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滑轮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观察起重机上的滑轮。 这部分是本课研究的前奏和“导火线”。有条件的(如附近有建筑工地、吊车、起重车等)可以组织学生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现场观察,也可以收集一些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出来让学生观察,还可以课前布置学生自行进行观察,但要特别强调安全。 观察之后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观察的目的是让学生发现起重机上有许多定滑轮和动滑轮在组合起来使用。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滑轮组。要思考这些滑轮组有什么作用。 第二部分:滑轮组的作用。 需要在课堂上组装一些滑轮组,来模拟研究滑轮组的作用。 组装滑轮是一个比较困难的事,要激励学生与同伴合作,耐心细致地组装。滑轮的组装有两种方法,这里不强调方法的不同,也不需要让学生比较两种方法哪种更省力。为避免出现用力方向与重物上升方向一致而不便学生解释的现象,老师可以示范在定滑轮上固定线的方法组装滑轮组。 当学生组装好滑轮组后,首先测试用一个钩码作为重物,直接提起需要多大的力,然后再测试用滑轮组提起需要多大的力,并记录下来。随后多次改变钩码的数量,使用测力计进行测量,记录下每次的测量数据。 通过分析实验获得的几组数据,发现用力大小与滑轮组的结构的关系。 如果增加滑轮组的滑轮数量,用力大小会怎么变化呢?这一问题将学生对滑轮组作用的研究引向深入,也是本课内容的扩展和高潮。采用游戏的方式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从游戏中进行体验。 这个游戏实际上是有关滑轮组的实验,两个大个子学生分别相当于重物和固定定滑轮的支架,小个子相当于使用滑轮组后施加的拉力。随着绳子绕的圈数越多,小个子处需要的拉力就越小。 分析游戏和滑轮组实验,学生可以认识到滑轮组的组数(1个定滑轮和1个动滑轮组合在一起为1组)越多,就越省力。这也是起重机能够吊起很重的物体的原因。 学情分析 前一课学生认识并研究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这一课学生将通过生产生活中的现象认识滑轮组,并亲手组装滑轮组,进行滑轮组作用的研究实验。将滑轮组合起来使用是生活中常用的省力机械。学生在前一课学习的基础上也可能已经作出滑轮组更省力的推测,组装一个滑轮组并进行实验验证,感受机械给人们带来的方便是有基础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滑轮组能够改变力的方向,而且可以成倍地省力。 过程与方法: 结合对滑轮组的研究,解释起重机的工作原理。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积极参与科学实验和游戏活动并与同学友好地合作研究。 教学重难点 重点:实验探究滑轮组的作用。 难点:认识滑轮组省力的大小关系和规律。 评价任务 1.会组装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的滑轮组并探究其作用。 2.会组装多个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滑轮组并探究其作用。 教学准备 为每组学生准备:1个铁架台、2个滑轮、约50厘米长的线、1盒钩码、测力计。 为全班学生准备:光滑的木棒(能有穿在木棒上的轮子更好)、约20米长的绳子、与起重机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导入: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在家村,都有许许多多的建筑工地,参观这些忙碌的建筑工地,我们会有很多的发现。(学生自由表述自己所看见的,并说说自己有些什么问题)起重机是怎样把那么重的物体送到高空去的呢? 二、研究滑轮组的作用 1.滑轮组的定义引入。 原来,起重机内发挥作用的是滑轮组,那么什么是滑轮组呢?(把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使用,就构成了滑轮组。)观察结构图P14,理解滑轮组的构造。 2.实验探讨简单滑轮组的作用。 (1)小组合作组装一个最简单的滑轮组。 (2)试用这个最简单滑轮组吊起一个1000克的重物需要多在的力?请学生猜想. (3)学生分组实验,分别用这个滑轮组吊起不同重量(学生自己定)的重物,并和直接吊起该重物的力比较,能发现什么?(实验要求:①明确分工。②拟定实验计划草案后实行。③进行实验并作好实验记录。) (4)汇报交流,说说有一个动滑轮的滑轮组的作用。(在这里可能会出现重物比较轻的时候省力效果不明显,但随着重物的增加,省力效果越明显,越趋向于省一半的力) 3.实验探讨有2个动滑轮的滑轮组的作用。 (1)提出疑问:如果增加滑轮组的数量,(例如用2个动滑轮和2个定滑轮),用力大小会怎么变化? (2)用与前面实验相同的方法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情况,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三、游戏体验 小个子战胜大力士:游戏规则见教材P15。 1.出示游戏器材,找2个大个子学生和一个小个子学生参加游戏。 2.要求没有直接参加游戏的同学对数据进行记录,寻找其中的规律。 3.说出自己的发现。(学生自由表述自己的发现并从这个游戏中明白了什么?)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比较有难度,难度表现在滑轮组的组装和多个滑轮组省力情况的研究。因为滑轮组的组装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没有直观的经验,对这些机械的认识是模糊的,他们只是通过课本的学习认识到的,或者在生活中远远地看到过的,但仔细的观察是没有,所以学习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多亏前面的动滑轮与定滑轮学习的铺垫,聪明的孩子还是能从中领悟到一些。 在教学中,对滑轮组的组装有两种教学方法,一是根据上两节课的学习,尝试着在自己的草稿纸上画好连接图,然后再根据图完成滑轮组的组装;第二种教学方法是先自己尝试着滑轮组的组装,然后根据连接情况画下连接图。我们的小学生还是建立在感性的基础上来学习科学的,滑轮组的学习还是来自于他们的直接经验。 对于多个滑轮组省力情况的研究,实验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因为多个滑轮的摩擦力是很大的,而我们的重物只是小得可怜的钩码,建议大家使用4个钩码以上,效果稍微理想一点。 第 1 页 共 4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