1)你认为小岩哪些方面做得不合适?应如何改进?
①抢先坐在沙发上,自顾自玩手机;客人来了不主动打招呼;菜刚上齐,就拿起筷子夹菜吃;等等。
②他应该向朋友问好,让朋友先吃,而不是自己先吃。
(2)如果你是一起就餐的客人,你会有什么反应?会如何做?
①会觉得小岩不尊重他人、不懂得谦让。
②会告诉他什么是文明有礼,为什么要文明有礼,以及如何做到文明有礼。
归纳:
二、以礼待人
1、礼的含义及主要表现
(1)含义: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2)主要表现:社会生活中,礼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思考:文明有礼有何作用呢?
释义:学礼则品节详明,而德性坚定,故能立。
礼教恭俭庄敬,此乃立身之本。
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故不学礼,无以立身。
“人而无礼,焉以为德。”
——扬雄
释义:作为人而不讲究礼,又怎么能有道德呢?
相关链接
“不学礼,无以立”
——孔子
思考:从两则名言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结论: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探究与分享
我希望人家能够做到把垃圾分类后放入垃圾桶。
小区内,机动车要低速行驶,不鸣笛。
邻里之间应该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解决矛盾和冲突。
几个同学一起讨论对文明小区的期望。
(1)你生活的小区存在哪些不文明行为?
小区不文明行为
高空抛物
宠物随地大小便
消防通道,堆放杂物
不爱护社区公共设施
乱扔垃圾,随地吐痰
(3)你对文明小区的期望有哪些?
(2)这些行为给小区居民造成了哪些影响?
造成的影响:小区不文明行为不仅影响小区的环境,还会伤害邻里之间的感情。
小区里邻里团结友好,家庭和睦相处,敬老爱幼,互谅互让,遵守社会公德,积极参加社区各项创建活动;自觉遵
守行为规范,讲究卫生,楼道卫生整洁有序;爱护公物,保证水、电、煤气及通信设施的安全畅通;等等。
(4)这些期望如何才能实现?
结论:文明有礼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诚恳、谦逊、平等、友善、倾听的态度,能够给对方亲切感、受尊重感,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宁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思考:为什么文化和旅游部倡议游客们要做文明有礼的中国人?
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1)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
(2)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归纳:
二、以礼待人
2、文明有礼的作用
(1)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文明有礼是一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2)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
文明有礼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维系社会正常生活的一种道德行为规范,是沟通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诚恳、谦逊、平等、友善、倾听的态度,能够给对方亲切感、受尊重感,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宁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
(3)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
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具体内容
礼在故事中
《说岳全传》中有这么一段:牛皋向一位老者问路。他在马上吼道:“喂,老头儿!爷问你,小校场往哪走?”老人不但没给他指路,反而生气地骂他是个“冒失鬼”。过了一会儿,岳飞也来到这里。他先离镫下马,然后上前施礼:“请问老丈,方才可曾见到一个骑黑马的?他往哪条路上去了?”老丈见状,便耐心地回答他的问题。
思考:(1)为什么老者对牛皋和岳飞的态度截然不同?
(2)故事启示我们如何才能做一个文明有礼的人?
归纳:
二、以礼待人
3、做文明有礼的人的方法
(1)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以礼相待,要态度谦恭,说话和气,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谈吐文雅,不说粗话脏话;与人交谈时,尊重对方,多用商量的口吻说话,不自以为是,不盛气凌人。
(2)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良好的举止反映我们高雅的气质。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做到着装得体、举止稳重、彬彬有礼、落落大方。
(3)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学礼、明礼、守礼的人。同时,我们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具体内容
原因
探望别人,要说“拜访”;起身作别,要说“告辞”。
中途先走,要说“失陪”;请人别送,要说“留步”。
请人批评,要说“指教”;请人指点,要说“赐教”。
请人帮助,要说“劳驾”;托人办事,要说“拜托”。
麻烦别人,要说“打扰”;求人谅解,要说“包涵”。
表示谦虚、恭敬的礼貌用语
相关链接
归纳:
二、以礼待人
4、参加社交活动时的注意事项
(1)容貌整洁。
男生头发要短而干净,修剪好指甲;女生头发要梳理有型、洁净美观,不能披头散发。青春是自然的美,无须化妆,如果化妆也要自然淡雅。
(2)服装整洁、美观、大方。
要符合民族习惯,不穿奇装异服;要与年龄、性格、气质相协调,适合社交场所。参加文艺晚会等演出活动,衣着可适当鲜艳些;参加重要集会,则要深沉庄重些。
(3)举止规范。
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不与他人打闹;与人交谈时语调亲切温和;在交往中,注意站姿、坐相,举止得体,体现行为美。
具体要求
思考:中学生在仪容仪表方面有何要求呢?
中学生礼仪规范(仪容仪表)
以礼待人
做文明有礼的人的方法
课堂小结
礼的含义及表现
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
社会:促进社会和谐
国家:体现国家形象
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文明有礼的作用
参加社交活动时的注意事项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