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暗箱里的秘密》教案 一、实验教学目标及内容设计: 教材来源 苏教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第3单元用大脑思考 2749550116840863600173990 本册书中,“用感官观察”单元重点在于让学生学用感官获取事实证据,“用大脑思考”重在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是思考的过程。科学作为一种认识世界、获取知识的方法,既离不开客观的多种感官,也离不开基于事实的逻辑推理。 《暗箱里的秘密》是第三单元的第2课时,,如果说第1课时是《做个小侦探》是对眼前看到的事实进行猜想,那么本课就是对看不见、摸不着的事物内部进行猜想,并引出暗箱的概念。第一个活动,猜想“兔子在士山中的逃跑路线”,这是从感知现象入手,知道打不开的山洞就是一个暗箱。第二个活动,判断暗盒里的障碍物在什么位置,这是来具体认识一个暗箱,并通过一定的方法收集里面的信息。这个活动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在活动过程中,当意见不一致时认真听取同伴的意见,猜想要有理由不能瞎猜,实验要多做几次,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第三个活动,通过阅读,了解生活中有很多解暗箱的事例,人们就是通过各种工具和方法了解暗籍里的秘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拓展了他们的视野和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2)实验教学目标: a.通过猜想兔子的逃跑路线,让学生认识什么是暗箱。 b.通过猜想暗盒里的情况,知道一些解暗箱的方法,养成基于证据进行推理的意识。 c.在解暗箱的过程中,如果意见不一致,需要交流、磋商、重新取证。 d.通过阅读,了解生活中更多的“暗箱”,拓宽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3)重点与难点 重点:猜暗盒里物体和猜测暗盒内障碍物的位置。 难点:使用多种方法,体察小球滚动时暗盒里的状况。 (3)实验改进内容: 15240016510 “解暗箱”教学,在多年科学教学经验中,这一推理教学都是个难点, 很多时候教学半途而废,学生一知半解,对于科学探究和工程实践方法更是感觉高深莫测。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很弱,对于暗箱缺乏主动而有效的思维建构能力。 基于这样的情况,我将实验进行改进 152400130810 实验层次改进: a. 探究“奇趣蛋”里的秘密 实验材料:三个奇趣蛋 沙子、1元硬币 橡皮泥 2063750135890 b.探究“蓝色暗盒”里的秘密 实验材料:两个蓝色暗盒 乐高部件 弹珠 c. 2159000123190 探究“黑色暗盒”里的秘密 实验材料:一个黑色暗盒 障碍物(小磁铁片) 弹珠、大磁铁 二、实验方法设计及实验过程: 1.实验过程 211455043815 认识暗箱 7619992286000 实践解暗箱 分三个层次 76199913716000的小实验 310197543180151955543180生活中的暗箱 地球内部 火山 地震 人体 食物在人体内的旅行 ………… 2.实验方法设计: 探究“奇趣蛋”里的秘密 从复习“我们的感官”入手,让孩子自己通过感官分析奇趣蛋里物体的形状、大小、质感、数量,最后揭示蛋里的秘密。 探究“蓝色暗盒”里的秘密 在“蓝盒”实验中,开始就告诉学生蓝盒里有什么,试图让学生将注意力放在探究方法上,过程中引导孩子吸取同伴好的探究方法,从乱摇到倾斜慢摇,渗透科学探究的建模思想。 (3)探究“黑色暗盒”里的秘密 在前面两个实验的基础上,要求感官更灵敏,探究方法的精细动作更多。学生出现:沿边、轻摇、慢滚、稍微倾斜、保持安静、按顺序排除等等精细动作探究方法。面对一个陌生的“暗箱”,科学家会用各种方法观察、探测、实验,收集来自‘暗箱’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判断‘暗箱’里有什么,向人们揭示一个又一个真理秘密………,课堂上解暗盒活动的设计体现的就是科学探究中的建模思想。 盒内小磁铁片又薄又小,难度升级,也象征着生活中比较难解的那一类暗箱,例如:“地球内部有什么” 沿边、轻摇、慢滚、稍微倾斜、保持安静、按顺序排除等等精细动作探究方法全用上,可能也会有孩子探究不出来。鼓励孩子:意见不一致,再交流、重新取证 在孩子们冥思苦想过后,给他们提供大磁铁片,学生从外部很容易就找到盒内的障碍物在几号角落了,象征着生活中比较难解的那一类暗箱可以借助工具解开。 面对一个陌生的“暗箱”,科学家会用各种方法观察、探测、实验,收集来自‘暗箱’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判断‘暗箱’里有什么,向人们揭示一个又一个真理秘密………,本环节实验是本节课最后一个实验,加大了难度,解暗盒活动的设计体现的就是科学探究中的建模思想。 三、 实验反思与自我评价 (1)实验内容改进后,实验难度有梯度。实验过程中所需的感官敏感度和精细动作逐步增加。 (2)实验过程中注重探究方法的渗透,课堂上有层次的解暗盒活动设计,体现的就是科学探究中的建模思想。 (3)本节课,让孩子们对探究的初体验是从游戏中获得,知道推理要有依据,要基于事实。 (4)学生从难度逐渐升级的探究游戏中,亲身经历了科学探究的思考是安静的,探究方法是有窍门的,可以优化的。 实验设计思想:推理能力是小学科学中核心能力,这种推理能力的形成不是儿童“懂”了,也不是儿童“会”了,而是儿童自己“悟”出了道理、规律和思考方法,这种“悟”只有在有梯度的实验活动中才能得以实现。 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儿童,尽力设计一个把孩子放心上的实验。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