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年级上册 历史与社会 课件 18.改革与调整 课件(1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沪教版九年级上册 历史与社会 课件 18.改革与调整 课件(16张PPT)

资源简介

改革与调整
二战后,两大阵营在激烈竞争中,各自对自身制度进行了改革与调整。
社会主义改造
计划经济与社会保障
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给社会带来深重灾难,因此,社会主义的缔造者在生产资料公有化的基础上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建立起以国家计划为特点的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实现了劳动者梦寐以求的理想、使他们基本摆脱了失业和饥饿的威胁。
社会主义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缺少活力是计划经济的最大缺点。
1953年,斯大林逝世苏联在赫鲁晓夫(Khrushchev)领导下(1953-1964),开始了艰难的改革。
赫鲁晓夫
赫鲁晓夫下台以后,苏共继续对旧有模式进行改革、其中失败的教训多于成功的经验。
东欧社会主义各国存在与苏联相似的间题它们也进行过类似的改革,斯拉夫是最先试图改变苏联模式的国家。
资本主义的调整
美国民权运动
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美国人民掀起声势浩大的民权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公正,垄断资产阶级被迫让出一部分利润以换取社会的稳定。
纽约工人游行
英、法社会民主改革
在战后英国,提倡民主社会主义的工党执政,开始推行国有化和社会福利政策。
战后法国政府也跟上了国有化改革与计划调节经济的潮流。
北欧福利国家
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北欧五国(瑞典、冰岛、芬兰、丹麦、挪威)陆续由社会民主党主政,逐渐确立起“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政策,成为蜚声世界的福利国家。瑞典是北砍福利国家的典型。
殖民体系的瓦解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英法等老牌殖民主义国家元气大伤,殖民地人民的民族精神空前高涨,独立的号角首先在亚洲吹响。
万隆会议和不结盟运动
新兴亚、非、拉美国家挣脱殖民枷锁之后,普遍面临着巩固独立、发展经济的重大任务,这就需要在国际社会中相互支持与合作,万隆会议与不结盟运动就是发展中国家合作的成功范例。
周恩来总理在会上提出“求同存异”的原则,保证了亚非会议的成功万隆会议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提出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干涉别国内政、不用武力侵犯和威胁、和平解决争端、互利合作等十项原则,体现了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维护民族独立、增各国人民友谊、保卫世界和平的意愿。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