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徐悲鸿林风眠蒋兆和吴冠中董希文吴作人百花齐放推陈出新——中国现代美术第14课指1911年辛亥革命以来的中国美术。和古代美术相比,它的社会文化环境、对象与作者、品类与形式、性质与地位等,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中国现代美术的界定: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新中国成立、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香港澳门回归等思考:有画家认为,中国画必须吸引和融合西方绘画的表现技巧,才能获得新的发展;也有画家强调,中国画和西画是两个不同的绘画系统,充分保持各自的特点,才是发展的光明大道。你同意哪种说法?说说你这样认为的理由。现代中国画传统创新型。以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等为代表。2.中西融合型。以徐悲鸿、蒋兆和等为代表。探索“传统型的中国画”:“现代中国画家中,有许多是维护或坚持传统绘画的基本模式,不接受西方绘画影响的。充分继承传统的同时力图变革出新,但他们的革新主要限于建树自己的独特风格,或给作品注入一定的新内容,而不是动摇和改造传统模式。以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为代表。”齐白石艺术风格:简括、充满人情味、富有幽默感特点:笔墨凝练,老笔纵横,形象简练、清新,生机勃勃。黄宾虹特点:用笔凝重酣畅,笔墨层层积染,具有“黑、蜜、厚、重”的特点艺术风格:浑厚华滋潘天寿特点:构图奇特,山水与花鸟相结合,重彩与大笔浓墨相结合。独创指画艺术风格:雄健、豪放、苍润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雄健、豪放、苍润●浑厚、华滋●简括、充满人情味、富有幽默感思辨:根据画面内容和形式,说说是谁的作品,你从哪方面来判断的?“融和型中国画”:清末民初,尤其是五四运动以来,西方美术思潮、论著、美术教育和美术作品被大量引入。伴随着文化上反对封建主义的革命运动,提出了“美术革命”的口号。大批青年美术家留学日本与欧美,借鉴西方美术,以改革中国画的呼声与实践成为潮流。蔡元培、康有为、陈独秀、鲁迅和画家徐悲鸿、林风眠、高剑父、刘海粟等,都倡导西方古典写实美术或近代美术与传统绘画的融和。徐悲鸿艺术特点:将中国画传统笔墨技巧与西方写实画法结合起来,把生动的造型与画家忧国忧民的情感联系在一起。艺术风格:笔力雄健,气魄恢宏。《愚公移山图》创作于1940年《一篮春色卖遍人间》蒋兆和特点:在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融合西画之长,创造性的拓展了中国水墨人物画的技巧,其造型之精谨,表现人物内心世界之深刻,在中国人物画史上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度。艺术风格:植根于时代和民族,真诚与批判艺术特点:利用墨、色的变化,勾线但不追求传统书法入画的线条。林风眠风格:诗意的孤寂、抒情吴冠中艺术特点:点、线、面、色运用,表现心中的江南景色。风格:悲凉、孤寂、空旷、抒情徐悲鸿林风眠●笔力雄健,气魄恢宏●植根于时代和民族,真诚与批判结合融合型中国画蒋兆和●诗意的孤寂、抒情吴冠中●他爱恋着自然、生命、憧憬着和平与宁静,以仕女和风景画居多。作品有一种悲凉、孤寂、空旷、抒情的风格。具有一种令人感动的孤寂之美。思辨:根据画面内容和形式,说说是谁的作品,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几十年来,融和型中国画成为主潮,毋宁说,这是中国人民欲将古老的文明推向现代文明的愿望和奋斗在美术领域的表现之一。油画:据载,自唐代始即有欧洲传教士将西方圣像画带入中国。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意大利天主教教士利玛窦向明神宗朱翊钧所献礼品中就有油画天主像、圣母像等。这种精细逼真的绘画,使当时的中国画家感到惊异,但并未给予较高的艺术评价,也没有中国画家追随这种画法。到清朝初年,有一批擅长油画的欧洲传教士,如意大利人郎世宁、法国王致诚等来华,并在宫廷任职。他们曾受命绘制过多幅油画肖像。雅片战争后,中外交往较前频繁,西方的宗教绘画和商业性绘画更多地进入中国,西方绘画对中国绘画的影响也较前显著。20世纪初,我国开始有人去美国、日本学习油画,如广东画家李铁夫、浙江的李叔同等。辛亥革命后,出国学习油画的人渐多,其中包括以后成为我国杰出画家的林风眠、徐悲鸿等。但由于种种原因,中国油画真正的发展则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教材中选用的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吴作人的《齐白石像》便是重要的代表作。油画学什么?怎么学?创作经验和表现技巧——观念、光感、色彩、造型、空间、笔触等(多种风格)用西方绘画表现技巧表现中国题材(还要解决语言转化的问题)代表画家:董希文、吴作人等艺术特点:造型严谨、色彩单纯、对比强烈,富有装饰意味。风格:时代精神、富有民族风格。思考:你能说说油画民族化从哪些方面体现出来的?人、物、环境、主题、思想、表现技法等董希文吴作人《开国大典》《齐白石像》特点:造型严谨、色调醇厚风格:洗练,具有典雅的诗境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油画1.传统创新型。2.中西融合型。学什么?怎么学?创作经验和表现技巧用西方绘画表现技巧表现中国题材创新一条主线:即东西方文化的交织、冲撞和融和。现代中国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