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浙教版科学七升八暑期“查漏补缺”讲义:第十二讲 阶段性复习-第3章 运动和力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浙教版科学七升八暑期“查漏补缺”讲义:第十二讲 阶段性复习-第3章 运动和力

资源简介

第十二讲 运动和力

知识梳理
知识点1:机械运动
参照物:以某一物体为标准来判断另一物体的运动状态,这个标准就是参照物。相对于这个标准,如果位置发生变化,则它是运动的,如果位置没有变化,则它是静止的。
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来观察同一个物体结论可能不同。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没有绝对的静止或运动,只有相对静止或运动)
机械运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速度:。定量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计算公式: false
速度单位:m/s、km/h,1 m/s=
知识点2:力的存在
力的概念:。
力产生的条件:①必须有的物体;②物体间必须有(不接触也能产生,
如吸铁石;相互接触的物体不一定产生力,如相互挨着的课桌)
力的作用效果:①(发生形变)②(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运动快慢/速度大小是否改变和物体的运动方向是否改变,但填写时都写运动状态改变)。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比如两车追尾,后车撞了前车,两车都损毁
力的单位:国际单位制:牛顿,简称牛,符号N表示。
常识: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一个苹果重2N
力的测量:测力计,常用测力计为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受拉力越大,弹簧伸长越长)
①测量前要使指针对准_零刻度线__,若有偏差,必须校零;②要明确弹簧测力计的测量_范围__和_分度值__,测量力时,被测力的大小应在测量范围之内;③在测量过程中,要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伸长方向跟所测力的方向在同一条_直线__上。
弹性:受力时会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原状的性质
弹力: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拉力越大,弹簧形变也越大。
力的三要素:。
知识点3:重力
重力:物体由于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一般说的物体重量、物重等都指重力)
地面和地面上的一切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
重力的方向:(不管物体在斜面还是在水平面上,不管作向上运动还是向各个方向运动或静止时,它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运用:重垂线
重力的作用点:重心(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
重心的确定:A、质量分布均匀且外形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几何中心。
B 、形状不规则或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质的重心,可用悬挂法和支撑法确定
注:①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如圆环的重心②重心位置不随物体放置方式及运动速度变化而变化
重力公式(重力和质量成正比):G=mg m=G/g g=G/m
①m表示物质的质量(单位:千克),G表示重力(单位:牛)
②g=9.8牛/千克,含义:(在地球表面或附近某处)每千克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 牛
③如果没有说明,则一般默认用g=9.8牛/千克计算。若有注明则用g=10牛/千克计算
重力大小的影响因素:①跟纬度有关,纬度越高,重力越大;②跟高度有关,高度越高,重力越小;③跟星球有关,月球上受到的重力约为地球的六分之一(到月球上的物体,质量不变,重力变小)
没有重力的情况:不能倒水,物体滞留空中,人一跳能离开地球,不能测重力,但能用弹簧测力计测拉力
质量与重力的比较
质量
重力
区别
概念
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
单位
千克(Kg)
牛(N)
性质
是物体本身的属性
地球施加给物体的力
测量工具
天平
弹簧测力计
方向
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有大小(G=mg),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变化
与位置无关
与位置有关
联系
①质量为1千克的物质,重为9.8牛 ②重量与质量的关系式是G=mg
知识点4: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在科学实验和科学推理的基础上)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任何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力和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惯性:任何物体都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知识点5: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力平衡: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如果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就互相平衡。
判断物体受到的力是否是平衡力的依据:看物体是否处于_静止__状态或_匀速直线运动__状态。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比较
共同点
平衡力
相互作用力
①大小相等 ②方向相反 ③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两个力作用在物体上
两个力分别作用在物体上
两个力不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两个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两个力的性质不一定相同
两个力的性质相同
两个力作用的效果是物体运动状态不变
两个力分别产生各自的效果
知识点6摩擦力
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叫摩擦力。不仅固体间会产生摩擦,液体和气体之间也会产生摩擦。
摩擦力的分类
①滑动摩擦:两个物体之间因相对滑动而产生的摩擦(大小与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的拉力相同且大小不会变化,小于作加速运动时的拉力,大于作减速运动时的拉力。光滑表面的滑动摩擦力为0)
②滚动摩擦:两个物体之间因相对滚动而产生的摩擦(滚动摩擦远小于滑动摩擦)
③静摩擦:两个具有相对运动趋势,但有相对静止的物体间的摩擦叫做静摩擦(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只要物体保持静止,其拉力多大,摩擦力就多大,随推力变化而变化)
注:①这里的拉力也可能是推力 ②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东西与桌面不具有相对运动趋势就不具有静摩擦
摩擦力的方向
由于摩擦力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若失去这个摩擦力,物体会向哪里运动就是运动趋势。相对静止的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就看它们的运动趋势),因此摩擦力的方向必定与物体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影响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仅仅与有关,与其他无关
与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当压力相同时)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动摩擦力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当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有益摩擦:鞋底花纹、防滑垫、拉弦、皮带轮运货
有害摩擦:滑梯、机器转轴、旱冰鞋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①增加表面的粗糙程度 ②增加压力 ③变滚动为滑动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①降低表面的粗糙程度(添加润滑剂)②减小压力 ③变滑动为滚动 ④使接触面彼此分离(气垫船、磁悬浮)
知识点7压强
压力的作用效果:由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决定的
压强:物体单位面积受到的压力
影响压强的因素:压力和受力面积
压强公式:false
注:判断液体压强时,也可用P=ρgh(ρ :液体密度,g:9.8牛/千克,h:液体深度)
P:表示压强,单位:帕斯卡(Pa) F:表示压力,单位:牛(N ) S:表示受力面积,单位:false(false)
压强的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符号:Pa 1 Pa=1N/m2
注:①压强的单位帕斯卡非常小,一张对折报纸对桌面压强约为1帕
②计算时:行走,算一只脚面积;站立,算两只脚面积;汽车,四个轮胎面积;坦克,两条履带面积
③计算时必须注意先化单位(压力为N,受力面积为false,压强为Pa),再带入计算
增大压强:(刀刃、钉鞋、啄木鸟的喙),增大压力
减小压强:(坦克履带、沙发、骆驼的脚趾),减小压力
液体的压强:液体对容器的底部和侧壁都会产生压强,液体内部也存在压强,且同一深度,液体在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产生压强的根本原因是液体受到重力的作用。
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深度:到液面的距离)
同一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不同的液体,在同一深度,密度大的压强大
压强计: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当压强计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受到压强时,
U形玻璃管左右两管内的液面就会出现高度差。压强越大,高度差越大。
基础巩固
考点一:机械运动
1.地球同步卫星定点在赤道上空某一位置,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步卫星定点于赤道上空,是以太阳作为参照物的
B.同步卫星定点于赤道上空,是以地面作为参照物的
C.如果在同步卫星上观看地球,则地球在转动
D.如果在同步卫星上观看太阳,则太阳是静止的
2.一著名运动员在百米赛跑中,起跑时速度是9米/秒,中途的速度是7米/秒,最后冲刺的速度是11米/秒,如果他的成绩是10秒,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7米/秒 B.9米/秒 C.10米/秒D.11米/秒
3.小灵和小王进行了100米的短跑比赛,小灵到达终点时小王才跑了90米。第二次比赛,小灵的起跑线比小王的起跑线移后10米,即小灵跑110米,小王跑100米,如果两人仍以原先的速度跑,则两人中先到终点的是( )
A.小灵 B.小王 C.同时到达 D.无法确定
4.甲、乙、丙三人各乘一架直升机时,甲看到地面的高楼和丙机都在匀速上升;乙看到甲机也在匀速上升;丙看到乙机在匀速下降;则甲、乙、丙所乘的三架直升机,相对地面的运动无法确定的是
A.甲飞机 B.乙飞机 C.丙飞机 D.都无法确定
5.某司机开车接近一学校门口时,为了安全踩刹车减速5秒,再轻踩油门继续向前行驶,汽车速度跟时间的关系如图(速度单位为米/秒,时间单位为秒),则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第10题图
A.在0到5秒之间,汽车的速度在不断减小
B.在第6秒这一刻,汽车是静止的
C.在 5到10秒这段时间汽车通过的路程是20米
D.在汽车踩刹车前这一刻汽车的速度是10米/秒
考点二:力的存在
1.火箭升空时,使火箭上升的力是( )
A.自身的动力 B.地面的支持力   C.空气的浮力  D.燃气的推力
2.下列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没有改变的是()
A.发动汽车使它从静止变为运动 B.汽车急刹车从运动变为静止
C.降落伞在空中匀速下落 D.石块在空中越落越快
3.如图所示,将木块放在压缩了的弹簧旁,释放弹簧,木块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离开弹簧后,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停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32169100A.木块所受摩擦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
B.弹簧对木块的弹力使木块由静止开始运动
C.木块所受摩擦力不会改变木块的运动状态
D.木块最终停止运动是由于失去弹簧的弹力作用
4.①蛋碰石,蛋碎石完好;②锤砸砖,砖碎锤完好。这两个事例,可以说明( )
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但是相互作用的一对力大小是不同的
B.从①可知施力物蛋同时也是受力物体,从②可知锤是施力物却不是受力物
C.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相同的,用同样大小的力施于不同的物体,产生的效果一般是不同的
51130200D.无法判断
5.某同学在实验时,将一物体挂在竖直悬挂的弹簧秤的秤钩上,测出物体对弹簧秤的拉力为2.6牛,然后把弹簧秤倒过来,又将同一物体挂在弹簧秤的吊环上,如图所示,当物体静止时,弹簧秤是的示数是( )
A.大于2.6牛 B.等于2.6 C.小于2.6牛 D.等于5.2牛
考点三:重力
1.起重机提起货物匀速上升过程中,关于货物和地球之间吸引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货物一定吸引地球 B.地球一定不吸引货物 C.货物可能吸引地球 D.不能确定
第6题
2.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0秒,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于由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在中国西北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如图是“天宫一号”在点火后加速上升的瞬间,则它在加速上升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点火后,火箭加速升空时只受到重力作用
B.点火后,火箭加速升空时只受向上推力的作用
C.点火后,火箭加速升空时受到重力和向上的推力作用
D.点火后,火箭加速升空时受到重力作用的方向竖直向上
3.在生活、生产中我们常遇到下面事例:打夯时夯锤被高高抛起又下落,砸在工作面上;打桩机打桩时重锤被高高拉起又下落,打在桩面上……
(1)请你再举一个类的事例:。
(2)这些事例涉及到的共同科学知识是:。
提出问题:重锤对地面打击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呢?
建立假设与猜测:猜想一:打击力的大小与可能与重锤的质量有关。
猜想二:打击力的大可能与__________有关。
设计实验方案:晓晓同学找来排球和足球模拟“打桩”来验证猜想一。
第3题图
a.用弹簧称分别称出排球和足球质量G1、G2。
b.在光滑平整的地板上放一张白纸,在白纸上叠放一张复写纸。将排球从纸的正上方一定高度静止下落,排球打在复写纸上,在白纸上留下打击的复写印迹。记为“印迹1”。
c.换用足球从落下,得到足球打击的“印迹2”。
d.比较“印迹1”与“印迹2”的大小得出结论。
反思:请你对晓晓同学的实验方案作出评价:。
考点四:惯性和惯性定律
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建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是通过理论推导出来的
B.它是通过实验直接得出的
C.它是可以通过实验来进行验证的
D.它是以实验事实为基础通过推理、想象而总结出来的
2.一个人在船舱中立定跳远,所有的力相同的情况下,正确的说法是 ( )
A.人在静止的船舱中跳得最远
B.人在匀速前进的船舱中,朝船行驶的方向跳,跳得最远
C.人在匀速前进的船舱中,朝船行驶的相反方向跳,跳得最远
D.以上三种情况,跳得距离都相等
3.某同学在沿直线行驶的火车车厢内向窗外水平抛出一个物体,抛出方向与火车前进方向垂直。下图中线段AB表示物体运动轨迹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火车前进方向
A
B
火车前进方向
A
B
火车前进方向
A
B
火车前进方向
A
B
第3题图
4.某兴趣小组用以下实验装置“探究从斜面上下滑的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让木块分别从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斜面下滑,最终静止在与斜面相接的水平木板或铺上棉布的板上。用刻度尺测量每次开始下滑时的高度h和在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离s,记录如下表:
(1)分析l、2、3次实验可得:木块在木板上滑行的水平距离s与在斜面上释放时的高度h的关系式为s=???????????????;
(2)比较l与4,2与5,3与6次实验可得:在斜面上释放的高度相同时,木块在水平板面上滑行的距离与???????????? 有关;
(3)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
考点五:二力平衡和摩擦力
1.人推木箱,箱不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人的推力小于木箱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B.
人的推力与木箱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C.
木箱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受到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
人的推力与木箱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2.如图所示是“竹筷提米”实验.玻璃杯和米被慢慢提起后,玻璃杯受到重力的平衡力是(  )
 
A.
米对竹筷产生的压力
B.
竹筷对米的摩擦力
 
C.
米对玻璃杯的摩擦力
D.
手对竹筷向上的提力
3.放在竖直的磁性黑板上的小铁片,虽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但它不会下来,其主要原因是 ( )
A.它受到磁性黑板的吸引力
B.它受到磁性黑板的静摩擦力
C.它对黑板有吸引力
D.它受到磁性黑板的滑动摩擦力
4.如图所示,将带钩的木块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小明水平拉动木块.在木块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40614600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
B.木块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减小
C.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桌面对木块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D.绳对木块的拉力和木块对绳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51098453003555.如图所示,物体A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竖直墙壁上,当水平力减小为F/2时,物体A恰好沿竖起墙壁匀速下滑。此时物体A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A、减小为原来的false B、和原来一样 C、增大为原来的2倍 D、无法判断
6.用6N的水平拉力,使小车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将拉力撤掉,小车在桌上做减速运动,此时小车受的摩擦力是 ( )
A.6N B.0 C.大于6N D.小于6N但大于0
7.如图所示,商场的电梯匀速向上运动,站在电梯上相对电梯静止的人受到的作用力有().
A.重力和支持力
B.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
C.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
D.重力、支持力和斜向上的摩擦力
42500553003558.图中的小朋友正在练习爬杆,这时他抓住杆子停了下来,让他的妈妈给拍了一个特写,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杆对小朋友的压力和他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
B. 杆对小朋友的摩擦力大于他的重力
C.杆对小朋友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且大小大于他的重力
D.杆对小朋友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它与重力的合力为零
9.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3s时,物体受到力的合力是1N B.t=6s时,将F撤掉,物体立刻静止
C.2s~4s内物体所受摩擦力逐渐增大 D.t=1s时,物体所受摩擦力为零
10.在光滑水平面上叠放着甲、乙两物体,如图所示,甲物体用细线拴在左边竖直墙上,现用力把乙物体从右端匀速拉出来,所用力F=15N,则甲、乙两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
A.f甲=f乙=15N,f甲向右,f乙向左


F
B.f甲=f乙=15N,f甲向左,f乙向右
C.f甲=f乙=15N,方向都向左
D.f甲=0,f乙=15N方向向左
考点六:压强
1. 有两个用同种材料制成的圆柱体A和B,A的高度是B的高度的3倍,将A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B竖直放在 A上,如图甲所示,这时A对地面的压强与B对A的压强之比为3∶1.若将A、B倒置后仍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乙所示,则 A对 B的压强与 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是 ( )
A. 1∶3 B. 1∶2 C. 4∶1 D. 1∶1
2.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均匀正方体甲、乙对地面的压力相等,若在两物体上部沿水平方向切去一定的厚度,使剩余部分的高度相等,则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力F甲′和F乙′、压强p甲′和p乙′的关系是(  )
A.F甲′>F乙′,p甲′>p乙′B.F甲′=F乙′,p甲′=p乙′
C.F甲′<F乙′,p甲′>p乙′D.F甲′=F乙′,p甲′>p乙′
false
3. 如图所示,A、B两高度相同的圆柱体静置于水平地面上,A对地面的压力小于B对地面的压力,现将A、B的上端各水平切去一小段后,它们余下部分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A被切去的高度△hA与B被切去的高度△hB的关系正确的是(  )
false
A.△hA一定等于△hBB.△hA一定大于△hB
C.△hA一定小于△hBD.以上三种均有可能
4. 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a、b两点液体压强相等,则两容器底部所受到的压强PA、PB的大小关系是( )
A.PA>PB B.PA<PB C.PA=PB D.都有可能
false
5. 如图所示的玻璃杯中装有重为5牛的水,杯子的底面积为20厘米2,杯内水面高度为20厘米。若玻璃杯受到的重力为1牛,求:

(1)水对杯底的压力。
(2)装有水的玻璃杯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考点一:机械运动
1-5 .B C A C B
考点二:力的存在
1-5.D C B C A
考点三:重力
B 2.C
3.(1)高空抛物砸坏汽车;水滴石穿等都可以
(2)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 重锤的高度 同一高度 排球和足球除质量不同外,材料也不同,有两个变量影响到实验结果,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
考点四:惯性和惯性定律
1-3.D D A
4.(1)5h? (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或接触面的材料)??? (3)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释放高度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其他合理解释均可得分)
考点五:二力平衡和摩擦力
1-5.B C B D B 6-10 A A D A A
考点六:压强
1-4. D A C B
5.(1)水对杯底的压强:p1=ρgh1=1.0×103kg/m3×9.8N/kg×0.2m=1960Pa
∴F1=p1S=1960Pa×0.002m2=3.92N
(2)p2=F2/S=G/S=(1+5)N/0.002m2=3000P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