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执 教 者 高翔 所在单位 课 题 推和拉 学科/版本/册次/单元章节 小学科学/苏教2017课标版(部编)/二年级上册第3单元第1课 年 级 2年级 课时 第1课时 内容分析 本课是苏教2017课标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用力以后》的第一课。本课内容意图使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推和拉,感受推力和拉力。推和拉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两个动作,推力和拉力也是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两种力,但是其中隐含的科学道理学生却很少思考。教材提供了大量的事实帮助学生认识推和拉,感受推力和拉力。这也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 学生分析 经历了一年级的科学学习,学生初步具备了科学的分析能力和归纳能力,同时,由于推和拉是生活中常用的两个动作,推力和拉力也是生活中常见的力,因此学生对它们并不陌生,这些都为本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 与技能 1.知道推和拉是人们工作、生活中最常见的两种活动方式,在推动物体时用的力叫推力,拉动物体时用的力叫拉力。 2.知道推力和拉力有大小和方向。 3.知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推力和拉力,同方向叠加时会变大,物体运动的更快;不同方向叠加时会抵消小的那一部分,物体会向力小的一方移动。 过程 与方法 1.通过梳理原有经验,重新认识推和拉;通过分析挪盒子活动,认识推力和拉力。 2.通过分析生活实例和寻找大力士活动,知道推力和拉力是有大小和方向的。 3.通过分析教材p24中的图片和亲自实践活动,知道不同情况下物体运动与推力和拉力是有关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到研究推和拉带来的乐趣,对力产生兴趣。 2.愿意通过小组合作共同研究推力和拉力,乐于分享自己的研究所得。 3.认识到推力和拉力在人们生产、生活中有很大作用,意识到合理运用推力和拉力,能帮助自己更好的做事情。 教学重点 认识推力和拉力的不同 教学难点 认识推力和拉力的特点 课堂环境 资源要件 1.学生移动终端 2.教师手持端 3.交互式教学平台(泛东·互动课堂平台) 4.交互式电子白板(SMART或鸿合 HV-I280) 5.锐捷云课堂计算机教室 6.现代中庆录播系统 信息化应用 整体思路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学生讨论的结果,能够同时将所有学生的成果展示在屏幕上,提供给每一个学生进行评论,避免了传统教学手段一对一的展示方式,能够让学生系统全面的认识其他同学对问题的理解。同时能够为自己的理解修正提供借鉴。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信息化资源 应用设计意图 一、导入 同学们,老师要考大家两个字。Tui和La你们会写吗?(请学生在黑板上写推字)下边的同学,你们会做这个动作吗?除了可以这样“推”,你还可以怎样推?(做两三个推的动作)。我们都可以怎样拉呢? 两名学生在黑板上书写“推、拉”两个字,其他学生和老师一起做推和拉的动作,做的越多越好。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亲身体验活动,发现推和拉的多种方式,为后面归纳推和拉的不同点做铺垫。 二、认识推和拉的不同 活动1:辨别图片中出现的是推的动作还是拉的动作。 活动2:说说生活中的推和拉。 活动3:归纳推和拉的不同。 1.辨别并汇报图中的动作。 2.回忆并汇报生活中的推和拉。 3.归纳总结。 辨别教师给出的图片中的推和拉,回忆生活中的推和拉。在大量的活动基础上归纳总结推和拉的不同,避免了学生空对空的思考,符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 将学生辨别的结果分屏展示在投影中,学生可以直观的看到所有人的答案,有利于学生整体直观的评价他人的作答,同时吸取他人所长,以弥补自己之短。 三、认识推力和拉力的特点——(1)认识推力和拉力的存在 1.对粉笔盒做出推和拉的动作,但是粉笔盒并没有移动。提问:为什么推或者拉粉笔盒,粉笔盒没有移动? 2.让学生对自己的笔袋分别做两次推和两次拉的动作,第一次不用力,第二次用力,比较前后两次笔袋的不同变化。提问:前后两次笔袋有什么不同? 1.学生观察教师动作和粉笔盒变化。分析粉笔盒没有移动的原因。 2.按照要求完成动作。 通过对活动结果的分析,发现真正让物体动起来的原因不是推和拉的动作,而是力。进而发现推力和拉力的存在。 三、认识推力和拉力的特点——(2)认识推力和拉力有方向 1.出示一组图片,让学生分析其中出现了哪种力(推力/拉力) 2.引导学生分析两组拉力/推力的相同点。 3.引导学生分析推力和拉力的不同点。 1.分析图片中的力。 2.分析并归纳拉力/推力的共同点。 3.分析推力和拉力的不同。 分析图片中出现的力,先分别分析两组推力和两组拉力的共同点,再将拉力和推力的特点放在一起对比,发现其中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采用图式的方式能够便于学生找到其中的不同之处;采取半扶半放的方式,适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最终学生能够发现推力和拉力的不同之处之一就是用力方向不同。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利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在分析归纳的时候有侧重点,半扶半放,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三、认识推力和拉力的特点——(3)认识推力和拉力有大小 1.组织“寻找大力士”游戏,提问:分析获胜的原因。 2.出示图片,提问:图中箱子更容易向哪个方向移动。 1.同桌两个人玩游戏,并分析获胜条件。 2.分析哪个箱子更容易移动,并解释得出结论的原因。 力是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只能通过物体的变化或者亲身感受才能知道它的存在。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可以通过亲身的感受发现力有大小的特点。 四、认识生活中的推力和拉力 设计具体的情景,引导学生将本课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利用本课知识,解释生活问题。 学习科学知识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分析,学生意识到推力和拉力在生活中要恰当的运用,才能够即达到目的,又能够保证安全。 五、全课小结 提问:本课有哪些收获? 学生总结本课学习的知识。 总结本课学习内容。 板书 设计 推和拉 1395095104140用力 推力 拉力 大小 方向 00用力 推力 拉力 大小 方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