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我在成长》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我在成长》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自己从出生到现在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2.知道人体生长发育有两个生长突增期; 3.能通过绘制曲线图来整理有关资料。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够收集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 2.能够测量身高和体重;并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 3.能够根据图表对生长发育情况做出解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证据在得出结论中的重要性; 2.学生能积极参与,乐意与人交流合作,体验成长的快乐。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自己从出生到现在发生的主要变化。 难点:正确测量身高和体重并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 四、课前准备 (一)教师准备:量身高的纸、秤、卷尺、长尺、记录表、学生体检记录表。 (二)学生准备:直尺、课前搜集能记录自己成长的资料,了解自己出生时的身高、体重及第一年的生长情况。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1.出示课件:猜猜我是谁。 同学们,这是我们班一些同学小时候的照片,请大家猜一猜他们分别是哪位同学? 2.提问:看了这些照片,你有什么想法想要告诉大家? (二)合作探究 收集成长的证据。思考我们的身体在成长过程中有哪些变化?谈谈自己的感受? 1.交流自己成长的证据 学生汇报并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成长的证据。 2.在小组内对收集来的证据进行整理、记录,展示在成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将照片按照不同的成长阶段,从小到大进行排序; (2)如果学生带来小时候的手印或脚印,可以让他们把现在的手印或脚印画下来,和它比一比; (3)如果孩子们拿来的是小时候的衣服和鞋子,让他们把这些小衣服、小鞋子与自己现在穿的衣服和鞋子做比较,如,测测衣服袖子的长度或鞋子的长度; (4)出生时身高、体重与现在身高、体重的对比; (5)食物的对比,小时候只能吃奶,现在吃的食物种类繁多; (6)其他方面的证据,如展示拿来的乳牙,说说是如何脱落的;读一读成长日记中记录的趣事…… 3.小结:同学们刚才通过观察相片,感觉自己的身高、体重变化了;比较了衣服、鞋子的大小,知道自己在长大。 (三)实践操作 1.讲述:刚才有同学说,自己今年比去年长高了,长高了多少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测量后就知道自己的变化了吗? 2.小结:对,同学们真聪明,要从数据上知道自己身体的变化,一定要进行“测量——记录——比较”。 3.谈话:课前已布置同学们测量自己的身高和体重,同学们数据带来了吗?下面老师将同学们的健康卡片发给你,请你们按照卡片上提供的每一年身高体重数据和课前测得的数据绘制曲线图。 4.学生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 5.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曲线图,你发现了什么?标出你认为增长比较快的时间段。 (从十岁开始,身体和体重会开始长得比较快。注:会出现有的人稍微早点,有的人稍微滞后一点,这些都是正常的。) 6.提问: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向家长了解了自己出生第一年的生长情况,我们如果按照出生后第一年的生长速度一直长下去,会怎样? (四)总结拓展 1.课堂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自己的成长情况,通过研究你有什么收获? 2.课外拓展:我们成长的痕迹除了课上研究的这些内容外,还有许多,请同学们课后继续去寻找。 板书设计: 我在成长 1.证据:衣服、鞋子、照片…… 2.我们一直在成长着:身高,体重的变化 3.测量自己现在的身高和体重 4.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 附: 《我在成长》学习卡 课前准备:健康记录表 年龄 6 7 8 9 10 11 12 体重(千克) 身高(厘米)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成长的足迹。我收集到的成长证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对成长的证据我是这样整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从中我感受到,在成长过程中,我们的变化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绘制自己的身高、体重曲线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