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学习目标】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1.认识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类的物质,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 2.认识胶体是一种分散系。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同类物质具有相似性,各类物质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认识丁达尔效应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物质的分类、胶体的性质。 教学难点:酸碱盐之间的反应,Fe(OH)3胶体的制备。 【学习过程】 【第一学时】 思考与讨论 图书馆里有许许多多的书籍,为什么你很快就找到你需要的书? 超市里有成千上万种商品,为什么你能够迅速挑出你所需要的东西? 同素异形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请尝试对你所学过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并与同学交流。 树状分类法 交叉分类法 方法引论: 分类一般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类的一般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类的目的和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与讨论: 1.氧化物的如何分类? 2.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3.酸性氧化物与金属氧化物的区别与联系? 4.碱性氧化物的性质? 5.碱性氧化物与非金属氧化物的区别与联系? 分散系和胶体 分散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你能用交叉分类法说出它们能组成哪些种分散系吗? 分类标准(本质区别):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 胶体: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在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思考:有些液溶胶是透明的,用肉眼很难与溶液和胶体。那么,用什么方法能够将它们区分开呢? 实验:Fe(OH)3胶体的制备和鉴别胶体和溶液 注意问题: 制备方法: 丁达尔效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与生活: 思考:溶液、胶体、浊液的区别 【分层作业】 A组 1.下列反应方程式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在分类上不同,这个反应方程式是( ) A.3Fe+2O2=Fe3O4 B.CO2+C=2CO C.NH4HS=NH3+H2S D.Na2CO3+CO2+H2O=2NaHCO3 2.某种物质经检测,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物质( ) A.一定是纯净物 B.一定是单质 C.一定不是化合物 D.一定是混合物 B组 1.“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nm~100nm(纳米)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所形成的物质( ) ①是溶液 ②是胶体 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④能透过滤纸 ⑤不能透过滤纸 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④⑥ B.②③④ C.②③⑤ D.①③④⑥ 2.血液可看成一种胶体,在实验中手不慎被玻璃划破,可用FeCl3溶液应急止血,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 A.FeCl3溶液有杀菌消毒作用 B.FeCl3溶液能使血液聚集沉降 C.FeCl3溶液能产生Fe(OH)3沉淀堵住伤口 D.FeCl3能使血液发生化学反应 【第二学时】 思考与讨论:(1)酸的主要化学性质归纳如下,完成下表: 思考:酸的分类 ①按组成分 ②按电离出H+的个数分 ③按酸性强弱分 思考与讨论:请分别归纳碱和盐这两类的主要化学性质。 碱的分类: 碱的通性: 盐的分类: 盐的命名: 盐的通行: 思考与交流:酸、碱、盐之间主要的化学反应,涉及到哪些反应类型? 思考与讨论: (1)写出下列物质之间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体会金属单质到盐、非金属单质到盐的转化关系。 Ca→CaO→Ca(OH)2→CaSO4 C→CO2→H2CO3→CaCO3 (2)对于上述转化关系,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你有什么规律,总结并交流。 (3)要制取某种碱,通常采用什么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