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义务教育教科书二年级下册第 一单元《它们是用什么做的》 1.认识常见材料 教学目标: 1、科学知识:(1)通过观察活动,能识别出身边常见物品是由哪种材料制成的。 (2)举例说出常见材料玻璃、陶瓷、石材、布料、木材、纸、塑料、金属。 2、科学探究: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描述、比较常见材料的特征及性能。 3、科学态度:愿意与同学合作观察,互相交流,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常见材料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问题意识。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人类可以利用科学技术改造旧材料,发明新材料、让生活环境不断得到改善。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识别出身边常见物品是由哪种材料制成的。 难点:利用多种感官观察、描述、比较常见材料的特征及性能。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陶瓷片10片,玻璃10块,石头10块,布料丝绸10块、麻布10块,木料10块,纸软10张、硬10张,塑料块10块,金属铁、铜各10块,布袋10只,盒子 教师准备:陶瓷花瓶1,玻璃杯1,衣服1,塑料碗1,刀1,磁铁1,铜勺1,铁锅1,铝罐1,金链1 教学过程: 一、观察物品,认识材料: 1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我们的教室,看看教室里的这些物品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除了这些,老师还从家里带来了一些物品,小朋友看看,你们认识吗?它们又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吗?(相机贴出陶瓷、玻璃、石材、布料、木材、纸、塑料、金属)想一想,像用这种材料制成的物品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 3.小结:看来,我们生活中的物品都是有各种各样的材料制成的,而陶瓷、玻璃、石材、布料等等都是我们最常见的材料,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揭题,板书课题1、认识常见材料 二、辨认物品,归类材料: 1.过渡:认识了这些材料宝宝,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给材料宝宝找自己的家”。要给这些宝宝找回自己的家,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哦,要求我们要具备哪些素质?(看得清,辨得准,放得快) 2.出示要求:(1)每个同学打开你的布袋子,将里面的物品按材料找到它的家里; (2)放好后小组讨论:为什么这么放?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3.学生活动 4.交流汇报 5.深入研究:刚刚这位小朋友说得真好,像这种会发光、容易导电、传热等性质的物质,我们把它叫做金属,金属也分很多种哦!有铜勺的铜、铁锅的铁、铝罐的铝、金子的金等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还有镍、钨金能新的金属加入金属这个大家庭! 5.小结:小朋友们当得真合格,给材料宝宝都找到了自己的家。 三、识别物品,记录材料: 1.过渡:刚才我们快速地给材料宝宝找到了家,现在我们来细细观察一下:你们的铅笔盒是由那些材料组成的?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材料? 2.布置观察活动 3.班级交流 4.小结我们又发现了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用途,生活中有些物品根据不同的需要有时由好几种材料合成,这样使用起来功能会更好! 四、观察布鞋,发现特点 1生活中像笔袋这样由好几种材料合成的物品还有很多很多,大家来说说,还有那些呢? 2.老师这里就有这样一双帆布鞋,请大家来看看,它的鞋面、鞋底、鞋带、鞋带孔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这样制作有什么好处? 五、作业设计: 课后观察自己家中的鞋子,看看都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都有什么用途,为什么? 板书设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