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 堂 教 学 教 案 年 月 日 教 材 第 3 单元 总第 2 课时 课题 7、做个小侦探 课型 新授 课标要求 让孩子们初步认识科学活动中最基本的两大环节:猜想和验证猜想。 学习 目标 1、通过读图,针对具体情境中的问题有依据地说出自己的猜想,体会到猜想与事实不是一回事。在学生的分析、归纳、判断、创造等思维活动中知道猜想的思考过程。 2、在玩碰碰球的科学游戏中,认识到猜想不一定正确;要想知道猜想是否正确,需要进行验证。 3、通过实践活动,知道猜想是科学研究中重要的思想活动,能尊重事实,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依据观察到的事实,作出猜想。 难点:将观察到的事实与已有的生活经验建立合理联系。 教学 准备 教师演示材料:动画视频、课件 学生分组材料:五球碰碰球(牛顿摆)。 教 学 过 程 个 性 实 施 一、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1.导入新课: 讲述:同学们,今天有两位好朋友和我们一起来上课,你们想认识一下吗? 1.出示“黑猫警长”和“柯南”图片 提问:你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吗? 讲解:他们都是著名的侦探,非常聪明,用自己的智慧破了不少案子。今天我们也和他一样,做一个小侦探。 (出示课题:做个小侦探) 2. 提问:同学们,你认为做个小侦探应该具备什么条件? 小结:做个小侦探要善于观察,学会分析和猜想。 二、合作交流 探索新知 1.出示3张图片,提问:观察你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你是怎么想的? 讲故事:聪明的小神探 2.出示被破坏了的蜘蛛网图片,提问:谁破坏了蜘蛛网? 讨论:同学们,请你想一想会是谁呢?你为什么这么想? 提问:除了它的小主人蜘蛛,还有可能是哪些顽皮的家伙呢? 3讨论:你支持谁的猜想? 4. 出示雪地图片,提问:雪地上又来了一些小家伙,让我们来猜一猜又发生了什么事情?你这样猜想的理由是什么呢?(提示:从脚印的大小、方向、间距、形状等方面观察) 5.小结:我们会发现,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不止一个,有很多种可能性。 三、巩固新知 尝试应用 1.讲述:同学们,科学家牛顿曾经做过一个实验。 出示第一次实验:同学们,猜想一下,拉开一个球,松手后的结果是?(学生进行猜想) 2.出示第二、第三次实验。 3.播放可暂停的碰碰球撞击的录像。 4.讨论:通过几次实验,你知道了什么? 5.总结:猜想不一定正确,猜想要去验证,才能知道是否正确。 四、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1.出示恐龙灭绝图片,提问:同学们,图片上画的是什么?猜一猜曾经称霸一时的恐龙为什么会灭绝呢?你是怎么想的? 2.科学家也有不同的看法。 播放恐龙灭绝相关的资料。 3.总结:生活中处处都需要观察,只要我们敢于猜想敢去尝试,就会成为一名小侦探家。 板书 设计 7. 做个小侦探 观察-猜想-验证 教学 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