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习题【解法】辞典(扫描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数学习题【解法】辞典(扫描版)

资源简介

第一部分 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
(一)集合
提要
(1)用描述法表示集合时,关键是归纳出集合的所有元素的共同属
性,并将这个属性用一个解析式表达出来。
(2)判断某个对象 x是否为某个集合 A的元素,就是看 x是否具备 A
中元素的公共属性。
(3)根据子集和集合相等的定义,判断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是通过间
断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来进行的。例如,要确认A B,只须对任意x∈
A,证明x∈B。又如要确认A B,除了要证明A B外,还须找到一
个x0∈B,但x0 A。
(4)如集合的元素是离散的,则集合间的运算可借助维恩图的直观来
进行。
(5)如集合的元素是连续的,则集合间的运算可借助数轴的直观来完
成。
1.集合的概念、子集
例题
解 设α=x-y,β = y z,γ = z x,则有α + β + γ = 0。故
α + β γ
sin γ = sin(α + β), sin = sin
2 2
[ ]
A.3∈A且 - 3∈A B.3∈A但 - 3 A
C.3 A且 - 3 A B.3 A但 - 3 ∈A
解 D ∵3 -1 = 2 3,∴3 A;∵ 3 1< 3,∴ 3∈A。
例 1-1-2 集合 A={(x,y)|y=-1+x-2x2,x∈R,x≠0},若点 P 的
坐标(x,y)∈A,则 [ ]
A.P 在第一或第二象限
B.P 在第二或第三象限
C.P 在第三或第四象限
D.P 在第四或第一象限
由已知函数的解析式得x = - 2y - y 2,对换x,y得反函数为
f 1(x) = 2x x2 ,x∈(0,1]
m
例1 -1 - 3 集合A = {x|x = ,m∈Z,|m|<2,n∈N,n≤3}用
n
2 3 4 5 6
列举法表示为 ;集合B = { , , , , }用描述法
3 9 27 81 243
表示为 。
1 1 1 1
解 A = { -1,0,1, , , , }
2 2 3 3
n + 1
B = {x|x =
3n
,n∈N且n≤5}
1
例1 -1 - 4 如果x = ,y = 3+ 2π,集合M = {m|m = a + b 2,
3-5 2
a∈Q,b∈Q},那么 x、y与集合 M的关系为 x______ M,y______ M。
1 3 5
解 ∈, 因为x = = 2,所以x∈M。但π Q,
3 -5 2 41 41
故y M。
例 1-1-5 集合 A={x|ax2+2x+1=0,a∈R}中只有一个元素,则 a
的值为______。
解 0 或 1
当 ax2+2x+1=0 为一次方程时,A只有一个元素,这时 a=0。
当 ax2+2x+1=0 为二次方程时,由题设有Δ=22-4·a·1=0,这时a=1。
注 不要遗漏 a=0 的情况。
例 1-1-6 集合{有一边长为 4、一内角为 50°的等腰三角形}的
元素个数是______。
解 4 根据下面的作图可知:
例 1-1-7 已知集合{1,x,x2-x}有 3 个元素,求所有实数 x 形
成的集合。
解 由题设有
1≠x

1≠x2 - x
2
x≠x - 2
1 ± 5
解之得 x≠0,1,2,
2
1 ± 5
所以,所求x的集合为{x|x∈R,且x≠0,1,2, }。
2
例 1-1-8 设 M={α|α=x2-y2,x,y∈Z},求证:
(1)一切奇数属于 M;
(2)偶数 4k-2(k∈Z)不属于 M;
(3)属于 M的两个整数,其积仍属于 M。
解 (1)设α为任意的奇数,即α=2k-1(k∈Z)。
因 2k-1=k2-(k-1)2(k,k-1∈Z),故α∈M。
由α的任意性知,一切奇数属于 M。
(2)假设 4k-2∈M,则存在 x,y∈Z,使
4k - 2 = x2 - y 2 (x + y)(x - y) = 2(2k -1) (i)
(i)式说明 x+y 和 x-y 必有一个是偶数,另一个是奇数。但是 x+y 和
x-y
具有相同的奇偶性,这是一对矛盾。故(i)式不成立。所以,4k - 2 M。
(3)设α,β∈M则
α=x21-y21,β=x22-y22,(x1,x2,y1,y2∈Z)
进而 αβ=(x21-y21)(x22-y22)=x21x22+y21y22-x21y22-x22y21
=(x1x2-y1y2)2-(x1y2-x2y1)2
而 x1x2-y1y2∈Z,x1y2-x2y1∈Z
所以,αβ∈M。
例 1-1-9 设 A={正方形},B={矩形},C={平行四边形},D={梯
形}。下列包含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
A.A B B.B C C.C D D.A C
解 C
例 1-1-10 数集 X={(2n+1)2}(n∈Z)与数集 Y={(4k±1)2}(k∈
Z)之间的关系是 [ ]
A.X Y B.X Y C.X = Y D.以上皆非
解 C 这是因为,当 n=2m(m∈Z)时,(2n+1)2=(4m+1)2;当 n=2m+1(m
∈Z)时,(2n+1)2=[4(m+1)-1]·2。故对任意 x∈X,有 x∈Y,
所以X Y。
又(4k+1)2=(2·2k+1)·2,(4k-1)2=[2(2k-1)+1]·2,故对任意 y
∈Y,有y∈X。所以Y X。
综上可知,X=Y。
例1-1-11 若集合X满足{0,1} X { - 2, -1,0,1,2},
则 X 的个数是 [ ]
A.2 个 B.4 个 C.6 个 D.7 个
解 D 可列出所有满足题设的 X如下:{0,1},{0,1,-2},{0,
1,-1},{0,1,2},{0,1,-2,-1},{0,1,-2,2},{0,1,-1,2}。
例 1-1-12 已知集合 A={(x,y)|x+2y=7,x,y∈N}。用列举法可
将 A表示为______;集合 A的子集有______个。
解 {(1,3),(3,2),(5,1)};8。
例 1-1-13 已知 M={x|x=a2+1,a∈N},P={x|x=b2-4b+5,b∈N},
则 M与 P的关系是______。
解 M P
设任意 x∈N,则 x=a2+1,a∈N。由于 a2+1=(a+2)2-4(a+2)+5,
所以x∈P,所以M P。
又当b = 2时,b 2 - 4b + 4 = 1∈P,但当a∈N时,a 2 +1>1,1 M,
所以M P。
例1 -1 -14 已知集合A = {x,xy, xy 1},B = {0,| x|,y},
A = B,求实数x,y的值。
解 要使 xy 1有意义,必须xy -1≥0,所以x≠0,y≠0,即A
中的元素 x,xy 都不可能与 B中的元素 0对应,于是只能有
xy -1 = 0 xy = 1
于是 A={x,1,0}。但 A=B,所以{x,1,0}={0,|x|,y}。
而 x≠1,故 y≠1。故只有|x|=1,即 x=-1(x≠1)。所以 y=-1。
这时 A=B={-1,1,0}。
注 若 x=1,则由 xy=1 有 y=1,这时集合 A,B中就各有两个相同的
元素,与集合元素的互异性矛盾。
例 1-1-15 已知集合 A={y|y=x2+2x+4,x∈R},B={y|y=ax2-
2x + 4a,x∈R},A B。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 由 y=x2+2x+4=(x+1)2+3≥3 得 A=[3,+∞)。
当a = 0时,B = R,符合A B;
1
当a<0时,B = (-∞,4a - ],这时A B不成立;
a
1 1
当a>0时,B =[4a - , +∞),由[+, +∞) [4a - , + ∞)得4a -
a a
1
≤3,解得0<a≤1。
a
综上所述,a的取值集合为{a|0≤a≤1}。
注 不要把 y=ax2-2x+4a 简单地看成二次函数。事实上,当 a=0 时,
它是一次函数 y=-2x。
例 1-1-16 设函数 f(x)=x2+ax+b(a,b∈R),集合 A={x|x=f(x),
x∈R},B={x|x=f[f(x)],x∈R}。
(1)证明:A B
(2)当 A={-1,3}时,求 B。
解 (1)设任意的 x0∈A,则 x0=f(x0)。而 f[f(x0)]=f[x0]=x0,故
x0∈B,
从而A B。
(2)x=f(x),即 x2+(a-1)x+b=0。因 A={-1,3},所以
(-1)
2 + (a -1)(-1) + b = 0
2
3 + (a -1)·3+ b = 0
解得 a=-1,b=-3。故 f(x)=x2-x-3。
由 x=f[f(x)],得
(x2-x-3)2-(x2-x-3)-x-3=0
解得x = -3,3,± 3。
T
数)的最小正周期是 。
k
例 1-1-17 设 S 是数集合{1,2,3, ,1989}的一个子集合,
且 S中任意两个数的差不等于 4或 7。问 S最多可以包含多少个数?
解 1,4,6,7,9 这五个数中任何两个的差都不是 4或 7。各加11
得 12,15,17,18,20,显然也是这样的数,而且各与前 5个数中任一
个的差也不是 4或 7,这样类推,每次连续十一个数中可取五个,一起组
成集合 S(注意 1989=11×180+9,最后只有九个数 1981, ,1989,但仍
可取五个数 1981,1984,1986,1987,1989)。那么S包含的数的个数是
5×181=905。
现证 S 不可能包含更多的数。若不然,则上述 181 组数中至少有一
组可以从取六个数,使得两两的差不是 4或 7。不妨考虑 1,2, 11 这
组数,把它划分成五个小组:
(4,7,11),(3,10),(2,6),(5,9),(1,8)
其中至少要求有一个小组要取出两个数。显然后面四对数的每一对都不
能同时取出,只能在第一小组中取 4,7。于是(3,10)中只能取 10,(2,
6)中只能取 2,(5,9)中只能取 5,(1,8)中两个数都不能取,也就是不
可能取得第六个数。从而得证。
习题
1-1-1 设集合 M={直角三角形},N={小于 6 的整数},P={比-1
大 5 的数},Q={大于 0且小于 1的有理数},其中无限集是
[ ]
A.M,N,P B.M,N,Q
C.M,P,Q D.N,P,Q
1-1-2 集合 A={x2,3+x+2,5y2-x},B={周长等于 20 厘米的三
角形},C={x|x-3<2,x∈R},D={(x,y)|y=x2-x-1}中描述法表示的
集合有 [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1-1-3 集合 A={(x,y)|xy≤0,x,y∈R}表示坐标平面上
[ ]
A.第二象限的点组成的集合
B.第四象限的点组成的集合
C.第二以及第四象限的点组成的集合
D.第二、四象限以及 x轴、y轴上的点组成的集合
1-1-4 用描述法可将集合{1,-3,5,-7,9,-11, }表示为______。
1-1-5 绝对值不大于 6的偶数集用列举法可以表示为______。
1-1-6 设有命题 P:“若 x∈A,则 8-x∈A”。在由正整数组成的集
合中:
(1)满足命题 P的一元集 A有______个,是______;
(2)满足命题 P的二元集 A有______个,是______;
(3)满足命题 P的集合 A共有______个。
y -1
1 -1 - 7 设a = ,且a∈{x|1<x<3},求y的取值范围。
y
1 -1 - 8 设S = {x|x = m + n 2,m,n∈Z},
(1)若 a∈Z,则 a是否是集合 S的元素?
(2)对 S 中任意两个元素 x1,x2,x1+x2,x1·x2 是否属于集合 S?
(3)对于给定的整数n,试求满足0<m + n 2<1的S中元素的个数。
1 -1 - 9 已知集合M = {x|x≥3 3,x∈R}及a = 2 7,则下列各式
中正确的是 [ ]
A.a M B.{a}∈M
C.a M D.{a} M
y
1 -1 -10 设集合A = {(x,y)|y = x},B = {(x,y)| = 1},则集合
x
A,B 间的关系是 [ ]
A.A B B.A B
C.A = B D.以上都不对
1-1-11 设集合 M={(x,y)|x+y>0,xy>0},N={(x,y)|x>0,
且 y>0},那么 M,N之间的关系是 [ ]
A.M N B.M N
C.M = N D.以上都不对
1 1
1 -1 -12 已知x = ,y = ,集合A ={x|x2 -1<0},则x,
3 - 3 3 2
y 与集合 A的关系是 x______ A,y______ A。
1-1-13 数集 X={x|x=12m+8n,m,n∈Z}与数集Y={x|x=20p+16q,
p,q∈Z}之间的关系是______。
1-1-14 集合 M={1,2,(1,2)}有______个子集,它们是______。
1-1-15 已知集合 M={a,a+d,a+2d},N={a,aq,aq2},其中 a
≠0,若 M=N,求 q的值。
1-1-16 已知集合
A={(x,y)|2x+y-2=0}
B={(x,y)|2x2-ay2-(2a-1)xy+4ay-2=0}
若A B,求实数a的值。
1-1-17 集合 A 由不同的自然数构成,其元素个数大于 7,且各个
元素的最小公倍数为 210,每两个元素的最大公约数大于 1,若 A中所有
元素之积能被 1920 整除,并且不是完全平方数,求 A的各个元素。
2.交集、并集、补集
例题
例 1-1-18 设集合 A={(x,y)|3x+2y=7},B={(x,y)|2x+3y=8},
则 A∩B= [ ]
A.(1,2) B.{x=1}∩{y=2}
C.{1,2} D.{(1,2)}
3x +2y = 7
解 D 解方程组 得(x,y) = (1,2)。所以A∩B = {(1,2)}。
2x +3y = 8
例 1-1-19 设集合 X={0,1,2,4,5,7},Y={1,3,6,8,9},
Z={3,7,8},那么集合(X∩Y)∪Z= [ ]
A.{0,1,2,6,8}
B.{3,7,8}
C.{1,3,7,8}
D.{1,3,6,7,8}
解 C
例 1-1-20 若方程 x2-px+6=0 的解集是 M,方程 x2+6x-q=0 的解集
是 N,且 M∩N={2},那么 p+q= [ ]
A.21 B.8 C.6 D.7
解 A 因为 M∩N={2},所以 22-p·2+6=0,22+6·2-q=0,即 p=5,
q=16。所以 p+q=21。
例 1-1-21 满足 A∪B={a1,a2}的集合 A,B的组数为
[ ]
A.5 B.7 C.9 D.10
解 C ∵{a1a2}∪{a1,a2}∪{a1}
={a1}∪{a1a2}={a1,a2}∪{a2}={a2}∪{a1,a2}={a1,
a2}∪ = ∪{a1,a2}={a1}∪{a2}={a2}∪{a1}={a1,a2}
∴满足要求的 A、B有 9组。
例 1-1-22 S、T 是两个非空集合,且 S T,T S,若 X=∩T,那么
S∪X=______。
解 S 由右边的维恩图即知。
{(x,y)|(a2-1)x+(a-1)y=15},则 a的值为______。
5
解 1, -1, , - 4.
2
当 x≠2时,将 y=(a+1)(x-2)+3 代入(a2-1)x+(a-1)y=15,得
2(a2-1)x=(2a-1)(a-1)+15
当 a=±1 时此方程无解.
当 x=2 时,将 x=2,y=3 代入(a2-1)x+(a-1)y=15,得
(a2-1)·2+(a-1)·3=15
5
解得a = -4或a = .此时,(2,3)∈N,但(2,3) M,故M∩N = .
2
5
综上所述,当a = ±1或a = -4或a = 时,M∩N = .
2
y 3
= a + 1
注 此例即求方程组 x 2 无解的条件.
(a
2 1)x + (a 1)y = 15
例 1-1-24 已知集合 A={a2,a+1,-3},B={a-3,2a-1,a2+1}.若
A∩B={-3},求实数 a的值.
解 因为-3∈B,而 a2+1>0,所以有两种可能:
(i)a-3=-3 (ii)2a-1=-3
由(i)得 a=0,这时 a+1=1,a2+1=1,即 1∈(A∩B),与已知 A∩B={-3}
矛盾.
由(ii)得 a=-1,这时 A={1,0,-3},B={-4,-3,2},满足题设.
综上,a=-1.
例1 -1 - 25 已知A = {x| x2 + (p +2)x +1= 0,x∈R}.若A∩R+ = ,
求 p 的取值范围.
解 因为A∩R + = ,所以:(i)A = 或(ii)方程x2 + (p + 2)x +1= 0
实根为非正数.
由(i),△=(p+2)2-4<0,解得-4<p<0.
由(ii),有
△ = (p + 2)2 4≥0

(p + 2)≤0
解得 p≥0.
综上,p>-4.
注 容易漏掉A = 的情况.
例 1-1-26 设以实数集 R 为全集,A={x|-3<x≤3},B={x|x≤
-3,}C={x|x>3},则 A是 B和 C的 [ ]
A.交集 B.并集
C.交集的补集 D.并集的补集
解 D ∵B∪C = {x| x≤ - 3或x>3},∴A = (B∪C).
例 1-1-27 设全集 I={x|1≤x<9,x∈N},则满足{1,3,5,
7,8}∩B = {1,3,5,7}的所有集合B的个数是 [ ]
A.1 个 B.4 个
C.5 个 D.8 个
解 D 因为B≠B,故只需考虑B的个数.
因为I = {1,2,3,4,5,6,7,8},故满足题设的B有{1,3,
5,7},{1,3,5,7,2},{1,3,5,7,4},{1,3,5,7,6},{1,3,
5,7,2,4},{1,3,5,7,2,6},{1,3,5,7,4,6},{1,3,5,
7,2,4,6},共 8个.所以满足题设的 B有 8个.
例 1-1-28 由 A∪B=A∪C 可以推出 [ ]
A.B=C
B.A∩B=A∩C
C.A∩B = A∩C
D.A∩B = A∩C
解 C 采用特例法.取 A={1,2,3,4},B={1,2},C={3,4},知
A,B,D不成立,从而知 C成立.
例 1-1-29 设全集 I={1,2,3,4,5,6,7,8,9},集合
A∩B = {2},A∩B = {1,9},A∩B = {4,6,8},那么A = ,
B=______.
解 A={2,3,5,7},B={2,4,6,8}.
用维恩图来推求.如图,两圆分别表示 A与 B.在图上分别标出
A∩B,A∩B,A∩B,A∩B,并把A∩B = {2},A∩B = {1,9},A∩
B = {4,6,8}填入.从图上可得出A∩B = {3,5,7}.所以A = {2,3,
5,7},B={2,4,6,8}.
例 1-1-30 用集合的交、并、补表示下列图形中阴影部分为:
(1)______;(2)______;(3)______.
解 (1)(A∩B)∪(B∩C) (2)A∪B (3)A∩B
注 表示方法不惟一,比如(3)也可表示为(A∪B)∩A.
例1 -1 - 31 设全集I = {2,3,a 2 + 2a - 3},A = {b,2},A = {5},
求实数 a和 b的值.
解 由A∪A = I得{b,2,5} = {2,3,a 2 + 2a - 3}.所以
b = 3且a 2 + 2a - 3 = 5 a = 2或 - 4,b = 3
例1 -1 -32 设全集I = {x| x为小于20的正偶数},若A∩B = {12,14},
A∩B = {2,4,16,18},A∩B = ,求集合A与集合B.
解 由下图知A∩B = B = {12,14}.又
I={2,4,6,8,10,12,14,16,18}
所以 B={2,4,6,8,10,16,18}
同理可得
A={6,8,10,12,14}
注 本题中因为A∩B = ,所以A∪B = ,可知A∪B = I.因此
从维恩图上可以直接看出A∩B = B,A∩B = A.
例 1-1-33 50 名学生做物理、化学两种实验.已知物理实验做得正
确的有40人,化学实验做得正确的有31人,两种实验都做错的有4人.问
这两种实验都做对的有几人?
解 设学生集合为全集 I,做对物理实验的学生为集合 A,做对化学
实验的学生为集合 B,则都做对的学生的集合为 A∩B,设其元素个数为
x.由图可见,只做对物理实验的人数为 40-x,只做对化学实验的人数为
31-x.故 x+(40-x)+(31-x)+4=50,解之,得 x=25(人).
注 如用符号 n(E)表示有限集 E的元素个数,那么,若 A,B为有限
集,则
n(A∪B)=n(A)+n(B)-n(A∩B)
习题
1-1-18 若 A={1,3,x},B={x2,1},且 A∪B={1,3,x},则这样
的 x的不同值有 [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1-1-19 已知集合 P满足 P∩{4,6}={4},P∩{8,10}={10},P
∩{2,12} = {2},P {2,4,6,8,10,12},则P = [ ]
A.{2,4}
B.{2,4,10}
C.{6,8,12}
D.{2,4,6,8,10,12}
y
1 -1 - 20 设集合A = {(x,y)| 2 = 1,x,y∈R},B = {(x,y)|y = 1 - x
1- x2,x,y∈R},C = {(x,y)|(x,y)∈B,但(x,y)∈A},则B∩C =
[ ]
A.{(1,-1)}
B.{(-1,0),(1,0)}
C.
D.{(-1,1)}
1-1-21 数集{x|15≤x≤125}∩{x|x=4n+1,n∈N}中,所有元素的
和等于______.
1-1-22 若 a<0<b<|a|,A={x|a≤x≤b,x∈R},B={x|-b≤x≤
-a,x∈R},则 A∩B=______,A∪B=______.
1-1-23 已知集合 A={x|x2-3x+2=0},B={x|x2-ax+(a-1)=0},
C={x|x2-mx+2=0},且 A∪B=A,A∩C=C,求 a,m.
1-1-24 已知集合 A={(x,y)|ax+y=1},B={(x,y)|x+ay=1},C={(x,
y)|x2+y2=1},问:
(1)当 a 取何值时,(A∪B)∩C 为含有两个元素的集合?
(2)当 a 取何值时,(A∪B)∩C 为含有三个元素的集合?
1 -1 - 25 设I是全集,非空集A,B满足A B,则下列集合中为空
集的是 [ ]
A.A∩B B.A∩B C.A∩B D.A∩B
1-1-26 如果 I={a,b,c,d,e},M={a,c,d},N={b,d,
e},其中I是全集,那么M∩N = [ ]
A. B.{d} C.{a,e} D.{b,e}
1-1-27 若集合 A∪B=I(I 为全集),则下列关系式中一定正确的是
[ ]
A.B A B.A∩B = C.B A D.A∩B = I
1 -1 - 28 设I = {a,b,c,d,e,f,g,h},已知A∪B = {a,b,
c,e,f,g,h},A∩B = {a,e},A∩B = {c,g},B∩A = {b,f,
h},则 A=______,B=______.
1-1-29 某年级有 52 人参加了数学或英语小组,其中参加数学小组
的有 32 人,参加英语小组的有 40 人,那么同时参加数学和英语小组的
有______人.
1 -1 -30 已知全集I = {2,3,a2 + 2a -3},A = {|a +1|,2},A = {5},
求实数 a的值.
1-1-31 设 I=R,P={y|y=-x2,x∈R},Q={y|y=|x|-1,x∈R},求
P∩Q,P∪Q,P∪Q与P∩Q.
1-1-32 (1)A={x|x=28m+20n,m,n∈Z},B={x|x=12m+18n,m,n
∈Z},求属于 A∩B的最小的正整数.
(2)设集合 A的元素是正整数的平方除以 8得到的余数,集合B的元
素是正整数的平方除以6得到的余数,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B,A∩
B.
(二)一元二次不等式
提要
(1)解不等式|f(x)|<c 与|f(x)|>c(c>0)主要依据
|f(x)|<c -c<f(x)<c
与 |f(x)|>c f(x)< - c或f(x)>c
将绝对值不等式转化为非绝对值不等式(组)后求解.
(2)可将(1)的依据推广为
|f(x)|<g(x) -g(x)<f(x)<g(x)
与 |f(x)|>g(x) f(x)< - g(x)或f(x)>g(x)
(3)型如|f(x)|<|g(x)|的不等式可通过对其两边平方后化为
[f(x)]2<[g(x)]2 求解.
(4)型如 a|x-x1|+b|x-x2|<c(x1<x2,a,b≠0)的不等式可通过分
区间(-∞,x1),(x1,x2),(x2,+∞)去绝对值符号后求解.
(5)一元二次不等式 ax2+bx+c>0(a≠0)的解集实际上就是使一元二
次函数 f(x)=ax2+bx+c 的函数值为正的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故可利用
二次函数的图形直观地得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
(6)已知一元二次不等式 ax2+bx+c>0(a≠0)的解集,确定不等式的
系数可采用比较系数法,即作出一个解集为已知集合的一元二次不等式
a1x2+b1x+c1>0(a1≠0),然后与所求不等式比较系数:
a b c
= = (a与a 同号)
a1 b1 c
1
1
1.|ax+b|<c,|ax+b|>c(c>0)型不等式
例题
1< |x|
例1 -2 -1 不等式组 的解集为 [ ]
|x|<2
A.{x|-1<x<1}
B.{x|-2<x<-1 或 1<x<2}
C.
D.{x|-2<x<2}
解 B 由 1<|x|得 x<-1 或 x>1;由|x|<2 得-2<x<2,所以原
不等式组的解为-2<x<-1 或 1<x<2.
例 1-2-2 不等式|x-1|+|x+2|<5 的解集是 [ ]
A.{x|-3<x<2}
B.{x|-1<x<2}
C.{x|-2<x<1}
3 1
D.{x|- <x< }
2 2
解 A 分区间讨论.当 x<-2 时,原不等式化为-(x-1)-(x+2)<5,
即 x>-3,此时原不等式的解为-3<x<-2;
当-2≤x<1 时,原不等式化为-(x-1)+(x+2)<5,即 x∈R,此时原
不等式的解为-2≤x<1;
当 x≥1 时,原不等式化为(x-1)+(x+2)<5,即 x<2,此时原不等式
的解为 1≤x<2.
综上可知,原不等式的解集是{x|-3<x<2}.
3 | x|
例1 -2 - 3 使 有意义的x的取值范围是 [ ]
|2x + 1| 4
3 5
A. 3≤x< B. <x≤3
2 2
5 3
C. 3≤x< 或 <x≤3 D. 3≤x≤3
2 2
3 |x|≥0
解 C 解不等式组 得x的取值范围.
|2x + 1| 4>0
3x + 14
例1 -2 - 4 不等式|x + 2|> 的解是 [ ]
5
A.x<-3 或 x>2
B.-3<x<2
C.-2<x<0
D.0<x<2
解 A 原不等式同解于
3x + 14 3x + 14
x + 2< 或x + 2> x< 3或x>2.
5 5
3x + 14 3x + 14
注 显然原不等式可分为 <0或 ≥0两种情况求解,
5 5
但没有上述解法简便.
5|x|-1
例1 -2 - 5 (1) + 1<3的解集为_ _ _ _ _ _;
2
(2)5≤|5x 3|≤10的解集为_ _ _ _ _ _.
解 (1){x|-1<x<1}
7 2 8 13 |5x 3|≤10
(2){x|- ≤x≤ 或 ≤x≤ }.解不等式组 即得.
5 5 5 5 |5x 3|≥5
|x 1| 2
例1 -2 - 6 不等式 >0的解集是_ _ _ _ _ _.
|x + 3|
解 {x|x<-3 或-3<x<-1 或 x>3}
原不等式同解于不等式组
|x -1|-2>0

x + 3≠0
解之,得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x<-3 或-3<x<-1 或 x>3}.
3 x
例1 -2 - 7 设A = x | x -2|≤| | ,B = {x |x 1|<a}.如果
2 2
A∩B = B,求a的取值范围.
3 x
解 对| x 2|≤| |两边平方得
2 2
3 x
( x 2)2 ≤( ) 2 (x 1)(x 2)≤0
2 2
所以 A=[1,2].
1
中a和 的几何意义来判断.
a
A B C 1
sin sin sin ≤
2 2 2 8
解得 a≤0.但 a>0,故此种情形不成立.
综合(i)、(ii)知,所求 a的取值范围为 a≤0.
例1 -2 - 8 设a是给定的正数,且2a≥ 2,如果对满足不等式| x - a|
1
<b的一切实数x,不等式| x2 - a 2 |< 都成立,求正数b的取值范围.
2
解 | x - a|<b(b>0) a - b<x<a + b (i)
1 1
|x2 - a 2 |< a 2 - <x2
1
<a 2 + (ii)
2 2 2
1
因为2a≥ 2,所以a 2 - ≥0,所以(ii)的解为
2
2 1 2 1 1 1 a + <x< a 或 a 2 <x< a2 +
2 2 2 2
满足(i)的一切实数 x满足(ii),其条件是
2 1 1a ≤a b且a + b≤ a2 +
2 2
1 1
0<b≤a a 2 且0<b≤ a 2 + a
2 2
1 1
因为 2 < 2 2
1 1
,所以 a + a<a a 2 .
1 1 2 2
a 2 + + a a + a 2
2 2
1
故0<b≤ a 2 + a为所求.
2
习题
1-2-1 若|x|≤1,则 [ ]
A.x2≤1 B.x≤1
C.x≤-1 D.x≤-1 或 x≥1
1 1
1 -2 - 2 如果不等式 <2和 |x|> 同时成立,那么x满足
x 3
[ ]
1 1 1 1
A. <x< B.x> 或x<
3 2 2 3
1 1 1
C.x> D.x< 或x>
2 3 3
1-2-3 不等式 1≤|x-2|≤7 的解集是 [ ]
A.3≤x≤9
B.-5≤x≤1
C.-5≤x≤9
D.-5≤x≤1 或 3≤x≤9
1-2-4 (1)|2-x|<1 的整数解为______.
(2)5+|x|<2x-4 的解集为______.
1 -2 - 5 若 |3x -1|<3,化简 9x 2 24x + 16 + 9x2 + 12x + 4的结果
是______.
1-2-6 不等式|2x+3|-|4x-3|≥0 的解集是______.
1-2-7 解关于 x的不等式 a|x-1|>2+a.
1-2-8 已知 a>0,不等式|x-4|+|x-3|<a 在 R 上的解集不是空集,
求 a的取值范围.
2.一元二次不等式
例题
例 1-2-9 下列不等式中无解的一个是 [ ]
A.2x2-3x+2>0
B.x2+4x+4≤0
C.4-4x-x2<0
D.-2+3x-2x2>0
解 D △=32-4(-2)(-2)=-7<0
(2 x 1)(x 3)> 2

例1 - 2 -10 若x是不等式组 5x + 6 的解,则P
2(x + 2)< + 1 3
(x+2,x-2)在 [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解 C 不等式组的解为 x<-3,所以 x+2<0,x-2<0.
例 1-2-11 已知不等式
(i)x2-4x+3<0 (ii)x2-6x+8<0 (iii)2x2-9x+a<0
要使满足(i)、(ii)的 x 也满足(iii),则 [ ]
A.a>9 B.a=9
C.a≤9 D.0<a≤9
解 C (i)的解是1<x<3,(ii)的解是2<x<4.所以同时满足(i),
(ii)的 x 的值 2<x<3.
f(2)≤0
设f(x) = 2x2 - 9x + a,要使2<x<3是(iii)的解,只要使 成
f(3)≤0
立,解得 a≤9.
注 本例可理解为:不等式组(i)、(ii)的解是不等式(iii)的解集
的子集.
例 1-2-12 或关于 x 的不等式 ax2+bx+c<0 的解集为(-∞,α)∪
(β,+∞),则与不等式 ax2+bx+c>0 同解的不等式(组)是 [ ]
A.(x-α)(x-β)>0
B.(x-α)(x-β)<0
x - α>0
C.
x - β>0
x -α<0
D.
x -β<0
解 B 由题设可知 a<0.
注 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更容易理解此题.
例 1-2-13 不等式(a-2)x2+2(a-2)x-4<0 对 x∈R 恒成立,则 a 的
取值范围是 [ ]
A.(-∞,2) B.(-2,2)
C.(-2,2) D.(-∞,-2)
解 B 由已知条件得
a - 2<0

△ = [2(a - 2)]
2 - 4(a - 2)(a - 4)<0
解得-2<a<2.
又当 a=2 时,原不等式化为-4<0,恒成立.
所以 a的取值范围是(-2,2).
例 1-2-14 二次函数 y=x2+(m-3)x+1 的图象与 x轴的两个交点的横
坐标分别为 x1,x2,且 x1<2,x2>2,则 m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 1
解 m< 据题设应有22 + (m - 3)·2 + 1<0,解之得m< .
2 2
例 1-2-15 使抛物线 y=x2-2x-3 落在直线 y=x-5 的下方的 x的取值
范围是______.
解 1<x<2 由已知条件得 x2-2x-3<x-5,解得 1<x<2.
x + 1
例1 -2 -16 (1)不等式 <1的解集是_ _ _ _ _ _.
2x 3
x + 7
(2)不等式 2 >1的解集是_ _ _ _ _ _. 3x + 2x + 5
3
解 (1){x| x< 或x>4}
2
x + 1 x + 1 x 4
<1 1<0 >0
2x 3 2x 3 2x 3
3 3
(x 4)(x )>0 x< 或x>4
2 2
2
(2){x|-1<x< } 因为3x2 + 2x + 5的判别式△<0,所以3x2 + 2x + 5
3
恒大于 0.故原不等式可化为
2
x + 7>3x 2 + 2x + 5 1<x<
3
例 1-2-17 已知 A={x|x2-x-6<0},B={x|x2+2x-8>0},C={x|x2-
4ax + 3a2<0}.若A∩B C,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 A∩B={x|-2<x<3}∩{x|x>2 或 x<-4}
={x|2<x<3}
由 x2-4ax+3a2<0,得
(x-a)(x-3a)<0
当 a>0 时,C={x|a<x<3a};
当 a<0 时,C={x|3a<x<a}.
欲使A∩B C则须a>0且a≤2,3a≥3,所以1≤a≤2.
例 1-2-18 (1)解关于 x 的不等式 2x2+(a+1)x-a(a-1)<0,其中 a
>0.
(2)若(1)中不等式的解集包含区间(0,1),试求 a的取值范围.
解 (1)原不等式即
a 1
(x )(x + a)<0.
2
1 a 1 a 1
当0<a< 时, a>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 a);
3 2 2
1 a -1 1
当a = 时, - a = ,原不等式,即(x + ) 2 <0,无解;
3 2 3
1 a 1 a 1
当a> 时, - a<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a, ).
3 2 2
(2)当(1)中不等式的解集包含区间(0,1),则只须分别满足下列二
组不等式
a>0 a>0

1a≠
1
a≠
3 3
(I) 或 (II)
- a≥1 - a≤0
a 1 a 1
≤0 ≥1
2 2
解此二组不等式,(I)组无解,(II)组解集为[3,+∞).
合并(I)、(II)知 a 的取值范围为[3,+∞).
2x m
例1 -2 -19 对任意实数a,方程 2 = a都有实数解,求实 x 4x + 3
数 m的取值范围.
解 当 x≠1 且 x≠3 时,原方程化为
ax2-(4a+2)x+3a+m=0
因为对任意实数 a方程都有实数解,所以
△x=[-(4a+2)]2-4a(3a+m)≥0 恒成立,
即 a2+(4-m)a+1≥0 恒成立.所以
△a = (4 - m)
2 - 4≤0 2≤m≤6
又因为 x≠1且 x≠3,易得 m≠2且 m≠6.
综上可知,2<m<6.
习题
x2 4x + 3<0
1 -2 - 9 不等式组 的解集是 [ ]
2x>5
5
A.1<x<3 B. <x<3
2
5
C.x<1或x>3 D.x<1或x>
2
1 -2 -10 抛物线y = ax2 + bx + c与x轴的两个交点为(- 2,0),
( 2,0),则ax2 + bx + c>0的解集为 [ ]
A. 2<x< 2
B.x> 2或x< 2
C.x≠± 2
D.不确定,与 a的符号有关
1-2-11 若不等式 x2-px-q<0 的解为 2<x<3,则不等式qx2-px-1
>0 的解是 [ ]
A.2<x<3
B.-3<x<-2
1 1
C. <x<
3 2
1 1
D. <x<
2 3
1-2-12 使不等式|x|2-2|x|-15>0 成立的负值 x的范围是
[ ]
A.x<-3 B.x<0
C.x<-5 D.-5<x<-3
1 -2 -13 (1)不等式x2 - 2 5x + 5>0的解集为_ _ _ _ _ _ ;
4x 2
(2)不等式 ≥1的解集为_ _ _ _ _ _ .
3x + 1
1-2-14 已知全集 I={x|x(x-4)>0},集合A={x|(x+2)x<0},集合
B = {x|(x + 1)x<0},则A∪B =_ _ _ _ _ _ ;A∩B =_ _ _ _ _ _ .
1 -2 -15 若函数f(x) = kx2 6kx + (k + 8)的定义域为R,则实数
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2-16 若方程 x2+(m+2)x+m+5=0 的两根均为正数,则 m 的取值范
围是______.
1-2-17 已知集合 A={x|x2-3x-10≤0},集合B={x|p+1≤x≤2p-1},
若B A,求实数p的取值范围.
1-2-18 k 为什么实数时,方程(k-1)x2+(2k-3)x+k-7=0 的两根异
号,并且负根的绝对值较大?
1-2-19 设不等式 x2-ax-8≥0 与 x2-2ax-b<0 的解集分别为 A,B,
确定 a、b的值,使 A∩B=[4,5)并求这时的 A∪B.
1-2-20 对于满足|m|<2 的所有实数 m,求使不等式 x2+mx+1>2x+m
成立的 x的范围.
(三)映射与函数
提要
(1)判断一个对应是否为映射,可借助“对应图”直观进行.
(2)求函数的定义域的步骤是:先列出使函数的每一部分都有意义的
条件组(不等式组),然后解不等式(组).
(3)解有关分段函数的问题时应先分段讨论函数在每一段上的解析
式.
(4)作函数图象的步骤是:i)求出函数的定义域;ii)研究函数的性
质(间断点、端点、极值点、增减性、奇偶性、对称性、周期性、渐近线
等);iii)在定义域上作图,并标明关键点(间断点、端点、与坐标轴的
交点、极值点)的坐标.
1.映射
例题
例 1-3-1 设集合 A={x|0≤x≤4},集合 B={y|0≤y≤1},从 A到 B
的下列各对应关系中不是映射的是 [ ]
x x
A.f:x→y = B.f:x→y =
2 3
x x
C.f:x→y = D.f:x→y =
4 5
4
解 B 4∈A , 但y = B.
3
注 如 A 中某一元素在 B中无象,则 f:A→B不能是 A到 B的映射.
例 1-3-2 从集合 A={a,b}到集合 B={x,y}可以建立的映射的个数
是 [ ]
A.1 B.2
C.3 D.4
解 D
例 1-3-3 审查下述各命题:
从集合 A到集合 B的映射中,
(1)B 中的任一元素在 A中必有原象;
(2)A 中的不同元素在 B中的象必不相同;
(3)A 中任一元素在 B中必有惟一的象;
(4)A 中的任一元素在 B中可以有不同的象.
其中正确的有 [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解 A
例 1-3-4 在给定的映射 f:(x,y)→(x+y,xy)(x,y∈R)条件下,
(7,10)的原象是 [ ]
A.(2,5)
B.(5,2)
C.(2,5)或(5,2)
D.以上都不对
解 C
例 1-3-5 设集合 A={1,2,3,4,5,6},f 是从 A 到 B 的映射,
并且 f:x→x(x-4),若 B中元素都有原象,则 B=______.
解 {-4,-3,0,5,12}
例 1-3-6 集合 P={(x,y)|x<0,y<0},f 是集合 P到集合 Q的映
射,在 f的作用下,点(x,y)的象是(x2,|y|),则集合 Q的元素在直角
坐标系中第______象限.
解 一 注意:x2>0,|y|=-y>0
例 1-3-7 已知集合 A={平面α内的三角形},B={平面α内的圆},
那么从 A到 B的一个映射的对应法则是______.
解 作三角形的内切圆、外接圆等.
1
例1 - 3 - 8 已知集合A到集合B的映射是f:x→ ,且B =
|x| 1
1 1
{0,1, , },那么集合A中的元素最多是几个?并写出元素个
2 3
数最多时的集合 A.
1
解 因为 ≠0,所以0在A中不存在原象.
| x| 1
1 1
设y = ,且y∈B,则有x = ±( + 1).
|x|-1 y
1 1
当y分别等于1, , 时,相应地得到x分别等于±2,±3,±4.
2 3
所以,A中元素最多 6个,这时 A={-4,-3,-2,2,3,4}.
注 如 f:A→B为 A到 B的映射,则 B中元素在 A中可有多个原象.
例 1-3-9 已知集合 A={1,2,3,k},B={4,7,a4,a2+3a}(这里
a,k∈N),映射f:x→y=3x+1(x∈A,y∈B)使 B 中元素在 A中都有原象,
求 a,k,A,B.
解 由对应法则知 1→4,2→7,3→10,k→3k+1.
因为 a,k∈N,所以 a4≠10,所以a2+3a=10,所以a=2(a=-5 舍去).
又 3k+1=24=16,所以 k=5.
从而知 A={1,2,3,5},B={4,7,10,16}.
习题
1-3-1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
A.若 M={整数},N={正奇数},则一定不能建立一个从集 M 到集 N
的映射
B.若集 A是无限集,集 B是有限集,则一定不能建立一个从集 A到
集 B的映射
C.若集合 A={a},B={1,2},则从集 A到集 B只能建立一个映射
D.若集合 A={1,2},B={a},则从集 A到集 B只能建立一个映射
1-3-2 对于从集合 A到集合 B的映射,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
A.A 中的每一个元素在 B中都有象
B.A 中的两个不同元素在 B中的象必不相同
C.B 中的元素在 A中可以没有原象
D.B 中的某一元素在 A中的原象可能不止一个
1-3-3 下列从集合 P到 Q的各对应关系 f中,是映射的是
[ ]
A.P={1},Q={1,2,3},f:x→y,y>x
1
B.P = {x|0≤x≤2},Q = {y|0≤y≤1},f:x→y = x
3
1
C.P = {x| x∈R},Q = {y|0≤y≤1},f:x→y =
x
D.P={0|0≤x≤2},Q={y|0≤y≤1},f:x→y=(x-2)2
1-3-4 集合 A有 n个元素,集合 B有 m个元素,则由 A到 B的映射:
A→B的个数是 [ ]
A.P m B.nm C.Pn D.mnn m
1-3-5 已知(x,y)在映射 f的作用下的象是(x+y,x-y),则在 f的
作用下,(1,2)的原象是______.
x 2 1
1 - 3 -6 设B = R,若映射f:x→ ,g:x→x -1均为从A到B
x + 1
的同一映射,则 A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
2x -1
1 -3 - 7 集合A = N,B = {y| y = ,x∈N},f是从A到B的映射,
2x +1
2x -1
且f:x→y = .
2x +1
(1)求 4 的象;
9
(2)求 的原象;
11
(3)集 B 的任一元素 y是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象?
1-3-8 设集合 M={x|1≤x≤9,x∈N},F={(a,b,c,d)|a,b,c,
d∈M}.定义 F到 Z的映射
f:(a,b,c,d)→ab-cd
若 u,v,x,y 都是 M中的元素,且满足
f:(u,v,x,y)→39,(u,y,x,v)→66
求 x,y,u,v.
2.函数
例题
例 1-3-10 审查下面四个命题:
(i)f(x) = x - 2 + 1 x是函数;
(ii)函数是其定义域到值域的映射;
(iii)y = x与y = x2 表示同一函数;
x
(iv)y = 与y = x 0表示同一函数.
x
其中正确的有 [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解 B
注 高中数学中的函数是通过映射来定义的.
|x|
例1 -3 -11 函数y =| x|+ 的图象是 [ ]
x
|x|
解 D 函数y =|x|+ 可化为
x
x +1,x>0
y =
- x -1,x<0
例 1-3-12 设 ak>0,bc<0,在同一坐标系中 y=ax2+c 与 y=kx+b
的图象应是 [ ]
解 B 由 a,k 同号排除 D;由 b,c异号排除 A,C.
cx 3
例1 -3 -13 已知函数f(x) = (x≠ )满足f(f(x)) = x,则c的值
2x + 3 2
是 [ ]
A.3 B.-3
C.3 或-3 D.不存在
解 B
cx

f(f(x)) = 2x + 3cx = x x(2c + 6) = c
2 9
2· + 3
2x + 3
3
对任何x(x≠ - )成立.所以2c + 6 = c2 - 9 = 0即c = -3.
2
3x 3
而 ≠ ,故所求c = -3.
2x + 3 2
3
例1 -3 -14 函数y = 的定义域是 [ ]
1 1 x
A.(-∞,1]
B.(-∞,0)∪(0,1]
C.(-∞,0)∪(0,1]
D.无法确定
解 B 解不等式组
1 x≥0

1 - 1- x≠0
得(-∞,0)∪(0,1),此即所求定义域.
3x - 6,x≥0
例1 -3 -15 已知函数f(x) = ,则f(f(1))的值是
x + 5,x<0
[ ]
A.2 B.-15
C.12 D.以上都不对
解 A 因为 1>0,所以 f(1)=3·1-6=-3.又 f(1)=-3<0,所以
f(f(1))=f(1)+5=-3+5=2
注 求分段函数的函数值时,首先应清楚自变量的值在定义域的哪
一段上.
例 1-3-16 如果函数 y=f(x)的定义域是[0,1],那么函数
f(x+a)+f(2x+a)(0<a<1)的定义域是______.
a 1 a
解 [ , ] 解不等式组
2 2
0≤x + a≤1
(0<a<1)
0≤2x + a≤1
a≤x≤1 a

得 a 1 a (0<a<1)
≤x≤ 2 2
a 1 a
所以所求函数定义域为[- , ].
2 2
1- x2 1
例1 -3 -17 已知g(x) =1- 2x,f[g(x)] = 2 (x≠0),则f ( )等于 .x 2
1 1 1- x2
解 15 令g(x) = ,解得x = .代入f[g(x)] =
2 4 x2

1
1 1 1 ( )
2
f[g( )] = f ( ) = 4 = 15
4 2 1( ) 2
4
1 x
例1 -3 -18 若f ( ) = x,则满足等式f(-2 - x) = m - f(x)的m的值
1 + x
是______.
1 x 1- x
解 - 2 因为f ( ) = x,所以f(x) = .由题设得
1+ x 1+ x
1 ( 2 x) 1 x 3 + x 1 x
= m m = + = 2
1+ ( 2 x) 1+ x 1 x 1+ x
1
例1 -3 -19 设A = [1,b](b>1),f(x) = (x -1) 2 + 1(x∈A).若f(x)
2
的值域也为 A,则 b的值为______.
解 3 函数 f(x)的对称轴为 x=1,而 f(1)=1,b>1,故可令 f(b)=b,
1
即 (b -1) 2 + 1 = b,解得b = 3(b = 1舍去).
2
例 1-3-20 已知 y是 x的函数,x=2t+2-t,y=4t+4-t-4(2t+2-t),
t∈R 求函数 y=f(x)的解析式及其定义域.
解 y=4t+4-t-4(2t+2-t)=(2t+2-t)2-4(2t+2-t)-2=x2-4x-2
因为t∈R,所以2 t + 2 -t ≥2 2 t ·2 t = 2,即x≥2.
所以所求函数为 y=x2-4x-2(x≥2);其定义域为[2,+∞).
ax + b
例1 -3 - 21 设f(x) = 2 (x∈R)的值域为[-1,4],求a,b的值. x + 1
ax + b
解 设y = 2 ,则yx
2 - ax + y - b = 0,y≠0.
x + 1
因为 x∈R,所以△=a2-4y(y-b)≥0.
a 2
即y2 by ≤0 (i)
4
易知-1≤y≤4 是不等式(y+1)(y-4)≤0 即 y2-3y-4≤0 的解,与(i)
比较系数,得 b=3,a=4.
例 1-3-22 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1)y = x 2 + 2x + 4
(2)y=x4+x2+1
π
由0≤x≤ ,θ为锐角得
2
解 (1)因为y = (x +1)2 + 3≥ 3,所以值域为{y|y≥ 3}.
1 3 1 3
(2)因为y = (x 2 + ) 2 + ≥ + = 1,所以值为{y|y≥1}.
2 4 4 4
3
注 此题容易误解为[ , +∞).
4
(3)因为x2 + 4x + 7 = (x + 2) 2
5 5
+ 3≥3,所以0< 2 ≤ .x + 4x + 7 3
5
所以值域为{y|0<y≤ }.
3
t 2 + 1
(4)令 2x 1 = t(t≥0),则x = ,从而
2
t 2 +1 1
y = + t = (t +1)2
2 2
1 1 1
因为t≥0,所以t +1≥1.于是y = (t +1) 2≥ ,故值域为{y|y≥ }.
2 2 2
(5)函数的定义域为 x≠-1,x≠-2 的一切实数.当 x≠-1,x≠-2 时,
函数变形为
(y-1)x2+(3y+1)x+2(y+1)=0
若 y-1=0,即 y=1,由上式得 x=-1,不属于函数的定义域,故 y≠1.
因为 x∈R,所以
△=(3y+1)2-4·2(y-1)(y+1)=(y+3)2≥0
于是可知 y∈R,但 y≠1.
令 y=-3,得 x=-1,不属于函数的定义域,所以 y≠-3.
综上所述,所求值域为{y|y∈R,y≠1,y≠-3}.
例 1-3-23 已 知 f(x) 是 x 的 二 次 函 数 , 且
f(2x)+f(3x+1)=13x2+6x-1,求 f(x).
解 设 f(x)=ax2+bx+c(a≠0),则有
f(2x)=4ax2+2bx+c
f(3x+1)=9ax2+(6a+3b)x+(a+b+c)
所以 f(2x)+f(3x+1)=13ax2+(6a+5b)x+(a+b+2c)
又 f(2x)+f(3x+1)=13x2+6x-1,比较系数,得 a=1,b=0,c=-1.所
以所求函数为 f(x)=x2-1.
例 1-3-24 已知 f(x+y)=f(x)+5(x-y+1),且 f(0)=2,求 f(x).
解 令 y=-x,代入 f(x+y)=f(x)+5(x-y+1),得
f(0)=f(x)+10x+5
又 f(0)=2,所以 f(x)=-10x-3.
习题
1
1 -3 - 9 函数y = 的定义域是 [ ]
x + 3 4 x
1 1
A.[-3, + ∞) B.[-3, )∪( ,0]
2 2
1 1
C.(-∞,4] D.[-3, )∪( ,4]
2 2
1-3-10 函数 y1=ax+b 与 y2=bx+a(a≠0,b≠0,a≠b)在同一直角
坐标系中的图象应是 [ ]
1-3-11 已知函数 f(x)=x2-4x,x∈[1,5),则这个函数的值域是
[ ]
A.[-4,+∞) B.[-3,5)
C.[-4,5] D.[-4,5)
x -2 x - 2 1
1 -3 -12 已知f(x) = ,则使f = - x成立的实数x是
x + 2 x + 2 2
[ ]
A.4 B.2
C.-4 D.-2
x2 (x≥0) x(x≥0)
1 - 3 -13 若 (x) = ,f(x) = 2 ,则当x<0时,
x(x<0) - x (x<0)
[f(x)]等于 .
1 -3 -14 函数y = 3x + 1 - 6x的值域是
[ ]
A.(-∞,1] B.[0, +∞)
1
C.[0,1] D.[ ,1]
2
1-3-15 若 3x2+2y2=6x,则 x2+y2 的值域是______.
1-3-16 A={(x,y)|y=a|x|},B={(x,y)|y=x+a},C=A∩B,且 C中
恰有两个元素,则实数 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kx + 7
1 -3 -17 当k为何值时,函数f(x) = 2 的定义域为实数集R. kx + 4kx + 3
1-3-18 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1)y = |2x -1|+5x - 2 (2)y =
x2 | x|
(3)y = 1-|x - a| + 1-|x + a| (a>0)
1-3-19 已知函数 f(x)的定义域为[a,b],且 b>-a>0.求:
(1)F(x)=f(x)-f(-x)的定义域;
(2)g(x)=f(x+c)+f(x-c)(c>0)的定义域.
1 -3 - 20 已知函数y = a + - x2 + ax + b的值域为4≤y≤7,求
a,b 的值.
1 1
1 -3 - 21 函数f(x)满足条件2f(x) - f = ,求f(x)的解析式. x x
(四) 幂函数
提要
(1)关于根式,去掉根号的途径有两条:(i)对根号下的式子配方,
使其成为完全平方、完全立方等;(ii)对根式乘方.
(2)幂函数的图象可分为 11 类,作函数图象时,应先判断它属于哪
一类.
(3)由于幂函数的图象构图简单,故有关幂函数性质的问题可尽量利
用幂函数的图象来解决.
1.分数指数幂与根式
例题
例 1-4-1 下列等式中正确的是[ ]
A.4 ( 2) 4 = -2 B.3 ( 2)3 = 2
C.( 33 2 ) = -2 D.3 2 = 3 2
解 C
例 1-4-2 a∈R,下列各式中一定有意义的是 [ ]
1
A.a 2 B.a 4
2
C.a0 D.a 3
解 D
1 1 21
例1 - 4 - 3 (-0.000343) 3 - (-1024) 5 + 3 10 16的值等于
125
[ ]
A.2.13 B.-2.13
C.2.31 D.-2.31
解 A 原式=-0.07+4-1.8=2.13
例 1-4-4 化简:
1 1 1 1 1

(1+ 2 32 )(1+ 2 16 )(1+ 2 8 )(1+ 2 4 )(1+ 2 2 ) =
[ ]
1 1 1 1
A. (1- 2 32 ) B. (1 2 32 ) 1
2 2
1 1

C.(1 2 32 ) 1

D.1 2 32
- 1
解 B 乘以(1- 2 32 ),反复利用公式(1- x)(1+ x) = 1- x2即得.
例 1-4-5 化简:
(1)3 a·6 a =
1
1 1 4 3
- 4
(2) 27a
3 x 3a 2· x 3 =

2
解 (1) - - a (2)3a 9
例 1-4-6 计算:
1
1·2·4 + 2·4·8 + + n·2n·4n 3
=
1·3·9 + 2·6·18 + + n·3n·9n
1 1
2 1·2·4(13 + 23 + + n3 ) 3 8 3 2
解 原式 =
3
= =
1·3·9(1
3 + 23 + + n3) 27 3
3 3
(4 + 15) 2 + (4 15) 2
例1 - 4 - 7 化简: 3 3
(6 + 35) 2 (6 35) 2
3 3
8 + 2 15 2 8 2 15 2
+
2 2
解 原式 = 3 3
12 + 2 35 2 12 2 35 2

2 2
( )3 ( )35 + 3 + 5 3 10 5 + 18 5 7
= 3 = =( 7 + 5) ( 37 5) 42 5 + 10 5 13
1 1 2 2
x + x 2
例1 - 4 - 8 若x 2 + x 2 = 3,求 3 3 的值.

x 2 + x 2 3
1 1
-
解 对x 2 + x 2 = 3 两边平方得
x+x-1=7
再两边平方,得
x2+x-2=47
1 1 3 3 3 1 1-
又 x2 + x 2 = 27,即x 2 + x 2 + 3 x 2 + x 2 = 27,所以

3 3
-
x 2 + x 2 = 18
47 2
所以 原式 = 3
18 3
例 1-4-9 化简
(x+x-1)-2+(1-x-1)-2
1 1
-
其中x = (1- n -1) 2 ·(1+ n -1) 2 ,n>1.
1
1 1
-1 1 n 1 2解 x = (1- n ) 2 (1 + n ) 2 ,所以n + 1
x2 + 1
(1 x 1) 2 + (1 + x 1) 2 2·
2
原式 = = x
(1 x 2 )2 2 x2 1
2 x
n 1
x2 (x2 + 1) n 1 + 1
= 2· = 2· · n + 1
(x 2 1)2 n + 1 n 1
2

1 n + 1
n 1 2n(n + 1)
= 2· · = n(n 1)
n + 1 4
2 7 2 7
例1 - 4 -10 求证:3 1+ + 3 1 = 1
3 3 3 3
2 7 2 7
解 设3 1 + + 3 1- = x,则
3 3 3 3
2 7 3 2 7 3 2 7 x = 1 + + 3 1 + 1 ·
3 3 3 3 3 3
2 7 2 7 2 7
3 1+ + 3 1 + 1
3 3 3 3 3 3
3 28
= 2 + 3 1- x = 2 - x
27
即 x3 + x - 2 = 0 (x -1)(x2 + x + 2) = 0
1 7
因为x2 + x + 2 = (x + )2 + >0,所以x -1 = 0.所以
2 4
2 7 2 7
3 1+ + 3 1 = 1
3 3 3 3
习题
1-4-1 考虑如下四个判断:
3
(i)当a<0时,(a2 ) 2 = a 3;
1 1
(ii)(3- a) 2 <(a -5) 3 ;
1
(iii)函数y = (x- 2) 2 - (3x - 7)0的定义域为x≥2;
(iv)已知 100a=50,10b=2,则 2a+b=1.
其中正确的有 [ ]
A.0 个 B.1 个
C.2 个 D.3 个
3
1 - 4 -2 学生甲:[(-3) 2 ]2 = (-3) 3 = -27;
3 3 3
学生乙:[(-3) 2 ]2 = 92 = (32 ) 2 = 33 = 27.
则 [ ]
A.甲对,乙不对 B.甲不对,乙对
C.甲、乙都对 D.甲、乙都不对
1 1 1 -4
a 4·b 4 b 21 - 4 -3 化简: 1 1 1 = .
a 2 a 4·b 4
[ ]
a b a2 a
A. B. C. D.
b a b b2
1 - 4 - 4 3 2 3·6 5 + 2 6 - (1 - 3) 2 = .
[ ]
A. 3 B. 3 C. 2 D. 2
1
3 13 3
1 - 4 - 5 化简:(1) a3 ·a 2 ÷ 3 a 7 ·a 3 =

1 2
- 1 6 1 1
(2)(0.064) 3 ÷160.75÷ = 2 2 2 3
1 1
1 - 4 - 6 设a = ,b = ,则
2 7
3 1 2

[ a 2·b(ab 2 ) 2 (a 1

) 3 ]3 =
4 4
x + y x 3 y 3
1 - 4 - 7 化简: 1 1 2 2
x 3 + y 3 x 3 y 3
m3 + n3
1 - 4 - 8 设x = a· 3 3 ,a>0,m>n>0,化简 m n
1 1 1 1 1

[(x + a) 3 (x a) 3 + (x + a) 3 (x a) 3 2] 2
1 1 1
1 - 4 - 9 已知x 3 + y 3 + z 3 = 0,求证:(x + y + z) 3 = 27xyz.
2.幂函数
例题
3 1 4

例1 - 4 -11 幂函数y = x 4 ,y = x 3,y = x 3的定义域分别为M,
N,P,则 [ ]
A.M N P B.N M P
C.M P N D.A,B,C都不对
解 D M=[0,∞),N=R,P=(-∞,0)∪(0,+∞)
1
-
例1 - 4 -12 幂函数y = x 3的图象是
[ ]
解 C
1 1
- -
例1 - 4 -13 若a =1.1 2 ,b = 0.9 2 ,c =1,那么a、b、c的大小关
系是 [ ]
A.c>b>a B.a<c<b
C.a>c>b D.b>a>c
解 B
n
例1 - 4 -14 已知y = x m (m为不等于0的偶数,n为奇数,且mn
<0)那么它的图象只可能是 [ ]
解 D
1 1
- -
例1 -4 -15 作函数y = (x +1) 2 的图象,只需将函数y = x 2的图象
[ ]
A.向上平移 1个单位
B.向下平移 1个单位
C.向左平移 1个单位
D.向右平移 1个单位
解 C
p
例1 - 4 -16 已知幂函数y = x q (p∈N,q∈Z且q≠0)的图象在
第一象限的部分随 x的增加 y减小,则 [ ]
A.p 为偶数,q为奇数
B.p 为偶数,q为负奇数
C.p 为奇数,q为偶数
D.p 为奇数,q为负偶数
解 D
1
例1 - 4 -17 在同一坐标系内,函数y = xa (a≠0)和y = ax + 的图象
a
可能是 [ ]
解 B
注 就 a 的正负,利用幂函数在第一象限 a的几何意义和一次函数
1
中a和 的几何意义来判断.
a
例 1-4-18 若函数 y=xa 的图象当 0<x<1 时位于直线 y=x 下方,
则 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解 a>1
例 1-4-19 用不等号填空:
(1)若-5a<-4a,则 a______0;
(2)若 0.39b<0.38b,则 b______0;
1 n n 1
(3)若 > - (n∈Z),当n为偶数时n 0;当n为奇数 2 3
时 n______0;
(4)455_____544.
解 (1)> (2)< (3)>,< (4)>
第(4)小题中,455=(45)11,544=(54)11,而 45>54.
例 1-4-20 幂函数 y=xm,y=xn,y=xp 在第一象限的图象如下图所
示,则 m,n,p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解 p>n>m 由图象知 m,n,p均小于 0.令 x=2,由图象有 2m<
2n<2p,所以 m<n<p.
2
例1 - 4 -21 已知幂函数y = xm -2m-3(m∈Z)的图象与x轴、y轴都无
公共点,且关于 y轴对称,求 m的值,并画出函数的图象.
解 由题设,得 m2-2m-3≤0(m∈Z),解得-1≤m≤3(m∈Z).
又函数图象关于 y轴对称,所以 m2-2m-3 为偶数,故 m=-1,1,3.
当 m=1 时,幂函数为 y=x-4,其图象如图甲;
当 m=-1,3 时,幂函数为 y=x0,其图象如图乙.
3

例1 - 4 - 22 讨论函数y = x 5的定义域、值域以及函数值的变化
规律,并画出它的图象.
3
1
解 y = x 5 = ,
5 x3
函数定义域为(-∞,0)∪(0,+∞),值域为(-∞,0)∪(0,+∞).
函数图象如下.由图象知,函数在区间(-∞,0),(0,+∞)上函数
值 y都随 x的增大而减小.
1 1

例1 - 4 - 23 设(a +1) 3<(3 - 2a) 3 ,试求a的取值范围.
解 根据幂函数的性质,有三种可能:
a +1>0 a +1<0
a +1<0
3 2a>0 或 或 3 2a<0
3 2a<0
a +1>3 2a

a +1>3 2a
2 3
解得 <a< 或a< 1
3 2
习题
2 4

1 - 4 -10 函数y = -x 5 - x 3的定义域为
[ ]
A.(-∞,+∞) B.(-∞,0)∪(0,+∞)
C.(-∞,0) D.(0,+∞)
1
1 - 4 -11 函数y =|x|n (n∈N,n>2)的图象只可能是
[ ]
1-4-12 幂函数 y=xm,y=xn,y=xp 的图象如下图所示,则
[ ]
A.m>n>p B.m>p>n
C.n>p>m D.p>n>m
1-4-13 当 x∈(1,+∞)时,幂函数 y=xα的图象恒在 y=x 的下方,
则α的取值范围是 [ ]
A.0<α<1 B.α<1
C.α>0 D.α<0
n
1 - 4 -14 函数y = x m (m,n∈N,且m,n互质)的图象如图所示,
则 [ ]
n
A.m为奇数,n为偶数, <1
m
n
B.m、n均为奇数, <1
m
n
C.m为奇数,n为偶数, >1
m
n
D.m为偶数,n为奇数, <1
m
1-4-15 若α∈(-1,0),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 ]
A.2α>2-α>0.2α
B.0.2α>2-α>2α
C.2-α>0.2α>2α
D.2α>0.2α>2-α
1 1
5 5 4

2 3

2
1 - 4 -16 比较大小: - 3.4 3 (-4.3) 3 ; ;5 4
2 2 2 1
π 5 ( 2 3) 5 ;( π) 3 53.
2
1 - 4 -17 设f(x) = (m -1)xm -2,如果f(x)是正比例函数,则m =
______,如果f(x)是反比例函数,则 m=______,如果f(x)是幂函数,则
m=______.
2
2 3 2 2
1 - 4 -18 ,3
3 ,2 3 的大小关系用不等号“<”顺次连接是
3
______.
2

1 - 4 -19 讨论函数y = x 3的定义域、值域及函数值y随x变化的规
律,并画出其图象.
1 - 4 -20 (1)比较 2,3 3,4 4,5 5的大小;
(2)利用图象解不等式 x>x 1.
1 - 4 - 21 求曲线y = 2x + 1分别与下列直线的交点个数:
(1)y=x+b(b∈R);
(2)y=kx-1(k∈R).
(五) 函数的性质、反函数
提要
(1)判断函数的单调性的方法就是函数增减性的定义,即在属于同一
单调区间的自变量的两个取值大小关系一定的条件下,比较其对应的函
数值的大小.
(2)函数的单调性是比较函数值大小的依据,对于属于函数同一单调
区间的两个函数值大小的比较可通过比较其自变量值的大小来确定.
(3)判断函数奇偶性的程序是:(i)求函数的定义域.若定义域不关
于原点对称,则函数为非奇非偶函数;(ii)若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则
比较 f(-x),f(x),-f(x),并根据奇、偶函数的定义作出判断.
(4)在判断函数的奇偶性时,可利用下列的等价关系:
f ( x)
f( x) = f (x) f ( x) f (x) = 0 = 1 (f(x)≠0)
f(x)
f( x) = f (x) f ( x) + f (x) = 0
f ( x)
= 1(f(x)≠0)
f (x)
(5)可利用函数的奇偶性来判断函数的对称性: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
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 y 轴对称.利用函数的对称性可简化对函数
性质的讨论,即先讨论函数在 y 轴某一侧的性质,然后利用对称性将其
推广到整个定义域上.
(6)求函数 y=f(x)的反函数的步骤:(i)判断原函数是否有反函数,
如有反函数,则求出原函数的值域(即反函数的定义域);(ii)从 y=f(x)
中解出 x,得 x=f-1(y);(iii)对换 x,y,得反函数 y=f-1(x),并写出
其定义域.
(7)判断两个函数图象是否关于直线y=x对称的方法之一是判断这两
个函数是否互为反函数.
(8)求某些函数的值域可通过求其反函数的定义域来实现.
1.函数的单调性
例题
例 1-5-1 下列函数中,属于增函数的是 [ ]
A.y = x 4 (x>0) B.y = x (x≤0)
1
C.y = x + (x∈R且x≠0) D.y = x2 16x + 9(x≥10)
x
解 D
例 1-5-2 若一次函数 y=kx+b(k≠0)在(-∞,+∞)上是单调递减函
数,则点(k,b)在直角坐标平面的 [ ]
A.上半平面 B.下半平面
C.左半平面 D.右半平面
解 C 因为 k<0,b∈R.
例 1-5-3 函数 f(x)=x2+2(a-1)x+2 在区间(-∞,4)上是减函数,
则实数 a的取值范围是 [ ]
A.a≥3 B.a≤-3
C.a≤5 D.a=-3
解 B 因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方程为 x=1-a,所以 1-a≥4,即
a≤-3.
例 1-5-4 已知 f(x)=8+2x-x2,如果 g(x)=f(2-x2),那么 g(x)
[ ]
A.在区间(-1,0)内是减函数
B.在区间(0,1)内是减函数
C.在区间(-2,0)内是增函数
D.在区间(0,2)内是增函数
解 A g(x)=-(x2-1)2+9.画出草图可知 g(x)在(-1,0)上是减函数.
b
例1 -5 - 5 若y = ax,y = - 在(0, + ∞)上都是减函数,则y = ax 2
x
+bx 在(0,+∞)上是______函数(选填“增”或“减”).
b
解 减函数 由条件知a<0,b<0,所以 <0.
2a
例1 - 5 -6 函数y = - 5- 4x - x2的单调递增区间是 .
解 [-2,1]
已知函数的定义域是-5≤x≤1.设
u=-x2-4x+5=-(x+2)2+9
可知当 x∈[-5,-2]时,随 x增大时,u也增大但 y值减小;当 x∈[-2,
1]时,随 x增大时,u减小,但 y值增大,此时 y是 x的单调增函数,即
当x∈[-2,1]时,y = - 5 -4x - x2是增函数.
注 在求函数单调区间时,应先求函数的定义域.
例 1-5-7 y=f(x)在定义域上是单调递增函数,且 f(x)>0,那么在

1
一定义域上,y = -f(x)是单调 函数;y = 是单调
f(x)
函数;y=[f(x)]2 是单调______函数.
解 递减;递减;递增.
例 1-5-8 (1)证明函数 f(x)=x2-1 在(-∞,0)上是减函数;
1
(2)讨论函数f(x) = x + 在区间(0, + ∞)上的单调性.
x
解 (1)任取 x1<x2<0,则
f(x2 ) - f(x1) = (x
2
2 -1) - (x
2
1 -1) = (x2 - x1)(x2 + x1)<0
所以 f(x1)>f(x2).
故 f(x)在(-∞,0)上递减.
(2)任取 0<x1<x2,则
(x - x )(x x - 1)
f(x2 ) - f(x ) =
2 1 1 2
1 x1x2
当x2>x1>1时,f(x2)>f(x1);当1>x2>x1>0时,f(x2)<f(x1).
所以函数在(0,1]上是减函数,在[1,+∞)上是增函数.
例 1-5-9 已知 f(x)=-x3-x+1(x∈R),证明 y=f(x)是定义域上的减
函数,且满足等式 f(x)=0 的实数值 x至多只有一个.
解 设 x1,x2∈R,且 x1<x2,则
f (x ) f (x ) = ( x32 1 2 x2 + 1) ( x
3
1 x1 + 1)
x 2
= (x x ) (x + 2 2
3x
1 2 1 ) +
2 + 1
2 4
<0

所以 f(x1)>f(x2).所以 y=f(x)是 R 上的减函数.
假设使 f(x)=0 成立的 x的值有两个,设为 x1,x2,且 x1<x2,则
f(x1)=f(x2)=0
但因 f(x)为 R 上的减数,故有 f(x1)>f(x2).矛盾.所以使 f(x)=0 成
立的 x的值至多有一个.
例 1-5-10 定义域为 R的函数 y=f(x),对任意 x∈R,都有
f(a+x)=f(a-x),其中a为常数.又知 x∈(a,+∞)时,该函数为减函数,
判断当 x∈(-∞,a)时,函数 y=f(x)的单调状况,证明自己的结论.
解 当 x∈(-∞,a)时,函数是增函数.
设 x1<x2<a,则 2a-x1>2a-x2>a.
因为函数 y=f(x)在(a,+∞)上是减函数,所以
f(2a-x1)<f(2a-x2)
注意到对任意 x∈R,都有 f(a+x)=f(a-x),可见对于实数 a-x1,也
有 f[a+(a-x1)]=f[a-(a-x1)],即 f(2a-x1)=f(x1).
同理 f(2a-x2)=f(x2).
所以 f(x1)<f(x2),所以函数 y=f(x)在(-∞,a)上是增函数.
例 1-5-11 设 f(x)是定义在 R+上的递增函数,且
f(xy)=f(x)+f(y)
x
(1)求证f ( ) = f (x) f (y);
y
(2)若 f(3)=1,且 f(a)>f(a-1)+2,求 a的取值范围.
x x
解 (1)因为f(x) = f(y· ) = f(y) + f( ),所以
y y
x
f( ) = f(x) - f(y)
y
(2)因为 f(3)=1,f(9)=f(3)+f(3)=2,于是
f(a)>f(a -1) + 2 f(a)>f (a -1) + f(9)
f(a)>f[9(a -1)]
由题设有
a>0

9(a 1)>0

a>9(a 1)
9
解得 1<a<
8
习题
|x| x2 x
1 -5 -1 已给函数①y =|x|;②y = ;③y = - ;④y = x + ,
x |x| |x|
其中在(-∞,0)上为增函数的有 [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④和①
1-5-2 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
A.y=kx(k≠0 常数)在 R上是增函数
1
B.y = 在x∈R,且x≠0上是减函数
x
2
C.y = x k +1(k为常数,且k∈Z)在x≥0上是增函数
2
D.y = x 3在x∈R上是增函数
1-5-3 函数 f(x)=4x2-mx+5 在区间[-2,+∞)上是增函数,则 f(1)
的取值范围是 [ ]
A.f(1)≥25 B.f(1)=25
C.f(1)≤25 D.f(1)<25
1
1 -5 - 4 y = 的增减性的正确说法是
x -1
[ ]
A.单调递减函数
B.在(-∞,0)上是减函数,在(0,+∞)上是增函数
C.在(-∞,1)上是减函数,在(1,+∞)上是减函数
D.除 x=1 点外,在(-∞,+∞)上是单调递减函数
1-5-5 (1)函数 y=|x+1|+|2-x|的递增区间是______;
1
(2)函数y = - 1 4x2 的递减区间是 .
3
1-5-6 函数 f(x)=2x2-mx+3 当 x∈[-2,+∞)时是增函数,当 x∈(-
∞,-2)时是减函数,则 f(1)=______.
1 -5 - 7 用定义证明f(x) = x2 1在[1, +∞)上是增函数.
ax
1 -5 - 8 讨论函数f(x) = 2 在(-1,1)上的增减性. x 1
1-5-9 已知函数 f(x)在区间(-∞,+∞)上是增函数,a,b∈R.
(1)证明:如果 a+b≥0,那么 f(a)+f(b)≥f(-a)+f(-b);
(2)判断(1)中命题的逆命题是否正确,请证明你的结论.
1-5-10 已知函数 f(x)是定义在 R+上的减函数,并且满足 f(x·y)
1
= f(x) + f(y),f( ) = 1.求
3
(1)f(1)的值;
(2)如果 f(x)+f(2-x)<2,x 的取值范围.
1-5-11 证明:
x
(1)函数f(x) = 是[0, +∞)上的增函数;
1+ x
|a + b| |a| |b|
(2) ≤ +
1+|a + b| 1+|a| 1+|b|
2.函数的奇偶性
例题
例 1-5-12 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是区间(-∞,0)上的单调
减函数的是 [ ]
1 1

A.y = x 2 B.y = x 3
2 2

C.y = x 3 D.y = x 3
解 B
例 1-5-13 若 f(x)是奇数,g(x)是偶函数,且在它们的定义域的公
共部分上都不恒等于 0,则 f(x)·g(x)是 [ ]
A.奇函数
B.偶函数
C.非奇非偶函数
D.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解 A
例 1-5-14 函数 y=f(x)(x∈R)是奇函数,则下列各点中在 y=f(x)
的图象上的点一定是 [ ]
A.(a,f(-a)) B.(-a, - f(a))
1 1
C.(-a,f(a)) D.( ,f( ))
a a
解 B
例 1-5-15 函数 f(x)在(-∞,+∞)上为奇函数,且当 x∈(-∞,0]
时,f(x)=x(x-1),则当 x∈(0,+∞)时,f(x)为 [ ]
A.-x(x+1) B.-x(-x+1)
C.x(-x+1) D.x(x-1)
解 A 设 x>0,则-x<0.所以
f(-x)=-x(-x-1)=x(x+1)
又 f(-x)=-f(x),所以 f(x)=-x(x+1)
例 1-5-16 函数 y=f(x)在(0,2)上是增函数,函数 y=f(x+2)是偶
函数.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
5 7 7 5
A.f (1)<f <f B.f <f (1)<f 2 2 2 2
7 5 5 7
C.f
<f <f (1) D.f <f (1)<f
2 2

2 2
解 B y=f(x)的图象关于直线 x=2 对称,且在(0,2)上是增函数,
7 5
所以f< <f(1)<f . 2 2
例 1-5-17 函数 f(x)是奇函数,且在 x>0上是增函数;函数 g(x)
是偶函数,且在 x>0上是减函数.那么当 x<0时,它们的增减性是
[ ]
A.f(x)是减函数,g(x)是增函数
B.f(x)是增函数,g(x)是减函数
C.f(x)是减函数,g(x)也是减函数
D.f(x)是增函数,g(x)也是增函数
解 D
5
例1 -5 -18 与y = x 3关于y轴对称图形的函数式为 .
5
解 y = x 3
例 1-5-19 函数 y=ax2+bx+c 的图象与函数 y=3x2+2x-1 的图象关于
原点对称,则 a=______,b=______,c=______.
解 a=-3,b=2,c=1 设点(x,y)在 y=3x2+2x-1 的图象上,那么点
(-x,-y)在 y=ax2+bx+c 的图象上.所以
-y=a(-x)2+b(-x)+c
即 y=-ax2+bx-c
从而 a=-3,b=2,c=1
1
例1 -5 -20 若f(x)是偶函数,g(x)是奇函数,且f(x) + g(x) = ,
x -1
则 f(x)=______,g(x)=______(写出 f(x)与 g(x)的解析式).
1 x
解 f(x) = 2 ,g(x) = x 1 x2 1
由题设知,f(-x)=f(x),g(-x)=-g(x).
1
∵ f(x) + g(x) =
x -1
(i)
1
∴ f(-x) + g(-x) =
- x -1
tgkα tg(k + 1)α tgkα
= + (k + 1)
tgα tgα
tgkα + tg(k + 1)α tgkα tg(k +1)α
= - (k +1) = (k + 1)
tgα tgα
(ii)
1 x
由(i),(ii)解得f(x) = 2 ,g(x) = . x 1 x2 1
例 1-5-21 函数 f(x)=x3+bx2+cx 为奇函数,函数 g(x)=x2+cx+3 在
区间(-∞,3)上为减函数,在(3,+∞)上为增函数,则 b=______,c=______.
解 b=0,c=-6
由 f(-x)=-f(x)得-x3+bx2-cx=-x3-bx2-cx,即 2bx2=0 恒成立,所以
b=0.
c
由题设知抛物线g(x) = x2 + cx + 3的对称轴为x = 3,即 = 3,所
2
以 c=-6.
例 1-5-22 已知 f(x)=x5+ax3+bx-8,且 f(-2)=10,那么
f(2)=______.
解 f(2)=-26
令 g(x)=x5+ax3+bx,则 g(x)为奇函数,又 f(x)=g(x)-8,
f(-2)=g(-2)-8=-g(2)-8=10,所以 g(2)=-18,f(2)=g(2)-8=-18-8=-26.
例 1-5-23 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1+ x
(1)f(x) = (x -1)
1- x
(2)f(x)=|x-a|-|x+a|(a≠0)
解 (1)当 x=1 时函数无定义,而 x=-1 时,f(x)=0,所以函数的定
义域区间关于原点不对称,故 f(x)是非奇非偶函数.
(2)f(x)的定义域为 R,又
f(-x)=|-x-a|-|-x+a|=|x+a|-|x-a|
=-(|x-a|-|x+a|)=-f(x)
所以 f(x)为奇函数.
例 1-5-24 设函数 f(x)是定义在 R上的偶函数,并在区间(-∞,0)
内单调递增,f(2a2+a+1)<f(3a2-2a+1),试确定实数 a的取值范围.
解 因为 f(x)是偶函数,且在(-∞,0)内单调递增,由偶函数的图
象特征知,f(x)在(0,+∞)内单调递减.又有
2 1 72a + a +1= 2(a + )2 + >0
4 8
1 2
3a2 -2a +1= 3(a - )2 + >0
3 3
由 f(2a2+a+1)<f(3a2-2a+1),得
2a2+a+1>3a2-2a+1
所以 0<a<3
例 1-5-25 求证:定义在区间(-m,m)(m>0)内的任何函数都可以
表示成一个偶函数与一个奇函数之和.
解 设 f(x)为定义在(-m,m)上的一个函数,令
f(x) - f(-x) f(x) + f(-x)
g(x) = (x) =
2 2
f(-x) - f(x)
易知g(-x) = = -g(x),所以g(x)为奇函数.
2
f(-x) + f(x)
易知 (-x) = = (x),所以 (x)为偶函数.
2
另一方面,显然有
f(x) - f(-x) f(x) + f(-x)
f(x) = + = g(x) + (x)
2 2
命题得证.
例 1-5-26 设函数 f(x)对任意 x,y∈R,都有
f(x+y)=f(x)+f(y)
若 x>0 时,f(x)<0,且 f(1)=-2,求 f(x)在[-3,3]上的最大值和
最小值.
解 在 f(x+y)=f(x)+f(y)中,令 y=0,得 f(x)=f(x)+f(0),所以
f(0)=0.
又令 y=-x,得 f(0)=f(x)+f(-x),所以 f(-x)=-f(x),所以 f(x)为
奇函数.
任取 x1,x2∈[-3,3],且 x1<x2,则 x2-x1>0,从而 f(x2-x1)<
0,故
f(x2)-f(x1)=f(x2)+f(-x1)=f(x2-x1)<0
故 f(x)在[-3,3]上是减函数.从而
f(x)min=f(3)=3f(1)=-6
f(x)max=f(-3)=-f(3)=6
例 1-5-27 设 m,n 为自然数,证明:
( )n ( n1+ m 1 m)
m
是整数.
解 令 m = x,记
g(x)=(1+x)n-(1-x)n(x∈R).
显然 g(x)为定义在 R上的奇函数,故 g(x)是 x 的奇次项的整系数多项
式.所
g(x) ( n n1 + m ) (1 m)
以 是x的偶次项的整系数多项式.所以 是整
x m
数.
习题
1-5-12 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是区间(-∞,0)上单调递减
函数是 [ ]
1 1

A.y = x 2 B.y = x 3
2 2

C.y = x 3 D.y = x 3
1-5-13 设 f(x)是 R 上的奇函数,且当 x∈(0,+∞)时,有 f(x)=x
(1 + 3 x),那么x∈(-∞,0)时,f(x)等于
[ ]
A. x(1+ 3 x ) B.x(1+ 3 x )
C. x(1 3 x) D.x(1 3 x)
1-5-14 在所有定义域为 R的函数中,一定不存在的函数是
[ ]
A.既是增函数,又是奇函数
B.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C.既是偶函数,又有反函数
D.两个互为反函数的函数是同一函数
x(1+ x)(x>0)
1 - 5 -15 已知函数f(x) = ,则f(x)是
x(1- x)(x<0)
[ ]
A.奇函数
B.偶函数
C.既是奇函数又是偶函数
D.非奇非偶函数
1-5-16 设 f(x)为定义在(-∞,+∞)上的偶函数,且 f(x)在[0,+
∞)上为增函数,则 f(-2),f(-π),f(3)的大小顺序是 [ ]
A.f(-π)>f(3)>f(-2)
B.f(-π)>f(-2)>f(3)
C.f(-π)<f(3)<f(-2)
D.f(-π)<f(-2)<f(3)
1-5-17 若 f(x)是偶函数,则
( ) 1 f 1+ 2 f =
1 2
1 -5 -18 函数f(x)在R上是奇函数, (x)在R上是偶函数,则F(x) =
[f(x)]在R上是 函数.
1-5-19 若 f(x)为偶函数,其定义域为 R,且在[0,+∞)上是减函
数,
3
则f - ,f(a
2 - a + 1)的大小关系是 .
4
1-5-20 已知 f(x)是奇函数,且当x∈[0,+∞)时,f(x)≤m(m<0),
则 f(x)的值域是______.
1-5-21 若 f(x)是定义在 R上的偶函数,且当 x≥0时为增函数,
那么使 f(π)<f(a)的实数 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5-22 判断下列函数的奇偶性:
2x -1
(1)f(x) =
5- x
k
(2)f(x) = x 2 (k∈Z)
x2 (x 1) (x>0)

(3)f(x) = 0 (x = 0)

x
2 (x + 1) (x<0)
1-5-23 已知 y=f(x)在 R 上是偶函数,当 x≥0时,
f(x)=x2-2x-3
(1)用分段函数写出函数 y=f(x)表达式;
(2)利用对称性画出其图象;
(3)指出其单调区间;
(4)利用图象指出在什么区间上 f(x)>0,在什么区间上 f(x)<0;
(5)求出函数的最值.
1 - 5 -24 设f(x) = ax5 + bx3 + cx + d3 x + 5,已知f(-7) = -17,求f(7)之
值.
1+ x2 + x 1
1 -5 -25 证明函数f(x) = 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1+ x2 + x + 1
1-5-26 已知函数 f(x)的定义域是 R,且对任意实数 x1,x2 总有
f(x1+x2)+f(x1-x2)=2f(x1)·f(x2)
成立,求证 f(x)是偶函数.
3.反函数
例题
例 1-5-28 y=2x-1(x∈N)的反函数是 [ ]
x +1 x +1
A.y = (x∈N) B.y = (x∈Z)
2 2
x +1 x -1
C.y = (x∈{正奇数}) D.y = (x∈{正奇数})
2 2
解 C
注 求反函数时应先求原函数的值域,它就是反函数的定义域.
例1 -5 -29 函数y = x -2 + 1(x≥2)的反函数是 [ ].
A.y=2-(x-1)2(x≥2)
B.y=2-(x-1)2(x≥1)
C.y=2+(x-1)2(x≥2)
D.y=2+(x-1)2(x≥1)
解 D
ax +1
例1 - 5 -30 若函数y = 在其定义域内存在反函数,则常数a的取
4x + 3
值范围是 [ ]
A.(-∞, + ∞)
4 4
B.(-∞, )U( , +∞)
3 3
4 4
C.(-∞, ) U(- , + ∞)
3 3
4 4 4 4
D.(-∞, )U(- , ) U( , + ∞)
3 3 3 3
解 B
例1 - 5 - 31 函数y = f(x)和y = (x)互为反函数,则y = f(-x)的反函数
是 [ ]
A.y = (x) B.y = (-x)
C.y = - (x) D.y = - (-x)
解 C
令 - x = t,则y = f(t),所以t = (y),即 -x = (y).将x,y对换,即y = -
(x)为y = f(-x)的反函数.
ax + 1
例1 -5 - 32 函数y = 的反函数就是它本身,则a,b必须满足
bx -1
的条件是______.
ax + 1 y + 1
解 a = 1,b∈R 由y = 解出x,得x = .对换x,y,得
bx 1 by a
x + 1 x + 1 ax + 1
其反函数y = .令 ≡ ,即
bx a bx a bx 1
bx2+(b-1)x-1≡abx2+(b-a2)x-a
所以 b=ab,且 b-1=b-a2,且 1=a,解得 a=1,b∈R.
例 1-5-33 已知函数 y=f(x)是定义在区间(-∞,0]上,并且
f(x+1)=x2+2x
则f -1( 2) = .
解 - 1+ 2 由f (x +1) = x2 + 2x = (x + 1) 2 1,知y = f (x) = x2
1( ∞,0],其反函数为y = x + 1.所以f 1( 2 ) = 2 + 1.
例1 - 5 -34 已知函数y = - 1- x2 的反函数是y = - 1- x 2 ( 1≤x≤
0),则原函数的定义域是 .
解 [-1,0]
4 + x
例1 -5 - 35 已知函数f(x) = (x≥1),求f -1[f(x)]及f[f -1(x)].
2 + 3x
解 f-1[f(x)]=f[f-1(x)]=x
2
x -1
例1 -5 - 36 已知函数f(x) =

(x≥1),f -1(x)是f(x)的反函
x + 1
1
数,又g(x) = 1 + x + 2,求f
1 (x)及其定义域、单调区间和g(x)
f (x)
的最小值.
x 1 x 1 2
解 因为x≥1,所以0≤ <1,所以0≤ <1,即函数f
x + 1 x + 1
(x)的值域为[0,1),f 1(x)的定义域为[0,1).
2
x -1 1+ x
由f(x) = ,得f
-1(x) = (0≤x<1).
x +1 1- x
设 0≤x1<x2<1,那么
1+ x1 1+ xf -1(x ) f 1(x ) = 21 2 1 x1 1 x2
2( x - x )
= 1 2 <0
(1 x1 )(1 x2 )
所以 f-1(x1)<f-1(x2)
故 f-1(x)在[0,1)上为增函数,[0,1)为 f(x)的递增区间.于是
2
g(x) = + (1+ x )≥2 2
1+ x
2
当且仅当 = 1+ x,即x = 3 2 2时,上式取等号.所以当x =
1+ x
3 2 2,g(x) max = 2 2.
1
例1 -5 - 37 函数y = x3与y = x 3的两个图象之间的关系是
[ ]
A.关于原点对称 B.关于 x轴对称
C.关于 y轴对称 D.关于直线 y=x 对称
解 D
1-5-38 函数 y=f(x)的图像经过第三、四象限,那么 y=-f-1(x)的
图象经过 [ ]
A.第一、二象限 B.第二、三象限
C.第三、四象限 D.第一、四象限
解 B 第三、四象限关于直线 y=x 对称的点分别位于第三、二象限,
而第三、二象限关于 x轴对称的点分别位于二、三象限.
x +1(x>0)
例1 -5 - 39 函数f(x) = 的反函数图象是
x -1(x<0)
[ ]
解 C
例 1-5-40 函数 y=-f(x)与 y=-f-1(x)的图象一定关于直线______
对称.
解 y=-x 因为 f(x)与 f-1(x)的图象关于直线 y=x 对称,而 f(x)
与-f(x),f-1(x)与-f-1(x)的图象分别关于 x轴对称.
例1 - 5 - 41 若点A(1,2) 既在函数y = ax + b图象上,又在其反函
数的图象上,则 a=______,b=______.
解 - 3,7 由题设知点A(1,2)及A′(2,1)均在y = ax + b的图
象上,所以
2 = a + b a = -3

1 = 2a + b b = 7
例1 - 5 -42 求函数f(x) = 1- 1- x2 (-1≤x<0)的反函数,并在同一直
角坐标系中画出原函数及其反函数的图象.
解 y = 1 - 1 - x 2 (-1≤x<0)的值域是(0,1].
由已知函数的解析式得x = - 2y - y 2,对换x,y得反函数为
f 1(x) = 2x x2 ,x∈(0,1]
图象如右.
例 1-5-43 设 c∈R,c≠0,c≠1,且
x -1 1
y = (x∈R,x≠ )
cx -1 c
试证:
(1)经过这个函数图象上任意两个不同点的直线与 x轴不平行.
(2)这个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 y=x 成轴对称图形.
解 (1)设 P(x1,y1)与 Q(x2,y2)是图象上两个不同点,且 PQ 与 x
轴平行,则 x1≠x2,y1=y2.于是
x1 1 x2 1=
cx1 1 cx2 1
去分母并整理,得 c(x1-x2)=x1-x2.因此 c=1,与已知条件矛盾,故 PQ
不与 x轴平行.
x -1 y -1
(2)由y = 解得x = ,对换x,y得
cx -1 cy -1
x -1
y =
cx -1
x -1 x -1
即y = 的反函数就是其自身,所以y = 的图象关于直线y = x
cx -1 cx -1
对称.
习题
1 - 5 - 27 函数y = x + 5(x≥ 5)的反函数是
[ ]
A.y=x2+5(x≥-5) B.y=x2-5(x≥-5)
C.y=x2+5(x≥0) D.y=x2-5(x≥0)
1-5-28 若 f(2x-1)=x+1,则 f-1(x)= [ ]
A.x-1 B.2x-3
1 3
C. x + D.2x + 3
2 2
1-5-29 对于 x∈[0,1]的所有 x值,函数y=x2 与其反函数 f-1(x)
的相应的函数值之间一定成立的关系是 [ ]
A.f(x)≤f-1(x) B.f(x)≥f-1(x)
C.f(x)=f-1(x) D.不能确定
x + a -1 - x + 51 -5 -30 函数f(x) = (a,b,c为常数)的反函数是f (x) = ,
bx + c 2x -1
则 a,b,c 的值是 [ ]
A.a=5,b=2,c=-1 B.a=2,b=1,c=5
C.a=5,b=2,c=1 D.a=1,b=2,c=5
1 - 5 - 31 (1)函数f(x) = 2 1 - x 2 (-1≤x≤0)的反函数是 .
1
(2)函数y = ( )4 (x<0)的反函数是 .
x
1 - 5 - 32 设函数f(x) = x 2 - 2x + 3,x∈(-∞,1],则f -1(x) 的定义
域是______.
1-5-33 y=f(x)和其反函数 y=f-1(x)的定义域都为(0,+∞),且 f(x)
是(0,+∞)上的增函数,则 f-1(1)和 f-1(3)的大小关系是______.
1-5-34 求下列函数的反函数:
x,x∈(-1,0]
(1)f(x) = 2x2 - x + 1(x≥1) (2)f(x) =
x
2,x∈(0,2)
1-5-35 已知 y=f(x)在其定义域内是增函数,求证 y=f(x)的反函数
y=f-1(x)在它的定义域内也是增函数.试判断对于减函数,这一结论是
否正确.
1-5-36 点(a,b)在函数 y=f(x)图象上,则下列各点必在其反函数
图象上的点是 [ ]
A.P1(a,f-1(a)) B.P2(f-1(b),b)
C.P3(f-1(a),a) D.P4(b,f-1(b))
1-5-37 审查下面四个命题:
(i)因为函数y=f(x)和其反函数y=f-1(x)的图象关于直线y=x对称,
所以原函数与反函数的图象不能相交;
(ii)函数 y=f-1(x)的反函数是 y=f(x);
(iii)关于直线y=x成轴对称的两个图象一定是互为反函数的一对函
数的图象;
(iv)若 M(a,b)在 y=f(x)的图象上,则 M′(b,a)一定在其反函数
y=f-1(x)图象上,其中错误的命题有 [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1-5-38 函数 y=ax+b 与它的反函数是同一函数时,a,b 的值为
[ ]
A.a=1,b=0
B.a=-1,b=0
C.a=±1,b=0
D.a=1,b=0,或 a=-1,b∈R
1-5-39 已知两个函数的图象关于直线 y=x 对称,如果其中一个函

是y = - x -1(x≥1),那么另一个函数是 .
3x + 6 (x≥0)
1- 5 - 40 函数f(x) = ,则f[f -1(1)] = .
x + 5 (x<0)
2x +1 1
1- 5 - 41 已知y = (a≠ ).
x + a 2
(1)求它的反函数;
(2)若已知函数及其反函数的图象相同,求实数 a;
-1 2(3)若f (3) = - ,求实数a.
a
(六)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
提要
(1)可通过指数函数或对数函数的单调性来比较两个指数式或对数
式的大小.
(2)求函数 y=af(x)的单调区间,应先求出 f(x)的单调区间,然后根
据 y=au 的单调性来求出函数 y=af(x)的单调区间.求函数y=logaf(x)的
单调区间,则应先求出 f(x)的单调区间,然后根据 y=logau 的单调性来
求出函数 y=logaf(x)的单调区间.
(3)根据对数的定义,可将一些对数问题转化为指数问题来解.
(4)通过换底,可将不同底数的对数问题转化为同底的对数问题来
解.
(5)指数方程的解法:
(i)a f(x) = ag(x) (a>0且a≠1) f(x) = g(x);
(ii)a f(x) = bg(x) (a>0,a≠1,b>0,b≠1) f(x)lga = g(x)lgb;
(iii)对于方程 f(ax)=0,可令 ax=y,换元化为 f(y)=0.
(6)对数方程的解法:
f(x)>0

(i)loga f(x) = log ag(x)(a≠0且a≠1) g(x)>0

f(x) = g(x)
(ii)对数方程 f(logax)=0,可令 logax=y 化为 f(y)=0.
(7)对于某些特殊的指数方程或对数方程可通过作函数图象来求其
近似解.
1.指数函数
例题
x 1
π 1
例1 -6 -1 函数y = 的图象可能是
2
[ ]
解 A
例 1-6-2 f(x)=3x+5,则 f-1(x)的定义域是 [ ]
A.(0,+∞) B.(5,+∞)
C.(6,+∞) D.(-∞,+∞)
解 B 因为 f(x)=x2+5>5,即 f(x)的值域为(5,+∞),故 f-1(x)
的定义域为(5,+∞).
例 1-6-3 下列函数中,值域是(0,+∞)的一个函数是 [ ]
1 1
1 x

A.y = 32-x + 1 B.y = 5
1 x
C.y = 1 D.y = 1- 2 x 3
解 B
例 1-6-4 函数 y=(a2-1)x 在(-∞,+∞)上是减函数,则 a 的取值
范围是 [ ]
A.|a|>1 B.|a|<2 C.a> 2 D.1<|a|< 2
解 D 由题设,有0<a2 -1<1,所以1< |a|< 2.
例 1-6-5 已知 a>b,ab≠0.审查下列不等式.
2 2 a b 1 1(i)a >b (ii)2 >2 (iii) <
a b
1 1 1 a
1
b

(iv)a 3>b 3 (v) < 3 3
其中恒成立的有 [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解 C
2 3
解1 -6 -6 若m 3>m 5 (m>0),则m∈ .
解 (0,1)
例 1-6-7 使函数 yx2-x-12 递减的 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1 1
解 (-∞, ) 因为u = x2 - x -12的递减区间为(-∞, ),而y = 2u
2 2
1
为增函数,故所求范围是(-∞, ).
2
例 1-6-8 根据不等式确定正数 a的取值范围:
(1)a-0.3<a0.2,则 a∈______;
(2)a7.5<a3.9,a∈______;
7
(3)a 4<1,a∈ .
解 (1)(1,+∞) (2)(0,1) (3)(0,1)
1 1
例1 - 6 - 9 已知f(x) = x x + . 2 1 2
(1)指出函数的奇偶数,并予以证明;
(2)求证:对任何 x(x∈R 且 x≠0),都有 f(x)>0.
解 (1)f(x)的定义域为R - U R+,关于原点对称.又
1 1 2x 1
f ( x) = ( x) + = x 2 x 1 2 2 x 1 2
2x 1 1 1
= x x 1+ = x + = f (x) 2 1 2 2x 1 2
所以 f(x)是偶函数.
(2)当 x>0 时,2x>1,所以 f(x)>0.
当 x<0 时,由 f(x)为偶函数,有 f(x)=f(-x)>0.
所以对一切 x∈R,x≠0,恒有 f(x)>0.
注 利用函数的奇偶性常可使解法简化.如本例(2),当 x<0 时,
证明 f(x)>0 较繁.若注意到 f(x)为偶函数,则只须证明,当 x>0 时
f(x)>0,而这是显然的.
例1 -6 -10 比较 n 1 a n 与n a n+1 (a>0,a≠1,n>1,n∈N)的大小.
n n+1
解 n -1 a n = a n-1,n a n +1 = a n
n n +1 1 n n + 1
因为 - = >0,所以 > .
n 1 n n(n -1) n 1 n
由指数函数的单调性,知当a>1时,n 1 a n> n a n+1;当0<a<1时,
n 1 a n <n a n+1.
a x 1
例1 -6 -11 已知函数f(x) = (a>1).
a x +1
(1)判断函数 f(x)的奇偶性;
(2)证明 f(x)是区间(-∞,+∞)上的增函数;
(3)求函数的值域.
解 (1)f(x)的定义域为 R.又
1
a-x 1 x 1a 1 - a
x
f(-x) = x = 1 = x = -f(x) a + 1 1 + a
a x
+ 1
所以 f(x)为奇函数.
a x 1 a x + 1 2 2
(2)f(x) = =
a x + 1 a x
= 1
+ 1 a x + 1
2
因为a>1,所以a x在R上递增,所以 x 在R上增减.所以f(x) a + 1
在 R上为增函数.
2 2
(3)因为0< x <2,所以 -1<1 - x <1,即值域为(-1,1). a + 1 a + 1
习题
1-6-1 若 a>1,-1<b<0,则函数 y=ax+b 的图象一定经过
[ ]
A.第一、二、三象限 B.第一、三、四象限
C.第二、三、四象限 D.第一、二、四象限
1-6-2 在同一坐标系下,函数 y=ax2 和 y=(-a)x 的图象可能是
[ ]
1-6-3 对任何实数 a>0,且 a≠1,函数 f(x)=ax-1+3 的反函数的
图象必经过点 [ ]
A.(5,2) B.(2,5) C.(4,1) D.(1,4)
x
1 1 1
1 -6 - 4 函数y = ,y = ,y = x 3 3 ,y = 3
x ,y = 3|x|中在(0,
3 x
+∞)上为增函数有 [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1-6-5 已知 x>y>1,且 0<a<1,则 [ ]
1 1
A.x -a<y -a B.a -x<a -y C.xa<ya D.a x <a y
1 3x
1- 6 - 6 函数y = a x-1,y = a x-1,y = 的定义域分别为M,N,
x -1
P,则 M,N,P的包含关系是______.
1-6-7 已知函数 f(x)=ax+k 的图象过点(1,3),又其反函数 f-1(x)
的图象过点(2,0),则 f(x)=______.
1-6-8 不等式 0.2|2x+1|>0.2|x|的解集是______.
1-6-9 若 am>an(a>0 且 a≠1),试比较 m,n的大小.
x y 2 11 - 6 - 10 已知9 + 4 = a (a> ),求3x + 22 y+1的量大值.
4
1
1 - 6 - 11 已知y = (a x + a-x ),a>1.
2
(1)用x表示函数z = y + y2 1,并化简;
(2)z 是 x 的奇函数还是偶函数.
a
1 - 6 - 12 已知f(x) = (a x2 - a
-x ),(a>0且a≠1)是R上的增函数,
a 2
求 a的取值范围.
2.对数
例题
α + β α β
A. sinαcosβ = 2(sin + sin )
2 2
B. cosαsinβ = 2[sin(α + β) cos(α + β)]
[ ]
A.a<b<c B.a<c<b
C.b<c<a D.c<b<a
解 C
例1 -6 -13 a = log (7 - 4 3),则
(2- 3)
[ ]
A.a∈N B.a∈Z且a∈/ N
C.a∈Q,且a∈/ Z D.a∈R且a∈/ Q
解 A ∵7 - 4 3 = (2 - 3) 2,∴a = log (2 - 3) 2 = 2
(2- 3 )
例 1-6-14 对数式 loga(x+1),logax2,loga(-x),loga(1-|x|)
中的 x的
取值范围分别为A,B,C,D,则(A U B) I(CU D) =
[ ]
A.(-1, +∞) B.(-∞,1)
C.(-1,1) D.(-∞,0)U(0, + ∞)
解 B ∵A = ( 1, + ∞),B = ( ∞,0)U(0, + ∞),C = ( ∞,0),
D = ( 1,1)
∴ A U B = R,CU D = ( ∞,1)
∴ (A U B) I(C U D) = ( ∞,1).
例 1-6-15 如果 f(lgx)=x,则 f(3)的值等于 [ ]
A.log3 B.log310 C.l03 D.310
解 C 令 lgx=3,则 x=103.
例 1-6-16 若 log2x=log3y=log5z>0,则 [ ]
1 1 1 1 1 1
A.x 2>y 3>z 5 B.y 3>x 2>z 5
1 1 1 1 1 1
C.y 3>z 5>x2 D.z 5>x 2 >y 3
解 B 令 log2x=log3y=log5z=k,有 x=2k,y=3k,z=5k.于是
1 k
x 2 = 2 2 = ( 2 ) k = (6 8) k = (10 32) k
1 k
y 3 = 33 = (3 3) = (6 9) k
1 k
z5 = 55 = (10 25) k
1 1 1
所以 y3>x 2>z 5
例 1-6-17 已知 ab=M(a>0,b>0,M≠1)且 logMb=x,则 logMa 的
值为 [ ]
1
A.1- x B.1 + x C. D.x -1
x
解 A 因为 ab=M,所以 logMab=logMM=1,即 logMa+logMb=1.但
logMb=x,所以 logMa=1-x.
例 1-6-18 计算:
(1)25log53=______
(2)( 2) log 23 =
解 (1)9 25log5 3 = 52log5 3 = 5 log33
2
= 9
(2) 3
1 - a
例1 6 19 已知 log 3 2 = ,则 log 12 = .a 3
2

a
log 12 = log (3×22 ) = log 3 + 2 log 2
3 3 3 3
1 - a 2
= 2 + 2 =
a a
例 1-6-20 设 M={0,1},N={11-a,log10a,2a,a},是否存在
a的值使M I N = {1}?
解 不存在a的值使M I N = {1}成立.
事实上,若 lga=1,则 a=10.此时 11-a=1,从而 11-a=lga=1,此与
集合元素互异性矛盾.
若 2a=1,则 a=0.此时 lga 无意义.
若a = 1,此时lga = 0,从而M I N = {0,1}与条件不符;若11 - a =
1,则 a=10,从而 lga=1,与集合元素互异性矛盾.
1
x-
例1 -6 -21 已知f(x) = a 2,f(lga) = 10,求a.
1
lga-
解 ∵ f (lga) = a 2 = 10
1 1
∴ (lg a ) lga =
2 2
1
-
解得a = 10 2 或a = 10.经检验知都满足要求.
例 1-6-22 化简:
(1) lg2 99 - 2lg992 + 4
1
(2) lg(2x + 2 x2 1) lg2 + lg( x + 1 x 1) 2
解 (1)原式 = lg2 99 4 lg99 + 4 = (lg99 - 2) 2
=|lg99 - 2|= 2 - lg99(注意: lg99<2.)
1 2
(2) 原式 = lg( x +1 + x 1) + lg( x +1 x 1) - lg2
2
= lg[( x +1 + x 1)( x + 1 x 1)] - lg2 = lg2 - lg2 = 0
例 1-6-23 设 a,b 同号,且 a2-2ab-9b2=0,求
lg(a2+ab-6b2)-lg(a2+4ab+15b2)
的值.
a
解 令 = x>0,由a 2 - 2ab - 9b 2 = 0,得x2 - 2x - 9 = 0.所以x = 1
b
+ 10,且x2 = 2x + 9.所以
lg(a2 + ab - 6b2 ) - lg(a 2 + 4ab +15b2 )
x2 + x 6 (2x + 9) + x - 6
= lg 2 = lg x + 4x + 15 (2x + 9) + 4x +15
x +1 2 + 10 10 1
= lg = lg = lg = -
2(x + 4) 2(5 + 10) 10 2
习题
1
1 - 6 - 13 设x = 4 -3.3 ,y = 4 -log43 ,z = -log3 ,则 9
[ ]
A.x>y>z B.z>y>x
C.x>z>y D.z>x>y
1-6-14 审查下列各等式(a>0 且 a≠1):
-1 1 log 6(i)2a = (ii) a = loga 32a loga 2
3
log
(iii)(3·a a 3 - 3)0 = 1 (iv) log a 9 + log a 4 - 2loga 6 = 0
其中成立的有 [ ]
A.1 个 B.2 个 C.3 个 D.4 个
1-6-15 2logaM+3logaN= [ ]
A.loga(2M+3N) B.loga(2M·3N)
C.l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