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科学第1讲:力学 例1、驾驶员每天准时从单位开车出来,于7:00到达教授家接教授去单位,7:20到达单位。某天,教授为了早点到单位,比平时提前离家步行去单位。走了一段时间后遇到来接他的汽车,上车后汽车掉头并于7:10到达单位。设教授和汽车速度不变,且速度之比为1:9,教授上车及汽车掉头时间不计。则当天教授离家时间为( ) A.5:50 B.6:10 C.6:30 D.6:50 例2、用两个相同的足够大的水平力F将2016个完全相同的木块夹在两个相同的竖直木板之间,所有木块都如图所示保持静止状态,每个木块的质量都为m,则编号2015和2016号木块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木块从左至右编号依次为1、2、3…2014、2015、2016)( ) A.mg B.1007mg C.1008 mg D.2016 mg 例3、两个完全相同的细颈瓶(ab以上粗细均匀,截面和底面相同),如图所示放置于水平桌面上,甲瓶装水,乙瓶装等质量的盐水,液面全部超过ab而且都未溢出,则两瓶底受到液体的压强之间的关系是( ) A、P甲>P乙 B、P甲C、P甲=P乙 D、不能确定例4.粗细均匀、密度为ρ蜡的蜡烛底部粘有一块质量为m的铁块,蜡烛竖直漂浮在密度为ρ水的水中,蜡烛露出水面的髙度为H,如图.点燃蜡烛,直至蜡烛与水面相平、烛焰熄灭(假定蜡烛油不流下来),设燃烧掉的蜡烛长为L,则 L/H的关系是( ) A. ???B. ???? C. ????D. 例5、如图甲所示,用细线拴住一质量为0.4千克、密度为5×103千克/米3的实心小球,接着将小球放在烧杯内,与烧杯底部接触,细线挂在固定在支架上的弹簧秤上,最后调节支架的高度,使弹簧秤的示数为2牛。往烧杯内注水,在水面没有浸没小球前,小球所受的浮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弹簧秤的读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将此小球先后放入装有水的烧杯A和装有水银的烧杯B中,如图乙所示,则烧杯A中小球所受的浮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烧杯B中小球所受的浮力。 例6、弹簧受力拉长或压缩时的长度与不受力时的原长之差,称为形变量。已知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的大小成正比,可以表示为F=kx,k为比例系数。如图所示,比例系数分别为k1、k2的两个轻弹簧竖直悬挂着,k1在上 k2在下,两弹簧之间有一质量为m1的重物,现用力F(未知)向上缓慢托起m2,当两弹簧的总长等于两弹簧的原长之和时。求: (1)k1轻弹簧的形变量; (2)m1上移的距离; (3)推力F的大小。 1、如图所示,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水平台上有一小物块以某一初速度滑上传送带。若传送带静止时,物块离开传送带后落在地上P点,若传送带顺时针匀速转动时,则物块将落在( ) A.P点?? ? B.P点或P点的左侧 C.P点的右侧?? D.P点或P点的右侧 2、实验室常用的弹簧秤如图甲所示,弹簧的一端与连接有挂钩的拉杆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外壳上的O点,外壳上固定一个圆环,整个外壳重为G,弹簧和拉杆的质量忽略不计。现将该弹簧秤以如图乙和丙的两种方式固定在地面上,并分别用同样的力F0(F0>G)竖直向上拉弹簧秤,则稳定后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 ) A.乙图读数为F0﹣G,丙图读数为F0+G B.乙图读数为F0+G,丙图读数为F0﹣G C.乙图读数为F0,丙图读数为F0﹣G D.乙图读数为F0﹣G,丙图读数为F0 3、U形管内注入适量的水银,然后在左右两管内分别注入水和煤油。两管通过水平细管相连,细管中的阀门将水和煤油隔离,两管中的水银面相平,如图所示。当阀门打开瞬间,细管中的液体会( ) A.向左流动 B.向右流动 C.不动 D.水向右流动,煤油向左流动。 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圆环用轻绳吊在天花板上,环上有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环自大环顶部开始分别向两边滑下,当两个小环下落至与大环圆心等高时,每个小环所受摩擦力为f,则此时绳对大环的拉力为 ( ) A. (M+m)g B.(M+2m)g C.Mg+f D.Mg+2f 5.如图甲所示,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地面上放一重为5N,底面积为20cm2的物体A.用水平拉力F作用于A物体,拉力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A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 Pa,由图象可知,当物体在第5s受到的摩擦力是 N,第7s时物体受到的合力是 N,第10s时撤去拉力,物体做 运动,它能继续运动的原因是由于 ,如果当物体在第11s时,一切的力都消失时,物体将做 运动。 6.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两个正方体的边长分别为h甲和 h乙(h甲>h乙),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高度的部分,则它们对地面压力变化量的关系为△F甲 △F乙(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分别截去相同的质量,则截去的高度之比△h甲:△h乙为 。 7、甲、乙两辆汽车沿平直公路从某地同时驶向同一目标,甲车在前一半时间里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里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请通过计算说明那辆车先到达终点? 1、考虑到地球上物体除受地球引力外还受到太阳的引力作用,设地球上各点到太阳的距离之差忽略不计,若在赤道上用精密测力计测量同一物体的重力,白天的示数与夜晚的示数相比较( ) A.夜晚示数大 B.白天示数大 C.一样大 D.无法确定 2.质量为m的物体在细绳拉力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它运动到最高点时,细绳突然断了。如图,画出了断绳后物体四条可能的轨迹,其中正确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3、有一质量分布均匀的工件,将它放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为 P0,如图 1 所示。现沿着虚线方向切成 a、b 两部分,每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 Pa、Pb,如图 2 所示,则( ) A.Pa= P0,Pb= P0 B.Pa>P0,Pb>P0 C.Pa<P0,Pb<P0 D.Pa>P0,Pb<P0 4、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一物块,在拉力F作用下向右运动,当拉力F 逐渐减小时,物块的运动状态是( ) 加速运动 B.减速运动 C.静止 D.减速,最终静止 5、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放置相同材料制成的四个木块,其中两个质量为m的木块间用一不可伸长的水平轻绳相连,下面两个木块质量分别为2m和3m.现用水平拉力F拉其中一个质量为3m的木块,使四个木块一同水平向右匀速运动,则( ) A.质量为3m的木块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4F/7 B.质量为2m的木块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F/2 C.轻绳对m的拉力为 F/7 D.轻绳对m的拉力为 F/2 6、下列四个相同的容器中,液面高度相同,D容器中的液体(和水不相溶)比水的密度大,如图4所示.当四个容器中的冰熔化后,A、B、C、D四个容器中的液面高度分别变为h1、h2、h3、h4,则( ) A.h4>h1=h2>h3 B.h1=h2=h3=h4 C.h4>h1>h2>h3 D.h1=h2=h4>h3 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三个底面积相同、但形状不同的盛水容器a、b、c,三个容器中的水面高度相同。假如现有三只完全相同的木球,分别在容器a、b、c中各放一个这样的木球,球仅在重力与浮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设由于容器中放入了木球,使得水对容器a、b、c底部压力的增加值分别为△Fa、△Fb和△Fc,容器a、b、c对桌面压力的增加值分别为△Fa′、△Fb′和△Fc′,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a>△Fa′ B.△Fb>△Fb′ C.△Fc>△Fc′ D.以上说法均不对 8、物理学中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计算公式为:速度=路程/时间,即v=s/t。初中物理中还有很多这样定义的物理量,如密度、压强、功率、热值等,这种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叫做比值定义法。高中物理中也有很多这样定义的物理量,如: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叫加速度(注:速度的变化量用△v表示,它等于前后速度之差;加速度用字母a表示,国际单位是m/s2)。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 (1)若一个物体开始运动的速度v0=2m/s,经过5s后它的速度变为vt=6m/s,则这个物体在5s内的速度变化量△v= m/s。 (2)若问题(1)中的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相等),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 m/s2。 (3)加速度的定义公式a= 。 (4)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甲)所示,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以速度v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时间为t时通过的路程s;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乙)所示,其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速度由v0到vt,运动时间为t时通过的路程s。用v0、t、a写出s的表达式,s= 。 科学第1讲:力学 参考答案 例1、B 【解答】设教授走的时间为t,教授的速度为v,则汽车的速度为9v, 司机用20min从教授家到单位,司机从单位出发到教授家的时间也是20min,所以司机的出发时间是6:40;教授家到单位的路程S=v车×20min, 教授提早出发的情况下是7:10到达,说明司机从单位出发到回到单位所花的时间是30min,所以汽车从单位出发15min以后跟教授碰面的,即6:55。 碰面时司机走的路程加上教授走的路程等于家到单位的路程, 即:S车+S人=S, 即:9v×15min+vt=9v×20min, 解得:t=45min, 所以教授出发的时间为6:10。 例2、B 【解答】将2016个木块看成一个整体,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在竖直方向,共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竖直向下的重力2016mg,两个相等的竖直向上的摩擦力f,由平衡条件可得:2f=2016mg,f=1008mg,所以第1个木块和第2016个木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均为1008mg;由此可知2015和2016号木块之间的摩擦力的大小为1007mg; 例3、A例4.C 例5、变大 不变 小于 例6、(1)k1轻弹簧的形变量为;(2)m1上移的距离为﹣; (3)推力F的大小为m2g+。 【解答】(1)由题意可知,上下两根弹簧的形变量相等,对m1受力分析如下图所示: 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k1x+k2x=m1g, 则k1轻弹簧的形变量x=; (2)对没有施加向上缓慢托起m2的力F时的整体受力分析,如下图所示: 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 k1x1=(m1+m2)g, 则k1轻弹簧原来的形变量x1=, 则m1上移的距离△x=x1﹣x=﹣; (3)对m2进行受力分析,如下图所示: 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得,推力F的大小: F=m2g+k2x=m2g+。 1、D 2、D 3、A 4.D 5.2500;6;0;匀减速直线;惯性;匀速直线。 6. 大于 h乙:h甲 7、甲车先到达终点 解:将A、B两地间的距离看成1,设甲从A地出发到达B地所用的时间为t1,乙从A地出发到达B地所用的时间为t2, ∵甲车在前一半时间里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时间里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 ∴t1v1+t1v2=1 则甲从A地出发到达B地所用的时间t1=, ∵乙车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1做匀速直线运动,后一半路程中以速度v2做匀速直线运动; ∴乙从A地出发到达B地所用的时间t2=+=, 则 t1﹣t2=﹣==﹣<0, 即t1<t2;甲车先到达终点。 1、A【答案】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解答】解:同一物体受到的地球引力和太阳引力的方向相反,在夜晚,物体受到的太阳引力将变小;故物体的重力将略大一些;即测力计在夜晚时的示数大。 2.A 3、D 4、A 5、A 6、A 7、C 【解答】三只木球完全相同,分别放入三个盛水容器中,均处于漂浮状态,则F浮=G球,所以三个木球受到的浮力相等; 由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G排,所以G排=G球,则三只木球在a、b、c三个容器中排开水的重力相等,均等于木球的重力; a容器为直壁容器,放入木球后,水对a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力等于木球排开水的重力,即△Fa=G排=G球 ﹣﹣﹣﹣﹣﹣﹣﹣﹣﹣① b容器上粗下细,放入木球后,木球排开的水有一部分压在容器的侧壁上,所以水对b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力小于木球排开水的重力,即△Fb<G排=G球 ﹣﹣﹣﹣﹣﹣﹣﹣﹣﹣② c容器上细下粗,放入木球后,容器的侧壁会对水有向下的压力,所以水对c容器底部增加的压力大于木球排开水的重力,即△Fc>G排=G球 ﹣﹣﹣﹣﹣﹣﹣﹣﹣﹣③ 将三个容器分别看做一个整体,容器a、b、c对桌面压力的增加值都等于木球的重力,即△Fa′=△Fb′=△Fc′=G球 ﹣﹣﹣﹣﹣﹣﹣﹣﹣﹣④ 所以,比较可知,△Fa=△Fa′,△Fb<△Fb′,△Fc>△Fc′, 8、(1)4;(2)0.8;(3);(4)v0t+at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