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必修1复习题集(41张幻灯片)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通用技术必修1复习题集(41张幻灯片)

资源简介

(共41张PPT)
前 言
1. 通用技术在本课程中是指( )
A.信息技术 B.体现信息性和专业性的技术
C.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的技术 D.专业技术
第一节 技术的价值
一、选择题
1. 都江堰的建造使得成都平原由“年年洪灾水患”变为“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并使直接受益的成都成为“天府之国”。这体现了( )
A.技术与人 B.技术与社会
C.技术与自然 D.技术与环境
C,(见导读)
C,(见P.8)
2. 1906年,( ) 以钨丝为灯丝发明了家用电灯泡,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A.贝尔 B.爱迪生 C.瓦特 D.戴维
3. 下列选项能说明“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的主要动力之一”的是( )
A.电灯的发明 B.电能的使用和普及
C.福特T型车的生产流水线的产生 D.蒸汽机的发明
4. 荷兰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1/3的土地在海平面6m以下,为了防止海水吞没国土,人们采用抽水风车与大海争夺土地这体现了( )
A.技术与人 B.技术与社会 C.技术与自然
B,(见P.3)
C,(见P.8)
C,(见P.5-6)
5. 1912年,在电灯发明50周年的时候,包括美国总统在内的500 多名社会名流在华盛顿隆重集会庆祝。爱迪生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出场,他激动的说“倘若我做的工作给这个社会哪怕只带来一丝的幸福,那我也就因此而满足了…”这主要说明 ( )
A.爱迪生对自己的发明很满意 B.技术具有两面性C.技术活动能实现自我价值 D.技术解放人
6. 技术对人的解放作用表现为人依靠技术解放或延长了自己的手、脚……等身体器官,拓展了活动空间,提高劳动效率。下列技术的发展解放了人的体力的是 ( )
A.B超技术 B.摄像技术 C.电视技术 D.蒸汽动力
C,(见P.5)
D,(见P.4)
二、填空题
1.技术是人类的创造性活动,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的_____和愿望。
2.从人类磨制石器、钻木取火开始,____就为满足人类需要而开始了它的历史旅程。
3. ________的产生和发展为人们提供了种类繁多、功能各异的面料,而_______的产生,则使服装的制作更加简易、快捷。
4.都江堰是____时期蜀郡太守_____父子率众建成的大型水利工程。
5. 技术具有_____、解放人和_____的作用.
需求
技术
纺织技术
(见P.2)
缝制技术
(见P.4)
战国
李冰
(见P.8)
保护人
发展人
(见P.4)
第二节 技术的性质
一、选择题
1.助听器的发明体现了技术的( ) A.目的性 B.创新性 C.综合性 D.专利性
2.1925年,贝尔德在英国首次成功装配世界第一台电视机,短短几十年时间,电视机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从手动到遥控,从平板电视机到液晶电视机的发展历程。这说明了技术的( )
A.目的性 B.创新性 C.综合性 D.两面性
3.显示器是电视机的核心部件,普通电视机常使用的是阴极射线管,它经历了从球面显像管、柱面显像管,平面直角显像管到纯平显像管等革新过程,说明了技术的( )
A.目的性 B.创新性 C.综合性 D.两面性
A,(见P.11)
B,(见P.13)
B,(见P.13)
4.制作一张小板凳需要运用到物理学、几何学、化学、美学、材料学等多个学科知识,这说明技术具有( )
A.目的性 B.创新性 C.综合性 D.两面性
5.下列选项当中,属于技术活动的是( )
A.广义相对论 B.牛顿第一定律
C.阿基米德原理 D.蒸汽机的发明
6.在下列的活动中,属于科学活动的是( )
A.蒸汽机的发明 B.医用B超技术
C.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D.摄像设备的创新
C,(见P.13)
D, (见P.14)
C, (见P.14)
7.1928,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发明了青霉素,开启了抗生素时代,挽救了无数生命;但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耐药菌株迅猛发展,抗生素束手无策,许多重症感染者因此死亡,这反映了技术的( )
A.两面性 B.创新性 C.专利性 D.目的性
8.B超技术的不良使用,从而导致男女比例的失衡,这主要体现技术的( ) A.目的性 B.创新性 C.两面性 D.专利性
9.技术常常可以解决人类所遇到的问题,给人类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而有的时候技术又会给人类带来一定的危害。下列技术对人类的危害现象中,不是危害地球自然环境的是( )
A.水土流失 B.噪声污染 C.酸雨现象 D.胎儿鉴定
A
C
D
10. 一个钮扣电池可以污染一个人一生的用水,这体现技术的何种性质( )
A.目的性 B.创新性 C.综合性 D.两面性
11.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警告人类:“不要过分陶醉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人类每一次对自然界的胜利都必然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复”。你对这句话的理解是( ) A.技术具有目的性 B.技术具有两面性
C.有了技术人类可以陶醉自然
D.技术的未来在于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12. 为了使2008年的奥运会会徽不被侵犯,应该给会徽申请( )
A.商标权 B.著作权 C.专利权 D.商业秘密权
D,(见P.15)
B
A
13.20世纪中叶,美国施乐公司发明的复印机掀起了一场划时代的办公室革命,公司为阻止某些公司的加入,先后为其研发的复印机申请了500多项专利。这说明了技术的( )
A.目的性 B.创新性 C.综合性 D.专利性
14.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护了发明者的创造并赋予发明人一定的权益,使发明者能设计创造出更多更好的新产品。下列不属于知识产权保护范围的是( )
A.经营权 B.著作权 C.专利权 D.商标权
15.专利的申请和获得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1.初审; 2.授权;3.提交申请;4.实质审查;5.公布;6.受理。正确的顺序是( )
A.1-2-3-4-5-6 B.3-6-1-4-2-5
C.3-6-1-5-4-2 D.4-6-2-1-3-5
D,(见P.17)
A,(见P.17)
C,(见P.18)
16.1769年,瓦特在大量试验的基础上研制了第一台单动式蒸汽机,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同时由于技术具有( ),让他成为一个富有的名人资本家。
A.创新性 B.目的性 C.综合性 D.专利性
17.某天文爱好者,研制了一种天文观测装置,并用这个装置发现了一颗新的行星。他准备用“观测装置”和“发现的新行星”去申请两项专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发现的新行星”可以申请
B.只有“观测装置”可以申请
C.两个都可以申请 D.两者都不可以申请
二、填空题
1.技术具有的五个性质是: 、 、
、 、 。
D
B
目的性 创新性
综合性 两面性 专利性
(见P.11)
2.技术创新通常表现为 和 。
3. 是人们将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有的权利。它狭义上包括 、 、 三个部分
三、简答题
1.下列活动中,是科学活动的有: ;是技术活动的有: 。
①测试小板凳的性能; ②瓦特发明蒸汽机;
③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④设计台灯;
⑤爱因斯坦发现相对论; ⑥做力学实验。
2.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分别举出3个事例。
技术革新
技术发明
知识产权
著作权 专利权 商标权
③⑤⑥
①②④
P.12
P.17
P.14
提示:参考P.14及第1题作答
3.什么是技术的两面性,并举例说明。
答:技术的两面性,正面在于其实用性,说明技术可以给人们带来福音;反面在于其过分功利性及其对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的动摇,说明技术同样可以给人们带来危害。  例如:克隆技术、核技术、钮扣电池、手机电池带来的负面影响和造纸厂的建设对环境的污染。
第三节 技术的未来(略)
本章小结(P.21)
1.技术的未来既充满 ,也隐含 。 地看待技术的未来,才不至于迷失在技术的世界里。
希望 威胁 理性
§2.1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一、选择题
1. 以往电路图的设计都是手工绘制,烦琐且易出错;随着电子技术发展,尤其电脑的发展,现在专门的电路图设计软件大大方便了电路设计,而且还可以进行仿真测试,这体现了技术与设计的什么关系?( )
A.技术的发展为设计创新提供了条件
B.技术的发展和设计无关
C.技术的发展对设计不产生影响
D.技术就是设计
A
2.1884年英国的沃特曼设计了一种用毛细管供给墨水的钢笔。此笔的端部可以卸下用一个小的滴管即可将墨水注入毛细管,这样,钢笔就可以自由吸水了。钢笔的设计是对鹅毛吸水技术的改进,而小圆珠代替笔尖的设计则使圆珠笔技术得以诞生。这个案例说明了技术与设计的关系是( ) A.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B.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C.设计的丰富内涵
D.设计制约技术的发展
A
3.中国人的飞天梦自古就有,明朝有一个人名叫万户,曾尝试用爆竹将自己送上高空,但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多次尝试和努力都没能成功。现在同样采用类似爆竹原理的火箭却把我们中国人送上了太空,实现中国人的飞天梦。这个案例说明了( )
A.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B.技术更新对设计产生重要影响
C.设计的丰富内涵
D.设计制约技术的发展
B
4.电动剃须刀发明之初体积很大,携带不方便。于是有人设计出一种小巧、便携式的电动剃须刀。这一设计推动了电机微型化技术的发展。这个案例说明了什么( )
A.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B.技术的发展与设计无关;
C.技术的发展对设计不产生影响
D.技术的丰富内涵
5.以下侧重于艺术设计范畴的是( )
 A.电饭煲的设计 B.候车亭的设计
C.风扇的设计 D.雕像的设计


6.艺术设计侧重( )
 A.功能 B.形状
 C.材料 D.欣赏、审美
7.技术设计侧重于( )
 A.欣赏 B.审美
 C.感觉 D.功能、结构、工艺等
二、题填空
1.设计是基于一定 的、 的规划及创造活动。
D
D
设想
有目的
§2.2 设计中的人机关系
一、选择题
1.美国人泰勒进行的“铁锹作业试验”实现了人机关系中的( )目标。
A.健康 B.舒适 C.高效 D.安全
2.汽车的安全带设计主要实现了人机关系中的哪个目标?(  )
A.安全 B.高效 C.健康 D.舒适
3.作业时总喜欢带上手套,主要体现了人机关系中( )特点  A.安全 B.高效 C.健康 D.舒适
C
A
A
4.骑摩托车戴的头盔,主要体现了人机关系中的( )特点  A.安全 B.高效 C.健康 D.舒适
5.在人行天桥的设计中,通常都要在阶梯的两边安排一定宽度的斜面通道,这是为了( )
A.美观 B.满足特殊人群的需要
C.提高强度 D.节省建筑材料
6. 在一些大客车座椅,或者老板椅的靠背上部,都有一道鼓起来的凸包。从设计上来说,这道凸包本来是用来垫靠颈部的凹处,使人的头颈更舒服的。问题的出现是由于这些座椅的设计和生产直接从国外引进,而生产者又没有有关的常识,尺寸上完全照搬,由于中国人的身材较西方人小,结果西方人垫颈的凸包就顶住了我们的后脑勺。这个案例主要说明生产者没有处理好人机关系中的( )
A.普通人群与特殊人群的关系 B.静态的人与静态的人的关系
C.人的心理和生理需求的关系 D.信息的交互
A
B
B
二、题填空
1.当我们使用物品时,物品就与人产生了一种相互的关系。这种相互的关系称为 。
2.在设计中,我们所设计的产品都是从人的 出发,为人服务的。因此, 关系也就成为设计活动中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
3.人机关系要实现的目标为: 、 、
、 。
4.合理的人机关系需要综合考虑: 人群与 人群、 的人与 的人 、人的 需求与 需求,以及 的交互等方面的问题。
5.茶座、咖啡屋的设计应以 色调为主,而办公室一般应以 色调为主。
人机关系
需求
人机
高效
健康
舒适
安全
普通
特殊
动态
静态
生理
心理
信息


§2.3 技术实验及其方法
一、选择题
1.阿什塔比拉河桥的垮塌说明了( )
A.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B.设计是技术活动的核心
C.技术试验是技术研究不可缺少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D.人机关系是在技术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
2.对不同品种的水稻进行对比试验,这种试验方法是( )
A.模拟试验法 B.优选试验法
C.移植试验法 D.强化试验法
3.生产常用的安全帽一般应经过( )试验。
A.高温 B.低温 C.弯曲 D.冲击
C
B
D
4.李宁自己动手制作了一张座椅,他对座椅的稳定性做了如下试验,你认为合理的一项是( )
A.亲自坐在椅子上感受一下
B.放一些重物在椅子上,看是否能承受
C.用电风扇对椅子吹风看能否吹倒
D.用手左右晃一晃看是否稳固
5.一般大型的水利大坝工程都是从理论,设计到开工建设都要进行许多次的技术试验和论证。一般采取下列的什么方法( )。
 A.优选实验法 B.模拟实验法
C.虚拟实验法 D.强化实验法
6.汽车的碰撞试验是( )
A.优选试验 B.模拟试验
C.移植试验 D.强化试验
D
B
B
7.一项新的技术产生到应用,往往都要经过试验,例如用计算机模拟“勇气”号火星控测器登陆火星表面的场景效果这种试验方法是( )
A.虚拟试验 B.模拟试验
C.强化试验法 D.优选试验法
二、题填空
1.通常将技术活动中为了某种目的所进行的尝试、检验、优化等探索性实践活动称为 。
2.常用的技术试验方法有: 试验法、 试验法、 试验法、 试验法、 试验法等。
3.一般地,技术试验的实施包括 、抽取样本、进行试验、分析数据、 等几个步骤。
A
技术试验
优选
模拟
虚拟
强化
移植
制定试验计划
得出结论
4.技术试验报告是技术试验工作完成后应当形成的成果,其项目包括 、试验设备、试验步骤、 、 等。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要进行技术试验?请举例说明。
答:技术试验是技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形成设计的初步方案后,要验证构想是否在实践中行得通的问题,就需要进行试验。它不仅是对技术成功与否的验证,更是发现问题、探究规律、优化技术的关键。   举例:如技术试验卫星、汽车碰撞试验等。
试验目的
试验记录
试验总结
P.43 综合实践 第2题参考答案
①由于是学校教学大楼靠近马路不合适,马路上车来车往,噪声很大,会影响教学;
②小卖部与公共电话亭距离教学楼太远;
③人行横道应该正对学校大门,方便师生过街;
④红绿灯应该面对车辆,设置在人行横道之前,才能切实保障行人安全。
§3.1 设计的一般过程
一、选择题
设计的一般过程:①发现与明确问题 ②制作模型或原型 ③制定设计方案 ④产品的使用和维护⑤测试、评估和优化。正确的顺序是( ) А.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③①②④⑤  D.⑤④①③②
2. 设计的本质是( )
A.生产出产品 B.制订出生产工艺流程
C.制定出技术规范 D.创新
二、填空题
1. 在发现问题和明确问题的基础上,我们紧接着制定设计方案的5个步骤是:收集信息、设计分析、方案构思、方案呈现、方案筛选
D
B
§3.2 设计的一般原则
1. 最早出现的洗衣机是用手来操作的,那是一个带柄的不漏水的箱子。洗衣时,将衣服和水都放进箱子里,然后转动手柄来搅动衣服。1907年,美国工程师阿尔瓦·费西尔设计出了第一台电动洗衣机—“托尔”,它利用一个圆筒的来回转动,使衣物翻动洗净。这种设计体现了设计的( )原则
A.创新 B.美观
C.道德 D.经济
2. “虽有乎千金之玉卮,至贵而无当,漏不可盛水……”这句话出自2000多年前战国时期思想家韩非子之口。意思是说:一个酒杯价值千金,但若是它漏了不能盛酒,也就失去了基本的功能,就没有了使用价值。它说明了设计必须要符合什么原则?( )
A.美观原则 B.经济原则
C.实用原则 D.技术规范原则
A
C
3.产品使用的安全性属于设计中的实用性中的( )功能。
 A.物理 B.生理 C.心理 D.社会
4.在设计中,产品的生产尽可能就地取材,以免增加运输成本,设计普及型产品时,一般民众不太需要的功能不必纳入,以免产品的价格太高等,这体现了设计原则中的 ( )
A.实用原则 B.可持续发展原则
C.道德原则   D.经济原则
5. 一般的市内公共汽车上通常都设有“老、孕、幼、残”人士的专用座位,这主要体现了设计中的( )原则。  A.创新和美观 B.经济和美观
C.可持续发展 D.实用和道德
B
D
D
6.据报导,西安市有一瓜子贩自制毒瓜子,自己不吃没想到儿子不断偷吃。结果,聪明伶俐的儿子因为长期偷吃用明矾、工业盐、泔水油、石蜡等加工的黑瓜子,脑子出了问题,这真是害人害己。这个例子说明了产品设计必须遵循什么原则( )
A、美观原则 B、道德原则
C、实用原则 D、创新原则
7. 在我国,家用电器使用的交流电一般额定电压是220V、频率是50Hz,这体现家用电器的设计符合了技术的( )
A、科学性原则 B、实用性原则
C、技术规范性原则 D、可持续发展原则
8.目前世界上设计和生产的大多数飞机、轮船和飞船的舷窗的窗口都设计成圆形的,比如我们看到的“神州六号”飞船返回舱的舷窗,这个技术应用案例说明了设计是具有( )
A、美观原则 B、经济原则
C、实用原则 D、技术规范性
B
C
D
9. 可回收环保餐具符合设计的( )原则。   A、创新 B、实用
C、美观 D、可持续发展
10.某品牌的月饼推出了木盒礼品系列,每一个大木盒里还有一个小木盒,里面装着附送的小礼物。然而,精美的包装很快就变成了无用的垃圾。由此造成的浪费相当于每年要毁掉一片相当规模的树林。这种月饼的包装设计违背了设计的( )原则。
A、道德 B、实用
C、创新 D、可持续发展
11.在汽车制造业中,人们采用和先进的尾气净化技术极大的降低了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程度,此外,人们正在发展无空气污染的电动汽车,请问,这一设计体现了设计的( )原则。
A、可持续发展 B、经济
C、道德 D、技术规范性
D
D
A
§4.1 发现问题
1. 新式纺纱机是詹姆斯·哈格里活斯有一次无意中将家中的纺纱机碰翻了,从这一偶然事件中,他发现纺车锤变成了竖立时仍能转动得到启示而诞生的,这案例说明重要问题的发现来源于( )
A.对日常生活的观察 B.技术试验、技术研究
C.收集信息 D.灵感
2. “盲人防溢水杯”的发明者,是在看到他的一个盲人朋友水时倒水时,用手指插进杯里试探水的高度,他认为这样既不方便也不卫生,从而萌生了发明“盲人防溢水杯”的动机。这个事例说明( )
A.因为和盲人是朋友而产生发明动机
B.观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萌生发明动机
C.受盲人之托而萌生发明动机
D.只要看到盲人倒水就能产生发明动机
A
B
3.从技术角度看,人类进步与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地 问题,不断地进行设计,从而 问题的过程。
§4.2 明确问题
1.在人类历史上,总是有人幻想设计“永动机”,以提供“没有本钱的能源”。“永动机”的想法一直持续了几百年,无论是从物理的方法,还是化学的方法,都没有成功,这样的设计为什么会失败( )
A.它们不符合技术的目的性
B.它们不符合技术的创新性
C.它们违反了基本的科学原理
D.它们没有技术专利
C
发现
解决
§5.1 方案的构思方法
1.我们在进行产品设计分析时,首先要考虑的重要三要素是( )
A.物、人、环境 B.物、人、安全
C.物、环境、适应性 D.人、物、材料成本和结构
2.夜视镜的发明,运用了方案构思法中的( )
A.草图法 B.联想法 C.模仿法 D.奇特性构思法
3.人类从爆竹点燃爆炸升空到造出飞上太空的火箭,利用了方案的构思方法中的( ) A.草图法 B.模仿法 C.联想法 D.奇特性构思法
4.自动调焦的针孔摄像头是通过研究鹰眼的成像原理后仿制出来的,它采用了方案构思方法中的 法
A
D
C
模仿
§6.1 设计表现图
1.下面的图标表示“注意危险”的是(  )
§6.2 常见的技术图样
1.下列属于技术图样的是( )
A.机械加工图 B.条形图 C.模型 D.符号
2.按技术制图图纸的格式要求,图框线采用( )
A.细实线 B.粗实线 C.虚线 D.波浪线
B
A
B
3.以下标注错误的是( )
二、简答题
1.作出主视图,并补全视图上所缺的线条。P.121
B
§7.1 模型
1.在设计过程的不同阶段,根据不同的要求往往需要制作不同的模型。如需要研究产品的各种性能以及人机关系,最重要的是进行技术试验。那么这个阶段的模型应该是( )
A.草模 B.概念模型
C.结构模型 D.功能模型
§7.2 工艺
1.工艺是指利用工具和设备对原材料、半成品进行 ,使之成为产品的方法。
D
技术处理
2.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的步骤:①划线②锯割③钻孔④连接⑤锉削⑥表面处理,正确的序号是( )
A.①③④⑤②⑥ B.①②⑤③④⑥
C.①③②⑤④⑥ D.①②③⑤④⑥
3.号称“天下第一名钟”的景云钟,制造于唐睿宗景云年间,每年除夕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的新年钟声就是以景云钟录制的。景云钟的制造主要应用了什么工艺?( )
A.锻造工艺 B.冲压工艺
C.钳工工艺 D.铸造工艺
B
D
4.工人师傅对破旧的汽车进行表面刷光:①粗处理
②细处理③准备。正确的步骤是( )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7.3 制作模型
在模型或原型制作完成后,根据审美的需要,一
般需要对产品的外观加以一定的 ,以使产品
更美观,更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
D
润色
§8.1 产品说明书及其编写
1.李小姐买了一瓶有美白效果的洗面奶,瓶身上除了产品名称是用中文标注的外,其它内均为英文。使用一星期后,李小姐脸上长出了许多红色小斑点。后来请人对该洗面奶说明书翻译后才了解,原来说明书上指明过敏性肤质不能使用该产品,而李小姐刚好是过敏性肤质。产生问题的原因是( )。
A.说明书没有充分考虑用户阅读的需要
B.说明书有误导性语言
C.说明书的内容没有侧重点
D.说明书随意夸大产品性能
A
2.有一药品说明书写到:每片药含有效成分0.125g,人体每千克服30~50mg。结果让人看了半天也不知该服多少片。这份说明书问题主要出在( )
A.没有体现产品的设计特点
B.没有侧重点
C.没有充分考虑用户的阅读需要
D.条理不清楚
3.李鑫的爸爸买了一台微波炉,但说明书却厚厚的一本,他耐着性子读了大半夜,反复的操作多次还是没能工作。这反映说明书( )
A.没充分考虑用户阅读需要
B.没有侧重点 C.没有体现设计特
D.语言不通俗、准确
C
B
4.产品说明书的作用不包括(  )
A.使用户恰当地使用产品
B.使用户掌握产品的使用方法
C.使用户安全地使用产品
D.使用户能维修产品
§8.2 技术产品的使用、维护和保养
1.下列不属于技术产品服务途径的是( )
A.厂家、商家 B.上网查找
C.查阅说明书 D.自主摸索
D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