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张奇特的脸》 教学目标 (一)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用彩泥等各种不同材料制作一张奇特的脸,感受不同造型带来的美感。 (二)学会用捏、搓、揉、压等不同的泥塑技法塑造一个自己想象中的脸部造型。 (三)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观察分析艺术作品中的五官、脸型、色彩夸张的独特造型,运用变形、夸张等艺术手法用泥塑的技法制作奇特的脸。 难点:脸部形象丰富,特点突出,避免无序、杂乱的装饰。 三、课前准备 彩泥、卡纸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准备好了吗,上课,孩子们好!请坐! 在上课之前老师收到了一封来自“怪脸俱乐部”的邀请函,他们要在森林公园举办一场盛大的怪脸狂欢艺术节,孩子们想参加吗? 生:想。 师:要求,自备一张奇特的 “脸” 生:(没人具备) 师: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为自己制作一张奇特的脸。 板书课题《一张奇特的脸》 (二)欣赏图片 师:怎样才可以让我们拥有一张奇特的脸呢?(出示老师变形后的照片) 生:笑。 师:这些照片和老师本人有哪些不同呢? 生:脸型变形了、眼睛变大了、嘴巴很大...... 师小结:照片中这种对人的脸型、五官进行夸张变形再经过艺术加工就可以是一张奇特的脸。 (三)艺术作品欣赏 师:一起来看看艺术家们是如何表现的? (出示图片) 1、这些脸奇特在哪些地方? 2、你们在什么地方也见过类似的艺术作品呢? 生:(五官和脸型夸张变形、颜色夸张、材料不同) 师小结:艺术家们运用不同材料对人的脸型、五官、色彩进行的夸张变形,创作出的艺术作品就是一张奇特的脸。 (四)对比欣赏 师:老师要来考考你们的观察能力,真实的脸和奇特的脸有哪些不同?板书:脸型、五官、色彩 (出示图片) 1、脸型-多变 师小结:其实我们在设计脸型时可以多变一些,可以用规则的几何图形,例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也可以用不规则的图形。 师: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学过哪些泥塑的制作方法。 生:捏、搓、揉、压等。 (教师示范脸型) (学生制作脸型) 2、五官-变形夸张 接下来我们对五官进行对比观察。 生:找五官的不同。 师:孩子们你们找到的不同都叫做五官的变形和夸张。最后一个色彩? 3、颜色-夸张 师小结:对了,我们生活中的人脸可没有这么鲜艳的颜色,用美术语言归纳就叫做色彩的夸张。 (五)教师示范 师:示范,在示范过程中复习泥塑的制作技法,并引导孩子们适当运用各种材料来装饰。 (展示教师作品) (六)拼拼摆摆小游戏 生:游戏中 师小结:刚才两位孩子设计了他们的作品,我们一起来看看其他孩子是怎样用彩泥来设计的? (欣赏学生作品) (七)学生作业 师:我们来比一比,看哪一组的孩子做出来的作品更有创意。(可以独立完成,也可以小组合作) (八)作品展评 (九)课后拓展 (用于产品设计、图腾文化、杂志封面等) 今天的作业就是回家利用各种废旧材料帮爸爸妈妈也来制作一张奇特的脸,一起去参加怪脸狂欢艺术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