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导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2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导学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3-2 德国进攻苏联和日军偷袭珍珠港 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知道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知道莫斯科保卫战宣告了德国闪电战的破产;知道日本突袭珍珠港,美国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二、课前自主学习
(一)德国进攻苏联
1.爆发:________年6月22日,德国撕毁《________》,突袭苏联。
2.影响:________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________。
3.典型战役——________________:
(二)日军偷袭珍珠港
1.目的:为了排除美国在________对日本进行________的可能。
2.时间:________年12月7日。
3.结果:重创美国________。
4.影响: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次本土遭到入侵。随后,美国对日宣战,____________爆发。二战规模达到________。12月7日为美国“________”。
三、问题探究
1.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资料一:尽管苏联政府多次从英美等国得到德军即将进攻苏联的情报,但由于受到德国“侵英”烟幕的迷惑,害怕英美等国挑起苏德冲突,实现其“祸水东引”的阴谋,主观地认为“在1943年或1942年以前”,即在德国“打败英国之前不会入侵苏联”。在对德军主攻方向的判断上,苏军总参谋部认为“最危险的战略方向是西南的乌克兰,而不是西部的白俄罗斯”,因而苏军在乌克兰配置了80个师,占西部总兵力的47%,而在德军实施主要突击的白俄罗斯只部署了40个师。
资料二:尽管苏联政府在战前做了大量的战争准备工作,但由于对战争爆发时间判断的失误,未能抢在战争爆发前准备就绪,尤其是对飞机、坦克和火箭炮等新式武器的大批量生产抓得较晚,致使主力部队武器装备较为落后且缺额较大。
资料三:苏联大肃反运动开始于1934年底,约有70%的军长、60%的师长、50%的团长遭清洗,共有25000~35000名红军指挥员被送进集中营,大规模的恐怖镇压给经济发展造成严重的障碍。
战争初期,德军为什么能够势如破竹,迅速推进,而苏军则节节败退?
2.有人说,莫斯科保卫战中苏联能够取胜,主要是因为寒冷的天气帮了苏军的忙。请说一说你的看法。
课堂检测
1.日本天皇决定要展开攻击,但美军高级将领却不把这当成一回事;他们虽然拦截了日军的通讯,但却把这项重要消息压了……”这是影片《虎!虎!虎!》剧情简介。该影片再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  )
A.慕尼黑会议 B.德国闪击波兰
C.苏德战争爆发 D.日军偷袭珍珠港
2.1941年,德、日法西斯在欧洲、亚洲连续发动突然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不断扩大,其中代表性的事件是(  )
①德国突袭苏联 ②莫斯科战役 ③珍珠港事件 ④徐州会战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①④
3.美、英、法等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初期惨败的相同原因是(  )
A.长期对侵略者推行绥靖政策 B.不适应侵略者的突然袭击
C.遭到法西斯国家的联合进攻 D.国内物质资源贫乏
4.如图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纳粹攻占莫斯科 B.1941年斯大林红场阅兵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苏军攻克柏林
5.如图所示内容是某次战役前的情报。情报中的“此举”是为了(  )
A.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B.摧毁美国太平洋舰队
C.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D.彻底消灭日本法西斯二、非选择题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军空军部队突然和蓄谋的进攻……毋庸讳言,我国人民、我国领土和我国利益都处于严重危险之中……信赖我们的武装部队,依靠我国人民的坚定决心,我们将取得必然的胜利……我要求囯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怯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帝国之间已处于战争状态。
——1941年12月8日富兰克林·罗斯福
总统发表的美国对日宣战演说
材料二 1940年8月,德军参谋部根据希特勒的指示,开始制订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1941年6月22日凌晨4时,德国法西斯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过了一个半小时才向苏联宣战。意大利、罗马尼亚、匈牙利和芬兰也相继参加了侵苏战争。进攻的兵力共190个师(其中德军153个师)550万人,坦克4 300辆、飞机近5 000架。战争一开始,德军首先对苏联西部各重要城市、交通枢纽、军事据点以及正在调动中的苏军进行猛烈轰炸和炮击,随后以坦克和机械化部队为先导,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约1 500公里的战线上全面突进。一天内,苏联就损失了约1 200架飞机,其中有800多架还来不及起飞就在地面上被击毁。苏军损失惨重,边战边退。9月间,北路德军包围了列宁格勒,中路推进到离莫斯科约400公里处的斯摩棱斯克,南路占领了基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总统为什么把1941年12月7日称作是“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材料表达了罗斯福总统的什么意愿?他的这一演说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概括德军向苏联发动进攻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战争初期苏军损失惨重、节节败退的原因。
(3)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战争有何共同特点?
参考答案
课前自主学习
一、1.1941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2.苏德 扩大 3.莫斯科保卫战
二、1.太平洋地区 武力干预 2.1941 3.太平洋舰队 4.太平洋战争 最大 国耻日
问题探究
1.德军:准备充分,丰富现代化战争经验,采用闪电战术。
苏联:①领导人对形势的估计错误
②战略战术失误:对德国进攻估计错误,战备迟缓;
③武器性能相对落后
④缺乏有能力的指挥员(大肃反运动)
2.该说法是错误的。
莫斯科严冬寒冷,使德军战斗力锐减,这只是苏联取胜的客观原因。其根本原因是苏联军民同仇敌忾,英勇作战。
课堂检测
1.D
2.C
3.A
4.B
5.B
6.答:(1) 原因:日本在1941年12月7日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意愿:向日本宣战,带领美国人民坚决打败日本法西斯。作用:使美国加入世界人民反法西斯的阵营中,促成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最终形成,加速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2)特点:突然袭击(闪电战),不宣而战;德国法西斯为主,他国配合参与;重点突破,全线进攻。
原因:德军有充分的战争准备、丰富的现代化作战经验,闪电战突袭;苏联对德国发动战争的判断失误,在战略战术、武器性能等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
(3)突然袭击,采用闪电战术。
_21?????????è?????(www.21cnjy.com)_
_21?????????è?????(www.21cnjy.com)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