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上册 历史与社会 课件 15.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 课件(1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 历史与社会 课件 15.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 课件(17张PPT)

资源简介

资本主义世界的危机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活质量
带来战争危机和经济危机
第一次
世界大战
世界
经济危机
科技的发展,把人类带进了工业文明。
经济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1)原因:
一、经济危机
爆发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2)标志:
美国纽约股市崩溃
(1929年10月24日 黑色星期四)
生产相对过剩危机
私有制
追逐利润
蜂拥而上
产品积压
失业
购买能力下降
多的卖不出
穷的买不起
女儿:“妈妈,天气这么冷,你为什么不生起火炉呢?”
妈妈:“因为我们家里没有煤。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有钱买煤。”
女儿:“妈妈,爸爸为什么失业呢?”
妈妈:“因为煤太多了。”
(美国)
(日本)
(德国)
(英国)
损失(1929—1933)
给资本主义世界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500亿美元,经济危机跟战争一样可怕。
思考总结:这次世界经济危机有哪些主要特点?
(1)时间长:1929—1933
(2)范围广: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3)破坏性大:工业下降1/3 、贸易
减少2/3。失业工人
3000万以上。
影响
(1)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严重的社会危机;
(2)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思考:为了应付经济危机,不同的资本主义国家走上了不同的道路。那么美国又是如何应对呢?
胡佛(31任)就任前曾吹嘘:使每家锅里有一只嫩鸡,车房中有一辆车。可是他美丽的预言,不久就被经济危机无情粉碎了。人们戏称后来栖身于破铁皮、木板搭成的简易房为“胡佛小屋”,称抓来充饥的野兔为“胡佛猪”,胡佛被嘲讽为“饥饿总统”。
想一想:胡佛总统为什么会这么吹嘘?
美国拉什莫尔山四总统塑像:
华盛顿\杰佛逊\西奥多?罗斯福\林肯
富兰克林?罗斯福(1882-1945)
美国第32任总统。被人们称为“坐在轮椅上的战时总统”。他曾在1933、1936、1940和1944年的大选中,连续四次中选,因而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蝉联四届的总统。罗斯福上任第二天,就开始推行“新政”。
1933年3月4日他发表了“只有恐惧本身才是我们感到恐惧的东西”的著名就职演说,第二天就推行“新政”。
就职宣誓典礼
一种非正式的广播讲话。他在白宫用了12年。每次都以“我的朋友们”开始,像拉家常一样,告诉国民政策。
“炉边谈话”
进行无产阶级革命
资产阶级民主改革
建立法西斯专政
美国面临三种不同的命运:
美国前途
新政
目的
作用
实质
措施
评价
背景
背景:面对日益严重的经济危机,胡佛政府无力扭转经济颓势。人民的不满情绪高涨。
措施:
(1)金融:稳定银行金融制度。
(2)工业:振兴工业,限制恶性竞争。
(3)农业:限制生产,提高农产品价格。
(4)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以工代赈。
实质:用国家看得见的手,缓解资本主义内部的矛盾。(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二、罗斯福新政
目的:尽快摆脱困境,实现经济复兴。
新政
目的
评价
实质
措施
作用
背景
作用:A.罗斯福积极改革的精神,鼓舞了美国人民。
B.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中走出来,实现了经济的伟大复兴。
C.新政中采取的措施,后来被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所借鉴。
评价:
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作出的政策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