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历史与社会第七单元默写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七下历史与社会第七单元默写有答案

资源简介

七下历史与社会默写三十
?三、生活的故事
1.生活的变化包括
生活和
生活的变化。
2.传媒对精神追求的影响?
3..生活的变化一般从
的改变开始。
4.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变化的原因?
5.现在我们推崇的消费方式是



什么是代际差异?
6.
代际差异导致的代际隔阂就是“
”。
7.代际差异的表现?
8.学习历史的意义?
七下历史与社会默写三十
默写答案
1.生活的变化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变化。
2.传媒对精神追求的影响:传媒促进了精神追求:传媒的行程,传承着前人的知识和经验,汇集着同代人的求索与创新,还具有改变生活的力量。.例如传媒引领社会风气、影响社会舆论;又如传媒充实生活的内容,陶治我们的性情。
3..生活的变化一般从物质条件的改变开始。
4.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的变化的原因: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和消费方式也在变化之中。
5.现在我们推崇的消费方式是绿色、健康、理性。
6.代际差异:就是由于社会生活经验的不同,不同时代的人在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兴趣爱好、行为习惯等方面存在着的明显的差异。
6.
代际差异导致的代际隔阂就是“代沟”。
7.代际差异的表现:①代际差异印证着社会生活的变迁,始终伴随着我们的人生旅程。②生活总在不停地变化,代际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但也有一脉相通的继承和坚守。
8.学习历史的意义:
(1)历史就是关于社会如何变化,为何变化的学问。历史告诉我们怎样选择、怎样做事、怎样为人。历史的教训值得汲取,它凝聚着先驱们付出的辛勤和牺牲;历史的经验值得珍惜,它是我们励精图治的智慧和力量之源。
(2)历史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沟通了过去、现在和未来。追寻悠久漫长的文明历程,洞察社会变迁的内在奥秘,审视千年的坎坷与辉煌,感受百年的悲怆与欢歌,了解不同时代人们的思想情感,由此我们更清楚地知道我们正在做什么,以及们应该做什么。七下历史与社会默写三十一
1.如何了解区域的变化:
①内容:



②依据的资料:第一手资料是指
。.第二手资料是
。第
手资料更可靠。
如何看待区域的变化?
什么是事实?什么是观点?
说明区域的变化一般包括哪些内容?各有什么要求?
5.如何看待区域的变化?
七下历史与社会默写三十一
默写答案
1.如何了解区域的变化:
①内容:人口的迁移、环境的变迁、交通的发展等
②依据的资料:第一手资料是指来自自己实践、经历或直接观察所获得的资料。.第二手资料是指从当事人或目击者那里转述得来的资料。第一手资料比第二手资料更可靠。
2.如何看待区域的变化:不同的区域,其变化有快有慢,有好也有坏;同一个区域的变化,在不同的人眼里,也会产生不同的看法。
3.事实与观点:事实是事物的真实情况,观点是人们对事物的看法。
4.说明区域的变化一般包括:一是取标题,标题要能鲜明地体现区域变化的特色;二是说明资料的来源;三是选取区域变化的实例,进行事实描述;四是对区域的变化进行评价,亮出自己的观点。
5.如何看待区域的变化?
不同的区域,其变化有快有慢,有好也有坏,即使是同一区域的变化在不同的人眼中,也会产生不同的看法。七下历史与社会默写二十七
1.规则变化的原因并说明:
2.规则的意义和价值:?
3.例举从无到有的规则三例?
4.例举从有到无的规则三例?
5.例举不断修改的规则三例?
七下历史与社会默写二十七
默写答案
1.规则变化的原因并说明:
规则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
①随着人类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一些新规则不断出现,以适应新领域中的新事物和新变化;(②无数新的规则依照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产生,也有无数旧的规则和制度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而被废除;③规则不是无缘无故出现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2.规则的意义和价值:任何规则的出现,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任何规则的废立与沿革,都是历史进程的折射。从这个意义上讲,规则的存在,源自于生活的需要;规则的演变,见证了生活的历史。
3.例举从无到有的规则三例?
从无到有的规则,如太空交通规则,动物福利法,宠物法,动物遗弃法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等)
4.例举从有到无的规则三例?
从有到无的规则,如2006年农业税条例废除。2018年6月20日,施行21年的“收容法”被废止.1906年中国科举制度被废除
5.例举不断修改的规则三例?
不断修改的规则:如新交通规则中对酒驾、毒驾的处罚加大。2010年全国铁路儿童票身高限制从1.1-1.4米调整至1.2-1.5米,即随同成年人旅行的身高1.2-1.5米的儿童,享受半价客票优惠.新修改的《行政诉讼法》原告的起诉期限,由现行的行政诉讼法当中的三个月延长到了六个月七下历史与社会默写二十九
大众传媒的含义和标志?
新兴的大众传媒——互联网利与弊?
3.大众传媒的作用(影响)?
4.传媒与生活的关系?
书籍的优势与不足
广播的优势与不足
电视的优势与不足
大众传媒的功能?
9.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的影响?
10.手机的功能?
七下历史与社会默写二十九
默写答案
1.大众传媒的含义和标志:即面向大众传递信息,如书籍、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和互联网等。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以印刷媒体的推广为标志。
2.新兴的大众传媒——互联网利与弊:优势:它兼收并蓄各种已有的大众传媒,人们从中能获取书籍、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信息。同时,互联网又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具有虚拟的人际交往平台和信息传播平台,在互联网上普通人通过一篇博客或微博,就能让自己的观点迅速传遍全球。内容形式多样,及时快速,可以滚动报道,及时更新,与受众之间能够充分实现互动,
不足:互联网对相关设备要求比较高,它的普及受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比较明显。信息的可靠性准确性相对较低。
3.大众传媒的作用(影响):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它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所以有人说,我们的生活正步入信息时代。
4.传媒与生活的关系?传媒演变见证了历史:传媒,承载着文化传播的使命,更记载着生活时空的变迁。它记录着生活的内容,也记录着生活的变化。传媒因生活的改变而发展,生活因传媒的发展而改变。
5.书籍的优势与不足
书籍和报刊:优势:容易保存,可以反复阅读;给读者很强的阅读自由度;对于事件的报道可以尽量深入,让读者有全面的了解,还可以阐发一些理性的思考
不足:时性差:形象表达功能欠住,信息量有限:感染力相对较弱
广播的优势与不足
广播:接受方便及时,传播信息量大,可以使听众方便、及时、快速得到信息;广播通俗易懂,不易受文化程度的限制:接收设备简单易得
不足:信息的呈现模式单一,只有声音,而且转瞬即逝,不易保存,单向传播,听众参与性差,不如报刊、互联网那样选择性强,也不如电视那样声画并茂
7.电视的优势与不足
电视:优势:视听兼备,表现形式多样,力
度快,影响范国广,时效性强
不足:转瞬即逝,不易保存,不易记忆,查阅困难,观众的选择性差
8.大众传媒的功能?
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监督、舆论导向、充实社会生活
9.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的影响?
实现了报业和出版业的跨越式的发展,使中国印刷业彻底告别“铅与火”的年代,用“光与电”续写辉煌。
10.手机的功能:接打电话、收发短信、随时随地上网发布和获取信息七下历史与社会默写二十八
1.传播的含义?
2.生活中的文化传播有哪些?
3.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有哪些?
4.传媒的概念?
5.传媒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
6.传媒对文化传播的影响?
7.写出“烽火狼烟”描述了我国古代哪个传媒,并说说这些传媒在使用过程中的利弊?
8.写出“晨钟暮鼓”描述了我国古代哪个传媒,并说说这些传媒在使用过程中的利弊?
9.写出“驿寄梅花”描述了我国古代哪个传媒,并说说这些传媒在使用过程中的利弊?
10.写出“鸿雁传书”描述了我国古代哪个传媒,并说说这些传媒在使用过程中的利弊?
七下历史与社会默写二十八
默写答案
1.传播的含义:传播是通过说话、写作或者形象等传递、分享或交换信息的行为。
2.
生活中的文化传播①小到亲朋好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②所有的交往都可以看成是文化传播的过程。只要有交往,人们总在不自觉地参与文化传播活动。文化传播,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3.文化传播的基本途径,如:商贸活动、人类的迁徙、学校教育等。
4.传媒的概念:文化传播需要一定的手段或载体作为媒介,这就是传媒。
5.传媒的发展: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阶段。
6.传媒对文化传播的影响:传媒不断改进、丰富的行程,就是文化传播日益广泛、深入的行程。
7.写出“烽火狼烟”描述了我国古代哪个传媒,并说说这些传媒在使用过程中的利弊.
狼烟,主要用于军事活动,使用方便,但传播速度较慢,不易发觉,内容单一,缺乏形象感
8.写出“晨钟暮鼓”描述了我国古代哪个传媒,并说说这些传媒在使用过程中的利弊.
钟鼓,主要用于时间提示,传播速度快,但传播内容简单,转瞬即逝,缺少形象感,不便于保存;
9.写出“驿寄梅花”描述了我国古代哪个传媒,并说说这些传媒在使用过程中的利弊.
梅花,主要用于个人之间,使用简便,但传播速度慢,信息不清晰,使用范围小;
10.写出“鸿雁传书”描述了我国古代哪个传媒,并说说这些传媒在使用过程中的利弊.
雁,主要用在相对较远的距离之间,传播范围受限制小,但使用不方便,传播信息量小七下历史与社会默写二十六
1.规则的含义?
2.规则的重要性:(“为什么我们要遵守规则?”或“我们的生活必须尊重规则、遵循规则的理由”)
3.规则的内容分类:
4.规则的存在形式并分别例举三例?
交通规则、体育竞赛规则、法律,这些规则的共同点?
6.我们应该怎样维护规则?
7.简述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8.列举三个校规说出其制定的原因和依据
校规
制定原因或依据
课堂规则
教室规则
考场纪律
考勤请假制度
自行车管理规定
9.列举一个制定规则的规则?
人们生活的基本内容?
七下历史与社会默写二十六
默写答案
1.规则的含义:规则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准则。
2.规则的重要性:(“为什么我们要遵守规则?”或“我们的生活必须尊重规则、遵循规则的理由”)
①“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生活中的规则无处不在。就像地球上的经纬线纵横交错,社会的经纬是由众多的规则共同编织而成的。
②它标明生活的规范,建立生活的质量,提高生活的质量;它存在于生活的时时处处,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
③规则因生活的需要而出现,应生活的内容而存在。
3.规则的内容分类:
①禁止性规则----规定不许做什么
②非禁止性规则(许可性规则)----规定可以做什么
4.规则的存在形式:
有以文字形式存在的,如校规、法律、村规民约等;
也有以约定俗成的方式流传下来的,如民俗风情,清明祭祖,大年三十吃饺子,正月十五吃汤圆。
5.交通规则、体育竞赛规则、法律,这些规则的共同点是:都是人为制定的,都具有强制性,都是为了维护相应活动的的秩序,都需要相关人员遵守,需要有人监督,违规要受到惩罚。
6.我们应该怎样维护规则?
一方面要从自己做起,自觉遵守规则;另一方面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基础上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
7.简述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自由和规则密不可分。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赛马场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
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运行,违反规则扰乱秩序的行为应当受到相应的处罚。
8.列举三个校规说出其制定的原因和依据
校规
制定原因或依据
课堂规则
保持上课的课堂秩序
教室规则
保持教室环境干净、整洁、安静
考场纪律
维护考场秩序,保证考试结果的公平、公正、可信
考勤请假制度
保证学生出勤率和学习效果
自行车管理规定
避免丢失,维护秩序
列举一个制定规则的规则?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任何法律的制定,只要违反宪法就会被视为无效。
10.人们生活的基本内容:认识规则、制定规则、遵守规则(见引言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