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上册 历史与社会 课件 14.战争与革命 课件(4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 历史与社会 课件 14.战争与革命 课件(47张PPT)

资源简介

战争与革命
一、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
1、战争爆发的原因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对比表
5
4
2
1
1913年
殖民地所占位次
1
2
4
3
1913年
工业生产所占位次
4
3
2
1
19世纪中期
工业生产所占位次
美国
德国
法国
英国
国 别
根据以上资料,比较各国在不同时期工业产量位次的变化和所占殖民地的位次,你发现什么问题?
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德国人向自己的一个邻国让出陆地,向另一个让出海洋,而给自己留下一钱不值的天空,这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我们不愿把任何人挤到阴暗的角落,但我们也要给自己一块光明之地,一块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长皮洛夫
角逐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存在必然性。
(1)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为了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重重。

巴尔干问题
非洲殖民地





世界市场 、殖民地问题
巴尔干问题
普法战争后果
欧洲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
1882
三国同盟
三国协约
1907
法德两国的矛盾
普法战争法国的战败,法国失去了阿尔萨斯和洛林并赔款50亿法郎 丧失在西欧和中欧霸主地位,国内各阶级一致要求报仇雪恨。
德国则唯恐法国东山再起极力扩充军备。
有人形容20世纪初的 “巴尔干半岛就像一个存满了炸药的火药桶 ,只要一粒火星,就足以引爆整个欧洲。”
为什么说巴尔干半岛是欧洲战争一触即发的“火药桶”?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1、地理位置: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东南部,地处欧、亚、非三洲的交会处,控制着黑海和地中海的门户,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
2、民族关系、宗教信仰复杂:历史上阿拉伯人、罗马人、土耳其人都曾征服过那里,形成了多民族、多宗教、多种族杂居的现象,矛盾重重。
3、大国争夺:19世纪以后,列强插手、两大军事集团的争夺,使巴尔干半岛小规模战争不断,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最主要原因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2)一战的直接原因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竞相扩充军备,战争一触即发。
同盟国集团
协约国集团
(德国、奥匈帝国) (英、法、俄)
有人形容20世纪初的“巴尔干半岛就像一个存满了炸药的火药桶,只要一粒火星,就足以引爆整个欧洲。”
那么:
是什么事件起了这种“火星”的作用?
2、一战的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
年,奥匈帝国王子斐迪南在萨拉热窝被一个塞尔维亚族青年普林西刺杀。这就是引燃第一次世界大战的 事件。
1914
萨拉热窝
(1)爆发
德、奥决定以 事件为借口,挑起战争。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8月,一战全面打响。
萨拉热窝
1914年7月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交战一方是同盟国的 和 ;
另一方是协约国的 、 和 。
望风使舵,参加到协约国一方。
(2)交战双方
德国
奥匈帝国
英国
法国
俄国
意大利
(3)欧洲的三个战场
西线(主战场)
东线
巴尔干(南线)
(4)凡尔登战役(1916)
——战争的转折点
(5)1917年几件大事
俄国:发生十月革命,退出战争
美国:对德宣战
加速一战结束
福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的协约国联军总司令。 1918年11月11日,福煦代表协约国与德国代表在法国东北部贡比涅森林雷道车站的福煦车厢里签订了停战协定,宣告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福 煦车 厢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 集团胜利而结束
协约国
(6)大战结束
4、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
(1)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2)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3)列强争霸的局面依然如故
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俄国建立起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欧洲出现一系列新的资本主义国家,被压迫民族掀起波澜壮阔的民族解放运动。
战后,战胜国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完成了对世界的重新瓜分。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大战进行了 年多,牵涉到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 亿人口。
第一次出现在战场上,杀伤力巨大,造成了重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力伤亡。

30
15
飞机、
坦克、
毒气、
远程大炮

美国获得百年难逢的发财良机。大战结束时,全世界进出口总额减少了40%,而美国的进出口贸易却猛烈扩大??????到1919年,协约国欠美国债务约100亿美元。世界黄金储备的40%在美国手中。
日本利用“大战的天赐良机”趁火打劫,掠夺殖民地,扩张海外市场??????日本基本上由农业国变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国,由债务国变成了债权国。
英国的对外贸易联系破坏了,使它不能像过去那样执世界之牛耳。沿着盛及而衰的下坡路跌落下去。
法国在战争中被德军占领了经济发达的10个省,工农业生产损失严重。
沙皇俄国永远从帝国主义列强的名单中勾销了。
德国战败,受到的削弱比英法更甚,并且陷入经济困境。
——〈世界经济史〉
战争改变国际格局
上述材料说
明了什么?

??????德国的目的是实现世界霸权;夺取英、法的殖民地。??????奥匈帝国的目的是奴役巴尔干,使塞尔维亚沦为附属国。??????英国的目的是保住世界霸主地位。??????法国的目的是收复阿尔萨斯和洛林,进而夺取德国的萨尔区。??????俄国的目的是摧毁德、奥在土耳其和巴尔干的势力。??????日本的参战,是为了夺取德国在太平洋上的属地和攫取德国在山东的权益??????意大利则要在地中海件建立霸权。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编》上册
分析:一战的性质?
在巴黎和会上,德国代表在接受凡尔赛和约文本时说:“有人要我们承认我们是战争的唯一祸首,我本人承认,那就是欺人之谈”。
“从双方来说,都是帝国主义的(即侵略的、掠夺的、强盗的)战争。” ——列宁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 。战争。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的新式武器给对方以巨大的杀伤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投入使用的德国飞机
有亲历战场的人写道:“当这些大炮向你开火时,你会说‘现在我知道什么叫炮击了’。整片树林被削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都弹痕累累,甚至堆着三层沙包的地方也是如此。所有十字要道都像雨淋过似的,所有道路都像翻耕过似的。到处都是各种残骸,被击毁的战车、大炮 ,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几个月以来都是如此。”
在一战中,像这样的战争场景不是个别的。
一战中出现了许多新式武器如飞机、坦克、毒气弹、远程大炮等,给双方及整个人类带来巨大灾难!新式武器的出现说明了什么的进步?对战争有什么影响?这些事例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请思考:
我们应该运用科技造福于人类!
科技的发展,把人类带进了工业文明。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
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活质量
带来战争危机和经济危机
第一次
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
经 济 危 机
小结:
第 一 次 世 界 大 战
原因
评价
性质: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结果
改变国际格局
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
过程(1914—1918)
过程
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1、一战爆发的原因?导火线?
2、交战双方?
3、起止时间?
4、重大战役?
5、一战的影响?
6、一战的性质?
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
(一)十月革命
1、背景
①革命前的俄国处在沙皇统治下,是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
②一战使俄国人民蒙受了巨大的灾难,各种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2、经过
时间:1917年11月
领导人:列宁
地点:彼得格勒
攻占“冬宫”
结果: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苏维埃政府,并宣布退出一战。
性质: 社会主义革命(无产阶级革命)
3、影响
革命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十月革命不仅改变了俄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苏联的建立
1922年,俄国境内部分民族在平等的基础上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
(二)建设新社会的探索
近代俄国国名的变化:
沙皇俄国(1917年之前)
苏俄(1917年)
苏联(1922年——1991年)
俄罗斯(1991年后)
2、社会主义建设的成果
①苏联开始全面推行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逐渐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②优先发展重工业,实现国家工业化。
③工业化运动不久,苏联开始推行农业集体化。
消极作用:
在集体化过程中,犯了打击面过宽的错误。
积极作用:
农业集体化使国家直接掌握了所有农产品,保证了城市居民的粮食供应,为工业发展积累了资金。
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
(1937年,苏联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二)
1、十月革命爆发的时间、地点?领导人?结果?性质?
2、十月革命的影响?
3、近代俄国国名的变化?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