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浙江中考社会法治真题模拟题分类汇编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0浙江中考社会法治真题模拟题分类汇编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浙江中考社会法治真题(含模拟题)分类汇编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
1.(2020·温州)1980年,温州地区(不包括原温州市郊)59674个农业生产队中,以包产、包干到户等为主要形式的占70.1%。这反映了(
?
??)
A.?土地革命的开展??????????????????????????????????????????????????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顺利推进
C.?三大改造的完成??????????????????????????????????????????????????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2.(2020·宁波)中美两国关系曲折发展。下列反映中美关系由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史实是(
?
??)
A.?清政府派詹天佑等人赴美国留学?????????????????????????B.?中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C.?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D.?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3.(2020·宁波)习近平主席在庆祝澳门回归20周年活动时指出,回归祖国以来的20年,是澳门历史上经济发展最快、民生改善最大的时期。澳门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得益于(
?
??)
①“一国两制”方针的成功实践
②中央政府和内地的大力支持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④澳门社会各界的团结奋斗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4.(2020·舟山)1979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中说:“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此时给中国人民带来“兴奋心情”的主要是(??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B.?农村普遍实行了大包干
C.?人造地球卫星首发成功???????????????????????????????????????D.?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5.(2020·衢州)人民日报社论《伟大的丰碑?
辉煌的岁月》指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这里”是指(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B.?中共十四大?????????????C.?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D.?中共十九大
6.(2020·嘉兴)1979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生产建设上来》中说:“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此时给中国人民带来“兴奋心情”的主要是(??

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B.?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
C.?人造地球卫星首发成功???????????????????????????????????????D.?全国农村普遍实行了大包干
7.(2020·武义模拟)2018年以来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了30%,中国倡导共建的“一带一路”,建设亚投行等中国方案让世界分享到了中国的红利。这些事实反映了(????

①中国已经赢得了世界的主导地位?????????
②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③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动力源?????????
④深化改革带来了中国经济的新腾飞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8.(2020·杭州模拟)用大事年表的方式来串联中外历史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事件在大事年表中应放在同一年的是(
???

①邓小平“南方谈话”???????????????
②欧盟成立
③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④苏联解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③④
9.(2020·温州模拟)图为1959一1994年某市百货零售网点数量统计示意图,据此描述正确的是(
????)
A.?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导致零售网点锐减???????????????B.?第一个五年计划推动了该市零售业发展
C.?加入世贸组织使该市商品供应更加多样???????????????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了市场活力
10.(2020·鄞州模拟)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下列对新中国成立以来重大历史事件的解读,正确的是(
????)
①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②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征程
③完成了祖国统一大业
④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1.(2020·嘉兴模拟)下图寓意为中国外交“梅开三度”。而中国外交能够梅开三度的主要原因有(?

?????
A.?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B.?中国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打破了外交僵局
C.?西方坚持敌视孤立中国的外交政策
D.?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2.(2020·嘉兴模拟)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流行语言,比如当前流行“正能量”、“666”、“令人喷饭”等。通过流行语言能够感受时代的变迁。下列流行语言符合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有(??

①“经济特区”??????
②“乡镇企业”??????
③“公私合营”???????
④“下海经商”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3.(2020·杭州
判断题)参与全球规则的制订,有利于我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话语权。(
?
??)
14.(2020·21世纪教育网名师模拟卷)宝岛台湾自古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实现两岸和平统一是当代全体中国人的共同梦想。读《台湾岛地形示意图》、《台湾岛气候图》和材料一、二,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945年10月5日下午3时,葛敬恩率台湾警备总司令部前进指挥所官兵,来到昔日日本在台湾的总督府官邸,在那里隆重举行了升中国国旗仪式,“时隔半个世纪才重新见到祖国国旗在台湾岛上冉冉升起的广大台湾同胞,无不激动万分,流下喜悦和自豪的热泪。”
材料二:1979年1月,邓小平发表讲话指出:“用什么方式解决台湾回归祖国的问题,那是中国的内政,希望用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1984年2月,邓小平又说:“我们提出的大陆与台湾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
(1)据图,分别描述台湾岛的地形地势特征和气候特征。???
(2)联系材料一,阐述台湾此次半个世纪前“离开”和当时能胜利回归祖国的原因。
(3)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国对台的基本方针。
15.(2020·21世纪教育网名师模拟)艾青(1910年3月27日-1996年5月5日),出生于浙江金华,现当代文学家、诗人。
材料一:1933年第一次用艾青的笔名发表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感情诚挚,诗风清新,轰动诗坛。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的炮声震撼了中国大地,也把诗人们的诗思引向民族救亡的滚滚洪流。他这一时期的诗歌多写国家、民族的苦难、悲伤和反抗,号召全国人民团结抗战。
请列举史实证明这是一场“全民族抗战”。(4分)
材料二: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曾赴黑龙江、新疆生活和劳动,创作中断了二十余年。艾青诗歌创作的另一个高峰是在1978年以后。经过二十年的沉寂,人们又在报刊上看到了他的名字。他的诗句变得更整齐,诗情变得更深沉,诗意变得更警策,充满哲理,字里行间包含着睿智哲思。1979年起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心副会长等职,出访了欧、美和亚洲的不少国家。
(2)1978年的中国,召开了哪一场会议?根据材料,概括该场会议的意义?(4分)
(3)综述以上材料,判断《鱼化石》写于大约哪一时期?并从不同角度谈谈你得到的启示。(4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答案】
D
【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解析】【分析】据所学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先从农村取得突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田包产到户、包干到户、自负盈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样农民有了生产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这种建立生产责任制的做法得到中央的肯定,后来,在中央指导下,农村逐步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促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大发展。材料中温州地区农业生产队中,以包产、包干到户等为主要形式的占70.1%就在于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BC三项和题干现象出现无关,不符合题意;
D项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理解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相关知识及学生准确解读历史材料的能力。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解答此类必须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提炼材料中的重要信息和观点。
2.【答案】
B
【考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
【解析】【分析】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促使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故中美关系由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的史实是中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ACD三项都不能反映中美关系由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不符合题意;
B项中美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反映中美关系由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中美关系的相关知识。识记1972年尼克松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标志着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开始走向正常化。
3.【答案】
B
【考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
【解析】【分析】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时期,针对台湾问题提出“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这一政策在解决台湾问题之前,成功的运用到了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上,促进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1999年12月20日中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加上中央政府和内地的大力支持、澳门社会各界的团结奋斗,澳门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制度,与澳门无关。
B项①②④是澳门取得历史性成就的重要因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澳门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原因的相关史实及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澳门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原因的相关史实。在“一国两制”的指引下,香港、澳门于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顺利回归祖国,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4.【答案】
D
【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解析】【分析】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材料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A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是在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不符合题意;
B项全国农村普遍实行了大包干是在20世纪80年代,不符合题意;
C项人造地球卫星首发成功是在1970年,不符合题意;
D项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是当时给中国人民带来“兴奋心情”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内容和意义。
5.【答案】
A
【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以这次全会为开端的。我们党在思想、政治、组织等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全会开始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和开始起步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指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理论武器――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A符合题意,正确。
BCD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本题在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和意义的基础上,分析题文时事内容,可以选出正确的答案。
6.【答案】
B
【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解析】【分析】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材料中“我们十分兴奋的心情”因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A项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是在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完成,不符合题意;
B项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是当时给中国人民带来“兴奋心情”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
C项人造地球卫星首发成功是在1970年,不符合题意;
D项全国农村普遍实行了大包干是在20世纪80年代,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及学生的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内容和意义。
?
7.【答案】
C
【考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基本路线
【解析】【分析】
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了30%
,中国倡导共建的“一带一路”,建设亚投行等中国方案让世界分享到了中国的红利。这反映了中国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动力源,也表明了深化改革带来了中国经济的新腾飞。中国发展坚持合作共赢,
②③④符合题意,正确。
①错误,中国没有取得世界的主导地位。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和改革开放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中国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一直坚持合作共赢的理念,主张在全球发展中要集思广益、各施所长、各尽所能,让发展的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个国家。
8.【答案】
D
【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南方谈话是在1992年春,欧盟在1993年成立,中国于1991年加入亚太经合组织,苏联解体是在1991年底,所以在同一年的是③④。
D项③④应放在同一年,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9.【答案】
D
【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解析】【分析】1992年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大后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利于实现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据北京市百货零售网点数量统计示意图及所学知识可知,北京市百货零售网点数量激增是在1994年,主要是因为经济体制改革极大的激发了北京市场的活力。?
ABC三项描述都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D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激发了市场活力描述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共十四大、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史实及学生的识记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中共十四大、市场经济体制的相关史实。
10.【答案】
B
【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解析】【分析】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78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1997年7月1日,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洗刷了百年的耻辱,迈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一步;台湾还没有统一,因而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错误。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B项①②④解读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中国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的意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1.【答案】
D
【考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
【解析】【分析】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了一系列成就:1979年中美建交,1972年中日建交,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些成就的取得都是因为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A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不是中国外交能够梅开三度的主要原因,因为1978年以后我国才开始实行改革开放,不符合题意;
BC两项都不是中国外交能够梅开三度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
D项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中国外交能够梅开三度的主要原因,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新中国外交事业发展的相关知识。识记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12.【答案】
B
【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解析】【分析】“公私合营”出现在1953~1956年的三大改造时期,不属于改革开放新时期。排除③。①②④三项所述均符合史实。
B项①②④符合改革开放新时期,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的发展,要求识记基本的史实。
二、判断题
13.【答案】
正确
【考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和平与发展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参与全球规则制定,有利于我国在国际竞争中掌握话语权,保障对外经贸利益,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所以题文中的观点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正确。
【点评】本题考查对中国积极谋求自身发展的做法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我国正积极表达、多方参与,通过全球规则的制定和修改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三、材料分析题
14.【答案】
(1)台湾地势特征是东高西地(或中间高四周低),东中部主要是山地,西部沿海主要是平原。夏季高温多面,冬季温和少雨,总体温暖温润,雨热同期。
(2)1895年,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台湾被“离开”祖国。1945年,中国经过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被日本殖民统治五十年之久的台湾,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3)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考点】学会从地图和图表中获取信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和外交成就
【解析】【分析】(1)据图可知,台湾的地势特征是东高西地(或中间高四周低),东中部主要是山地,西部沿海主要是平原。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面,冬季温和少雨,总体温暖温润,雨热同期。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给日本,台湾被“离开”祖国。
??
1945年,中国经过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被日本殖民统治五十年之久的台湾,也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3)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我国对台的基本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点评】台湾,简称“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省会台北。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方,东临太平洋,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南界巴士海峡与菲律宾群岛相对,?
包括台湾岛、临近属岛和澎湖列岛等80多个岛屿,总面积3.6万平方公里。?
是中国第一大岛,
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15.【答案】
(1)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英勇抗战,坚持抗战到底,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如百团大战;中国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抗击日军大规模进攻,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中国的迷梦,如台儿庄战役;广大人民运用智慧,广泛开展游击战,打击日本侵略者;华人华侨以各种形式支援祖国的抗战。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历史性决策;冲破长期“左”的错误束缚。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要积极弘扬中华精神;我们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改革是亿万人民的事业,必须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
【考点】抗日战争,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
【解析】【分析】(1)全国军队,包括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主力军和游击队,都-致抗日;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共同对敌。如:在华北战场上规模最大、最激烈的一-次战役,也是国共两党军队合作抗日、配合最好的一次战役是台儿庄战役;忻口、太原会战是平津失陷、淞沪会战开始之后,正面战场第二
战区组织的一-次以保卫太原为目的的大会战,这次会战从1937年10月13日一
11月8日,历时近-一个月,会战中,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一
五师主力和一二九师一部先后取得了平型关大捷和夜袭阳明堡战斗的胜利,有力地配合了正面会战。全国各个阶级、阶层、
党派都投入了抗战。不仅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还有部分地主买办、海外华侨和宗教界人士,都参加了抗日民族统一
战线,共同反对日本侵略者等。
(2)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安徽凤阳小岗村的农民最早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使农民得到了实惠,使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
(3)《鱼化石》大约写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二问属于开放性问题,学生言之有理即可。如:我们要积极弘扬中华精神;我们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改革是亿万人民的事业,必须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
故答案为:(1)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战场英勇抗战,坚持抗战到底,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如百团大战;中国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抗击日军大规模进攻,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中国的迷梦,如台儿庄战役;广大人民运用智慧,广泛开展游击战,打击日本侵略者;华人华侨以各种形式支援祖国的抗战。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历史性决策;冲破长期“左”的错误束缚。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要积极弘扬中华精神;我们要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开创未来;改革是亿万人民的事业,必须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抗日战争和中共十-届三中全会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