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问题特殊化思想方法探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一般问题特殊化思想方法探究

资源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高考冲刺:一般问题特殊化思想方法探究
一、专题诠释
选取符合题意的特殊值、特殊向量、特殊数列、特殊方程、不等式或函数、特殊点和特殊图形,代入或者对比选项来确定答案。这种方法叫做一般问题特殊化法,或叫特值代验法,是一种使用频率很高的方法。
二、解题策略和解法精讲
(1)特殊值
1.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如果a.b.c成等差数列,求
的值?
解:取特殊值a=3, b=4, c=5 ,则cosA= cosC=0, 则
2.求值
解:分析:题目中“求值”二字提供了这样信息:答案为一定值,于是不妨令,得结果为 。
(2)特殊向量
3.(2011年东城一模4)已知平面上不重合的四点,,,满足,
且,那么实数的值为( B )
(A) (B) (C) (D)
注:提供三种方法给大家。
解法1:(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
故=3.
解法2:(特殊化思想方法)
画图以P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并令,,故。
然后求出的坐标(-3,0)及的坐标(-1,0)。
解法3:画三个向量,相互间的夹角为120度。
4.(2011年西城二模理)设为单位向量,的夹角为,则的最大值为 。
(答案: )
5.(2011年海淀期中文12)在矩形中, 且点分别是边的中点,则_________。
(答案: )
(3)特殊数列
6.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中,若,则( B )
A、12 B、10 C、8 D、
解:方法1(小题巧做):
取一个满足条件的特殊数列即可。
方法2(小题小做):
由 得出原式=
方法3(小题大做):
由条件有,
从而
所以原式=。
7.已知等差数列{an}的公差d≠0,且a1,a3,a9成等比数列,求的值?
解:可令an=n满足题设条件,于是=。
8.(2011年丰台一模4)设等差数列的公差≠0,.若是与的等比中项,则( C )
(A) 3或-1 (B) 3或1 (C) 3 (D) 1
解:提示:可以取d=1得出。
(4)特殊位置
9.过抛物线的焦点作一条直线交抛物线于,则为( )
(A)4 (B)-4 (C) (D)
解:特例法:当直线垂直于轴时,
(注意:先分别求出用推理的方法,既繁且容易出错)
10.椭圆+=1的焦点为F1、F2,点P为其上的动点,当∠F1PF2为钝角时,点P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 。
解:设P(x,y),则当∠F1PF2=90°时,点P的轨迹方程为x2+y2=5,由此可得点P的横坐标x=±,又当点P在x轴上时,∠F1PF2=0;点P在y轴上时,∠F1PF2为钝角,由此可得点P横坐标的取值范围是-(5)特殊点
11.(2011年西城一模7)已知曲线及两点和,其中.过,分别作轴的垂线,交曲线于,两点,直线与轴交于点,那么( A )
(A)成等差数列 (B)成等比数列
(C)成等差数列 (D)成等比数列
解:解法1(特殊化思想方法)
取,,求出、的坐标(1,1)、
则直线的方程为,令y=0,求得,故选A。
解法2:通过证两三角形相似得到的关系。
(6)特殊方程、不等式或函数
12.过抛物线的焦点F作一直线交抛物线交于P、Q两点,若线段PF、FQ的长分别为p、q,则 。
解:设k = 0,因抛物线焦点坐标为把直线方程代入抛物线方程得,∴,从而。
13.若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边的长(为斜边),则圆被直线
所截得的弦长为 。
(答案:)
方法一:取,确定一条唯一的直线方程后再具体计算。
方法二:直接计算。注意到:。
14.(2011年海淀一模12)已知平面区域,在区域内任取一点,则取到的点位于直线()下方的概率为___________。
(答案:)
解:取,易得到正确答案。
15.椭圆的两焦点坐标分别为和,且椭圆过点
(1)求椭圆方程;
(2)过点作不与轴垂直的直线交该椭圆于、两点,为椭圆的左顶点,试判断的大小是否为定值,并说明理由.
解:(1)(过程略)
(2)设直线的方程为:,
联立直线和曲线的方程可得:得
设,,。
则,

即可得.
温馨提醒:此题当m=0时,得:、。
所以,,。易知,
这样用特殊情况可以先求得最后的结论,做到心中有数,下面的证明就有了目标及解题方向。
16.(2011年海淀二模7)若椭圆:()和椭圆:()的焦点相同且.给出如下四个结论:①椭圆和椭圆一定没有公共点; ②; ③; ④.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B )
A.②③④ B. ①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②③
解:可以取。
17.(2011年朝阳一模7)如图,双曲线的中心在
坐标原点, 分别是双曲线虚轴的上、下
顶点,是双曲线的左顶点,为双曲线的左焦
点,直线与相交于点.若双曲线的离心率
为2,则的余弦值是( C )
(A) (B)
(C) (D)
解:提示 设。=。的值易求。
18. (2011年丰台二模7)已知直线l:(A,B不全为0),两点,,若,且,则( )
(A)直线l与直线P1P2不相交 (B)直线l与线段P2 P1的延长线相交
(C)直线l与线段P1 P2的延长线相交 (D)直线l与线段P1P2相交
解:分析 本题就是考查线性规划问题。关键是1)的含义:点在直线的同侧;2)的含义: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大小关系。
小题巧做:设直线l:,点。画图易知答案C。
19.如果函数f(x)=x2+bx+c对任意实数t都有f(2+t)=f(2-t),那么f(1),f(2),f(4)的大小关系是 。
解:由于f(2+t)=f(2-t),故知f(x)的对称轴是x=2。
可取特殊函数f(x)=(x-2)2,即可求得f(1)=1,f(2)=0,f(4)=4。∴f(2)=10
D
F
A
B
C
O
y
x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6 页 (共 6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