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八讲 力的存在与重力 衔接导入 钻一口通向“地心”的井,到底有多难? “松辽盆地大陆科学钻探2号井”是全球第一口钻穿白垩纪陆相地层的大陆科学钻探井,设计井深为6400米。地球平均半径6371千米,而当今世界最深的钻孔也就12262米。即,人类花了大约300年,仅向地心钻进了大约0.2%。 知识梳理 一、力的基础知识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不接触也能产生,如吸铁石;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产生力,如相互挨着的课桌) 力的作用效果:①改变物体的形状(发生形变)②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速度大小是否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但填写时都写运动状态改变)。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比如两车追尾,后车撞了前车,两车都损毁 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牛顿,简称牛,符号 N 表示。常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一个苹果重2N 力的测量:测力计,常用测力计为弹簧测力计 力按照性质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等等; 重力: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弹性: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状的性质 弹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拉力越大,弹簧变 也越大 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受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①测量前要使指针对准_零刻度线 ,若有偏差,必须校零;②要明确弹簧测力计的测量_范围和_分度值 ,测量力时,被测力的大小应在测量 范围之内;③在测量过程中,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同一条_直线 上。 使用注意事项: 测力前应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上。 看清弹簧测力计的量程,所测力的大小不得超过该量程,即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看清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多少,也就是最小刻度。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要沿着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施力,防止弹簧被外壳夹住而带来较大的误差。 读数时,视线应与面板垂直。 特别提醒: 产生弹力的条件:二物体接触、且有形变;施力物体发生形变产生弹力; 弹力包括:支持力、压力、推力、拉力等等; 支持力(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被支持或被压的物体;拉力的方向总是沿 着绳子的收缩方向; 力的表示 1.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力的示意图 (1)在许多情况下,我们只关心力的方向,不太关心力的大小,这时只需在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一个箭头来表示力,这样的图叫做力的示意图。 (2)力的示意图的画法: ①线段的起点→力的作用点。力的作用点必须画在受力的物体上。 ②箭头所指的方向→力的方向。延力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方向; ③线段的长短→力的大小。若在同一个图中有几个力,则力越大,线段应越长。有时也可以在力的示意图标出力的大小。 特别提醒: 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科学中利用力的示意图来表示力,这种用形象的图形来表示抽象的事物的方法叫做模型法。如我们前面学过的用光线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也是应用的模型法。 三、重力 我们已经发现,树上的苹果成熟后会下落,斜抛出去的小球和用脚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运动一段时间后最终都会掉落在地上,水总是往低处流,背书包的时候感觉到书包带对肩膀有一个向下压的力,提水时感觉水桶对手有向下的压力……这些都是什么原因呢? 苹果下落 抛球落地 足球的运动 水往低处流 重力的概念: 地球对周围的一切物体,都有向下吸引的作用,这种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正是由于重力的作用,抛出去的物体会落回地面。熟透了的苹果才会向下落而不会飞向空中。 特别提醒: 1.地球上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不管质量大还是质量小,也无论有无生命。 2.重力产生的原因:地球的吸引。 3.重力为非接触力,同一物体在空中运动时与静止时所受的重力是相同的。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重力的方向: 如图甲将小球悬挂在铁架台的横杆上,待球静止时,悬挂小球的细线的位置是竖直向下的;如图乙,将铁架台倾斜一定的角度,待球静止时,悬挂小球的细线的位置仍然是竖直向下的。也就是说无论铁架台是否倾斜,当小球静止时,细线都处于竖直位置,这表明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利用这种性质,人们常在一根线下挂一重物,做成重垂线等来检查墙体是否垂直;或用水平仪检查平面是否水平;活用三角板和重锤自制水平仪检查桌面是否水平;也可以用重锤线检查画是否挂正等。 特别提醒: 1.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与水平面保持垂直。不能说成是垂直向下,因为垂直向下可以相对水平面,也可以相对斜面,当相对于斜面垂直时就不垂直与水平面了。 2.重力的方向不受其他作用力的影响,也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重力的作用点: (1)重心的定义:一个物体的各部分都受到重力的作用,从效果上看,我们可以认为各部分受到重力的作用集中于一点,这一点叫做重心。引入重心的概念后,研究具体的物体时,就可以把整个物体各部分的重力用作用于重心的一个力表示,于是,原来的一个物体就可以用一个有质量的点来替代。 (2)重心的位置: 1)对于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上,可以用几何的方法确定物体的重心。如:均匀球体、均匀球壳的重心都在它们的球心上;矩形均匀薄木板的重心在两对角线的交点上。 393763502)对于质地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的物体,利用悬挂法可以找到重心,如薄板的重心: 先在A点把薄板悬挂起来,薄板静止时,薄板受到的重力与悬线的拉力在同一条竖直线上,所以薄板的重心一定在通过A点的竖直线AB上,然后在另一点D把薄板悬挂起来,同理知,薄板的重心一定在通过D点的竖直线CD上,AB和CD的交点O就是薄板的重心。 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除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内质量的分布有关。如载重汽车的重心会随着装货多少和装载位置而变化,起重机的重心随着提升物体的重量和高度而变化。汽车装完货后质量分布会上移,当然重心也会上移。 特别提醒: 1.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时,这两个力必在同一条直线上,所以悬挂法中可以判断重心即在AB上,又在CD上,故重心在AB和CD的交点处。 2.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质量均匀的圆环的重心位于圆环的圆心处。人的实际重心在小腹处,但当人弯腰或反身跳杆时,重心就离开人的身体了。 重力的大小: 重力的大小我们简称物重,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把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就等于物体所受的重力。根据生活经验我们知道,一个西瓜要比一个苹果重,一桶水要比一杯水重。那么,重力的大小到底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将同体积的铝块和铜块分别放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铜块的质量较大,用弹簧测力计测得的铜块受到的重力较大。而用天平测得质量相同的木块和铜块,木块的体积较大,用弹簧测力计测得两者受到的重力相同。因此,我们知道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体积无关。那么,重力和质量之间到底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根据大量的科学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物体受到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大约是9.8牛/千克。如果用G表示重力,m表示质量,g表示9.8牛/千克(g被称为重力系数),则上述结论可表示为G/m=g,即:G=mg。式中g表示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牛。在粗略计算中,g的值可以取10牛/千克。 跟在地球上一样,在其它星球上,物体也会由于星球对它的吸引而受到力的作用。如果把这些力也叫做重力的话,那么,物体在某星球受到的重力不仅跟物体的质量有关,还跟该星球的质量、半径等因素有关。由于不同星球的质量和半径各不相同,所以同一个物体在不同星球上受到的重力并不相等。下表为质量1千克的物质在不同星球上受到的重力: 特别提醒: 1.g的物理定义是质量为1kg的物体重9.8N,不能写成1千克=9.8N。 2.重力的大小与质量成正比,而不能说成是质量的大小与重力成正比。因为质量是物体内在属性,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不随物体的位置移动或者受力的改变而改变。而重力会因为引力的改变而改变,但始终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成正比。 3.重力的大小还跟物体所在的纬度和高度有关。物体所在极地受到的重力比在赤道要略大些,在山脚受到的重力比在山顶要略大些。 物体的重力(物重)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要注意区别重力和质量这两个物理量,不能把物体的重力(即物重)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即质量)等同。 区 别 物理量 质量 重力 概念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符号 m G 方向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既有大小,也有方向,且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大小变化 不随物体位置发生变化 随物体所在的位置(如高度、纬度)而发生变化 计算公式 m=ρv G=mg 单位 千克(吨、克、毫克) 牛顿(简称牛) 测量工具 天平、秤 弹簧测力计 联系 物体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计算公式G=mg 重力的示意图: 线段起始点应从重心画起; 线段方向总是竖直向下(与水平面垂直); 在线段末端标示的是重力的大小而非质量的大小。 基础巩固 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了物体就没有力 B.一个物体是受力物体的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 C.发生力的作用时,物体必须相互接触 D.马拉车前进,同时车也用力拉马 2.如图所示的运动情景中,最明显的反映出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是( ) 3.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 A.向前划船时,人用桨向后拨水 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 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 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 4.熟透的苹果从树上落下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地球对苹果有吸引力,而苹果不吸引地球 B.地球对苹果的吸引力大于苹果吸引地球的力 C.地球对苹果的吸引力等于苹果吸引地球的力 D.地球对苹果的吸引力小于苹果吸引地球的力 5.下列关于力的作用效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力只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力是保持物体静止的原因 D.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也能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6.下列现象中,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A.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落B.小朋友在荡秋千 C.关闭发动机后向前滑行的汽车D.正飞向球门的足球 7.如图所示,其中与其他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 8.用手通过一根绳子提起一重物时,会感到手受到一个向下的力的作用,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 A.重物 B.地球 C.绳子 D.绳子和重物 9.(衢州中考)乒乓球的直径加大后,国际乒联又改变了制作乒乓球的材料,目的是提高乒乓球比赛的观赏性。小柯认为乒乓球材料的改变,是为了减弱乒乓球的弹性。他用材料不同、其他条件相同的乒乓球设计了以下验证方案,其中最合理的是( ) A.用不同的力将乒乓球掷向地面,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B.把乒乓球沿不同方向抛向地面,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C.把乒乓球从不同高度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D.把乒乓球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比较落地后反弹的高度 1-5.CADCD 6-9.ADCD 10.下列物体中物重最接近1牛的是( ) A.一位中学生 B.一枚大头针 C.一袋方便面 D.一块砖 11.下列测量工具中,不属于测力计的是( ) A.弹簧测力计 B.握力计 C.磅秤 D.牵引测力计 12.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之前,如果弹簧的零刻度线没有校正,指针指在零刻度线的上方,则测得的力的大小的读数与真实值相比,将( ) A.偏大 B.不变 C.偏小 D.无法确定 13.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不一定产生弹力 B.弹力仅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 C.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 D.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 14.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使用时必须竖直放置,不能倾斜 B.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C.使用前轻轻拉几下挂钩,看是否被卡住 D.使用前必须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 15.两个人用弹簧拉力器比较臂力的大小,他们拉同一拉力器的三根弹簧,结果都能将手臂撑直,则( ) A.手臂粗的人手臂所用的力较大 B.手臂长的人手臂所用的力较大 C.两个人的手臂所用的力一样大 D.无法比较 16.在弹性限度内,一根原长10厘米的弹簧,受到2牛的拉力时,长度为13厘米;若受到4牛的拉力,则弹簧的长度是( ) A.14厘米 B.16厘米 C.23厘米 D.26厘米 17.(杭州中考)下列四幅图是描述某一轻质弹簧在弹性限度内,受水平拉力F作用下发生形变后静止时的情景,其中与事实相符的是( ) 3016885018.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实验时,将一物体挂在竖直悬挂的弹簧测力计的秤钩上,测出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为2.6牛。然后把弹簧测力计倒过来,又将同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的吊环上,秤钩固定,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 A.大于2.6牛 B.等于2.6牛 C.小于2.6牛 D.等于5.2牛 19.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伸弹簧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描述正确的是( ) 26041350A.手对弹簧的拉力 B.弹簧对手的拉力 C.墙对弹簧的拉力 D.以上说法都正确 10-14.CCCBA 15-19.BBDAB 20.要改变力的作用效果( ) A.必须同时改变力的三要素 B.必须同时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C.必须同时改变力的大小和作用点 D.至少要改变力的一个要素 21.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时,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茶杯的支持力的三要素中,相同的是( ) A.作用点 B.大小 C.方向 D.都相同 4229100022. (温州中考)如图所示为一种常用核桃夹,用大小相同的力垂直作用在B点比A点更易夹碎核桃,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 A.力的大小有关 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 D.受力面积有关 23.小明同学用力提一桶水时,他对水桶施加一个提力,同时水桶对小明的手也施加一个拉力,则这两个力的三要素( ) A.完全相同 B.大小、方向都相同,作用点不同 C.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都不同 D.作用点相同,大小、方向都不同 24.下课时,有同学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 A.与力的大小有关 B.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C.与力的方向有关 D.与受力面积有关 25.用50牛的力沿与水平面成60°角斜向右上方拉物体,使之在水平面上运动,下列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26.如图所示,物体甲、乙分别受到拉力F1、F2,由图可知正确的是( ) 26746200A.F1<F2 B.F1=F2 C.F1>F2 D.无法判断 27.游泳时手向后划水的力和水向前推手的力,在力的三要素上( ) A.大小、方向都相同,作用点不同 B.完全相同 C.大小相同,方向和作用点不同 D.作用点相同,大小和方向不同 20-24.DBCCB 25-27.BDC 经典例题 【例1】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存在力的作用 C.力只能是人对物体的作用 D.物体间只有直接接触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例2】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 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 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 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 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 【例3】下面力的现象中,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的是 。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是 。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是 。 用力拉弹簧,弹簧伸长,用力压弹簧,弹簧缩短。 用板手拧螺母,手握在把的末端比握在把的中间容易拧紧螺母。 (3) 用力拉弹簧,用的力越大,弹簧伸得越长 【例4】 两人各用 50 牛的力沿水平方向对拉同一个测力计的两端,测力计的示数是 ( ) A.50N B.100N C.200N D.0N 【例5】 弹簧秤的弹簧断了,拆去断掉的部分,把剩下的较长的部分弹簧装在原来的弹簧上,零刻度调整后, 用它测力,结果会 ( ) A.测量值仍和真实值相等B.测量值比实际值大 C.测量值比实际小D.无法判断 31648400【例 6】 用 200 牛的力沿斜面向上推木箱,木箱的重力为 400N,在下图中画出推力与重力的图示。 【例 7】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重力跟它所含物质的多少成正比 B.质量增大几倍,重力也增大几倍,因此物质质量和重力是一回事 C.1t 棉花和 1t 铁相比,铁块受到的重力较大 D.质量是 9.8kg 的物体,所受力是 1N 【例 8】10287000下列事例中,属于运用了重力方向的是( ) 巩固练习 A组 1.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约为( )。 A.0.1 N B. 1N C. 10 N D.500 N 2.下列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A.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 B.在盘山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C.腾空而起的火箭 D.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运动的小车 3.两只手同时用5N的力分别向两侧拉一个弹簧测力计的秤钩和秤环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 A. O B. 2.5 N C.5N D.10 N 4.下列四个力中,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 A.拉力使弹簧伸长 B.压力使矿泉水瓶变瘪 C. 手对弓的拉力 D.脚用力把足球踢出去 5.磁铁吸引大头针时,大头针对磁铁( )。 A. 没有力的作用,因为是大头针被磁铁吸引,而不是大头针吸引磁铁 B. 没有力的作用,因为大头针不能吸引别的物体 C.没有力的作用,因为大头针很轻 D.有力的作用,因为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6.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 B. 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上 C. 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 D.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7.①蛋碰石,蛋碎石完好;②锤砸砖,砖碎锤完好。这两个事例可以说明( )。 A.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但是相互作用的一对力的大小不同 B.从①可知蛋受力,但石头不受力;从②可知砖受力,锤不受力 C.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同,但同样大的力施于不同的物体,产生效果一般不同 D.无法判断 8.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向前进,使人前进的力是( )。 A. 人受到水对他向上的浮力 B.手和脚对水的作用力 C.水的阻力 D. 水对手和脚向前的动力 9.下列现象或事例中,不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的是( )。 A.墙内开花墙外香 B. 树枝在风中摇曳 C.向上抛出的石块落回地面 D.铅球在地面上越滚越慢 10.下列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B.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没有物体就不会有力的作用 D.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1.在空中匀速上升的氢气球,受到向上升的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分别是( )。 A. 氢气和空气 B.氢气和气球 C. 空气和气球 D.空气和氢气 1.B 2.D 3.C 4.D 5.D 6.A 7.C 8.D 9.A 10.A 11.C 1.下列因素中,不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是( )。 A. 力的方向 B.力的作用点 C.力的大小 D.力的单位 2.下列关于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力的图示主要画力的大小,力的示意图主要画力的方向 B.力的图示要把力的三要素完整地表示出来,力的示意图主要标明力的方向 C.力的图示主要标明力的方向,力的示意图一定安有标度 D. 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的要求一样,都要画力的标度 3.下图绘出了物体受到水平向右的大小为6 N的拉力的图示,其中正确的是( )。 4.如图所示的两个图中,力较大的是( )。 A. F1 B. F2 C.一样大 D.无法判断 5.如图所示三个力F1、F2、F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F1和F2是相同的两个力 B.F3和F2是相同的两个力 C. F1和F2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F3和F2的作用点相同,大小也相同 1.D 2.B 3.A 4,D 5.D 1.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物体的重力就是质量 B.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C.物体重力大小与形状有关 D.物体上抛时重力变小 2.重为1牛的物体可能是 ( ) A.一块砖 B.一头牛 C.一支钢笔 D.两个鸡蛋 3.图中表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 ) A.F1B. F2 C.F3 D.F4 4.下列事例巾,运用了重力方向的是 ( ) 5.关于g=9.8牛/千克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千克就是9.8牛 B.1牛等于9.8千克 C.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牛 D.质量为9.8千克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1牛 6.下列能正确反映“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质量的关系”是 ( ) 7.重力对人类十分重要,如果没有重力,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 ) A.茶杯里的水倒不进嘴里 B.飞扬的灰尘永远留在空中 C.人轻轻一跳就会离开地球 D.将桌子一角抬起,桌上的东两立即滑下 8. 2011年5月,法阔科学家发现行星“葛利斯581d”较适合地球生命居住,疆同一物体在“葛利斯581d”行星表面所受匿力大小是在地球表面的两倍。设想宇航员从地球携带标有“100克”字样的方便面、天平和弹簧测力计飞至行星“葛利斯081d”,测得方便面的示数是(g取10牛/千克)( ) A.天平示数为100克,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牛 B.天平永数为100克,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牛 C.天平示数为200克,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牛 D.天平示数为'200克,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牛 1.B 2.D3.D 4.A 5.C 6.B 7.D 8.B B组 15.两只鸡蛋相碰往往只碰破其中一只,下列有关碰撞时相互间力的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两只鸡蛋受力一样大 B.破的那只鸡蛋受力大 C.未破的那只鸡蛋受力大 D.两只鸡蛋受力大小无法比较 16.下列关于力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B.如果有力的作用,必须有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同时存在 C.人用力将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小车推动,说明人对车作用的力比车对人作用的力大 D.风可以将小树吹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17. 如图所示,在斯诺克台球比赛中,由于目标球被障碍球阻挡,有时运动员会用特殊的“扎杆”打法使白球高速旋转打出漂亮的“弧线球”,从而绕过障碍击中目标,则使白球在水平桌面上做曲线运动的施力物体是( ) 第17题图 A.球杆 B.地球 C.白球 D.桌面 如图为一个带有橡皮塞的玻璃瓶,瓶塞中间插有一根玻璃管,管与塞密封良好。把瓶子装满水,并在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把瓶子塞紧,不要漏气,用笔在管中液面处做一记号(可在管一侧贴上纸条)。用力捏瓶壁两侧,观察管中液面的位置。观察发现,玻璃管中的液面________了,这说明玻璃瓶发生了________。 第18题图 19.如图所示是三项体育活动,请你按示例将下表补充完整。 第19题图 运动项目 现象 科学知识 示例 排球 队员拦网 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1 滑雪 滑雪者向后用力,人向前运动 2 撑杆跳 撑杆发生弯曲 20.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把他们的观点归纳整理如下表。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________(只填序号)。 观点 正方 反方 1.两个物体相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用 2.两个物体接触,但不一定有力的作用 3.两个物体不接触,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4.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能有力的作用 5.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6.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 7.力的产生总涉及两个物体 8.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 9.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0.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14.弹簧测力计在端点附近断裂,小明把断裂的那一部分取下,将剩余部分弹簧重新安装好,并校准了零点,用这个测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为测量值M,弹簧没有断裂前测量相同的力的测量值为N,比较两次测量值的大小则( ) A.M比N大 B.M比N小 C.M等于ND.以上都有可能 15.有一只弹簧测力计由于某种原因使弹簧上半部分的一些弹簧圈损坏而不能复原,将已损坏的弹簧圈剪掉,余下的部分仍固定在上端,并使指针仍指在零刻度线上。若用这个弹簧测力计去称一个物体,指针指在3N的刻度线上,则这个物体所受的真实重力( ) A.大于3N B.小于3N C.等于3N D.由于弹簧被截短,无法做出判断 16. 如图所示,a、b、c三只弹簧秤上接连挂着三个重均为4牛的钩码,若弹簧秤自重不记,那么三只弹簧秤的读数分别是( ) 第16题图 A.12牛、8牛、4牛 B.12牛、0牛、4牛 C.4牛、4牛、4牛 D.12牛、0牛、0牛 17.如图所示是健身用的弹簧拉力器,共有五根并接在一起。 第17题图 (1)如果每根伸长1cm需要用1N的拉力,则将健身器拉长0.2m,需要________N的拉力。 (2)将弹簧拉力器拆下两根串接起来,用20N的力拉两端,串接弹簧伸长的长度为________m。 18.某同学在探究弹簧的特点时,得出了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弹簧的长度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18题图 (1)这根弹簧的原长是_______厘米。 (2)弹簧在受到6牛的拉力时,弹簧比原来伸长了________厘米,此时弹簧发生了弹性形变。 (3)分析图像及有关数据,你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此弹簧制作的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 19.(云南中考)小明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他猜想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决定进行实验。 第19题图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图甲中所示的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力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进行实验后小明记录数据如下表,表中数据明显错误的是第________次实验。 实验次数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拉力(钩码重力)F/牛 0 1 2 3 4 5 6 弹簧伸长量ΔL/厘米 0 0.4 0.8 1.7 1.6 2.0 2.4 (2)去除错误的一组数据,在图乙中作出弹簧伸长量ΔL与所受拉力F的关系曲线。 (3)由图像可验证小明的猜想是________(填“正确”或“错误”)的。 (4)小华认为实验中可以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他的做法是用弹簧测力计挂钩钩住弹簧下端向下拉来改变力的大小,力的数值由弹簧测力计读出,你认为用弹簧测力计好,还是用钩码更好一些?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图所示,将一片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如图所示的形变,如果力的大小F1=F3=F4>F2,那么,能够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的是( ) 第12题图 A.①和②B.①和③ C.①和④ D.②和④ 13.(杭州中考)小明和小忠想把一条弹性绳拉开,使弹性绳两端的拉环能分别套在相隔一段距离的两根柱子上,用来晒衣服。现有两种办法:一种是按图甲的方法做;另一种是按图乙的方法做。关于这两种做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13题图 A.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 B.图乙中每个人所用的力比图甲中每个人所用力要小 C.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相同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图甲中每个人所用的力与图乙中每个人所用力的大小 14.如图所示,电线对电灯的拉力为4牛,试作出该拉力的示意图。 第14题图 15.如图有一物块放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在一个大小为6牛、方向水平向右的推力作用下沿斜面向上运动。试作出这个推力的示意图。 第15题图 16.一个小孩用80牛的水平力推车,小车受到的阻力是20牛,请作出小车受到的这两个力的示意图。 第16题图 17.(天津中考)小晓在学习力的相关知识中,对“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提出了如下一些猜想: ①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②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③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④力的作用效果与物体间相互作用的面积有关。 上述猜想是否正确李晓进行了探究: (1)李晓选择猜想①进行探究。他选择不同器材做了两个实验如下: A拉弹簧:将弹簧的一端固定,用较小的力拉弹簧;用较大的力拉弹簧。 B扔石块:将石块用较小的力扔出,再用较大的力扔出。 实验完成后,李晓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李晓应该怎样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请你帮他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李晓通过探究猜想①、②、③,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我们把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叫做力的________。 (3)最后,李晓选择猜想④进行探究。请你写出探究猜想④的实验方法(自选器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如图)。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的受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 ) 第15题图 16.生活在北极圈内的北极熊受到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由于地球是球形的,在北极熊看来,南极洲的企鹅正头朝下脚朝上地生活着。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的方向并不总是竖直向下的 B.在南极洲,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上的 C.在赤道地区,重力的方向是水平的 D.在地球上,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7.如图所示,一个重为5牛的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作出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第17题图 18.物体只在重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这种运动在真空中才能发生,在有空气的空间,当空气阻力很小可以忽略时,物体的下落可以近似地看作自由落体运动。为了探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小霞与同学们作了如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快慢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物体自由落体运动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分别将三个金属球在20m高处由静止释放,并测得金属球的落地时间如下表: 实验序号 材料 质量/kg 下落时间/s 1 铁球 0.2 2.05 2 铁球 0.4 2.05 3 铅球 0.4 2.05 (1)他们选用金属球而不选用棉花球或纸团进行实验,这样做的目的是( ) A.便于实验操作 B.便于实验观察 C.相对于金属的重力,空气阻力较小,使运动更接近自由落体运动,实验更具科学性 (2)通过分析比较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表1是小华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 表1 测量对象 质量m/千克 重力G/牛 比值g/(牛/千克) 物体1 0.1 0.98 9.8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4 9.8 (1)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_______和________。 (2)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在通常情况下,我们将g值取为9.8牛/千克。但经过精确测量,发现在不同的地理纬度,g值存在着微小差异。表2列出了一些城市和地区的g值大小,根据表2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表2 地点 赤道 广州 武汉 上海 北京 纽约 莫斯科 北极 g值 大小 9.780 9.788 9.794 9.794 9.801 9.803 9.816 9.832 地理 纬度 0° 23°06′ 30°33′ 31°12′ 39°56′ 40°40′ 55°45′ 90° ①g值相同的城市是________,造成g值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国与许多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在这些往来的货物运输中,发货单上所标示的“货物重量”,实质上应该是货物的________。 ③实验后,小华还想进一步探究物体受到的重力大小与物体体积的关系,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简述实验步骤):。 15-16.AD 17. 18.(1)C (2)物体从同一高度下落,下落的快慢与质量、材料都无关 19.(1)天平 弹簧测力计 (2)物体的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 (3)①武汉和上海 纬度不同 ②质量 ③分别测出质量相同体积不同的两个物体,然后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这两个物体的重力,再进行比较 C组 9. 下图所示的运动情景中,最明显地反映出“力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是 A.撑杆被运动员撑弯?B.拦网改变排球运动方向? C.踢出的足球能继续飞行?D.蹬车在公路上急驰 10. 一瓶矿泉水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方向的力推矿泉水瓶的下部,矿泉水瓶沿桌面滑动,改用同样大小的水平力推矿泉水瓶的上部时,矿泉水瓶被推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 A.力的大小有关??????????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作用点有关?????????D.受力面积有关 11.小华用矿泉水瓶做验证实验(如图):他用水平力轻轻推动底部时,瓶子沿桌面平稳地移动;当用水平力轻推瓶盖时,瓶子翻了。他验证的是力的作用效果与 ( )? ?? 44240450A.力的作用点有关?????????B.力的方向有关 C.力的大小有关??????????D.与以上三者都有关 12. 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 ) A.人坐在软席沙发上 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沿竖直方向匀速下落 C.足球运动员用头把飞来的足球顶回去 D.用力压气球,气球被压扁 4633595013.如图所示的几种现象,能体现出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 A.?B.?C.?D. 14.“力”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你认为以下四个力中最小的是( ) A.托2只鸡蛋的力????B.拉开易拉罐的力 C.初中生的握力?D.大象举起树的力 15.下列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B.?C.?D. 16. ?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在坡上行驶,受到的重力是垂直坡面的 B.“9.8牛/千克”表示9.8牛顿等于1千克 C.某物体的质量一定,从地球运到太空受到的重力不变 D.“水往低处流”是由于受到重力作用的缘故 4195445017. 下列事例中,属于运用了重力方向的是( ) A.?B.?C.?D. 4090670018.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向空中,若不计空气阻力,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G表示重力,F表示脚对球的作用力)() A.?B.?C.?D. 4471035019.下面四个选项中表示在地球表面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 A.?B.?C.?D. 4195445020.下列各图是处在运动中的一个小球,能正确表示该球受到的重力的示意图是(? ? ) A.?B.?C.?D. 28.某同学做研究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关系的实验,下表是一次实验的相关数据。 钩码质量/kg????????? 0 0.1 0.2 0.3 0.4 0.5 0.6 70 弹簧受到拉力/N 0 1 2 3 4 5 6 7 弹簧长度/cm 10 12 14 16 18 20 20 20 则?该弹簧的原长是???????厘米。拉力与弹簧伸长(用?△L表示)的关系式为???????? ? ???。?如果把这根弹簧制作成弹簧秤,则其量程为???? ??N。若拉力为3.5N,则弹簧长度为???????厘米。 29.完成下述关于重力大小影响因素的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物体的重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建立假设】假设1:重力与物体的体积有关。 假设2:重力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实验验证】采用如下两个实验,对上述假设进行检验。 【方案一】检验假设①:测得质量相同的木块和铜块,木块的体积较大。然后测出两者受到的重力相同,说明重力跟物体的体积无关。 【方案二】 检验假设②:测得体积相同的铁块和铜块,铜块的质量较大。然后测出两者重力,铜块的重力较大。说明假设2成立,且质量越大,重力也越大。 ⑴实验前,甲同学认为手头只有刻度尺,无法完成实验。所以他到实验室借来两件测量仪器,它们分别是 ?? ? 。 ⑵乙同学认为应将方案一中的木块换成橡皮泥,操作将更简单,理由是 ?? ? 。 ⑶丙同学说:一桶水比一杯水重,一块石头比一粒沙子重。重力就是跟物体的体积有关呀!怎么从实验中却得到“重力跟物体的体积无关”的结论呢? 三位同学又利用铜块和铝块进行了一些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铜块(ρ铜= 8.9 克 /厘米3) 铁块(ρ铁= 7.8 克 /厘米3) 体积(厘米3) 1 2 3 1 2 3 重力(牛) 0.9 1.8 2.7 0.8 1.6 2.4 丙同学仔细观察了表格,拍了拍脑袋说:“哦,我明白了!”他明白了什么?答: ? 。 30.图甲表示小铁球受磁铁吸引的情况,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图乙是坐在船中的人用手推另一只船时,自己坐的船同时后退,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图丙是建筑工人在砌砖时常常利用悬挂重物的细线来检查所砌的墙壁是否竖直,所依据的科学知识是________。 31.赵明准备自己制作一个弹簧测力计,他找来弹簧、钩码、直尺、指针等器材。首先测出弹簧的长度L0=2.10cm,然后在弹簧下挂下不同的钩码,测出弹簧的长度L,算出比原长L0的伸长量△L(△L=L—L0)填在下表中: 拉力F/N 1 2 3 4 5 6 长度L/cm 2.5 2.9 3.3 3.7 4.1 4.5 伸长量△L/cm 0.4 0.8 1.2 1.6 2.0 2.4 (1)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拉力F和弹簧伸长量△L的关系为?????? ? ? ? ??。 (2)赵明继续实验,得到如下表所示的数据: 拉力F/N 7 8 9 10 11 12 长度L/cm 4.9 5.3 5.7 6.1 6.6 7.3 伸长量△L/cm 2.8 3.2 3.6 4.0 4.5 5.2 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拉力达到???? ?????N时,拉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就改变了。因此该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测量范围只能达到???? ?????N。 9.A????10.C????11.A????12.C????13.B????14.A????15.C????16.D????17.A????18.B????19.B????20.C???? 28. (1)竖直向下??地球 (2)50kg (3)在地球上的重力:G地=mg=50kg×9.8N/kg=490N; ? ? ? ?? ? ? ? ? 在月球上的重力:。 答:他在地球上的重力是490N,如果他登上月球,那么他在月球上的重力是81.7N。 29. ⑴天平、弹簧测力计 ? ? ? ? ⑵更容易改变体积,使两者质量相同 ⑶同种物质,重力与体积有关(成正比)、重力与密度和体积的乘积成正比等 30. 物体的运动状态(方向) ?相互的 ?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 31. (1)拉力F与弹簧伸长量△L成正比 (2)11 ?10(填0-10N也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