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下历史与社会默写三十七1.探究历史变化的尺子:与2.朝代:建立的帝王世代相传的整个统治时代,如汉朝、唐朝3.时代:通常我们还把一个较长的时段称为。时代的划分可以是多样的,人们以某一方面的重要特征为划分的标准。如青铜时代、战国时代、工业时代、近代等4.有时我们以为一个单位来计算时间,每一百年称为一个。我们有时也以10年为一个单位,每十年为一个“”。如1940-1949叫世纪年代、公元前221年叫公元前世纪20年代。4.纪年方法有哪些?分别举例说明?6、历史资料划分标准类型具体表现形式地位、作用和举例按照资料的表现形式可分为文献资料(人人都可以撰写历史,但要注意历史的科学性和真实性)(刻在乌龟壳、兽骨上的文字)中国相当古老的文字记载(战国、秦朝、汉朝和三国时期竹木简上的文字)纸发明之前的文字记载(如:《史记》)了解历史的最重要文献。档案、日记、报刊、图片等其他文件和音像资料例:档案局的档案资料、《雷锋日记》、当地的、历史上的报纸等。实物资料过去的人们遗留下来的各种遗存(遗址、墓葬、出土文物)口述资料指人们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来的资料如神话、传说、故事、回忆录、采访记录等。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第一手资料原始资料(自己实践经历或直接观察所得的资料,或是文字、实物和口述资料中比较直接的证据。)如:原始文件、档案、信函、日记、回忆录、照片、文物古迹和其他实物等。第二手资料后人的说法一般来说,第一手资料比第二手资料更可靠。后人写的历史著作等7.我们可借助的资料大致可以分为资料、资料和资料。8.文献资料包括、、日记、报刊、图片等其他文字和资料。9.实物资料主要是指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遗存,如遗址、墓葬、出土文物等。10.口述资料是指人们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来的资料,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回忆录、采访记等。11.长城是的象征。孟姜女哭长城时长城的象征,抗日战争时长城是的象征。“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是的象征,关于长城的不同说法启示我们在看待历史事物时,要七下历史与社会默写三十七默写答案1.探究历史变化的尺子:时间与纪年2.朝代:建立国号的帝王世代相传的整个统治时代,如汉朝、唐朝3.时代:通常我们还把一个较长的时段称为时代。时代的划分可以是多样的,人们以某一方面的重要特征为划分的标准。如青铜时代、战国时代、工业时代、近代等4.有时我们以百年为一个单位来计算时间,每一百年称为一个世纪。我们有时也以10年为一个单位,每十年为一个“年代”。如1940-1949叫20世纪40年代、公元前221年叫公元前3世纪20年代。4.纪年方法(1)帝王纪年法:西汉武帝前,历代帝王都是以自己在位的时间计算年代。如周赧王59年(2)年号纪年法:汉武帝首创以年号纪年,定公元前140年年号为“建元”,这一年就是“建元元年”。此后中国古代文献就采用以皇帝年号纪年的方法。(3)干支纪年法:用我国古代十天干和十二地支按顺序搭配组合的纪年法。如甲午战争、辛亥革命。六十年一轮回为一甲子,循环不止!(4)公元纪年法:把基督教传说中耶稣诞生的那一年,定为公元元年,即公元1年。(5)民国纪年:中华民国的纪年方式,记作“民国年”,以公元1912年为元年。民国纪年换算成公元纪年的方法:如民国11年:1912+11-1=公元1922年公元纪年换算成民国纪年的方法:公元1949年:1949-1912+1=民国38年(6)世纪纪年法:通常我们还把一个较长的时段称为“时代”。每100年称为一个“世纪”。每10年为一个“年代”。如1940-1949叫20世纪40年代(20世纪中期)、公元前221年叫公元前3世纪20年代(公元前3世纪晚期)。公元221年叫公元3世纪20年代(公元3世纪早期)。5.计算时间和时间长度的方法:计算时间的长度: 公元前X年-公元前Y年=共有N年 公元 X年-公元 Y年=共有N年跨公元前、公元后的计算方法:公元前X年+公元Y年-1年=共有N年6、历史资料划分标准类型具体表现形式地位、作用和举例按照资料的表现形式可分为文献资料(人人都可以撰写历史,但要注意历史的科学性和真实性)甲骨文(刻在乌龟壳、兽骨上的文字)中国相当古老的文字记载竹木简(战国、秦朝、汉朝和三国时期竹木简上的文字)纸发明之前的文字记载史书(如:《史记》)了解历史的最重要文献。档案、日记、报刊、图片等其他文件和音像资料例:档案局的档案资料、《雷锋日记》、当地的、历史上的报纸等。实物资料过去的人们遗留下来的各种遗存(遗址、墓葬、出土文物)文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字产生之前的历史;还能帮助我们破译古老的文字,再现历史;可以纠正某些文献记载的错误。口述资料指人们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来的资料如神话、传说、故事、回忆录、采访记录等。是对历史文献的一种补充。有了它们,人们就能够更全面了解历史!例:中国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第一手资料原始资料(自己实践经历或直接观察所得的资料,或是文字、实物和口述资料中比较直接的证据。)如:原始文件、档案、信函、日记、回忆录、照片、文物古迹和其他实物等。第二手资料后人的说法一般来说,第一手资料比第二手资料更可靠。后人写的历史著作等7.我们可借助的资料大致可以分为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和口述资料。8.文献资料包括史书、档案、日记、报刊、图片等其他文字和音像资料。9.实物资料主要是指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遗存,如遗址、墓葬、出土文物等。10.口述资料是指人们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来的资料,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回忆录、采访记等。11.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孟姜女哭长城时长城成不压迫百姓的象征,抗日战争时长城是中华民族抵御外来侵略的象征。“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是困难的象征,关于长城的不同说法启示我们在看待历史事物时,要全面地,一分为二地看待!七下历史与社会默写三十三7.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的时间、原因、主要分布区域、意义?新石器时代出现原因?新石器时代含义?10.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相比,新在哪里?磨制石器的特点?新石器时代的生产和生活特征是什么?13.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聚落出现在距今9000年前西亚地区。14。距今9000年前后,中国和的中下游以及流域也开始出现农业聚落。15.比较河姆渡遗址与半坡遗址的异同(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活的异同)? 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启示区域生活地点生活时间自然环境建筑样式种植的农作物驯养的动物制作的陶器工具相同点16.?农业的产生、家畜的驯养、陶器的发明、与定居的实现有什么关系??17.?与到处漂泊相比,定居有什么好处??18.半坡居民的房屋有什么特点?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19.?河姆渡居民的房屋有什么特点?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七下历史与社会默写三十三默写答案7.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的时间、原因、主要分布区域、意义?时间大约一万年前产生原因;大约一万年前,全球气候变得温暖起来。由于环境的变化和人口的增加,仅靠采集、狩猎难以满足人类对食物的需求。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中国、印度、西亚、中美洲和欧洲意义:(1)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与发展,标志着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的生产者这是食物生产的革命,是人类发展历史上的一次巨大飞跃。(2)使生产工具有了显著的改进,出现了磨制石器,人类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3)推动了原始社会家庭手工业的发展,例如制陶、纺织等以妇女为主的手工业。(4)促使农业村落出现,人类逐步实现了定居生活。8.新石器时代出现原因:伴随着农耕畜牧的出现,生产工具有了显著的改进9.新石器时代含义以磨制石器为主要生产工具的时代,被称为新石器时代10.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相比,新在哪里?生产方面:生产工具新,主要使用磨制石器;生活方面:生活用具新,使用陶器。生活方式新:过着定居生活新石器时代主要“新”在使用磨制石器11.磨制石器的特点:平整光滑,刃部锋利。反复研磨刃部,还可以多次使用12.新石器时代的生产和生活:使用磨制石器和陶器,出现了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人们主要依靠人工种植的粮食和饲养的家畜为生,出现了定居的聚落。13.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聚落出现在距今9000年前西亚地区约旦河谷。14。距今9000年前后,长江和黄河的中下游以及辽河流域也开始出现农业聚落。15.比较河姆渡遗址与半坡遗址的异同(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活的异同)? 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启示区域长江流域黄河流域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有着重大的影响,我们力求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生活地点浙江余姚河姆渡陕西西安半坡村生活时间距今约7000年距今约6000-5000年自然环境气候比较湿润多雨,水网密布气候比较干燥少雨,河流较少建筑样式干栏式房屋半地穴式房屋种植的农作物水稻粟(小米)和小麦驯养的动物牛、猪猪,狗制作的陶器黑陶彩陶工具已使用磨制石器,能够生产黑陶,用耒耜耕地普遍使用磨制石器,能制造彩陶,用骨制的箭头、鱼叉和鱼钩打猎捕鱼,会纺线、织布、制衣相同点河姆渡居民与半坡居民都生活在新石器时代,使用磨制石器,会制作陶器、建筑房屋,饲养动物,建立了农业村落,过着定居的生活,从事原始农业和畜牧业。16.?农业的产生、家畜的驯养、陶器的发明、与定居的实现有什么关系??原始农业、畜牧业的产生,磨制石器、陶器的出现,使人类逐渐开始了定居生活,形成了农业村落。定居生活促进了原始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提高也促进了人们精神生活的改善,对于人类文明的起源和传承,具有重要的意义。17.?与到处漂泊相比,定居有什么好处??定居生活促进了原始农业、畜牧业的发展,食物来源有了保障,人们的生活更加稳定,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促进了人们精神生活的改善,对于人类文明的起源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18.半坡居民的房屋有什么特点?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半地穴式房屋。处于黄河流域,气候冬冷夏热、干旱少雨,半地穴式的房屋冬暖夏凉。19.?河姆渡居民的房屋有什么特点?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干栏式木结构建筑。处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多雨,这种房屋利于通风、防潮。七下历史与社会默写三十二什么叫史前时代?人类在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有哪些?古人类遗址的作用?3.什么是旧石器时代?4..如果以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为人类诞生的标志,人类已有年的的历史了。5.火的作用?6.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比较表(都生活在旧石器时代)北京人山顶洞人距今时间发现地点体貌特征食物来源使用工具用火情况生活群体七下历史与社会默写三十二默写答案什么叫史前时代?人类在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有哪些?人类在没有文字记载的岁月,曾经大概生活了逾二三百万年,这一时期被称为史前时代。人工取火的成功、农耕、畜牧的发明,定居生活的实现是人类在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2.古人类遗址的作用:不仅为人类进化说提供了证据,同时也展现了远古人类生活的区域与生活状态。3.旧石器时代:远古时期,人类使用打制石器的时代。4..如果以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为人类诞生的标志,人类已有二三百万年的的历史了。5.火的作用:有了火,人类受寒冷气候和地域的影响大大降低,活动范围逐步扩大。人类可以用火烧烤食物、照明取暖、驱赶野兽。火的使用,促进了人类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大提高了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6.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比较表(都生活在旧石器时代)北京人山顶洞人距今时间约70万年至20万年约3万年发现地点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洞穴体貌特征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和现代人基本一样食物来源采集植物的果实、块根和猎取动物使用工具打制石器,把树枝砍成木棒打制石器,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用火情况掌握了控制和管理天然火的技术人工取火生活群体群居生活氏族七下历史与社会默写三十五4.炎帝、黄帝被尊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的原因:5.什么是禅让制?经历了哪些传说人物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这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时代的大体结束,中华文明正式开始。7.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有哪些?写出8个8.考古发掘和古代传说对我们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意义?七下历史与社会默写三十五默写答案4.炎帝、黄帝被尊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的原因:(1)炎帝发明耒耜,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号称神农氏,还发明陶器,开辟集市;黄帝建造宫殿,发明车船,制作衣裳,教人打井,号称轩辕氏。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这些创造从物质和精神方面改善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2)在距今约四、五千年,炎帝、黄帝部落联合起来,打败了东方强大的蚩尤部落,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华夏族的主体。炎帝、黄帝被尊为华夏族的人文初祖。?5.什么是禅让制?经历了哪些传说人物部落联盟推选贤能的人担任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经历了尧——舜——禹6.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这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的新石器时代的大体结束,中华文明正式开始。7.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有哪些?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8.考古发掘和古代传说对我们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意义:相互印证,都是很重要的历史资料,可以从不同侧面揭示历史事实,帮助我们了解没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发展与沿革七下历史与社会默写三十六1.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表格)文明发祥地地理位置出现文明时间遗址遗迹文字文明标志文明表现两河流域距今5500年A、原始农业出现后,开始有农业聚落,并逐渐发展成早期城市乌尔城乌鲁克。B、社会上慢慢形成靠农夫养活的阶层(手工业者、商人、祭司、书吏),国家政权、有组织的宗教、新的社会秩序初入端倪。C、苏美尔人创造了文字—从图画文字演变为楔形文字D国家:古巴比伦尼罗河流域A、农耕文明B、象形文字C、国家的出现和统一(距今5500年前后出现了国家,5000年前后国家古埃及统一。)D城市:孟斐斯印度河恒河流域距今4500年出现城市国家A、修筑拦河堤坝、引水灌溉农田,培植出棉花B、出现了城市,摩亨佐·达罗哈拉帕,黄河长江流域A、大约4000年前(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B、甲骨文2、四大文明大致位于哪个温度带上?从地理环境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说明原因(为什么早期人类文明都发源于大河流域?)3、比较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甲骨文古老文字各自特点(不同点还有数量多少、音形义等)共同点发源地形成时间发明者构造特点书写材料都是从图画文字逐步发展而来,把繁复不易刻画的图形简化为一些符号性质的象形文字,使它能记录语言,具有相对固定的形、音、义;都是不同区域的人们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都是现代文字的起源。尼罗河流域5000年前“画成其物”石头、纸草两河流域5000年前笔画像楔子泥版黄河流域(殷墟)商朝“刻成其物”龟甲、兽骨2.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合称文明(1)克里特岛是爱琴海中一个大岛,也是今天希腊的第一大岛。远古时期,这里以种植、、为主,还盛产鱼、水果和橄榄油,是地中海周边地区的贸易中转站。(2)距今4000年前后,文明的曙光就投射到上,如著名的米诺斯王宫。(3)在克里特文明之后,爱琴海地区又出现了文明,它们合称为爱琴文明,历时约800年,它是古代文明的开端。3.中美洲文明(位置和范围:中美洲是指从南部到以北的美洲中部地区,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文明玛雅文明在3000多年前,这里的农业聚落发展成为中美洲地区最早的文明距今1100年前,玛雅文明在、、、等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七下历史与社会默写三十六默写答案1.大河流域的文明发祥地(表格)文明发祥地地理位置出现文明时间遗址遗迹文字文明标志文明表现两河流域西亚5000前后乌鲁克楔形文字阶级分化、国家出现、文字发明距今5500年A、原始农业出现后,开始有农业聚落,并逐渐发展成早期城市乌尔城乌鲁克。B、社会上慢慢形成靠农夫养活的阶层(手工业者、商人、祭司、书吏),国家政权、有组织的宗教、新的社会秩序初入端倪。C、苏美尔人创造了文字—从图画文字演变为楔形文字D国家:古巴比伦尼罗河流域东非5500前后孟菲斯象形文字A、农耕文明B、象形文字C、国家的出现和统一(距今5500年前后出现了国家,5000年前后国家古埃及统一。)D城市:孟斐斯印度河恒河流域南亚4500前后摩亨.佐达罗---------距今4500年出现城市国家A、修筑拦河堤坝、引水灌溉农田,培植出棉花B、出现了城市,摩亨佐·达罗哈拉帕,黄河长江流域东亚5000年前良渚甲骨文A、大约4000年前(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B、甲骨文2、四大文明大致位于哪个温度带上?从地理环境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点?说明原因(为什么早期人类文明都发源于大河流域?)温带。这些文明都属于农业文明,都位于大河流域,大江大河灌溉水源充足,水利资源丰富;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多雨,利于农作物培植和生长,适宜人类居住和生存,能够满足人们生存的基本需要。由此可见,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3、比较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甲骨文古老文字各自特点(不同点还有数量多少、音形义等)共同点发源地形成时间发明者构造特点书写材料都是从图画文字逐步发展而来,把繁复不易刻画的图形简化为一些符号性质的象形文字,使它能记录语言,具有相对固定的形、音、义;都是不同区域的人们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都是现代文字的起源。象形文字尼罗河流域5000年前古埃及人“画成其物”石头、纸草楔形文字两河流域5000年前苏美尔人笔画像楔子泥版甲骨文黄河流域(殷墟)商朝中国商朝人“刻成其物”龟甲、兽骨2.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合称爱琴文明(1)克里特岛是爱琴海中一个大岛,也是今天希腊的第一大岛。远古时期,这里以种植谷物、橄榄、葡萄为主,还盛产鱼、水果和橄榄油,是地中海周边地区的贸易中转站。(2)距今4000年前后,文明的曙光就投射到克里特岛上,如著名的米诺斯王宫。(3)在克里特文明之后,爱琴海地区又出现了迈锡尼文明,它们合称为爱琴文明,历时约800年,它是古代希腊文明的开端。3.中美洲文明(位置和范围:中美洲是指从墨西哥南部到哥伦比亚以北的美洲中部地区,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奥尔梅克文明玛雅文明在3000多年前,这里的农业聚落发展成为中美洲地区最早的文明距今1100年前,玛雅文明在数学、天文、艺术、文字等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七下历史与社会默写三十四1.中华时期农业情况地区自然条件农作物农业区黄河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2.中华文明的表现原因表现考古证明手工业的兴起陶器是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1)最初的陶器都很简朴、粗糙,以为主。(2)渐渐地,一些陶器的质地越来越细腻,造型越来越精巧,器表图案越来越丰富,体现了高超的和非凡的山东日照出土的,“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被考古界誉为“”文字雏形的出现考古学家在新石器遗址中发现有刻划符号的陶器,推测可能是中国文字的雏形遗址出土隐患的出现陶文私有制和社会分化的出现生产关系:社会关系:浙江余杭良渚遗址出士的玉琮等大量玉器,推测墓主是集和于一身,说明了当时已经出现了城市的出现在黄河流域发现了距今约5000年的古城遗址。特点由城墙围起来,城墙既是城市的管理边界,也是城市的防御设施。城里分布着住宅区、手工业区、基葬区等,具有明显的城市规划的痕迹考古证明河南淮阳平粮台古城下发现了地下陶质排水管,由此看出,当时整个古城内已有原始宗教的出现新石器时代,中华大地上出现了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宗教形式,有巫师专门负责宗教活动。不少遗址还发现了专门祭祀的大型祭坛和神庙(1)青海大通出土的,展现了原始先民手拉手跳舞的场景(2)东北辽河流域的牛河梁遗址中,发掘了女神庙和如真人一般的彩色女神头塑(3)河南省濮阳市西水坡出土的龙虎堆塑、内蒙古翁牛特旗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安徽含山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玉器,都有龙的图案,说明了我国原始社会出现了3.中华文明的发展具有的特征七下历史与社会默写三十四默写答案1.中华时期农业情况地区农作物农业区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适宜,土壤深厚,易于开垦和精作大量种植耐旱的粟北方粟作农业区这种农业生产模式一直延续到今天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丰沛,水网密布,气候温暖大量种植喜湿的水稻南方稻作农业区2.中华文明的表现原因表现考古证明手工业的兴起随着农业的发展,手工业也逐渐兴起。陶器是当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1)最初的陶器都很简朴、粗糙,以实用为主。(2)渐渐地,一些陶器的质地越来越细腻,造型越来越精巧,器表图案越来越丰富,体现了高超的制造技术和非凡的审美情趣山东日照出土的蛋壳黑陶杯,“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被考古界誉为“4000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文字雏形的出现考古学家在新石器遗址中发现有刻划符号的陶器,推测可能是中国文字的雏形半坡遗址出土隐患的出现陶文私有制和社会分化的出现出现原因生产发展带来了剩余产品,社会分工推动了商品交换生产关系:共同分享资源的公有制慢慢解体,私有制出现了。社会关系:先前人人平等的社会关系改变,人们因财富和权力不同而分化为不同的社会阶层浙江余杭良渚遗址出士的玉琮等大量玉器,推测墓主是集军权和宗教权力于一身,说明了当时已经出现了阶级分化城市的出现伴随着农业技术的提高,人口迅速增长,一些原始聚落的规模也不断扩大,逐渐向城市迈进。在黄河流域发现了距今约5000年的古城遗址。特点由城墙围起来,城墙既是城市的管理边界,也是城市的防御设施。城里分布着住宅区、手工业区、基葬区等,具有明显的城市规划的痕迹考古证明河南淮阳平粮台古城下发现了地下陶质排水管,由此看出,当时整个古城内已有排水系统原始宗教的出现新石器时代,中华大地上出现了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等宗教形式,有巫师专门负责宗教活动。不少遗址还发现了专门祭祀的大型祭坛和神庙(1)青海大通出土的舞路纹彩陶盆,展现了原始先民手拉手跳舞的场景(2)东北辽河流域的牛河梁遗址中,发掘了女神庙和如真人一般的彩色女神头塑(3)河南省濮阳市西水坡出土的龙虎堆塑、内蒙古翁牛特旗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玉器、安徽含山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玉器,都有龙的图案,说明了我国原始社会出现了图腾崇拜3.中华文明的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七下历史与社会默写三十七.docx 七下历史与社会默写三十三.docx 七下历史与社会默写三十二.docx 七下历史与社会默写三十五.docx 七下历史与社会默写三十六.docx 七下历史与社会默写三十四.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