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看月亮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5.看月亮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看月亮》教学设计
一、基本信息
学校

课名
《看月亮》
教师姓名

学科(版本)
小学科学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章节
第二单元 第5课
课时
第一课时
年级
二年级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月亮以及月相盒模型,知道月亮有不同的形状。
2.通过观察月亮位置的变化,知道月亮也和太阳一样东升西落。
3.愿意观察月亮,感受月相变化的神奇。
4.通过阅读人类观察月亮的科学史,感受科学技术的进步。
三、学习者分析
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处于初级阶段,经过一年时间的学习,已经对科学这门学科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具备了初步的操作技能和探究能力。天空中的星体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既近且远,他们每天都能看到天空中的月亮,观察到它的变化,但由于距离的原因,更由于观察立场的局限,他们对宇宙星体存在许多错误的朴素认识。因此有必要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帮助学生对天空中的星体建立一些正确的基本概念。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及解决措施
教学重点:通过画记忆中的月亮、看月相盒中的月亮以及观测实际的月亮,知道月亮有不同的形状。
教学难点:能够观察月亮的移动,知道月亮和太阳一样东升西落。
教学策略:在本课的设计中,我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引领自学自悟,小组合作交流,尊重学生的体验和理解,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五、教学设计
教学环节
起止时间(’”- ’”)
环节目标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媒体作用及分析
(一)
古诗欣赏
开始-
2’25”
调动学生头脑中关于月亮形状的认知,聚焦研究主题。
1.古诗引入:课前老师带大家欣赏一首古诗: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孩子们,这首诗中描写的是什么事物?(板书:看月亮)
2.欣赏月亮的图片:古人遥望月亮,引发了他们无尽的想象。今天,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月亮,研究月亮。
3. 谈话:关于月亮你都知道些什么?
古诗引题,欣赏月亮,回顾对月亮的认知。
以图文形式导入,欣赏美丽的月亮,拉近学生与本课的距离。
(二)
激发兴趣
2’25”- 9’30”
画记忆中的月亮,多角度地形成对月相的认知,同时给月相排序提升学生科学探究欲望并系统地认识月相。
1.谈话:在刚才的交流中的,我们知道月亮有不同的形状,你能画出你见到过的月亮的形状吗?好,拿出纸笔画出你记忆中的月亮。
2.小组交流:
你们组内共画了几种月亮的形状?有重复的将它们挑出来。
将剩下的月亮形状放在桌面上,你认为在农历的一个月中先出现什么月亮,再出现什么月亮,你能给它们排出顺序吗?
3.将各自组内的月亮排序、展示,说一说为什么这么排。
学生在组内画出记忆中月亮的形状。并尝试按照月亮在一个月中出现的顺序排序。
展台展示月亮形状排序。
(三)
探索实践
9’30”-33’00”
完善学生对月亮形状的认识,经历从月初到月末完整观看“月亮”的过程。
1.谈话:我们把看到的月亮的形状叫做月相。相,就是相貌、样子的意思,月相就是月亮的形状、样子。除了我们刚才画出的这些月相,还有哪些月相呢?
2.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趣的仪器,叫做月相盒。我们可以借助月相盒来观察月亮。通过月相盒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间不同月亮的形状。
学习提示:
找一找,你画出的月相。
看一看,还有哪些月相是你没画出来的月相。
组内成员轮流观看,按照时间顺序画出月相盒中的月相。
3.下面,我们一同来看一看月相盒中的月相。请同学到前面来翻卡片,描述月相的时间和形状。(白板翻翻卡出示月相)
4.描述月相的变化:观看月相图,你能说一说上半月(从月初到月中),下半月(从月中到月末),月亮的形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刚才老师看到大家在小组内都画出了月相盒中的月相。下面我们一起在屏幕上画一画月相。(白板硬笔画月相、擦除、图章)
6.下面把你刚才画出的记忆中的月亮,按照月相盒里看到的形状重新排序。到屏幕上来排一排。(图片拖拽)
7.老师也提前画好了月相。(板书:贴月相)像这样,从月初的新月,依次经历由缺到圆,再由圆到缺,最后重新回到新月,这样,我们就经历了一次从月初到月末完整的看月亮的过程。月亮每个月都重复这样的变化。
小组合作探究月相盒中的月相。
画出月相盒中的月相。
给月相排序。
翻翻卡出示月相盒中的月相,丰富月相的表现形式,增强学生对月相的认知。学生纵观月相图,感知月相的变化规律。
运用白板硬笔功能画月相图,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和师生的互动性,增强学生对月相的认知。
图章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
运用图片拖拽功能给月相排序,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让学生经历从月初到月末完整观看“月亮”的过程。
(四)
联系生活
33’00”- 35’30”
能够在晚上实际观察月亮,纠正部分学生头脑中“月亮与太阳运动方向相反”的前概念。
(课前布置任务:观察夜晚月亮的位置发生怎样的变化。)
1.前两天老师已经给大家布置了观察月亮的任务,强调观察月亮的位置移动时也要像观察太阳那样选择固定的位置。孩子们,通过观察,月亮会有位置的变化吗?月亮的位置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老师也在晚上观察了月亮,为了把月亮位置的变化更好的呈现给大家,老师把月亮邀请到我们的课堂上,同学们请看屏幕。(白板演示月亮不同时间的位置变化图。)(板书:月亮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
月亮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
运用地理学科工具中月相的变化,演示不同时间月亮的位置变化,直观再现生活中月亮东升西落的现象。
(五)
科学阅读
35’30”- 39’00”
阅读人类认识月亮的科学史,引导学生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探索宇宙星体的重要性。学习望远镜的使用方法。
1.从古至今 ,人们一直没有停止观察月亮的脚步,下面同学们读一读科学阅读卡片来了解人类认识月亮的科学史。(各组长领取科学阅读卡片。)
2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科学阅读卡片。
(1)最初时,古人用眼睛直接观察月亮。
(2)古人遥望月亮认为月亮的表面是光滑的。直到四百多年前,望远镜的发明,人们借助工具看月亮,终于看清了月亮的脸庞。伽利略用望远镜观察月亮,你知道伽利略看到了什么吗?(出示图片补白)这就是伽利略用望远镜观察到的月亮表面,孩子们,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
师:月亮表面凹凸不平,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环形山和月海。
(3)随着科学的发展,到了1969年,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坐宇宙飞船登上月球,人类终于接触到实的月亮。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视频。(微课工具播放阿波罗登月视频。)
(4)从神话传说到奇幻科学,人类认识月亮,经历了艰辛的探索历程,这些科学阅读卡片送给你们,课后可以继续阅读。
3.老师也有一个望远镜,我们可以用它来看月亮。
(1)介绍望远镜的结构:望远镜两端分别安装了目镜和物镜。
(2)使用方法:使用时我们先对准要观察的物体,再调整望远镜筒身的长短,直到看清被观察的物体。演示如何正确使用望远镜看远处的物体。
观看视频。
利用微课工具播放阿波罗登月视频,增强学生观察天空中星体的兴趣。
(六)
课后延伸
39’00”-结束
引导学生用望远镜观察月亮,增强学生观察月亮的兴趣,关注月亮更多的奥秘。
1.课后同学们可以利用望远镜观察月亮并且记录观察的时间,把你观察到的月亮画出来,与伽利略当时绘制的月亮表面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相似和不同。
2.月亮既美丽又神秘,科学的发展揭开月亮神秘的面纱,但美丽的月亮仍有许多奥秘,等待着我们继续去探究、去发现。
课后利用望远镜观察月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